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原创]登绝壁公路 走晋陕峡谷 攀华岳顶峰 23天5000公里饱览豫山陕风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6.jpg

 

 

185.jpg

 礼佛大道两旁布满石像及石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10 17:27:01编辑过]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7.jpg

 大道两边排列着一系列像经幢那样的石柱,石柱上雕满了佛像,石柱底座是是象征吉祥的大象。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89.jpg

 

 

191.jpg

 

 

192.jpg

 

193.jpg

 


  前面一路有许多大殿,如灵严寺、千佛殿、大雄宝殿,广场上还有佛塔,香客们在佛塔上还摆放了许多祭祀的红丝带。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云冈石窟的点缀品、附属物,这是今人建设的东西,虽然富丽堂皇,规模很大,但相当冷清,基本没有游客光顾。充其量游客们也只是从这里匆匆路过而已。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周山虽然被称为“山”,但我看来觉得它就只像一个小土坡。

      四点半钟,我们进入石窟景点的大门,门上有个“如佛知见”的匾额。

 

      这个地方是武周山的北崖。

    北崖,又名云岗堡,高不过数十丈。在北方,原野上常有纵横几里或更长的沙岩土坎,像城墙一样突出地表,被人冠以“某某堡”、“某某崖”的地名。眼前这道云岗堡,看上去是那样的普通平凡,但有谁能料到,历史居然将其选择为佛教圣地呢?

 

      实际上,在北魏时期,武周山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看到一个被围起的车辙印。导游说:这条路古代是一条通商大道,走西口都从这里经过,这个车辙印就是古代留下的。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车辙印,还是无法辨别真假。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4.jpg

 


  四点半钟,我们进入石窟景点的大门,门上有个“如佛知见”的匾额。

  这个地方是武周山的北崖。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jpg

 


  我们看到一个被围起的车辙印。导游说:这条路古代是一条通商大道,走西口都从这里经过,这个车辙印就是古代留下的。

  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车辙印,还是无法辨别真假。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3fb80e7bec54e7ce81a75db9389b504fc26a00.jpg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保存完整见称,其精湛艺术造诣在海内外声名远扬。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崖,首先看到的一组洞窟看上去并不高大雄伟,这就像看电影和读书,最开始的部分好像觉得有些平淡,高潮部分在后面。

      导游说: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云冈的东部石窟群,这个石窟群从一号窟到四号窟,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都比较类似。专家们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一、二窟至第十三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间。

 

      第一、二窟都是塔洞。因两窟的形制、内容相似,故称谓“双窟”,窟内中央都雕造了一座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二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二窟前原有一股泉水长年涌出,泉水清凉可口,被称为“石窟寒泉”。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jpg

 


第一、二窟都是塔洞。因两窟的形制、内容相似,故称谓“双窟”,窟内中央都雕造了一座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jpg

 

  第二窟中的塔柱。

 

 

第一、二窟.jpg

 

第一窟里洞壁上的彩色造像。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游介绍说,第三窟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其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

 

      第三窟的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据专家考证,第三窟是文献里记载的“通乐寺”、“灵岩寺”,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三2.jpg

 

第三1.jpg

 

第三窟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jpg

 

 

东部石窟群路边的佛雕造像。

 

201.jpg

 

 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东西。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窟是塔庙窟,中央雕凿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除此之外看不到什么东西。

 

 

202.jpg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四号窟,前面出现一组楼阁建筑。这是一组五间四层的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这是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

      第五、六窟就在这组楼阁内。五、六窟也是一组双窟.

      第五窟称为大佛洞。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尊,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雕像,其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泥漆虽已剥落一些,但仍很鲜艳。坐佛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坐佛表情森严,周围小佛围绕,衬托了坐佛的高大、雄伟、壮观。

 

      该窟内有工作人员巡视,不让游客拍照,据说是怕闪光灯对塑像彩绘的寿命造成影响。但一个当地人告诉我:这只针对一般游客。他们常常和当地的官员们一起进来拍资料,一拍就是几个小时,这里的工作人员对他们都毕恭毕敬的。

 

      听到这些,我心里有些不平,偷偷抢着拍了几张。旅行团队的那些上海的老太太们一边听讲解,一边以愤怒的眼光瞪着我。我很理解她们:她们是既定制度和秩序的拥护者,一个社会制度的稳定,需要有庞大的这样的群体才行。

 

      第六窟称为释迦佛洞,是以精巧著称、最为华丽壮观的一窟,15米高的方形塔柱直接窟顶,塔的四面和周围四壁没有一块不曾雕刻的地方。整个窟呈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三十三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

     导游说:第六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太和造像”。推测孝文帝完成第六窟开凿之后,不久便迁都洛阳。

      该窟也有人严密看守,想拍一张纪念照片很不容易。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0318121110111.gif

 云冈石窟位置示意图。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9.jpg

 

210.jpg

 


  走过四号窟,前面出现一组楼阁建筑。这是一组五间四层的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这是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第五、六窟就在这组楼阁内。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jpg


  第五窟称为大佛洞。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尊,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雕像,其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泥漆虽已剥落一些,但仍很鲜艳。坐佛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坐佛表情森严,周围小佛围绕,衬托了坐佛的高大、雄伟、壮观。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0 03:20 , Processed in 0.14917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