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朋友:
牧歌66:
没有去现场观看今天的渡江,但远方的朋友将渡江的全程一览无余的以文字和照片向我们报道了,特别是照片拍得很完整,从司门口桥头的入水处开始,全程跟踪,一步不落,直到彼岸汉口江滩.把勇士们劈波斩浪,尽情嬉水的风姿定格在波涛滚动的长江上,形成了一道好不靓丽的风景线,的确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谢谢远方的朋友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享受!一个很有书卷气,又很柔弱,且颇具小资味的女士,能身临其境,伫立长江,站立在颠簸摇曳的小木船上,克服眩晕,呕吐的感觉,俨然像一名记者,进行实地采访,这不能不说是对自己的很大的挑战,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看来知识分子直接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与众多的普通人接触,他,她将受益匪浅,改变其许多,许多!
牧歌君,反复看你最后一段,感触颇多。现在因为金沙等朋友,我正在逐步走出封闭的自我。 我曾经在悠网发过一篇涂鸦,表达了我的苦闷,转发在这里你看看: 行走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我们本学期的最后一课是讲性别差异,课文中的女主人公喜欢幻想,而且当别人嘲笑她的梦想时,她说“Life without that kind of fantasy is as unappealing as a diet with no treats. ”(如果没有了这种梦想,生活就变得平淡无味,就如同日常饮食中缺了美味佳肴一般。),我感觉这句话就是我说的呢。
从小我就很两面性,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候我比谁都会疯能闹,玩的花样多,鬼点子也多,属于典型的孩子头。但我又经常一个人坐在山坡上发呆做白日梦,很“少年老成”的样子,特别安静、多愁善感。
长大后我发现自己经常游走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有时候我与同事们在一起聚会,但他们总可以抓住我走神的时候并调侃道:“又daydreaming(做白日梦)呀”,我才恍然从自己的梦中惊醒。
我似乎不属于文明人,虽然我在公开场合表面上很优雅文静,我穿上清雅的衣服后人人都赞美我,但我知道自己内在的狂野和狂烈,知道自己骨子里不属于所谓淑女,而是个野人。我是一个经常独自跑到荒郊野外看夕阳、看田野的“大胆女人”,是一个会在无人的湖边歇斯底里高声呐喊、把憋着的郁闷吐出来的女人。我是一个发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心灵知己后就毫不忸怩地对他说“我要你!”而把他吓住的傻气女人,为了自己的爱情我可以不顾一切,根本不为自己留任何后路,也从不考虑什么个人利益。我爱就是因为爱,喜欢就是因为喜欢。我出去游玩时为了爬到山顶或下到悬崖边拍风景,冬天我往往会脱了靴子,就穿着袜子爬上爬下,让我的家人直摇头叹息。夏天我更是喜欢赤脚穿着凉鞋在野外到处乱跑,最后往往满身是汗水混合着尘土,身上也经常被荆棘挂伤,流出血来,而这些我统统不在乎。我小时候经常爬树上墙、与男孩子打架,给妈妈惹来很多麻烦是非。长大后反叛的我曾经做出不少惊世骇俗的事来,属于很另类的女人。我只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对新鲜的东西都喜欢去尝试,根本不听从任何中庸的劝戒。然而,我一方面特别热爱人生,一方面从青春期起就时常有厌倦人生的感觉,父亲去世后我曾经患上中度抑郁症。
我总感觉我身上有两个我,一个我在入世,另一个我却在出世。我总游走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做饭的时候会因为陷入自己的白日梦中而把饭烧糊,以前家用的老式开水壶曾经被我烧穿过好几个。因为不坐班、而且假期多,我经常是独自在家,我往往会因为读书、听音乐、写东西、上网而忘记吃饭睡觉,蓬头垢面、憔悴不堪,被老公嘲为“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在外我努力工作,虽然也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我工作更多是为生存,因为工作还是需要与人打交道,而我不喜欢与任何人接触。工作中强势的我和家里柔弱的我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在外面我必须是戴面具的成人,所以我很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同事们甚至说我“酷”,而在家里我则完全是个永远顽皮、单纯、傻气、长不大的孩子。在外聚会时我会优雅地遵守一切进餐礼仪,而在家我经常用手抓饭、菜吃,看书看碟时会哭得一塌糊涂或笑得龇牙咧嘴吓死人。
有时从睡梦中醒来我会有一瞬间不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自己身在何方。我的灵魂也是这样,经常会有时间与空间的困惑,我是谁?是千年前的某个女人还是真的是个现代女人?是外星人还是地球人?为什么我那么孤独、与周围一切人的思想、追求都格格不入?是他们不正常还是我是疯子?为什么我总有心灵漂泊、流浪的感觉?何处才是我真正的精神家园?在苦闷中我经常干一些没名没利的事,即“不打粮食的事”,在让自己做这些事的时候,我才觉得不那么空虚寂寞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我努力地去爱、去思考、去生活,可我又总随时有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和准备。我经常在自己的脑海中看见自己从高楼上跳下来……也许那也是一种飞翔……
我一直游走在历史和现实、梦想和现实之间,虚虚实实,我也很迷惘无奈。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写道:你凝望着那无限的茫茫,何等空虚!当空虚充满了这茫茫的无限,虚也不虚!
其实什么是实什么是虚,我有时候真的很困惑。实实在在的生活经常让我觉得绝望、无助、无奈、厌倦、丑陋,没有功利心、特别单纯的我非常不能适应这样“实”的世界。而我在精神的“虚”的世界里反而很陶醉,音乐、文学、大自然构成了我非常丰富、特别自我的世界,所以我越来越不与任何人交往,越来越自闭。而这样的状态总经常要被一些料想不到的现实俗事干扰、打乱,毕竟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有自己的人生义务和责任,所以这样的时候我会特别抑郁、不踏实、没有安全感,会有特别脆弱、活不下去的感觉。
曾经看过一部法国影片,影片中那个心理医生经常为病人做治疗、开导他的病人,可后来影片才告诉我们其实他自己就是有很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他每次给病人治疗完后就去找自己的心理医生为自己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很荒谬?生活的本质其实就是荒谬。我经常对学生做着乐观主义教育、人生积极态度教育,可我骨子里却是个极度悲观厌世的人。到底哪个我才是真我?
其实“是我非我,非我是我”,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何谈去了解别人?也许明天你听说我自杀了也别惊讶,因为正如朱德庸的漫画书《什么事都在发生》一样,一切都是可能的。爱是我活下去的原因,可我也会爱累的……累的时候离开这让我疲倦、厌倦的一切,永远去休息吧,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一两年前很少看电视的我偶尔打开电视正好看见陈晓旭在接受采访,记者夸她事业很成功而且面相看上去依然很年轻,她淡淡地说:“我并不在乎我的财富。其实我的心理年龄已经有100岁。”在那一刹那我有一种遇见同类的强烈感觉。后来不断在网上看见一些有关她的报道,对超然、淡然的她越来越喜欢。她这样的女人是不可能真正从名利中获得快乐满足的。她的确就是林妹妹。而我身上也有这样的气质,我也觉得在自己是孩子的同时我已经100岁。游走在梦想世界中时我只有10岁,而行走在滚滚红尘的现实中的我已经100岁。
[此帖子已被 远方的朋友 在 2008-7-17 9:28:32 编辑过]
看来知识分子,读书人,脱下长衫,直接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与众多的普通人,特别是下里巴人接触,"进得厅堂,下得厨房",把困扰于自身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好好的接合起来,并解决好,不断修炼自己,他,她才受益匪浅,改变其许多,得到许多,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