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4-1-3 21:08 编辑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股地下热水带沿修河源北流直达桃树街以北、长约1800米,自然流量0.005立方米/秒,水温达到68℃;经现代技术检测,水中富含硫、氟,适合洗浴,对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自古以来,这处温泉就是湘鄂赣交界处居民的最佳沐浴场所。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巡游江南,至黄龙山下,见此泉清澈透明、热汽腾腾且无异味,百姓常年沐浴而能健身壮体,便赐名“太清天下第一温泉”。 清末民初时,当地以条石建起水池和石室,供公众沐浴。 抗战时期,川军将领杨森率部在这一带山区驻防多年,屡次击退来犯日军;其间曾为太清温泉立碑云:“抗战届三年,军驻桃树港,日常沐浴此泉增进健康,裨益将士不少,因此而铭之。” 太清温泉石室全石构造,造型古朴,有近百年历史,已略具沧桑感。至于究竟是何人何时所建,恐怕就看修水县志里有没有答案了。 石室正面门柱上的两幅对联是旧时所刻,文革中曾被水泥封抹。门额上的“天浴温泉”黑色牌匾是后来所加,不知牌匾后面原来刻的什么文字。杨森立于近处的石碑也早已不见踪迹。 图97 太清温泉石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