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仗剑走天涯

[原创]文明冲突与资源争夺就是国际板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回头再看一地鸡毛

[复制链接]

23

主题

118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5818
发表于 2012-1-10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冷眼看世间在2012-1-10 8:37:00的发言:
这个楼主真执着!

还没有隔壁的杈子执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1

回帖

74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442
发表于 2012-1-10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0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干荷叶在2012-1-10 16:3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盖到40页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仗剑也不发年终奖

但我坚持在看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68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10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0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仗剑开了这贴,俺就不瞅环球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三流匠心在2012-1-10 20:02:00的发言:

仗剑也不发年终奖

但我坚持在看

 

三流兄下床了么?黄金周来了哩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一般在2012-1-10 22:24:00的发言:
自从仗剑开了这贴,俺就不瞅环球网了。。。

 

这里面太窄撒!放眼全球就是要这里瞅瞅那里瞄瞄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意进入一个主权国家动用武力,米国的霸道可见一斑!

 

米国眼里的所谓邪恶之徒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行径哩

 

西方真的是走上了邪路!

 

美军对巴基斯坦发动今年首次无人机空袭致4人死亡

2012年01月11日

新华网伊斯兰堡1月11日电(记者贾瀚龙 张琪)据巴基斯坦当地媒体11日报道,美军无人机当天凌晨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向一栋房屋发射两枚导弹,造成至少4人死亡。

这是自去年11月26日北约空袭巴检查点以来美军在巴基斯坦发动的首次无人机空袭,也是今年首例美军无人机空袭事件。

报道说,无人机空袭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2时左右,当时美军无人机对北瓦济里斯坦米兰沙阿的一个武装分子可疑藏匿点发射了两枚导弹。袭击导致至少4人死亡,另有数人受伤,死伤者的身份目前尚不清楚。

据报道,巴基斯坦去年共发生63起美军无人机空袭事件,造成至少543人死亡。

去年11月26日凌晨,北约军机对巴基斯坦西北部莫赫曼德部落地区的两座检查站发动袭击,造成包括两名官员在内的24名巴安全部队人员死亡,另有约13人受伤。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有这样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查韦斯会内贾德热谈“反帝反霸”:美国不是我们的爹

2012年01月11日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老友相拥9日,查韦斯欢迎来访的内贾德。

点击进入下一页

我知你心9日,查韦斯与内贾德会晤时相谈甚欢。

点击进入下一页

执子之手9日,查韦斯紧握内贾德的手。

点击进入下一页

我亦有“核” 查韦斯在会晤内贾德时笑称总统府埋核弹。

查韦斯总统是反帝战争的大赢家。

——内贾德

内贾德代表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正确道路。

——查韦斯

如果两国正在制造炸弹,那么炸弹的原料是友爱。

——内贾德

我们拥有的炸弹,只是准备用来反抗贫困、饥饿和不幸。

——查韦斯

帝国主义者的发言人说,内贾德和我将走到我的总统府地下室内,对准华盛顿发射大炮和导弹。

这座山将被挖开,那时,一枚大型核弹将会露出来。

——查韦斯

当地时间9日,正在美国“后院”委内瑞拉访问的伊朗总统内贾德与委总统查韦斯会面,两人互相赞美,大秀友谊,并不断拿美国“开涮”。

 

两首脑公开秀友谊

委内瑞拉是内贾德此次拉美四国之行的第一站。除了委内瑞拉,他还将访问尼加拉瓜、古巴和厄瓜多尔,这四个国家均与美国关系冷淡甚至对立。

内贾德率团抵达委内瑞拉之后,受到了热烈欢迎。电视画面显示,内贾德在会晤查韦斯时,两人热烈握手、拥抱寒暄,充满欢声笑语。

内贾德说:“尽管那些傲慢的人不希望我们在一起,但是我们却会永远团结。”内贾德所言的“傲慢的人”意为美国等西方国家。

查韦斯则回应道,“帝国主义者的疯狂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发泄出来。”在查韦斯的语境里,“帝国主义者”也意味着美国等强权国家。

两人热谈“反帝反霸”

内贾德和查韦斯的会晤充满了喜剧色彩。两人在会见时互相赞美,背景都有“帝国主义”。

“查韦斯总统是反帝战争的大赢家。”内贾德说。而查韦斯则称,内贾德代表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正确道路”。

作为中东地区与拉美地区的两大“反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伊朗和委内瑞拉素来关系密切。除了能源往来之外,双方最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合作密切。在当天的会晤中,查韦斯就对伊朗帮助该国建造1.4万套住房的计划表示赞扬。

除了相互赞美,两人还拿目前西方国家对伊朗最大的担忧——发展核武器“说事”,拿美国开涮。

内贾德说,如果两国正在制造炸弹,那么“炸弹的原料是友爱”。查韦斯则称,“我们拥有的炸弹,只是准备用来反抗贫困、饥饿和不幸。”

查韦斯还直接拿美国“寻开心”。他称,“帝国主义者的发言人说,内贾德和我将走到我的总统府地下室内,对准华盛顿发射大炮和导弹,那太搞笑了!”

查韦斯挤了挤眼,接着说,现在,总统府前面已经埋藏了一枚炸弹。“这座山将被挖开,那时,一枚大型核弹将会露出来。”他说完这句话后,和内贾德相视大笑。

“美国不是我们的爹”

在内贾德抵达委内瑞拉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曾“督促”拉美国家,不要和伊朗走得太近。但厄瓜多尔外交部长帕提诺公开力挺伊朗:“我们不接受美国的制裁……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爱打人的爹。美国应该制裁那些在德黑兰的美国企业,诸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 立场

伊朗誓言反击所有军事威胁

已启动深埋地下的福尔多核设施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军方将领9日说,伊朗不惧制裁,将反击所有军事威胁。多名外交官员当天披露,伊朗已启动福尔多核设施,生产浓度为20%的铀。

哈梅内伊经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说伊朗“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伊朗)选择了这条道路,将继续走下去,敌人施加的制裁对伊朗将没有任何影响”。

伊朗海军副司令哈德姆同一天说,伊朗海军将“坚决反击所有威胁,无论在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海湾)或阿曼湾”。

哈德姆告诉伊朗阿拉姆电视台记者,英国和美国坚持在这一地区保持军事存在,伊朗海军已“做好准备,如果发生任何事件,伊朗有能力采取强有力回击”。

两名不愿公开身份的外交官9日告诉美联社记者,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开始生产纯度为20%的铀。制造核武器需要纯度为90%或更高的铀。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能生产纯度为20%的铀,生产武器级的铀将不会花费多少气力。福尔多核设施位于地下,经过加固,周围有防空导弹阵地。智库机构国际战略研究所核专家马克说,福尔多核设施据信位于地下80米,“可躲避打击”。

美国防长帕内塔8日暗示,美方不赞成以方单独对伊朗动武。“如果以色列决定(动武),我们担心,我方将不得不着手保护驻扎在这一地区的我方部队。”(新华社专稿)

■ 反应

美呼吁拉美国家劝伊朗“回头”

9日,美国指责伊朗启动地下浓缩铀核设施。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称,利用地下核设施生产浓缩铀,更加让外界怀疑伊朗是不是真的在和平利用核能。“我们再次呼吁伊朗方面,终止它们的浓缩铀活动。”

纽兰还敦促内贾德访问的拉美国家领导人努力说服伊朗在核问题上改变立场。她说,内贾德对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古巴和厄瓜多尔四国的访问经过仔细选择。美国呼吁四国努力让伊朗政府相信,伊朗与国际社会开展的核对话尚未走上正确轨道。

法国外交部当天也对伊朗启动地下铀浓缩表示不满,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伊朗的做法,使得法国“除了和欧洲伙伴加强国际制裁之外,别无他法”。(张乐)

■ 观察

“伊朗意在示威美国”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认为,内贾德访问拉美四国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主要是向美国示威。

华黎明称,内贾德访问委内瑞拉正值美国和伊朗关系紧张,因此内贾德到访委内瑞拉、古巴等四个都标榜反美的国家,就带有向美国示威的意味。不过这种示威也只是象征意义,实际的意义并不大,只是伊朗摆脱外交孤立的一种手段而已。

华黎明认为,美国和伊朗之间虽然剑拔弩张,但是开战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国防部长为开战设定了两条“红线”,一条是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一条是伊朗拥有核武器。但是在华黎明看来,“红线”其实是美国找台阶下的“绿线”。因为在美国看来,伊朗不敢冒险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伊朗也曾经向西方透露过,并不主动发展核武,只是希望像日本一样,拥有各种先进的核开发技术,在强大威胁下才可能生产。此外,美国目前的军事战略处于收缩状态,因而对伊朗的态度是“以压促变”,希望通过强大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威胁,促使伊朗政局发生变化。

“2012年,伊朗局势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美伊开战,而在于伊朗内部是否会出问题。”华黎明说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我说一定有人想过向观察团下手

 

也一定有人思考过如果观察团成员被打死带来的后果

 

政府和反对派的极端势力中一定有人会这样做的!

 

所以观察团成员被打死是迟早的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阿盟强烈谴责针对赴叙观察团的挑衅和暴力行为

2012年01月10日

新华网开罗1月10日电(记者陈聪 李来房)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10日说,阿盟强烈谴责针对阿盟赴叙利亚观察团的挑衅和暴力行为。

阿盟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自阿盟部长级委员会8日发布会议声明起,就有一些势力企图挫败阿盟观察团在阿拉伯框架下解决叙问题的使命,传播有关观察团团长达比以及阿盟会议的不实消息。声明说,这种行为是对阿盟和观察团的挑衅,企图颠覆阿盟的努力。

声明指出,阿盟观察团在拉塔基亚和代尔祖尔两地遭到政府支持者的暴力行为,并在其它地区遭到了反对派的暴力攻击,使观察团成员受到伤害,设备受损,目前这种袭击的威胁仍然存在。

声明说,阿盟赞赏观察团成员在不平常条件下的勇气、沉着的心态和负责、专业而独立完成任务的决心。阿盟重申,根据观察团协议,叙利亚政府应完全担负保护观察团成员的责任。叙政府在一些地区没有对观察团提供足够的保护,这是对其承诺的“本质性的重大违背”。

声明呼吁叙利亚各方停止针对观察团的刺激举动,促使观察团完成调解叙危机的任务。

阿盟部长级委员会8日在开罗召开会议,决定继续在叙利亚的观察任务,并要求达比于本月19日向阿盟秘书长阿拉比提交一份评估叙利亚局势的全面报告。会议还决定为观察团提供更多人力和物力支援,同时加强同联合国的合作以获得更多技术支持。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说米国不是天朝的老大

 

就算日韩也会想:跟你混我能够得到什么?

 

美媒称美国施压中日韩 欲劝三国少进口伊朗油气

2012年01月10日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本周将展开亚洲行,届时他将访问中国与日本。在美国舆论看来,盖特纳此行将敦促中国、日本和韩国减少对伊朗石油的进口,以此为奥巴马政府对伊朗进行金融制裁的计划提供帮助。

美国《洛杉矶时报》10日报道称,盖特纳此行将劝说中日韩三国减少对伊朗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依赖,而且奥巴马政府也在向这些国家施压,以期望他们能够帮助制裁伊朗。但是,盖特纳将面临“艰难的挑战”。

但报道指出,美国的要求让日韩陷入两难境地,虽然这两个国家是美国的亲密盟国,但他们严重依赖于能源进口。而日本在该问题上面临的压力尤为大。日本在经历去年的大地震和海啸之后,非常依赖于能源进口,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液态天然气进口国和第三大石油纯进口国,其中9%的石油进口自伊朗。

而在韩国方面,韩国97%的石油来自进口,其中对伊朗石油进口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如今已经增至10%。韩国官员上周还曾请求华盛顿制裁伊朗时网开一面,以减轻制裁措施对韩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此外,美国彭博社10日还引述情报部门以及对外事务领域专家的话说,美国请求削减伊朗石油进口的要求可能不会得到中国方面的响应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乱杀无辜?这个就是!

 

美刊披露哈迪塞命案:被告命令下属“先开枪后问话”

2012年01月11日

哈迪塞命案发生两个月后,2006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披露海军陆战队员在哈迪塞杀害妇女和儿童并企图掩盖真相。

军方随即正式调查这一事件,由退役陆军上校格雷戈里·瓦特主持。

瓦特作证说,伍特里奇向他承认,当初下令进入房屋时,被告告诉下属“先开枪,后问话”。

协助瓦特调查的陆军中校戴维·门德尔松告诉陪审团,听说被告下令的方式并承认没有确认射击目标的身份,他感到惊讶。

哈迪塞案2006年底开审,伍特里奇的辩护律师动用各种手段,使涉及伍特里奇的审理再三推迟。伍特里奇所受指控从起初谋杀罪改为相对较轻的故意杀人罪。

法律界人士推断,检方欲证明伍特里奇的行为构成犯罪面临巨大困难,来自海军陆战队的陪审员可能不情愿给自己的“战友”定罪,或者可能建议较轻量刑。

所受罪名指控如果全部成立,伍特里奇将面临终身监禁。庭审预计持续一个月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国人讲人权是要看人的!

 

美黑狱不断爆出虐囚丑闻 被批“侮辱人权”

    摘要:1月11日是首批恐怖疑犯被锁进关塔那摩10周年纪念日,香港《文汇报》援引外电报道指出,美国反恐10年爆出过无数丑闻,其中最恶名昭彰的莫过于关塔那摩监狱虐囚事件。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3年前宣誓就任后曾下令一年内关闭监狱,但在政治条件限制下最终食言。迄今为止,监狱内仍有171人被囚。报道称,这对时刻高呼“人权”的美国而言,无疑是一大讽刺。

      环球网记者陈薇报道 1月11日是首批恐怖疑犯被锁进关塔那摩10周年纪念日,香港《文汇报》援引外电报道指出,美国反恐10年爆出过无数丑闻,其中最恶名昭彰的莫过于关塔那摩监狱虐囚事件。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3年前宣誓就任后曾下令一年内关闭监狱,但在政治条件限制下最终食言。迄今为止,监狱内仍有171人被囚。报道称,这对时刻高呼“人权”的美国而言,无疑是一大讽刺。


      报道称,“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展开大规模反恐行动,拘捕大量疑犯。2002年1月11日,首批约20名囚犯穿着橙色囚衣,戴着头套,锁上手铐,被押到关塔那摩湾监狱。随后数年时间里,鉴于不断传出虐囚丑闻,“关塔那摩”成为最恶名昭彰的象征。


      据报道,10年来,共有779名囚犯被关到这里,他们大部份已获释,但监狱要结束其历史使命仍遥遥无期。


      报道还说,奥巴马于2009年1月就任后,曾声称要在一年内关闭监狱,数月后即改变态度,承认问题不易解决。国会共和、民主两党议员都反对把恐怖份子疑犯遣返原籍受审或囚禁,也反对把他们送到美国。2011年底,奥巴马签署法案,禁止使用公帑转移监狱疑犯到美国,无异于变相下令无限期扣押他们。


      对此,大赦国际发言人弗里尔近日批评说,关塔那摩监狱“象征了美国10年来的人权制度失败”,是对人权的侮辱。该组织发表名为《关塔那摩:对人权的10年损害》的报告,盘点监狱成立10年的种种劣行,弗里尔揶揄道,如果监狱由其它国家掌管,必然会遭到美国政府抨击。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言的结果终于出现了!混乱中总会有人向外来者下手的!

     

    无论是观察团还是记者团结果都一样!这样的袭击不会结束!让我们拭目以待!

     

    巴沙尔说要改革与反恐并举!那么新一轮的暴力冲突会更加剧烈!

     

    利比亚内战初期的局面很快将出现:

     

    如果外部势力不干预,叙利亚将很快恢复平静!如果外部势力干预,结果将很难预料!

     

    首名西方记者在叙利亚遇袭牺牲

    2012年01月12日

    在叙利亚中部城市霍姆斯,在当地采访的外国记者团11号遭遇炮击造成至少9人被炸死,包括一名法国记者和八名平民,另外还有至少25人受伤。遇害的法国记者雅基耶成为叙利亚十个月动荡以来首名牺牲的西方新闻工作者,法国要求叙利亚彻查事件。

    有叙利亚私营电视台拍摄到袭击前后的片段,民众在天台展示拾获的弹壳期间突然地面传来爆炸声,并冒出一团浓烟。

    事发细节还未清楚,据同行15人采访团的成员表示,他们获安排在市内采访突然受到数枚手榴弹袭击,除法国电视台摄影师43岁的雅基耶外,其他死者都是叙利亚平民,二十多名伤者中包括有一名荷兰记者。

    由于事出突然,同伴和途人即时尝试把死伤者扶离现场,然后由出租车或小汽车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雅基耶抬上出租车时已了无气息,他是获叙利亚政府邀请到当地采访的,拥有丰富战地采访经验,曾在利比亚、阿富汗、加沙、伊拉克及也门工作,叙利亚因为阿盟观察员在境内,所以有限度向外国媒体开放。

    法国强烈谴责记者遇袭,要求叙利亚当局彻查事件。并强调叙利亚当局对外国记者在其领土上的安全负有责任,并应保护信息传播自由。

    记者团体也指事件可疑,受保护及陪同采访的记者竟然成为炮击目标。

    事件肯定令到法国与叙利亚关系进一步紧张,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最积极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施加压力的。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状况决不是偶然的!暗杀是西方惯用的手段!

     

    伊朗核科学家五年五人被刺杀

    2012年01月12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死里逃生的伊朗核总管达瓦尼

    被绑架一年多的核专家阿米里

    伊朗一核科学家11日遭暗杀袭击手法与先前多起伊朗核专家遇袭身亡事件非常相似  

    据新华社电伊朗首都德黑兰11日发生爆炸,2人死亡。伊朗媒体确认,死者为关联核项目的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

    爆炸发生在德黑兰北部赛义德汉丹地区,时间为当地时间11日上午。

    按照伊朗媒体和目击者的说法,一人骑摩托车,把一枚炸弹吸附在艾哈迈迪—罗尚乘坐的“标致405”轿车上……车内,艾哈迈迪—罗尚丧生,另外两人一死一伤。

    “爆炸装置有磁性。”地方安全官员萨法尔·阿里·巴拉特鲁说。现场图片显示,一辆深色轿车后端玻璃完全炸碎。伊朗电视台画面显示,现场附近地面散落大量玻璃碎渣、一些金属残骸,地上有血迹,警方人员正采集证物。

    “大学教授”艾哈迈迪—罗尚现年32岁,毕业于一家石油工业高等学校,是纳坦兹铀浓缩设施部门副主管。

    这起袭击的手法与先前多起伊朗涉核科学家遇袭身亡事件非常相似。

    2010年11月29日,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两名核物理学家分别遇袭。袭击方式均是:袭击者骑摩托车靠近受害人所乘汽车,把炸弹“贴”上车身后迅速离去,炸弹随后爆炸。

    两起爆炸中,马吉德·沙阿里亚里当场死亡;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受伤,康复后2011年出任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

    2010年1月12日,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阿里·穆罕默迪早晨准备离家前往学校,附近停放的一辆摩托车爆炸,阿里·穆罕默迪身亡。

    位于迪拜的近东和海湾军事分析研究所安全分析师西奥多·卡拉希克说,使用可吸附爆炸装置的手法带有特工行动特征。“这是消除某人很常用的方式,干净、易行、有效。”

    新闻链接

    为全面封杀伊朗石油

    美国财长访华求支持

    本报讯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0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使,盖特纳此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制裁伊朗问题上寻求中国支持,但此项任务十分艰巨。

    美国试图通过限制伊朗石油收入来制约伊朗政府,达到所谓"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在去年12月31日,奥巴马签署制裁伊朗新法案,将对与伊朗中央银行进行交易的金融机构作出制裁。

    伊朗石油收入的主要财务流通渠道即为伊朗央行,美国此项新法案称将对触犯规定的金融机构在美国金融市场上予以封杀。

    目前,美国已得到了欧盟的支持。在原则上同意对伊朗实行全面石油禁运后,欧盟昨日表示,同意将有关伊朗石油禁运决定的会议提前至1月23日。

    对于伊朗可能采取的报复行动,如封锁全球石油运输“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美国财政部官员表示,如果时间把握恰当并实行分阶段禁运,不仅可以不干扰国际原油市场,而且还可以迫使伊朗石油收入减少。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1月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一国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他国家实施单边制裁。

    在盖特纳访华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会见外媒时表示,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但中国与伊朗的贸易与伊朗的核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宗禾)

    谁干的?

    伊朗指责以色列涉案

    据新华社电无人“认领”11日袭击。法尔斯通讯社认定,这是针对艾哈迈迪—罗尚的“恐怖袭击”。伊朗官员指认,以色列关联这起事件。巴拉特鲁说,爆炸袭击“是犹太复国运动者所为”,以色列“似乎试图”在伊朗议会选举前制造紧张气氛,拉低投票率。

    西方试图以特工战延迟伊朗核进程

    伊方先前在科学家遇袭后指认以色列和美国为幕后凶手,而美以予以否认。

    分析师卡拉希克把11日袭击与西方国家特工活动联系在一起。“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似乎正在以特工战战术延迟伊朗核研究进程,而非真正打一场常规战争。”

    袭击发生在伊朗核计划日趋敏感之时。

    伊朗原子能组织7日宣布,位于库姆附近的福尔多铀浓缩厂近期投入运行,可生产纯度为3.5%、4%和20%的浓缩铀。

    美国官员10日认定,这意味着伊朗向获取制造核武器所需高纯度浓缩铀迈出“重要一步”。

    美国等西方国家指称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伊方则坚称核项目完全出于民用目的。为迫使伊朗停止核项目,西方国家近来加紧对其经济制裁。

    新闻背景

    伊朗核“总管”死里逃生

    自2007年以来,伊朗发生多起核专家遭暗杀或绑架事件。

    2007年1月,伊朗著名核物理学家阿尔德希尔·哈桑普尔死于毒气中毒。哈桑普尔一直是伊朗铀浓缩项目团队的关键人物,伊朗指责以色列情报机构制造了这起血案。

    2009年6月,既是伊朗原子能组织成员,又是德黑兰一所大学研究员的伊朗核专家沙赫拉姆·阿米里在沙特失踪。伊朗方面坚持认为是美国特工绑架了阿米里,并对美国予以强烈谴责。美国媒体2010年3月底报道称,阿米里已投靠美国,以帮助美国中央情报局评估伊朗核能力。此后,在伊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阿米里于2010年7月重返德黑兰。

    2010年1月12日,伊朗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阿里·穆罕默迪在住所附近遭遥控炸弹袭击身亡。伊朗指责美国和以色列是幕后元凶。但美国予以否认。

    2010年11月29日,伊朗贝赫什提大学物理学教授沙阿里亚里在上班途中被炸身亡,该校另一名物理学家阿巴西·达瓦尼在另一起爆炸中受伤。达瓦尼康复后于2011年出任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成为伊朗“核总管”。

    2011年7月23日,伊朗核物理学家大流士·礼萨伊在德黑兰家门口遭暗杀身亡。伊朗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为阻止伊朗的核进步,联手制造了这起爆炸袭击事件。

    被绑架一年多的核专家阿米里

    伊朗一核科学家11日遭暗杀袭击手法与先前多起伊朗核专家遇袭身亡事件非常相似  

    据新华社电伊朗首都德黑兰11日发生爆炸,2人死亡。伊朗媒体确认,死者为关联核项目的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

    爆炸发生在德黑兰北部赛义德汉丹地区,时间为当地时间11日上午。

    按照伊朗媒体和目击者的说法,一人骑摩托车,把一枚炸弹吸附在艾哈迈迪—罗尚乘坐的“标致405”轿车上……车内,艾哈迈迪—罗尚丧生,另外两人一死一伤。

    “爆炸装置有磁性。”地方安全官员萨法尔·阿里·巴拉特鲁说。现场图片显示,一辆深色轿车后端玻璃完全炸碎。伊朗电视台画面显示,现场附近地面散落大量玻璃碎渣、一些金属残骸,地上有血迹,警方人员正采集证物。

    “大学教授”艾哈迈迪—罗尚现年32岁,毕业于一家石油工业高等学校,是纳坦兹铀浓缩设施部门副主管。

    这起袭击的手法与先前多起伊朗涉核科学家遇袭身亡事件非常相似。

    2010年11月29日,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两名核物理学家分别遇袭。袭击方式均是:袭击者骑摩托车靠近受害人所乘汽车,把炸弹“贴”上车身后迅速离去,炸弹随后爆炸。

    两起爆炸中,马吉德·沙阿里亚里当场死亡;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受伤,康复后2011年出任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

    2010年1月12日,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阿里·穆罕默迪早晨准备离家前往学校,附近停放的一辆摩托车爆炸,阿里·穆罕默迪身亡。

    位于迪拜的近东和海湾军事分析研究所安全分析师西奥多·卡拉希克说,使用可吸附爆炸装置的手法带有特工行动特征。“这是消除某人很常用的方式,干净、易行、有效。”

    新闻链接

    为全面封杀伊朗石油

    美国财长访华求支持

    本报讯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0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使,盖特纳此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制裁伊朗问题上寻求中国支持,但此项任务十分艰巨。

    美国试图通过限制伊朗石油收入来制约伊朗政府,达到所谓"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在去年12月31日,奥巴马签署制裁伊朗新法案,将对与伊朗中央银行进行交易的金融机构作出制裁。

    伊朗石油收入的主要财务流通渠道即为伊朗央行,美国此项新法案称将对触犯规定的金融机构在美国金融市场上予以封杀。

    目前,美国已得到了欧盟的支持。在原则上同意对伊朗实行全面石油禁运后,欧盟昨日表示,同意将有关伊朗石油禁运决定的会议提前至1月23日。

    对于伊朗可能采取的报复行动,如封锁全球石油运输“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美国财政部官员表示,如果时间把握恰当并实行分阶段禁运,不仅可以不干扰国际原油市场,而且还可以迫使伊朗石油收入减少。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1月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一国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其他国家实施单边制裁。

    在盖特纳访华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会见外媒时表示,伊朗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但中国与伊朗的贸易与伊朗的核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宗禾)

    谁干的?

    伊朗指责以色列涉案

    据新华社电无人“认领”11日袭击。法尔斯通讯社认定,这是针对艾哈迈迪—罗尚的“恐怖袭击”。伊朗官员指认,以色列关联这起事件。巴拉特鲁说,爆炸袭击“是犹太复国运动者所为”,以色列“似乎试图”在伊朗议会选举前制造紧张气氛,拉低投票率。

    西方试图以特工战延迟伊朗核进程

    伊方先前在科学家遇袭后指认以色列和美国为幕后凶手,而美以予以否认。

    分析师卡拉希克把11日袭击与西方国家特工活动联系在一起。“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似乎正在以特工战战术延迟伊朗核研究进程,而非真正打一场常规战争。”

    袭击发生在伊朗核计划日趋敏感之时。

    伊朗原子能组织7日宣布,位于库姆附近的福尔多铀浓缩厂近期投入运行,可生产纯度为3.5%、4%和20%的浓缩铀。

    美国官员10日认定,这意味着伊朗向获取制造核武器所需高纯度浓缩铀迈出“重要一步”。

    美国等西方国家指称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伊方则坚称核项目完全出于民用目的。为迫使伊朗停止核项目,西方国家近来加紧对其经济制裁。

    新闻背景

    伊朗核“总管”死里逃生

    自2007年以来,伊朗发生多起核专家遭暗杀或绑架事件。

    2007年1月,伊朗著名核物理学家阿尔德希尔·哈桑普尔死于毒气中毒。哈桑普尔一直是伊朗铀浓缩项目团队的关键人物,伊朗指责以色列情报机构制造了这起血案。

    2009年6月,既是伊朗原子能组织成员,又是德黑兰一所大学研究员的伊朗核专家沙赫拉姆·阿米里在沙特失踪。伊朗方面坚持认为是美国特工绑架了阿米里,并对美国予以强烈谴责。美国媒体2010年3月底报道称,阿米里已投靠美国,以帮助美国中央情报局评估伊朗核能力。此后,在伊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阿米里于2010年7月重返德黑兰。

    2010年1月12日,伊朗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教授阿里·穆罕默迪在住所附近遭遥控炸弹袭击身亡。伊朗指责美国和以色列是幕后元凶。但美国予以否认。

    2010年11月29日,伊朗贝赫什提大学物理学教授沙阿里亚里在上班途中被炸身亡,该校另一名物理学家阿巴西·达瓦尼在另一起爆炸中受伤。达瓦尼康复后于2011年出任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成为伊朗“核总管”。

    2011年7月23日,伊朗核物理学家大流士·礼萨伊在德黑兰家门口遭暗杀身亡。伊朗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为阻止伊朗的核进步,联手制造了这起爆炸袭击事件。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付出一代人的代价?我看不够!

     

    内塔尼亚胡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说对了:阿拉伯目前不可以实行民主!

     

    内战“黑洞”笼罩自由伊拉克

     


      “美索不达米亚迎来了新一天的黎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在去年12月31日“伊拉克日”的庆祝集会上发出这样的感慨。随着去年年底美国驻伊部队全部撤离,历时9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但“获得自由、重新成为国家主人”的伊拉克人却突然发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冲突在美军撤离后死灰复燃,与高层“政治互殴”相伴的是血腥爆炸,动荡不宁的国家被外界猜测将滑向内战边缘……一纸逮捕逊尼派副总统的命令,让伊拉克政局犹如“入水而化的药片”,毫无凝聚力可言。失去“坐标”的伊拉克各派势力,也成为美国和地区大国拉拢的对象。伊拉克人掉入“黑洞”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越来越多中东舆论认为,“对美国而言,分而治之的策略仍是控制或影响伊拉克政治格局的唯一有效武器”。


      重兵把守的巴格达绿区也遭袭击


      闹得沸沸扬扬的“伊拉克副总统案”引发了伊拉克国内的政治动荡,让本就脆弱的执政联盟陷入瓦解。去年12月中旬,伊拉克什叶派总理马利基下令逮捕涉嫌参与恐怖活动的逊尼派副总统哈希米,同时要求国会解除同为逊尼派的副总理穆特拉克的职务。哈希米否认指控,随后前往北部库尔德自治区。伊拉克政府数次要求库尔德自治区交人,但享有相当大自治权的库尔德人一直没有同意,并回应说,自治区拥有自己的安全部队,政府的武装部队不能在自治区内执行抓捕行动。


      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大规模的连环爆炸在伊拉克接连发生,最多时造成数百人死伤,各派均指责这是“出于政治动机的爆炸”。今年1月1日,伊拉克财政部长拉菲·埃萨维的车队遭路边炸弹袭击。作为“伊拉克名单”(由伊拉克民族和谐运动、伊拉克全国对话阵线等党团组成的政党)领导人之一,埃萨维几天前与前总理阿拉维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担心伊拉克面临内战威胁。7日,前往圣城卡尔巴拉参加宗教活动的什叶派信徒又成为恐怖袭击对象,路边爆炸导致多人伤亡。6日,伊拉克举行庆祝建军91周年的阅兵式,即使这样,重兵防守的巴格达绿区也遭到迫击炮袭击。9日,又有什叶派穆斯林在巴格达南部遇袭。


      谈到国家现状,伊拉克国家税务总局法律部主任拉阿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权力分配不均时就会出现政治危机。他还告诉记者,从美国占领伊拉克开始,已有50多位法官死于非命,“不能得罪任何一个教派,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伊拉克政府对爆炸死伤者家属的赔偿金为:死者350万第纳尔(1美元约合1200第纳尔),伤者200万,对于物价高涨的伊拉克人来说,这些赔偿并不多。现在,西红柿、黄瓜、土豆都要1.2美元1公斤,牛肉和带骨头的羊肉要15美元1公斤。汽油价格也比战前涨了22.5倍,每升450第纳尔。因为伊拉克警察和部队还无力打击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伊拉克的治安没有明显好转,这让人们对犯罪团伙心有余悸。为严惩罪犯,伊拉克重新恢复了死刑。


      1月1日,《环球时报》记者开车往返200多公里从巴格达到巴比伦省看个当地朋友,庆幸的是,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险情,沿途看到的是普通百姓为生计忙忙碌碌。据当地朋友讲,目前,逊尼派民众处于弱势,比如,在工程承包及供货方面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每个派别都握有对方短处”


      在伊拉克人口构成中,阿拉伯人约占78%(其中什叶派约占60%,逊尼派约占18%),此外,较大民族是库尔德人,约占18%。过去,在出自逊尼派的萨达姆强权统治下,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深受打压。俄罗斯政治学家奥尔基在接受俄《观点报》采访时分析说,人口占多数的伊拉克什叶派过去无权,但美国人给他们带来了民主,现在,他们在议会和政府中占多数席位,而一度高高在上的逊尼派地位下降,于是开始反抗。当萨达姆独裁政权崩溃后,一切问题都暴露出来,人们开始算旧账,相互报复。据伊拉克《曙光报》报道,内政部宣布去年12月下旬逮捕了500多名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经审讯,有75%的人参与了恐怖活动并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有联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月5日评论说,“政治”在伊拉克被视为一场零和游戏,如果你不打,就只能失败。什叶派打压逊尼派,是对几十年来萨达姆统治下滥用权力的报复,而库尔德人想把自己放在一个微妙位置,充当敌对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的调解人。据一些伊拉克人讲,马利基为当总理,曾许诺把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划归库尔德自治区,但他上台后一直没有兑现这个承诺,惹恼了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这次由“副总统案”引发的政治危机正好帮了库尔德人的忙,不管今后谁在台上都得给库尔德人好处,否则很难执掌政府。


      巴格达的建筑承包商阿里·哈桑今年50岁,这名什叶派穆斯林在两伊战争期间曾成了伊朗人的俘虏,在伊朗待了5年。哈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一派势力背后都有人支持,沙特、卡塔尔支持逊尼派的副总统哈希米,什叶派总理马利基既有美国的支持,又有伊朗做后盾,这让美国感到很不爽。哈桑说:“每个派别都握有对方的短处,需要时会拿出来互相攻击。”“伊拉克名单”领导人阿拉维也抨击说,美国是伊拉克局势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指责美国和伊朗都同意让马利基领导的什叶派打压逊尼派的“伊拉克名单”。


      很多中东媒体说,伊拉克陷入乱局,美国难脱干系。阿尔及利亚《东方报》评论说,从客观上看,一个分裂的、各派彼此掣肘的伊拉克,符合美国的地区战略利益。现在伊拉克政坛闹剧也许只是一个前奏和开始,“高潮还在后面”,美国一走了之,却使伊拉克在痛苦中挣扎。埃及《消息报》撰文评论说,伊拉克安全形势出现“真空”,政治争斗让国家陷入“黑洞”,而这一“黑洞”是由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的。在萨达姆统治期间流亡英国的伊拉克学者萨米·拉马丹尼近日在《卫报》撰文说:“什叶派人、逊尼派人、基督教徒、库尔德人、土库曼人自古就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生活,那么现在谁在屠杀这些无辜平民?为什么?”他认为,幕后黑手是美国,“对美国而言,分而治之策略仍是控制或影响伊拉克政治格局的唯一有效武器”。

     

    伊拉克还要付出一代人的代价?


      伊拉克《晨报》评论说,伊拉克的政治动荡还远没有结束。美联社分析说,伊拉克军方发言人穆萨维表示,已不再针对美军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显然希望利用当前的政治紧张态势重燃宗派战争。穆萨维说:“2005年至2006年,正是‘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将这个国家推向内战。”


      美国国防部前高官杰德·巴宾警告美国政府,“必须面对既没有任何方法也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伊拉克分裂的现实”。他近日在《美国观察者》杂志网站撰文说,“伊拉克就像一片在温水中迅速溶解的药片”,“大屠杀并非伊拉克的‘新常态’,而是‘旧常态’的回归”。巴宾说,乱局将持续到某些新强人严密掌控伊拉克,或伊拉克被分裂为多个按宗派划分的地区并最终被地区大国主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布利兹也断言“伊拉克将分裂”,他认为“伊拉克很可能步南斯拉夫的后尘”,“此前将伊拉克各派捏合在一起的是萨达姆的残忍独裁统治,最近9年则是美军的存在”,而随着美军撤出,伊拉克将很快陷入内战。


      埃及《华夫脱报》总编阿迪勒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不少阿拉伯国家媒体都认为伊拉克可能会陷入内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各派利益无法得到协调和平衡,找不到一个利益交汇的“契合点”,将是非常麻烦的事,甚至会出现像黎巴嫩那样的情况,伊拉克“黎巴嫩化”,可能会使伊拉克的阿拉伯属性得到削弱。


      伊拉克人显然希望国家尽快安宁。伊拉克议员巴赫·阿拉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新的一年伊拉克局势会和美国占领期间有很大不同,他相信伊拉克的安全形势会好转。阿拉基说,如果未来几年伊拉克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重建就无从谈起。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日报道,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领导人同意就民族和解举行会议,以弥合双方的分歧和矛盾,避免使国家陷入内战的泥潭。然而,会议何时举行不得而知。伊拉克什叶派反美宗教领袖萨德尔所在阵营此前也呼吁,引领伊拉克走出政治危机的“唯一方式”是解散议会,并在半年内举行选举,以弥合各派政治分歧。但有逊尼派政治人物分析说,萨德尔阵营是想借助这一时机塑造自己“危机解决者”的形象。


      俄罗斯政治学家奥尔基说,伊拉克人得到了自由,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也许要等到下一代人,伊拉克才会实现各种势力的平衡”。让伊拉克人引以为豪的是伊拉克的资源,除了石油,伊拉克还有水源。由于这些年一直饱受战争摧残,伊拉克普通百姓对战争深恶痛绝,不希望国家再陷入内战。信仰基督教的商人萨利姆·马克图姆告诉记者,伊拉克近代史就是一部血腥杀戮的战争史,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他希望政治争斗不要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让老百姓多点安全感。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没有米国人的黑手呢?

     

    巴穆斯林组织被指接受美援助后支持极端分子

      • 摘要:据美联社1月11日消息,美国政府日前发布消息称,美方曾向巴基斯坦的一个穆斯林组织提供援助,该机构曾经组织过反塔利班集会。不过这个组织在收到援助之后却表示支持极端分子。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据美联社1月11日消息,美国政府日前发布消息称,美方曾向巴基斯坦的一个穆斯林组织提供援助,该机构曾经组织过反塔利班集会。不过这个组织在收到援助之后却表示支持极端分子。


        美国政府的一个网站“Usaspending.gov”显示,美国政府在2009年曾经向一个名为“逊尼派团结委员会”的巴基斯坦穆斯林组织提供36607美元的援助。


        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一名官员11日称,这个组织接受了美国的援助,但在钱到手之后却“掉转了方向”。在去年巴基斯坦的一位省长遇刺身亡之后,这个组织表示支持凶手的行为。

       

      巴基斯坦边境兵团遭袭 14安全部队人员死亡

          新华社快讯:据巴基斯坦媒体12日报道,巴基斯坦边境兵团的两辆汽车11日夜间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遭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4名安全部队人员死亡。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畜生才会有这样的直率!

         

        东京都知事石原称最后晚餐"想吃女孩" 语惊四座

        2012年01月09日
        东京都知事石原称最后晚餐“想吃女孩”语惊四座

        资料图: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当地时间8日夜在出演东京电视台的新春娱乐节目时,被问到“人生的最后一顿晚餐想吃什么?”时,他想了想回答说:“女孩子”,语惊四座。

          据报道,小说家出身的石原慎太郎今年已经80岁,他担任过日本运输大臣等政府要职,1999年以来,已经连任了四届东京都知事,以喜欢“直截了当”地发言而著称。

          在当天的娱乐节目中,被问到“人生的最后一顿晚餐想吃什么?”时,石原回答称是 “女孩子”。报道指,答案虽然很意外,却也让不少观众惊叹他的直言。在回答“如果你现在不当知事的话,在干什么?”提问时,他回答说“一定是驾着帆船出海航行”。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也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管理的!

         

        老穆据说要回家了!

         

        巴基斯坦军方:总理对军方批评将导致严重后果

        2012年01月11日

          综合外国媒体1月11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已向总理吉拉尼发出了警告,称吉拉尼对军方的批评将导致严重后果。

          吉拉尼日前曾表示,巴基斯坦军方领导者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向高等法院提交意见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对此,巴军方回应称,吉拉尼的言论可能会对国家产生“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巴基斯坦文人政府近来与军方的关系日益紧张。11日,巴基斯坦官方媒体报道称,吉拉尼已经解除了国防秘书纳伊姆·哈立德·罗德希(Naeem Khalid Lodhi)的职务。吉拉尼的办公室在为此发表的声明中指出,罗德希的严重不端行为和不法行为给政府机构之间制造了误会。为此,巴基斯坦军方高层已召开了紧急会议。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5 13:21 , Processed in 0.0837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