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寻访西湾村 西湾村离碛口古渡口约定3公里右左,坐落在一个不高的山坡上,整个村落面朝南呈梯型,形成避风向阳,靠山近水的格局。整个村落匀由青石围成一个大院,大院里又散落着村民的小院,两条小街用青石垒成从山脚下依坡而上,把村民的窑洞串联起来。一切显得祥和自然。 前几天一只住李家山的土窑看黄土高坡的荒凉,今天我们驱车来到西湾村有点又回到平窑古镇的感觉。西湾村民居建筑是土窑瓦房混合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的北方“瓦房窑洞立体交融式”的窑洞建筑。村口一棵硕大的枣树矗立在路边告诉来访的客人 你已到家了。跨进村口的用青石垒筑的石门就进入西湾村,走在用石头修筑的街巷里,忽儿弯转曲行;忽儿拾阶而上;忽儿又穿街过洞。真有点曲径通幽的感觉,在两条街高处的中心地方矗立着当地富商陈氏家族四层豪宅,厚重的‘进士第’牌匾,粗犷的箍窑大院,雕镂的轩廊厅阁,时时显露出陈氏家族往年的骄傲和富裕。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夕日的喧嚣繁华好象被历史的烟尘和黄土高坡的风沙淹没了,留给我看到的只有家族破落后的荒凉。 西湾村不大,徒步走一圈要不了多长时间,但要停留下来品味他了解他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来到此地我也只能范范的走走,浅浅的看看,来不极品尝、来不极回味就走马观花式的来到村尾,不知是因为天气冷,不是过年走亲戚的原因,村里空荡荡的看不见什么人,然而村尾居然有一位老者坐在村口晒太阳,一只小狗和一只老山羊在老者的身边嘻嘻撒欢,老者安祥的抽着汉烟哼着小调,我走进一听原来他在哼着‘山担担开花红艳艳’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呦) 一杆杆枪,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呦 把门开哎咳哎咳呦,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咿儿呀儿来吧呦。 热腾腾儿的油糕哎咳哎咳呦 摆上桌哎咳哎咳呦, 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咿儿呀儿来吧呦。 围定亲人哎咳哎咳呦 热炕上坐哎咳哎咳呦, 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咿儿呀儿来吧呦。 千里的(那个)雷声(噢)万里的闪,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出村了,出村了也意味着要结束山西行,要结束走碛口,告别西湾村,告别李家山,告别古碛口,告别黄河的沙,告别坡上的黄土,带着李家山窑洞土炕的温暖,带着西湾村古民居文化的沉淀,带着黄土高坡大风刮过后的满目苍凉,穿越时空隧道我又回到既佰生又熟悉的城市。 [全篇完] [此帖子已被 淡茶一杯 在 2009-2-15 12:30:0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