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charz

以偶遇和艳遇人物为主线的滇缅黔游记

[复制链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拉熊:

杈子一个人的游记很精彩,但文章长了,还是应该加上空格,你不知道,我们看起来眼睛很累啊。。。。。。(个见)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确实是说话比较啰嗦。大家如果实在看不下去,下面是我归纳的每段文字的中心思想。当然,大家有别的理解也是可以的,我大概想表达的应该差不多是这些意思。

    卧铺车司机——他是老板,他就不想让你觉得他是打工仔。
   
丽江艳遇——艳遇其实不过尔尔。
   
撒娇诗人默默、田勇——文学也是一种玩法。
   
缅甸木姐“商会会长的少爷”——旅途中充斥着商业骗局,大家要警惕。
   
腾冲和顺元龙阁谢道长——经营信仰就是通过影响你而获利。
   
和顺青年旅舍——老谢车马店长李姐——你如果不能让商人尽可能地获利,商人是不会关注你的。
   
顺Mr.Kim韩国料理店老板的中国老亲娘——尽管中国开放很多年了,其实中国人还是很传统和保守。
    岜沙苗寨呈祥苗家的汉族人易忠成——少数民族能够坚守自己祖上的土地,很值得佩服,其实他们就是努力,观念不改变,命运改变的机会也很有限。
    回汉路上遇到的两个美女
——看起来很美,有时候其实不然。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古朴村寨,找文化人交流。

    越来越多的背包族都不屑于去已经被开发得很成熟的景点了,希望玩得有深度一点,这个方面除了需要时间、金钱以外,还是有很多技巧问题需要掌握和了解的。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好像也不单纯是为了看看风景。各处的风景感觉也差不多大同小异,而真正能够领悟这些细微差别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地有学识有见地的人,一般的人,主要经历都放在如何挣回一日三餐的问题上了。
    比较古老而原始的有历史渊源的村寨,存在下来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而且所选地理位置,绝对都有极佳的风水。这些历史渊源,并不是每个村子和寨子的人都潜心研究和掌握的。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姑且把他们叫做乡绅、长老、族长,在穆斯林村子,好像阿訇最有学问,在纳西族人里面,东巴据说是最有文化的人。要是我们在探寻一处久仰的处所时,能遇到这样的人,绝对是非常有帮助和有收获的。
   事实上,这些村寨里的学究们也都是比较喜欢和装束奇特的外来探访者主动交流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文化传统得到传播和被外人所知道,而且,也许你们能带来资金发扬光大他们的文化。
    我曾经又一次拿着本子和相机在一个村子里到处转悠,一个乡绅主动和我搭讪,我听不懂。他后来跟着我撵到我住的小店里去了,我拿笔纸,让他把我关心的问题的答案写了出来。他对周边有价值的东西,了解得非常清楚,相比之下,他给我的造访建议明显比其他人的更有价值,对我此后的探访确实很有帮助。
    中国的地方方言很多,这是交流的最大障碍。
    一般而言,以下人选应该是可以进行一些普通层面的交流的,比如问路等简单的问题:
  1,学生;
  2,老师;
  3,小店的店家;
  4,村里的复员军人;
  5,村干部。
    在这些可选的交流对象中,村干部是比较合适的。一般而言,村干部在综合能力上确实能够算是一个村子里为数不多的有能力的,剩下的有能力的,比如教书先生,能力仅限于自己有学识,但不见得能够带领一村子人。
   复员军人在外面见过世面,语言上问题不大,但是,可能不见得对当地的文化有太多研究。
    学生和老师,特别是外来的老师,最多可以问一问路,或者打听这个村子谁最有学问了。如果是土生土长,或者扎根很久了的老师,基本上就算本地学究了,属于非常值得切磋的对象。
    实在两眼一抹黑,暂时找不到人交流,找家小店消费点什么,比如买瓶饮料或点个小菜,店家就会比较乐意与你说点什么。店家一般说普通话还是不会蛮大问题的,关键是,你不消费人家就懒得搭理你。
    当然,如果你有幸和这些类型的人都交流一遍,那么,得到的信息基本上就是最全面,最客观的了。

  
  

其实,我在旅途中与之交流的也不都是些商贩什么的,这样的当地土著也不少。
只是他们的语言实在难懂,从他们那里获知的信息,我都还需要再找普通话好的当地学究之类的人确认一下,以免传讹!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642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758
发表于 2008-9-19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视角总是很特别!
一烟一酒,少有烦愁;边玩边走,快乐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37

回帖

2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0039
发表于 2008-9-19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关注!
不管白猫黑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77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655
发表于 2008-9-19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来的晚了。

但我的心进入了~!

感性户外,理性对待。 QQ:52756648 大脚印户外接待群:5738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

回帖

135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55
发表于 2008-9-20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感悟/不一样的楼主/不一样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二锅头

QQ:358239162(男人如酒)

远飞户外联盟黄石活动群 群号 52598811
远飞户外联盟全国交流群 群号 875756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635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014
发表于 2008-9-2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众不同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功大师的盈利模式

    作为游客,我敢说每个人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寺庙、道观、清真寺、教堂等这些类精典的建筑物,绝大多数人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拜拜菩萨,求求签,听听导游讲一讲通俗易懂的传说故事,然后一走了之。最多就是感叹一下布达拉宫这样宏伟建筑的气势,外带买一点纪念品回家,绝少研究一下子这些机构及其经营人员的运作的。
    其实,如何运作,确有专门人士潜心研究,象我这样的也差不多是走马观花的游客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作为普通人,一般都会认为宗教高深莫测,不敢触及起内核,我也不例外。但是,我还是有兴趣从我的角度去认识一下这些机构的神妙莫测之处。
    洋玩意不敢乱研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关键是碰巧我有个机会稍稍地探究了一下子其内核的皮毛。
    其实,在我看来,经营信仰也算是一单生意,因为人们最舍得为之投入甚至不惜代价为之投入的就是信仰。有投入之然就有回报,从商业角度讲,信徒就是信仰经营者的客户,客户的付出就是经营者的回报,经营得好,回报就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香火很旺的信仰经营场所和机构,经济效益自然就非常之好……
  
    信仰经营有其自身的运作和管理体系,比如一个寺庙的法人代表就是住持,好像也叫方丈,晋升到这个位置也很不容易。实际上,官方也是对此有具体的登记管理办法的,免得扯皮的时候说不清楚,所以要公证一下。
    经营信仰,需要到宗教局进行登记,据说也还是有资格审查和编制人数控制的。登记以后还要发证,象营业执照一样悬挂在醒目位置。一般游客难得看到这些东西,但是,信仰的目标客户群如果是针对当地忠实信徒的,悬挂这些证照有比较好的宣传作用,起码让客户知道这些个经营活动是合法的。
    有时候为了不同客户群的需要,以及总体信仰建筑群在一个地区的资源匮乏,所以就会出现如来、观音、米勒、孔子、关公、文昌、老子以及任何当地信徒有需要的信仰崇拜对象出现在同一个信仰经营建筑里面,而且,目前从趋势上看,这样的所谓三教合一乃至多合一的建筑是越来越多了。
    在这样的地方,内部经营人员的专业分工也很细。我就曾经在一个道观里看到这样的分工:一个道士是官方认可的唯一合法的信仰经营者,作为唯一的也是最高的管理者,他接收了1名信徒做工作助理,也许也准备作为接班人培养,但暂时还不是受到官方认可的,不过可以着道士装。
    因为经营工作比较忙,所以,又花钱雇了一个小美眉作为后勤事务助理,负责两位信仰经营者的膳食及生活工作。后勤事务助理着便装。
  
    因为信仰经营机构没有财政拨款,所以必须广开财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此可见,能够请得起工作助理以及后勤事务助理的机构,应该算是经营得好的能够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够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帮助本地人改善就业状况。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位道教的“高功大师”都能够经营哪些业务:
    从事道教文化、道场、四柱、手相、周易、测字、风水、起名、讽经祈福、答愿祈祥、朝真礼斗、选看吉日等预测和应用。
    这些内容有很多我不是很懂,老实说一个也不懂,要是懂了,就算是“高功大师”了。
    如果加上其它类型信仰的经营内容,那确实就更多了。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聚敛信徒财富的方式方法,比如铸造个香炉永久熔上你的名字在上面,你会不会为之支付一点信仰的费用呢?起步100,名字大一号或者位置好,另外加价,和广告位招租的盈利模式也机会同出一辙。
    没有办法,在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下,人们如果没有信仰做依托,感觉确实比较难得活下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信仰的经营在艰苦的地方和弱势的人群里面是很有成效的。
  
  
  
  
  明码实价道场的告示牌。

附注:高功大师估计是道教教职人员中的高级职称所有者的称呼,类似搞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吧!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560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94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9-20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啧啧啧,个性茬的帖子都写到第4页了,我到今天才发现,罪过啊
心灵健康,因为向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560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94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9-20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衣服丢了就丢了,冒得莫可惜的,它与个性茬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气质完全不符,穿倒像耍猴的

心灵健康,因为向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63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53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9-21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arz确实不适合这件衣服,不过帖子的思想主线还是写的很好的!

顶一下

我羡慕那群牦牛,他们不用为明天上班而早起,不用忍受上司的责难,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只要在阳光下悠闲的吃草,然后走走看看,与自己喜欢的牛并行在草原上。
愿苍天佑我下世为塔公草原的一只牦牛!我羡慕这种幸福的没有压力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9-21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杈子少见的图文贴,顶一哈!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5445

回帖

2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269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9-22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去路上碰不到你,怎么回家的路上也碰不到你列?

这多年邻居只碰到一回

[此帖子已被 天乐 在 2008-9-22 21:29:49 编辑过]

Easy Life,Happy Day http://weibo.com/lefilm QQ:149412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乐:

出去路上碰不到你,怎么回家的路上也碰不到你列?

这多年邻居只碰到一回

我感觉是因为你的行踪太神秘了唦!

我可是规规矩矩地早八晚五,早出晚归唦!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9

回帖

94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433
发表于 2008-9-23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很过yin .一口气看完 ,中饭都忘记吃了。

花一辈子的时间都玩儿不够
花一辈子的时间都吃不够
花一辈子的时间交一辈子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的孩子和乡下孩子谁更幸福

    人们都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话在于告诫孩子们好好读书,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去管别人而不是被别人管。 其实,管人和被管都是相对的,一个大官,总还会有比他更大的官可以管他。到退休了,谁也管不了,自己管自己。
    再说,普天下如此之多的劳心的读书人,最后又真有几多是治人的呢?我看更多的都是被人治。

    这么样细算起来,城里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至少要一口气都不能松地读到名牌大学毕业,才能有机会找到个工作混口饭吃。但是,现在能够读完大学的越来越多了,很多大学毕业就失业,出人头地的治人的差事越来越难找了,比例越来越高的读书人,十几年寒窗苦读都白白泡汤了。
    读书的压力,对于孩子而言,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家长,只有很少数的是自己确实喜欢读书。相比而言,喜欢读书的都是势单力薄的。膀大腰圆,五大三粗的能够凭力气吃饭的,身材苗条,脸蛋可人的,都不大愿意去偿受读书的苦,就是读也不会一定有出息。
    相比于城里的孩子,乡下,山里的读书传统就淡漠一些,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就要小多了。实际上,大致观察了一下,乡下孩子读书的自觉性因为压力小也比较差。可是,他们没有作业的压力,老师没有升学指标的压力,大家都活得很轻松,过得很开心。
    反过头来看城里孩子,从小到大这十几年,一直都生活在巨大的读书压力之中,特别是喜欢攀比的妈妈们,是学校、培优、学钢琴等一系列断送孩子幸福童年的机构和活动的帮凶,看看那些平时比大人还忙的孩子,真是为他们的不幸感到难过,而这一切,基本上都是教育商人的广告蛊惑宣传的结果,而比较容易受到蛊惑的,基本上就是那些自己以前没怎么好好读书的父…特别是母。这些父母总觉得读好书会很幸福,把自己认为的幸福强加给孩子!
    实际上,读书很苦。读书人也很苦。曾经有个教授文革中被赶去农场劳改,后来他回忆说:干体力活居然彻底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他的失眠问题。
    苦读书的城里孩子和没有什么远大抱负的自由自在的山里孩子,究竟谁幸福,我看谁都难得说清楚。

 

  • 放学后自由自在唱歌跳舞游戏的苗族孩子,她们就是不去上学,家长也不会责怪她们。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主题

5793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009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9-23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村姑:

    祭奠文学的死亡无需到云南,在武汉一样可以。那些诗人与其说是在一起取暖毋宁说是在痛惜精神的死亡。

     只要心在,文学不会死亡。至少在你的游历中还依稀看到文化的影子,这是文学没有消亡的明证。

     有云烟比没有强,过眼烟云乃是眼福。我似乎看到你吞口水的样子,那种酶的分泌刺激还是有助于食欲的。

     照片拍的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想看看你的经历和你无私的坦诚心路历程。

附注:中国文学的十四种死状

 
 

        文学死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思想,可以让我们重估文学在今天的价值。关于文学有太多的伪问题,而“文学死了”是一个值得我们面对的真问题。对作家而言,如果文学死了,你将如何写作?对大众来说,如果文学死了,是否意味着一种观念的解放?

       中国当代文学确实死了,任何对当代文学体制有所了解的人会得出这个结论:

       1、文学理论死了!
       文学理论人士都在叫喊“文学理论危机”。知名文学理论教授们纷纷转行,很多人转向了文化、图像、媒介、思想史的研究。人们惊叹文学研究人员流失,文学理论教学也举步维艰。其实早在2004年,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孟繁华研究员就说文学理论死了,他认为传统的文学理论无法在新时代生存。

       2、文学批评死了!
       文学批评的“造假”与“甜蜜”,文学圈内人所共知。文学批评臣服于商业利益,批评变成了炒作,商业早已改变了文学批评的本质。读者对文学批评毫不买帐,要么说的听不懂,要么说的都是假话。作家对文学批评更懒得理睬,认为隔靴搔痒,自说自话。批评家自己也牢骚满腹,抱怨批评劳动不受尊重。批评家谢有顺认为今天的文学批评“表扬信”铺天盖地,“和稀泥”者比比皆是。他总结过,“文学批评更像是文学族类里的贱民”。

       3、文学史死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直是政治意识的附庸,是不争的事实。近二十年来,文学史家们又开始对文学界不断涌出的“运动”“圈子”“口号”有了热情,这种“准政治法则”使文学史家们漠视文本,作家、诗人们也热衷生产观念,文学史沦为“文学观念运动史”,文本沦为图解观念的奴隶。此外,产生于大众中的一切新的文本样式,皆被斥为庸俗文学,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永不可能进入文学史。文学史,成了一部分人、一部分意识的文学史。

       4、文学研究机构死了!
       文学研究机构的考评大搞形式主义,从来都把发表文学论文的数量、是否核心刊物等作为指标,从无论文质量一说。研究人员花钱发表论文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所有的文学研究必须完全服从基金意志的要求,能研究什么、不能研究什么,早有明确规定。这种划地为牢的文学研究机制,使近几十年的中国文学研究只能靠借鉴与抄袭西方文论度日。可以说,中国文学研究机构从未诞生过一篇超越文学流水线标准的论文。

       5、文学学术刊物死了!
       所有的文学学术刊物只要花钱就可发表论文,你可以平庸到极至,但不能有任何鲜明的观点。如不符合它们荒谬绝伦的审稿要求,即使一字千金,你也无法发表。特别是一些国家级核心刊物,除了编委与少数名家外,发表论文一律收费,每篇最低2万元。而且大学也出台相应规定,发表可受到奖励,多则6万元,发一篇可赚4万元,少的也有7、8千元。我们必须清楚,他们花的是教育的钱与纳税人的钱!国家核心刊物的编辑们富得流油。

       6、文学教授与研究者死了!
       文学教授、研究者们都在“跑硕士点”“跑博士点”“报项目”“找基金”,根本无心教学与研究。关键时刻,拼凑抄袭内容苍白、空洞的著作,使粗制滥造的文学研究著作风行天下,少数学者号称自己“著述过千万”,其中有价值的东西能有多少?基本上全是翻样的“文学学术泡沫”。还有一些文学教授组织弟子每人几章编写书籍、教材,毫无羞耻感地算在自己的名下。

       7、文学硕士生与博士生死了!
       文学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们,都沦为教授们的义务打工仔,为教授跑腿、干活、编书、赚钱,而自己既无利也无名,敢怒不敢言。大量时间被耗在了学业外,编书、写论文东拼西凑在所难免,因有导师兜底撑腰,抄出笑话也无关痛痒。学风浮躁,日甚一日。

       8、文学教材死了!
       各种文学教材汗牛充栋,因为那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机制,虽然所编内容不同,但都透出一股腐朽之气。只要出版社愿出,谁都可以拉一帮人马编写。当今凡有点名气的大学,差不多都有自编的各类文学教材。与过去统一编写、千部一腔状况相反,现在又都成了个人化或小圈子化的编写。不同教材的基本观点、理论体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甚至相去甚远。教材的粗制滥造,使换校考研的学生有时无所适从,甚至要从头学过。

       9、文学报刊死了!
       文学报纸、刊物都在垂死线上挣扎,反正没人看了,也不存在了市场竞争与信誉问题,发“关系稿”“收费稿”、交换发稿,成为行业惯例。每年文学报、刊浪费国家大量纸张,为了满足一小群人自慰般的意淫。

       10、出版社文学编辑死了!
       很多出版社文学编辑,转向了做教材、童书、生活、娱乐书。大量的文学编辑靠卖书号度日,从文学爱好者手中抠出他们的血汗钱。因为出版社定下了他们不能不完成的利润指标,文学编辑们成了文学坚定的背叛者。或者将一些劣质文学,通过大肆炒作,混淆文学视听。真真能帮助大家了解生活真相的文学书,他们不能做、也不敢做。

       11、作家协会死了!
       作家协会成了豢养文学官僚、奴才与假作家的集散地。他们就是一群没有灵魂的太监,每日无所事事,为了一点残存的文学既得利益,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今天互骂,明日对打。

       12、作家死了!
       作家的创作欲,今天,只随着市场行情波动。他们把文学看作应市的蔬菜,都想赶个早市,都想取得文学小贩与买菜婆的欢心。为此,他们倒是用尽了心机。

       13、文学读者死了!
       严肃的文学读者正在绝迹,偷窥、猎奇成了他们搜寻文学书籍的主要动力。他们正在成为盛放文学这具庞然大尸最好、最结实的棺材。

       14、文学奖死了!
       最荒唐的是今天的文学奖,经常假借既往的文学大师的名义,奖励一些非文学作品。它们的存在,甚至会损害到我们对过去文学的记忆。

        文学死了!我说的文学,不过是那件皇帝的新装。我相信,参与到今天文学机制中的每个人,都曾经心怀对文学的梦想。然而,因为这个梦想,却与文学成为相互谋杀的一对凶手。我们为何还要继续假借文学的名义,苟延残喘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为何要把我们的文本,称之为文学?

       我的好朋友梁小斌、芒克、杨键、康赫等,他们都是默默奉献文本的人,他们亲历的遭遇,就是中国当代文学死了的明证。

       文学这具尸体,现在已被运进了停尸房,我们目前还不能把它开膛破肚,查明死因。原因很简单,还有一个人没出来签字。

       无论它是怎么死的,像一位网友说的,我们还是为它一起默哀吧……

村姑大姐这段话很伤人啊,我年轻时也想献身所谓文学,后来还是理智占了上风,没有跟他们一起死。看到那些吊在文学的树上半死不活的那些人,暗自庆幸。
断脚狼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742852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3994

回帖

2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40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脚狼的诗写得还是不错的!有点撒娇诗人的味道。

    所以,鉴于断脚狼和村姑的意见,我一直就在怀疑,读书写字既然那么难得卖钱,是不是真不如种田收点粮食自给自足来得实在……

    而在农村乃至城里的所有孩子之中,真正心甘情愿去读书,读好书的,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他们其中的最好的,都跑去建设西方了。而剩下的不怎么样的大多数,还不是依然把这的国家弄得在不断进步……

    读书,受教育,其实是告诉读了书的人更多的规矩和束缚。遵守这些规矩一点都不快乐,完全是人生的束缚。相比之下,不读书,束缚就少多了。

[url=http://www.5zls.org/ShowBBS.asp?menu=5&UserName=charz]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女人的美。[/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07:15 , Processed in 0.0808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