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艰难的攀爬] 在众多同学一起吆喝呐喊声中约20分钟领队‘鸽子’和‘小丑鸭’从飘着浓雾的丛林中钻了出来。由于丛林穿越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原地休息时‘鸽子’与‘懒猫’商量穿越队伍必强弱拍配男女搭配,具体的是‘懒猫’负责‘小毛子’、‘道风’负责‘小丑鸭’、我则负责‘百合’法官,由‘考古’开路‘鸽子’收队。在压抑的心情中我们默默的走在丛林中,静静的丛林只能听见我们的脚步声。不知走了多久,突然天空一亮,前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山坡上一大片豁然的绿草地。同学们终于走出丛林了,终于走出了这丛林里的泥泞小道,也走出了每个人心里的那条小道,大家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同学们都放下背包与这山峦、草地、丛林合影留念,而我即站在山坡的草地上举目远眺,久久的看着远处重山叠起云雾缭绕的群山,再往上看‘天们娅’出发点早已淹没在云雾中了。 由于‘小毛子’的脚在走泥泞的泥石路时打起血泡,队伍不得不停下来让‘小毛子’处理伤口,因而导至队伍下午2点20才到达向导小曾的家塔坪村,小曾家住在一个不高山的半山腰,四周环山,小屋是二层泥木结构,房前屋后都种着玉米,整个村也只七八户人家。此时同学们早已腹空食馋了,急不可待的打开背包吃午饭,只有我放下包后不慌不忙四处溜达,到老乡家田里看看,屋里看看,厨房里看看,突然看见老乡家火堂上煮着一锅不知是什么做的稀糊糊的饭,我征求向导小曾意见,问我能不能尝一下,向导小曾说;你们城里人怎么会吃这东西你要吃就随便吃吧农村多的是、,我连忙从菜地里摘了一棵大白菜去叶留心,添上一碗坐在火堂边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原来这是土豆煮饭,这时‘考古’也跑过来抢着添了一碗,不一会一锅土豆饭被我们俩人就吃光了,不知是那位同学也想吃跑进来一看,哈哈锅早已底朝天了。大家快点吃我们要上路了!领队‘鸽子’急促的喊着;看着同学们慢慢腾腾样子他心里着急,因为今天下午必须在天黑之前翻过一坐海拨1600米的山才能到达宿营地高坪。现在已下午3点钟了,很多同学其实已走不动了,但按计划必须前行。‘鸽子’还在吆喝,向导小曾因不熟悉我们要穿越的路换成他老爹老曾带路,其实老曾也只晓得明天的路和我们行程大至的方位,往后他也只能陪我们走了。 饭后懒洋洋的同学们在‘鸽子’的急切催促下,于下午3点半又启程了,走过青沙帐穿翻过两个小山头来到今天我们要翻越的大山的山脚下。山脚下有一座农家传统的土砒房,农户稻场很大,土砒房的墙上还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和毛主席语录。此时,同学们开始调整背负系统准备爬山,而我久久站在稻场上沉思着,通过土墙上的历史的遗迹使我看到了那遥远的火红年代,看到这里曾红旗招展农民战天斗地的场景,看到了马灯下的稻场忆苦思甜农民走向新社会当家作主的的场景,看到农民为了走出这深山在社会主义人民公社的领导下翻越心里的大山的场景。眼前这坐大山呈60度的坡度。经过一天的跋涉同学体力都有所下降,看到大队人马要在天黑之前要翻越这坐大山不免心里有点发颤。‘考古’探路我收队‘鸽子’继续吆喝着,没办法,爬吧!下午4点半钟队伍正式开始攀登,天阴得很,同学们心也沉得很,队伍象蜗牛一样缓缓向上攀登着攀登着,走走歇歇。‘百合’掉队了,没过多久就掉在队伍的最后,她喘着粗气一步一步的搁动着脚步艰难的攀爬着,我在一旁不停的鼓励她,她说我们真是一群疯子,好端端的城市道路不走非要来翻这野山。我对她说你不要惧怕调整好呼吸今天要无任如何要攀上去,这样你把你的包给我你轻装赶上大部队吧。山路泥泞滑溜溜的,大队人马已走得很远很远了,‘百合’轻装后也走得看不见人影了,是有我一人背着两个包一点一点的向上攀登着。前方一条6、7米长的徙坡,同学们攀爬通过后坡上再也没有可承重站脚的地方了但我必须通过。我试着向上攀爬,但没爬一点就从坡上滑了下来,连着试了3次都没成功,怎么办?这时收队的‘鸽子’赶了过来,把‘百合’的背包解下后我才爬上徙坡。 ‘鸽子’也去赶队了,最后乘下我一人背负60多斤的两个包艰难的攀登着。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我的肩也来越重,我的脚越来越重,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重,此时我在想,在我帮助别人时此时也好想别人帮我一把,那怕有人在我身边跟我说上一句话,此时深感强者比弱者更无助……。我能赶上大部队吗,我也攀登到顶峰吗,我能攀上心里的那坐山吗? 请看神农架穿越日记第二集 2008年10月1日日记上篇·[分道扬镳] 下篇·[夜纵康家岩] 2008年10月2日日记上篇·[艰难的抉择] 下篇· …… [此帖子已被 淡茶一杯 在 2009-1-2 22:21:0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