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陈胜园景区 陈胜园景区是大泽英雄陈胜的魂归之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改朝换代,总是源于农民起义。因为人民大众的意志总在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本景点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基地,选取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20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事件,以史实资料为基础,以线刻石碑为载体,为大家展现了众多扼腕而叹的故事 。如陈胜、张角、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等,这些令封建帝王闻风丧胆的名字,这些从泥土与市井中走出的草莽英雄,将在这里聚会。他们的功过与得失、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将在此让世人评说。 陈胜的伟大在与以匹夫之勇反抗暴政,推动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开始,其留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激励了无数的人。 陈胜园景区由门阙、山门、前殿、主殿、石碑、墓冢及东西厢房组成。陈胜墓地现存石券墓冢一座,高5米,周长约200米,周围用青石围券。墓前立石碑一通,上刻郭沫若手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6、夫子山景区 夫子山景区位于芒砀山西部,是为纪念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而得名。此山虽不大,但它是全国唯一用“夫子”命名的山体。山因人名,自古以来,到夫子山访古探秘的人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和传奇的故事。夫子山景区的主要景点有文庙、观音阁、夫子避雨处、郭塔及两座汉墓等
(1)夫子避雨处
夫子避雨处位于芒砀山主峰西南夫子山南坡,为一天然悬崖,下有半覆锅状石室,进深6.5米,宽20米,最高处约4米。传说春秋末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去曹适宋,途径芒砀山,天降大雨,孔子师徒在此避雨。为纪念孔子,后人雕孔子石像一尊置于石室内,石像面南拱手屈膝盘坐,现面部已残。洞外石刻甚多,现石室东侧仅存明代残碑二通,碑文字迹模糊,为明万历年间所立。夫子崖前有晒书台,传说孔子带弟子在此处避雨,雨过天晴,在此台上晒书,故名晒书台。当地人说此台晚上不下露水,晒粮可以过夜。夫子崖为永城古代八景之一的“石崖滴翠”。 (2)文庙亦称夫子庙。
据史料记载:此庙始建于宋代,明末曾遭兵焚,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十年、咸丰十年(1860年)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数次对文庙进行重。文庙坐北面南,由大成殿、东西配房和大成门组成。”院内两株古柏和三通石碑分立两边。一为康熙二十八年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撰文的《夫子庙碑记》,一为康熙三十年县令周正纪撰文的《夫子崖碑记》和乾隆十五年(1750年)孔子第七十一代孙孔昭焕撰文的《勒石碑记》,西边的柏树斜倚石碑,形成了“柏抱碑”的景观。 (3)观音阁位于孔子避雨处前,夫子庙西侧,为一楼阁式建筑。观音阁面阔2间,室内地面高出室外1米余,面南辟一门,里面有观音、文殊和普贤雕像。观音阁前现存有三通石碑,夫子崖东60余米有三座清代佛塔,互呈三角而立,统称郭塔,两座石塔分列于前,一座砖塔在北约10米居中。砖塔通高10米许,系仿楼阁式建筑。。东石塔高约7米,五层八角形密檐式,座高1·2米,直径2米。塔座之上五层,由五个抹角八棱石鼓和五个抹角八边形石盘问压而成。西石塔高6米,石瓶为刹,结构和东石塔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