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而知雅----雅在善,雅在心》 ---书生侃雅俗2009-10-6 题记:雅俗本为一锅粥---上层量少含米油好吃者,为雅。下层量大普及泛滥者,为俗。 (1:雅俗论的伪命题) 雅俗的界定与争辩,渊源久矣! 中国混沌的文化一直试图给出明晰的区划:从社会阶层上,从文化习俗上,从情趣鉴赏上,从道德品行上,从技艺风格菜系腔调姿态时尚上。。。。。。林林种种。 如此非此即彼的后果是:小众沾沾自喜举雅为旗,而大众敬畏回避甚或自惭。 其实人与社会,丰富而复杂,矛盾而相对。 其实雅俗,难解难分。 (2:雅俗难解难分的景象) 萨特与波伏娃塞纳河畔咖啡馆内,热气蒸腾探索激辩人生存在与虚无的意义,这样的大雅,恐怕国文博士后也未必可以接近和领悟。而他们夫妻近乎公开的性乱迷幻的杂交娱乐又该如何分辨?有时候盲流的小学文化的人只要端起那个余留咖啡痕迹的杯子做一副冥想神思的模样,倘若捡到一件貌似白晃晃的衣衫裹着本来瘦骨嶙峋的身子,边区晒太阳捉虱子的老农们也会一面抽吸了鼻涕,一面尊他为神仙雅客的。金斯伯格们浑浑噩噩不修边幅衣衫褴褛吸毒流浪,嚎叫出人类心灵深处极端的无助与绝情与渴望,你说他们属于俗还是雅?领袖人物中也有公开昭示解放人类而暗自梅毒煎熬而亡的,尼庵白天清修诵经的,也有习惯性夜晚红杏出墙受精的。一面娇喘呻吟一面告诫不要说出去。 人啊,是一个复杂的畜生。 雅俗是混合的血液,流淌在人的血管里,无法透析分开。 (3:雅俗的表象,表达和表演) 任何表象皆具备蛊惑和欺骗的意义。不可信赖。 有时候是一种无意识不自觉的流露。有时候是一直有意图自觉的路演。 雅俗的本质区划既是庞大而沮丧的工作,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争辩和吵闹的孽缘。 其实每个人的雅俗潜能,都兼具呢。哈哈! 锦衣足食左拥右抱者,未必大雅。 一根青竹,鸣笛山野,未必小俗。 气质清浊,雅俗自然。便好! 那么何谓雅呢?(如果非要有个明确的阐释范围)—— 人毕竟是个动物。五谷杂粮吃喝拉撒,阅历丰厚了,精神顿悟了,在泛滥和妥协中选择坚持了,心诚向善了,执着投入了,即入雅境! 大俗而知雅。 雅境,不仅仅是行为艺术。更是一种心态。 俗不是一种难堪难耐的状态,雅也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仙境。天赋教育家庭文化环境健康的差异因素,雅俗优劣,修行在心。 雅,不可以成为道德绑架的绳索。 俗,不可以成为沉溺止步的借口。 所以我们都能很俗。所以我们都能很雅。 ----只要我们真诚,向善。 ----只要我们立于俗,而思于雅。 现代人的相互了解,隔绝于大房香车。其实,各自的修行又何必要吆喝卖拐一样通知天下呢! 当然如果有人迫不及待昭示其诚心向善的欲望,我的反应是说一声:“哈罗,你好!” 这个“你”,主要代表了“我”和对方共同渴望的“雅境”。 我们需要彼此的鼓励和呼应。 我们需要原谅彼此的蒙昧和莽撞。 这个“雅”,很容易做到。 PS:小沈阳的二人转。说雅很难。苏格兰裙子娘娘腔调。本身二人转是三句话离不开裤裆的。二人转的女演员基本上是指着裤裆唱出来的。说俗,也很难。小沈阳的那个音域,高中低音,可以雅倒一半拿奖的歌手了。 ******** ******** ******* ---后记:写这样的题目,臭汗一身。不知这样的写是雅还是俗呢。因为我想做一个用心的跟帖者,所以我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