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妞一个人睡

闲聊一下人生吧

[复制链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悲剧之美》的最后几段:

 

  人生是永恒孤寂的,人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才可以与人生和解。这种孤寂与身边的人多人少无关,有时在熙攘的人群中,人反而愈加孤寂。从童年时起我就时常“孤寂”,常托腮独坐在山坡上冥思。青春期以后更是“刻骨孤寂”。这种孤寂无人可以真正安慰,无物可以真正化解,因为它属于人生本质。它是人生空虚的投射,除了如鸵鸟一样把头埋在人生的琐碎忙碌中,自欺欺人地对其视而不见外,似乎没别的办法去淡忘。面对逃无可逃的人生孤寂,最佳做法是改变对孤寂的态度,让自己接受孤寂并进而享受孤寂。 

 

《红楼梦》是把人生空虚堪破到极致的书。《红楼梦》第五回中那首《飞鸟各投林》被我最近读的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一书收录,又让我唏嘘了一番:“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究其实质,人生永远是场悲剧。故人生所拥有的一切美好,都属于悲剧之美。看透了这点,并非就不再热爱人生,而是无论多么深地沦陷于滚滚红尘的大悲大喜或琐碎荒谬中,也会永远持一份清醒与超脱。当然,国人是提倡“难得糊涂”的。其实,糊涂也罢,清醒也罢,孰好孰坏,一言难概之。各自的选择,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冷暖,各自的甘苦,如此罢了。 

 

  下周我就要正式上班了。昨天下午我去部里开会,从新校区穿过,看见腊梅盛开,红梅也快开了,倒让我有一种生命和生机勃勃的喜悦。其实,人活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发觉人生其实不是“活着,爱着,真好!”,而是“活着,就好!”。因为,活着,虽然有那么多的烦恼、疼痛、荒谬、琐碎、无奈,可依然有那么多的美好让你不得不眷恋人生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3: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死亡的困惑》

  
  进入青春期后我一直对两件事感到困惑:性和死亡。对于性的困惑后来随着经历恋爱和婚姻而逐渐消失,而对死亡的困惑一直延续至今。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喜欢到学校后山上的一片槐树林看小说、背英诗,5月时当槐花凋落的时候,真的感觉是在下白色的花瓣雨,那一地的花瓣让我不胜惆怅。槐树林有一个角落有几座坟墓,我总是尽量避免从那旁边经过。青春时如花一样盛开的美丽生命,对于自己如此年轻灿烂的生命终有一天会老去、死去,感觉特别困惑、甚至毛骨悚然。唯一的办法是不去深想这个问题,可敏感又总让自己不自觉地想起这个问题。

  也许因为我的过于敏感,我特别多愁善感。花的凋谢、叶的飘落都让我触目惊心,在校园的林荫道读书散步时,我常情不自禁地捡起地上的花朵、花瓣或美丽的黄树叶夹入书中。暑假回家时,阳台上开满茉莉花,我特别喜欢把凋谢的花朵用细线穿起来,然后夹入书中。现在翻开我的很多书,都可以看见里面的干花、枯叶。我做这些事没有任何矫情的成分,我真心怜惜着花、叶的生命,也许是我潜意识里地把自己的生命与它们联系在一起。

  在所有的死亡中,最让我困惑、不屑但同时又同情、向往的是自杀。大四的时候,我的一个同班女同学自杀在冰冻的湖里(我在得知她的死讯时第一反应是:天啊,她冷得多难受呵!),她是一个很美丽的女生,可是据说把她捞上来时她的肿胀模样特别可怕。后来我们才知道她以前就用安眠药自杀过两次,但都被人及时发现、抢救过来,所以她在第三次自杀时选择了投湖。我不知道她死亡的意愿怎么这么强烈,据说是因为失恋,可爱情就可以让她放弃她别的一切爱吗?她的死亡让我伤感、恐惧到哆嗦不已的地步,一想到她临死那天还曾经在课间休息时与我一起站在楼顶上晒太阳,并且用手抚摸我的头发,冬日苍白的阳光就刺痛我的眼睛。这次死亡事件,似乎所有的同学都比我镇静、平静,他们照吃照睡,只有我的反应特别强烈,几乎吃不下、睡不着,一睡着就恶梦连连。有几个晚上我根本无法安然入睡,于是住我隔壁寝室的好朋友珍就过来陪我睡,她拍着我的背哄我睡,如同一个小母亲。

  我最恐惧的死亡是突发性的死亡。读林黛玉的葬花诗,我对其中两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特别感触,忍不住会痴想自己如果突然死亡会怎样。我曾经特别害怕自己会出车祸或在睡梦中突然死去,那么还有很多事情未及时处理,还有很多心愿未了(在恋爱前我特别害怕自己还不知道爱情的滋味就突然死去),多么死不甘心。所以我特别害怕汽车、害怕过马路。有时我会对家人一本正经地安排我的后事,说我死后一定把我的骨灰撒到野外的百合花丛,有时又希望被撒入江海。现在看来,这些唯美的想法都是在发痴,既然生命已经消逝,那么再盛大的葬礼、再浪漫唯美的安葬对死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后来当我跋涉在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时,我曾经多次对自己的生命感到不再留恋,不断萌生自杀的念头,但我总是无法真正丢开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所以最后总是及时回头。是爱战胜了死。

  父亲的突然离去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打击。我现在依然有时无法面对他已经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泡论坛时曾遇见一个调查帖子,问道:“你相信,人死后,会有另外一个世界吗?”我跟帖说:“父亲没去世的时候我是坚决不相信什么另外一个世界的,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我觉得自己应该是唯物主义者,我觉得迷信是愚蠢可笑的。但自从我父亲离开这个世界后我开始相信有另外一个世界存在,因为我经常感觉父亲在那个世界里正在祝福我、保佑我、安慰我……有时我似乎可以听见他在那个世界的笑声……半夜醒来月光洒在床前,我感觉就是他来看望我……对另外一个世界存在的相信,在父亲走后,的确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有一天,当我完成了我的所有承诺和责任后,我会欣然去那个世界与他汇合……所以这个另外的世界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相信不相信另外一个世界与迷信无关,与心灵安慰有关。”

  自己最爱的人去世是世界上最惨痛的事,记得父亲走那天极度疲惫的我一个人去放大他的照片做遗像,在火车站汹涌的人群中我突然意识到他真的走了,这些人流中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再也没有人可以给我真正的庇护了……我忍不住嚎啕痛哭,在那一刹那间我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特别想去死,想随他而去……

  父亲刚走的那两年,我一直很抑郁,动不动就泪流满面。我不能参与人们的谈话,总会有一些话题或语句让我想起父亲已经离去的事实,我承受不住它。我不能上街,街上任何象我父亲的人,哪怕只是个相象的背影,都会让我热泪纵横。于是我越来越自闭。好几年以后,我似乎逐渐走出了自己的抑郁。前不久我在小区门口突然看见一个特别象我父亲的人,我立刻呆住,然后发现自己又是一脸的泪水,于是懂得有些伤痛是永恒的,即使你再怎么努力去遗忘,它就潜伏在你心灵深处,总有一天当你一时疏忽或放松警觉时,它就会再次现形,让你再次痛不欲生!

  我的亲友努力为我解开这个心结,他们说人迟早有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天,我说我知道,可我希望自己爱的人们离开得越晚越好。每一个我们热爱的人的离去,似乎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离去,我们与死者共有的经历再也无人真正可以分享。

  今早5点我还在睡梦中,电话铃声特别恐怖地响了起来,原来我的一个表弟因为昨夜的醉酒,经抢救无效而刚刚去世。我简直无法相信。一个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突然就走了。前不久他来武汉时,我们还一起谈笑风生。现在,他却如风中的一片落叶,无声无息地走了……生命如此脆弱……

  死亡到底是什么,到现在我依然困惑。我知道,死亡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让我们更珍惜生命和爱,但死亡还是让我觉得人生的空虚与无意义。我们告诫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所以人们应该重视自己的生存质量,而不是时间长短。一切道理我都懂,但当死亡降临到我们爱的人身上时,我们还是难以接受。当我们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很难做到坦然、不恐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4: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空虚》

 

  生命是列车,人生则是一次无法返回的旅行。因此,我们永远“在路上”跋涉着,所有人的终点都是永恒的空虚——死亡。 

 

  关于大家熟知的人生“三重境界”: 1.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2.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3.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第一重境界往往属于单纯的年轻人,第二重境界属于在红尘滚滚中忙碌的中年人,第三重境界属于已经云淡风清的老人,即使生理年纪未老,但因为饱经磨难、曾经沧海,而在心理年龄上已然老去。 

 

  其实旅行看风景也有三重境界:1. 眼中无风景,心中也无风景。2. 眼中有风景时,心中才有风景。3. 眼中无风景时,心中依然有风景。我自己属于第二境界吧,隔几天不出去转转、亲近一下荒野,就感觉郁闷。我很羡慕可以主动或被迫修炼到第三个境界的人们,因为到了那样的境界,他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下享受美了,即使足不出户,方寸之间也有乾坤。

 

 人生旅行的意义在于过程。人生旅行过程中当然会有很多故事发生。我曾经自问:人生是有很多经历好,还是没有经历好?后来发现这是永远没有一致答案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完全在于各人自己的感觉。幸福本来就是极端个人化的感觉,在别人眼中幸福的你,自己的感觉可能是郁闷到要发疯。在别人眼中很可怜的你,也许幸福得一塌糊涂呢。 

 

  对我个人来说,我还是偏爱经历多一点的好。不过我怀疑这是否真的是“本性的”我的愿望。现在的我已经是被命运安排着经历过太多迁徙和被迫松手、放手的我,不是本性的我。我觉得本性的我其实是希望自己从小到大永远生活在一个小地方,一次恋爱就成功,婚姻只有一次,与自己的初恋白头到老。这么看来,我经常说人生收获的记忆越多越好,也许只是本能地在自我安慰、安抚。 

 

  有一个异性朋友,是华裔美国人,在美国已生活了多年。因为他在美国属于事业成功者,所以他在国内有很多兼职,经常回国。有一次他办完公事后坐火车来武汉看我,在火车站遭遇了一幕年轻恋人送别的场景,看见那个美丽的女孩子在站台上抱着爱人哭泣,然后在爱人上车后,隔着车窗玻璃,梨花带雨地不断对爱人挥手,车启动后又跟着列车跑动挥手。这一幕使我的朋友感慨万千。他对我说他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从没有谁为他哭泣过,从没有谁这么不忍与他分别过。他就从没有真正恋爱过。现在他已经快要老去,可他的生命中从没有过这样的激情,也从没有过值得他回味的任何美丽、刻骨铭心的经历。他回首往事的时候,除了枯燥的工作、家庭责任,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浪漫、爱情、痛苦和销魂的滋味。多年来他甚至从没有真正哭泣过或开怀笑过。他感觉他的一生就是一片空白,充满了空虚,而最可悲的是他已经不可能返回去改写一切遗憾、填补爱的空虚。 

 

  他对我说这些的时候,我们正坐在安静的咖啡馆里,背景音乐缠绵而伤感,而他的话更让我怆然。他的确是个事业非常成功的男人,在社会上让人尊敬让人羡慕,可谁知道他内心有这样的空虚和不甘?低俗的人也许会说以他现在的地位找个女人还不是件易事,可他的问题不是随便找个女人那么简单的事。作为一个高品位的人,他要的是彼此间的动心,也就是爱情。而爱情往往是荒谬、错位的,由命运掌控,可遇而不可求。最可悲的还是他因为自己社会地位的牵绊,已经永远不可能再轰轰烈烈、破釜沉舟地去“糊里糊涂”地爱一场了。对很多身心皆入世的人来说激情只属于短暂的青春,如果青春时没有遭遇激情,也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再激情。 

 

  人生经历太少让人感觉人生空虚,可为何即使我已经有过很多人生经历,而且也在自己迄今为止的人生之旅精心采撷了很多美丽灿烂的记忆之花,而我的心头依然经常萦绕着空虚感?那么到我真正面对死神的那一天,这些记忆之花是否真的可以安慰我或让我坦然? 

 

  我已经经历过几次我挚爱的亲友的离世,但死亡到底是什么,到现在我依然困惑。我知道,死亡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让人们更珍惜生命和爱。我总告诫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所以应该重视生存质量,而不必在乎生存时间长短。一切道理我都懂,但每次当死亡降临到我的亲友身上时,我还是难以接受。人生的终点是永恒的空虚,让我即使在最热烈地爱着人生时也往往会突然悚然发冷,百般惆怅、万般无奈地感觉:人生如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4:4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愁善感的人既是被上帝赐福的人,也是被上帝诅咒的人。当《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连爱情也无法再让她与人生的悲凉和解时,她唯一的出路是飞身跃下悬崖。

 

所以,我们这些“贪生怕死”的凡人,还是要想方设法去让自己与人生和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5: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613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84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看过灯光的帖子,好像说是要还“妞”一个人情,并且已经还了。现在楼主又约出了“蓦然回首”或“偶尔一瞥”,看来人性温良“情”似乎永在。。。。。

真的好高兴能再次看到灯光的帖子,尤其是当其以教师爷的面貌出现时,那份自信,骄傲,霸气甚至轻蔑和不屑跃然纸上。。。。。

这次灯光的帖子谈了生命,人生,以及性和死亡,虽然是个很严肃和很大的话题,但有一点似乎是肯定的:死亡在自然界里和生是一样美丽的。

请灯光能否将(川西行)再贴出,因为我也走了一次川西,再次看帖体会可能会更深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话大王:

 

我欠妞兄的人情是永远还不清的,除非我也能为他“出生入死”一番。

 

我想,有些感情,会是永远的,是可以持续一辈子的。

 

“尤其是当其以教师爷的面貌出现时,那份自信,骄傲,霸气甚至轻蔑和不屑跃然纸上”,流汗ing……

 

关于《川西行》帖子,我去找一下,看是否有“备份存档”。如有,就为你再贴在这里。妞兄在,我就很高兴。高兴的时候,我会很好说话的,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5:5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话大王:

 

下面为你贴《川西行》的一些文字(不想贴对队友的一个个描述,省去),图片原帖看,配乐略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6: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先与大家分享两首英诗。

 

                             一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Robert Frost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雪夜林边逗留

        ——罗伯特·弗罗斯特

    我想我知道这是谁的树林。

    他的家虽在那边乡村;

    他看不到我驻足在此地,

    伫望他的树林白雪无垠。

 

    我的小马一定觉得很奇怪

    为何停留于旷无农舍之地

    在这树林和冰封之湖的中间

    又是在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

 

    它将它的佩铃朗朗一牵

    问我有没有弄错了地点

    此外但闻微风的拂吹

    和纷如鹅毛的雪片。

 

    这树林真可爱,黝黑而深邃

    可是我必须履行我的诺言,

    还要赶好几英里路才能安睡,

    还要赶好几英里路才能安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6:4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3日黄昏,我们一行十人进入川西墨尔多山下的斯交村,来到爵士冰的干女儿家。当其家人热情地准备丰盛的晚饭时,我与队友潇海(医生,在读博士,整个行程中我的同居者)漫步到屋后的一片白杨树林里。在那里,我不无惆怅地对她谈起了弗罗斯特的这首诗。唉,天性多愁善感的我,往往在聚的时候已有散的悲哀,在烟花绚烂时已有寂灭的伤感,在幸福到眩晕时已有万念俱灰的清醒。一向提倡“坚持乐观人生态度”的我,骨子里是个悲观主义者。我拿自己没办法。

 

      潇海听后赞赏不已,要求我写给她。晚饭时我在饭桌上边吃边默写此诗。饭后对她讲起此诗的 “抑扬格四音步”格律,并标出四段严整的尾韵“AABA,BBCB,CCDC,DDDD”。晚上我们在上斯交村的一户藏民家打地铺住宿,当大家围着炉子闲聊时,我又应众人要求背诵了此诗,结果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可见,真正的好诗,可以跨越国界,直抵人心。在此,我特地先附上此诗做我本篇游记的“引子”。

 

      这首诗总让我想起柳宗元的绝句《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绝句的前面也是用风景描写来铺垫,最后才画龙点睛地把风景与人生追求、人生哲理结合起来。最后一个“雪”字,用得多么奇妙,把一个理想主义者孤独坚守的境界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的作品以朴素、深邃著称,他善于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经我观察,“大师”有三类,一类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所谓“大师”。他们往往喜欢用深奥、艰涩的语言去“吓唬”读者,以掩饰其内在的空洞与缺乏底气。比如把“论张老太太卖鸡蛋”写成“论张氏高龄妇人在商品利益驱动下如何实现货币和鸡卵的最佳兑换”,这可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不明白”。第二种“大师”往往是平庸的代名词,时间会“大浪淘沙”地成为他们的杀手锏。而第三类才是名符其实的大师,他们惯于用最简单的语言表现最深邃的思想,时间会把他们的作品打磨得愈来愈璀璨夺目。

 

      弗罗斯特毫无疑问属于第三类大师。他曾四获普利策诗歌奖,其诗歌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成为经典。他是 “一位伟大的徘徊者”,永远徘徊在自然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他曾在另一首诗《未选择的道路》中写道“树林中分出两条路,而我——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一条,由此决定了我人生所有的不同。”人迹少的路一般是充满思考、探索的心灵向前、向上飞扬之路,而这样的心路往往是充满艰辛的荆棘路。严肃认真的诗人,一旦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路,就义无反顾地一直走了下去。

 

      惜字如金的诗歌最怕重复,可本诗的最后一句却是重复句。这样的重复句,当然不是为了凑字数或韵脚,而是为了“强调”。我上大本时听外教讲解此诗,他说当我们在某一天读到最后的重复句时,心里如果可以真正响起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么我们就成熟了。我当时颇不以为然。可后来在我毕业后与社会的不断冲撞、磨合中,我不时想起此诗,最后一段不仅让我心怀叹息,甚至让我满怀悲怆呢。

 

      其实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应该被意译为:“在我长眠安息前还有多少人生路要走呵”或:“在我随心所欲前还要经历多少人生无奈!”。

 

      这首诗的主题其实就是讲人生责任导致的人生无奈。而这样的人生无奈在我们的凡俗生活中比比皆是,信手拈来一个:你结婚后才遇见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人,可你只能短暂驻足,欣赏一下她(他)的美丽,而不能去放纵自我,因为你还有很多人生责任要尽,你要履行先前的诺言。在人的一生中,人们在保持理性时不时会有种撕裂感,可人们别无选择,人们的人生责任让自己无可奈何。比如,对你有强烈吸引力的人与事物,你懂得你不能贪婪,你甚至要被迫去“忘却”,因为“对自己要有多残忍,才敢念念不忘?”

 

      人生充满各种矛盾,人生责任何尝不是如此。人生责任太沉重,人们往往很难承受。然而人生如果毫无责任,没人需要你负责,没人需要你的爱,你反而会有“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之感,反而活不下去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责任是上帝赐给凡人的人生动力。

 

      啰嗦了这么多,究竟与我这次的川西之行有何关联?唉,其实,我想说的无非是:我到美如天堂的墨尔多、雅拉走了一趟,那里的美丽让我有不想再返回城市生活之感,可到时候我还是被种种人生承诺、责任拉回了原来的生活轨道。我无法尽情尽兴地沉溺于美的欣赏与享受。

 

      其实,国庆长假出游的人们当中,有多少人不是短暂欢喜后怅然“放手”呢?有多少人不百感交集地品味到“回不去的悲哀”呢?我们已然社会化。自然于我们,再美也只属于水中月镜中花,再美我们也握不住、抓不牢。我们,真的已经,回不去了……我们都是徘徊者,没有例外。即使追求行禅境界的爵士冰,依然属于徘徊者,只不过他的徘徊程度比我们大家轻一点罢了。

 

      在自然中我们无论再怎样狂放地宣泄自我,最终还是必须夹着尾巴回到社会中与他人打交道。我们在雪莲花般清雅的理想与一地鸡毛的琐碎现实中徘徊,努力让自己在两者间保持平衡,可惜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没有谁可以真正做到与自我和解。即使是潜心修炼的弘一法师(李叔同)至死也没修炼出“无悲无喜”的“堪破”境界,他的临终之言依然是“悲欣交集”。从来没有单纯的快乐,任何快乐都交杂着痛苦,而所谓幸福,其实就是“痛并快乐着”。于是人们一次次逃离城市,自虐般地走在路上,陶醉于瞬间的美感,而又自知一切只不过是短暂的人生梦游。美梦总是“匆匆,太匆匆”,梦醒时分,人们或无奈或认命地发觉自己依然属于城市,依然无法摆脱滚滚红尘的桎梏,依然无法真正地“自由飞翔”。不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虚幻依然努力,这本身已经闪耀着一种悲壮的人性之光。也许,徘徊的价值和意义正在于此吧。其实,能与自己彻底“和解”、不再纠结、不再徘徊的人们或者是停留在基本生活层次的蒙昧者,或者是惧怕痛苦的麻木者,更可能是彻底沉沦者。

 

      所以,明知道徘徊在荒野与城市的“荒谬”,依然徘徊,只因我们还活着,还没成为行尸走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8: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Finis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诗歌其实是无法翻译的。这首《终曲》的大意是:我与世无争,因为没什么值得我去争斗。我爱自然,其次是艺术。在这样的生命之火前我温暖我的双手。一旦这火熄灭,我就该离开(人世)了。

 

      在离开雅拉雪山前往大峡谷的路上,我对老树昏鸦谈起此诗,他居然一下子就眼睛湿润了,一再嘱咐我把此诗写进帖子里与他分享。

 

      热爱旅游、喜欢走在路上的人们,可能大都会对此诗产生共鸣吧。拥有自然与艺术的人生,一“天赐”,一“人文”,多么完美的结合!遗憾的是,我们的凡俗生活,已经越来越偏离自然,甚至越来越进入文化沙漠。我曾说过,文学、音乐、电影等是我的丈夫,大自然是我的情人。按说丈夫可以天天亲近,情人却只可偶亲芳泽。好在我对自然的定义并非荒野,而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身边的一草一木皆为自然。

 

      我曾写道:“其实旅行看风景也有三重境界:1. 眼中无风景,心中也无风景。2. 眼中有风景时,心中才有风景。3. 眼中无风景时,心中依然有风景。我自己以及路网的大部分同学属于第二境界吧,隔几天不出去转转、亲近一下荒野,就感觉郁闷。我很羡慕可以主动或被迫修炼到第三个境界的人们,因为到了那样的境界,他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下享受美了,即使足不出户,方寸之间也有乾坤。”不过要想修炼到第三境界,还是必须以“行万里路,尽览自然风光”为基础的,这也是我们出行的意义所在吧。

 

      在雅拉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和潇海醒来后躺在帐篷里聊天,我问她城市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她向往、丢不开的,她说是与朋友们聚餐聊天或躺在干净宽大的床上睡觉,而我当时的渴望是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秋天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我身上,书房里传来肖邦的音乐,手边有一本百读不厌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集,和一杯香气四溢的绿茶或咖啡。我渴望优雅地坐在客厅好好弹上一曲,我的手指因渴望抚摸钢琴的键盘而痉挛。我渴望再捧出一大堆经典影片碟,边吃零食边放纵自己看到夜半三更……当然,我也渴望着城市的物质文明,比如再去自己喜爱的那家餐厅大快朵颐一番,再比如泡个热水澡——我已经几天都因惧怕湖水的冰冷而未好好漱洗,浑身是汗臭与尘土。我发觉自己有一瞬间甚至不无痛楚地渴望尽快回到城市,恢复自己那舒适的文明人生活。

 

      当我们徒步数十公里终于走出雅拉大峡谷时,我们看见了公路。潇海的反应是惆怅,爵士冰的反应是“可恶的公路”,而我的反应是反问他:“公路可恶吗?”我的言下之意是公路让我们出行便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什么享受到越来越多文明的人们,越来越渴望退回到原始社会去做“野人”呢?我们究竟怎么了?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唉……

 

      爱旅游、爱户外的我们大都生长在城市。即使强壮如爵士冰,身体素质再好也不如当地老百姓。因为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户外不是一种精神追求,而原本就是他们从小习惯的生活方式。身为城市人的我们被自己对城市生活的不满、烦躁、厌恶以及对荒野的热爱驱使着一次次上路,回到乡野、荒野走马观花一番。说到底,这样的亲近荒野,依然有“叶公好龙”的成分。我们已很难彻底摆脱城市生活对我们的影响、渗透。

 

      身为城市居民的我们,绝大多数时间还是生活在城市,而非荒野。如果我们无法与城市和解,无法热爱并享受城市生活,那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可悲!所以,如果让我写《终曲》,我会把对人文艺术的爱放在首位,其次才是自然。因为这样,我才可以真正享受自己的人生,并从自己的人生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与满足。我相信爵士其实也一样,因为他热爱爵士乐,还曾练过三年的萨克斯、黑管。

 

      人与人之间,做朋友也罢,做家人也罢,如果渴望和谐亲密,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并愿意去分享与分担。分享是分担的基础,所谓爱着你的爱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8:3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起


      09年春初识爵士冰后,深为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但天性怕生、怕热闹的我与他的联系并不多,虽然后来我们又见过两次面,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节假日互发短信问候一下。他也曾邀请我参加他组织的一些活动,但因种种原因,我一直没能参与。这次他于9月28日发短信问我十一的安排,我因那天没课、与妈妈一起去马鞍山森林公园玩了一天,根本忘记开机,所以第二天(29日)才回复他。我反问他有什么计划,他回复说:“十一去四川丹巴爬山、雅拉徒步,明天下午出发。玩十天或五天你有时间一起去吗?”

 

      我回复道:“爬山我就不去了。我不敢跟随你的脚步的原因是怕自己太弱而拖累你。祝顺利!”

 

      他又回复说:“呵呵!这次的路线相对轻松,徒步爬山为主。都是些老朋友,年龄最大的63最小的13,觉得你能走,有空就一起去走走了。”

 

      就是63岁老人和13岁小孩这样的话语成功地忽悠了我,我立刻答应与他们同行。然后我要他把需要准备的东西用短信详细告诉我,我好去准备,因为我一点经验也没有,我希望自己到时候少拖累他们。

 

      随后他开来了所需物品的清单:五十升左右的背包,五度左右的羽绒睡袋,防潮垫,冲锋衣,抓绒衣裤。手杖,帽子,套锅,水壶,头灯,主要就这些了,还有不够的可以在成都补,帐篷和炉头不需要带。中高帮的登山鞋,轻便些。不一定防水。

 

      我中午去青山找南澳金沙。防潮垫、手杖我原来就有,背包、套锅,水壶金沙有,她劝我不必购买新的,借用她的即可。她带我去寒山烟雨的户外店帮我挑选冲锋衣、抓绒衣裤和登山鞋。晚上她请我吃饭,然后还邀请我参加了青山徒步理事会的新线路首次徒步。我与金沙、珊娅子漫步在细雨中谈天说地,很快乐。

 

      第二天上午我又去卓刀泉附近的风云户外店买了睡袋和头灯。中午整好背包,下午三点半提前出门,结果遭遇大塞车。心急如焚的我背着重重的背包奔跑,终于按时赶到武昌火车站。据说那天武汉交通瘫痪,有一万人误火车,有八千多人退票。而我们一行八人总算都有惊无险地上了车。金沙还专门从青山赶来为我送行,让我心里暖融融的。

 

      下面是11天出游的具体行程:

 

D1:(9月30日):爵士冰、老树昏鸦、潇海(女)、施医生、天外飞猪、东东、南南(女,东东的妻子)、灯光(女)8人乘17:15武昌发车的T246次去成都,晚宿车上。

 

D2:(10月1日):上午到成都,中餐后去住处附近超市购物。晚上品特色小吃,逛春熙路。晚上卒子和13岁的女儿乘飞机到达成都。

 

D3:(10月2日):凌晨5点半我们10人分乘两辆包车去丹巴,黄昏到达。晚宿丹巴。

 

D4:(10月3日):上午去甲居看藏民民居,在藏民家午餐后包车去墨尔多山下的斯交村,在爵士冰地干女儿家晚餐,然后继续乘车去上斯交村(海拔2950米),晚上在藏民家打地铺。

 

D5:(10月4日):早饭后就开始爬山,路滑坡陡,泥泞难行,多数人黄昏才到达海拔4000米处的营地。这天对大家来说是最辛苦的一天,虽然我们请了4个挑夫,但大多数人还是必须自己负重上山。我首次重装出行,首次重装登山,居然是在高海拔地区。即使最后一段行程挑夫帮我背走了背包,我依然步履维艰,走两步就要歇一分钟,一步一挪地攀登,因为胸闷气短。我是最后到达营地的队员。体力透支的我整个人都虚脱、崩溃了,而且极度疲劳引发了高反,晚饭无法吃下,头疼欲裂,彻夜无法入眠,曾认真考虑写遗嘱之事(各位朋友请别笑话我呀)。晚宿营地帐篷。帐篷是爵士冰为我和潇海搭好的,连我的防潮垫、睡袋都是他铺设好的。

 

D6:(10月5日):天外飞猪、东东、南南、卒子和女儿5名队员提前下山,爵士冰带施医生、潇海和我继续攀登,老树昏鸦留守营地。我只爬了一小时就止步并在中午返回营地,因为身体状态实在太差。爵士冰、施医生、潇海三人于中午两点半成功登顶,并于黄昏时返回营地。晚宿营地帐篷。一夜寒冷,无法成眠。

 

D7::(10月6日):我们5人上午下山,下午在爵士冰干女儿家吃中饭,黄昏返回丹巴,与提前下山的5名队员会合。晚上聚餐腐败,大家都开心不已,都喝高了。我也喝了两瓶啤酒,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晚宿丹巴。

 

D8:(10月7日):6名队员返汉,爵士冰、老树昏鸦、潇海和我四人包车去雅拉雪山,中途曾重装徒步5公里,我再次高反严重。下午到达雅拉友措并在那里扎帐篷宿营。晚上躺帐篷里与帐篷外的爵士冰聊天,突然感觉头疼消失,很神奇!是否是神山雅拉雪山的保佑?爵士说雅拉雪山是他见过的所有雪山中最秀美、孤傲、高贵的雪山,他08年爬8千多米的雪山卓奥友时冻落的中指就埋在这里的玛尼堆中。高反消失后我吃了一大碗米饭焖肉,还喝了一大碗八宝粥,都是爵士用高压锅做的。他“又当爹又当妈”地照顾我们三人,老树是老人;潇海身体素质比我好,但毕竟是女人;而我,几乎就是个病人,而且基本上什么也不会做,连帐篷也不会搭。我曾不无愧疚地问他是否感觉被我这样的户外菜鸟拖累,他的回复是:渡人渡己。渡可渡之人。

 

D9:(10月8日):上午离开雅拉友措,顺着雅拉河穿越雅拉大峡谷。数十公里的雅拉大峡谷,树树皆秋色,色彩斑斓,风景如画,让人恍惚置身童话世界。我们大家走着走着都分散了,大多数时间我独自前行,我边欣赏着沿途美景边听着手机播放的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秋3》、《春1》。快乐到疯癫地步的我挥着登山杖、随着音乐蹦跳着前行,那份感觉真的很难用文字描述。晚上在雅拉峡谷中的新店子(一大片草滩空地)搭帐篷扎营。

 

D10:(10月9日):上午继续穿越雅拉大峡谷,下午4点多出谷后泡温泉。包车去康定,晚宿康定。

 

D11:(10月10日):凌晨4点半就起床,乘6点的大巴去成都,中午两点多到达。潇海和老树昏鸦宿青旅,附近就是武侯祠和锦里。爵士去会友,老树休息,我和潇海逛锦里,品各种小吃。晚上我和爵士乘22点多的班机返汉,到家时已半夜一点多了。潇海和老树还要在成都逗留数日才返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9: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都是人物描述,不想转发了,因为自己读着有些难过——原来他们都在我心底珍藏着,原来我是很想念他们的!我原以为我已经修炼得很“云淡风轻”、“了无牵挂”了呢……

 

我的身体太弱,不适合跟着那些强驴“玩命”似地户外,只适合比较休闲的户外游,所以再不敢跟他们一起出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5:59:3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川西行》227楼的回复再转发在这里:

 

 

其实我去四川已经是第三次。前两次都属于与同事一起跟随旅行社旅游。第一次我们游了九寨、黄龙,在成都住了几日,游了市内和附近的一些景点,比如看了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乐山大佛等。第二次成都行则是专门游了峨眉山。我那时根本不知道川西居然还有这么多美丽的雪山、荒野……这次的驴行游川西,与前两次旅行完全不同,可以说是个人生命中最难忘记的记忆之一,它真的让我收获颇多。

 

朋友有多种。户外行走中结识的朋友们,也许不会在个人生活中有过多的联系或有什么交点,但这并不证明户外收获的那份友谊的不珍贵。有时候,正因为珍惜,才保持距离和独立。每个关心自己心灵归属感、认真与上苍进行心灵对话的人,都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各自的朝圣路”,很好。怀着同样高尚的追求和热爱,严肃、认真地行走在各自的生活中,这也是一种“行走”。

 

昨天一个以前的学生读了我博文中的川西游记后给我来信说: 

 

看到游记中你写到城市生活有什么吸引人的那一段,我也同样在思考。答案也无非就是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便利。在城市中的我们不停向往着美丽的自然。但人不就是这样矛盾么,大山里的人也同样对城市有着渴望。所以有时候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大围城,你想得到的永远是你手头现在没有的。所以,我也常常告诉自己,知足常乐,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这点也曾被人说过胸无大志,哈哈)。一直以来我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幸福快乐。

 

我回复说:

 

城市生活和荒野生活的确也有围城的荒谬效应,城里人想去荒野,乡里人想来城里。不过你我既然是城里人,城市生活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那我们就应该努力先把城里生活过好,先人文,后自然。毕竟我们大多数时间并非在旅游,而是在生活。知足常乐,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个人觉得很应该,这不是什么胸无大志。“一直以来我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幸福快乐。”,这很好呀,我很感动,这样的人生追求很实在也很高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6:00: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3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12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3-31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懒得自己开贴,渴望随时“开溜”,所以就毫不客气地把妞兄的帖子“喧宾夺主”一番,闹得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哈哈……

 

不过,该把地盘还给妞兄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8 16:00:4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革命圣地南京去了两天,刚回。

 

各路英雄已经盖了这么多楼,嘎嘎。

 

我思考一下,再来和你们飙贴!

 

另外,灯光,不碍事。再说一次,只要有见解,人人都可以是楼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31 23:26: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灵丹                             

 

灵丹,你这属于帮我人工置顶了,嘎嘎。

 

你看我多好,对你够重视吧,够意思吧。不像茬子老师,对你爱理不理的,完全不搭理你,对吧?                       

 

但是你在这个帖子里为自己做广告、怒刷存在感就不好了,对不对?            

 

诲淫诲盗的事情我们也爱听,重口味更好。铁杵或许能够磨成针,但是木棍只能磨成牙签,肉棍只能磨成火腿肠啊,对不对?材料不对,再费劲折腾也是白搭,连字母都替你着急啊。

 

有猛料你就放上来,无病呻吟的不要。你一无病呻吟起来,不管是何其正、加多宝还是王老吉,都够让人喝一壶的。

 

我修养不好,不像茬子老师书生老师三流老师他们,说烦我就烦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嘎嘎,睡得是天昏地暗呐。

 

再说点题外话。这次,上来回了个帖。我想,混次论坛也不容易,既然来了,那就搂草打兔子,顺带发个帖吧,娱乐一下。所以,茬子、灯光、三流、横刀还有字母,谢谢呐。

 

真心没想聊民国的,碰巧字母抢了沙发,正好拿她吐槽所以换片子了,嘎嘎。前段时间确实游手好闲,也看了点民国的史料,偏偏发了这个帖子以后,七荤八素的事情都来了。

 

有时间的话,我还是会把这个帖子做下去。因为想用闲聊人生的方法,不是讲故事,所以大段大段的转帖还不好使,打字不说,至少也要寻章摘句,不急哈。

 

不管有多少人喜欢看,毕竟,探讨历史是想引发思考,有启迪最好。也当是读那段历史的一个回顾。不过呢,我这人,不定性,不想贴了也说不定,嘎嘎。              

 

我没时间的话,各位仁兄就多贴一点吧。哪怕是心灵鸡汤乱炖延参法师,也挺好玩的,真的。

 

如果累了,那就让帖子沉一下子,也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70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44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看了你贴的博文,蛮好的。抽时间我会好好回复一下。

 

我这有一个苏格拉底和一个年轻人辩论为人处世的问题,我把它放上来,你看一下。

 

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但都大同小异。结论我不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呵呵。

 

有一个年轻人自信地说:我断定,像欺骗、偷窃、奴役之类都是非正义的事情。

 

苏格拉底沉着地问:如果一个被人民推选的将领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我们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呢?

年轻人尴尬地回答:他是正义的。

 

苏格拉底步步紧逼:如果他在作战时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年轻人无奈回答:这却是正义的。

 

苏格拉底紧追不舍:如果他偷窃敌人的财物,如何呢?

年轻人狡猾地说:是正义的。不过,我开始说的是针对我们的同伙。

 

苏格拉底机警地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明确界定,像欺骗、偷窃这类事情,施之于敌人是正义的,但施之于同伙却是非正义的,对待同伙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

年轻人又自信地说:完全同意。

 

苏格拉底问: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马上要来了,因此提高了士气。又如一个孩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掺进饭里给他吃,使孩子恢复了健康。这两种欺骗的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年轻人尴尬地回答: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

 

苏格拉底继续质问:一个人怕伤心的朋友自杀,把他的剑偷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年轻人又无奈地回答:当然,也属于正义。

 

苏格拉底笑道:这就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应该在一切时候都坦率行事?

年轻人钦佩地说:对!如果您准许的话,我甘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观点。像欺骗、偷窃、奴役之类方法未必不正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1 13:12: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9 16:46 , Processed in 0.0722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