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自然光

种片自留地,拾缀自然光……(1云南……38泥河水库)

[复制链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60967.jpg

走水管捷径,却绕过了有名的“七十二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七十二拐是白陉古道中的精彩片段。当古道延伸至磢底村时,十里大峡谷拦住了去路,峡窄无比,石凶水恶,前不能进。而峡旁之绝壁又高不可攀,除非飞而越之。然中华的祖先是聪慧的,在一个叫“小磢圪洞” 的地方,利用两山间的岈豁,凿出一条“之”字形路盘而登之,历经七十二拐,终于到达巅峰。磢底村海拔700米,而巅峰1100米,也就是说,一个“七十二拐”工程解决了太行山400米高度的垂直提升问题。七十二拐总长1500余米,合1.5公里。路面宽基本保持在二米左右。每一“拐”的长度不一,约在8米至4米之间。随着山的陡峭程度“拐”越来越短,越来越密,越来越陡,越来越急。七十二拐深深地隐藏在两山岈豁中,不沿着青石板古道而深入绝不会知道这山缝缝中竟有一条通天道。七十二拐全部用石块铺筑,每一层都有石砌的塄以保证“拐”的抬高,局部地段还在路边修有一尺多宽、一尺多高的边墙,以防人仰马翻。” 

 

l1060970.jpg
登临古道,稍事休整

 

 

“太行山有八陉,皆为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之冲要。由南向北第三陉为白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9:43:16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60974.jpg
山壑之下,即十里河大峡谷,黑毛沟隐藏其间 

 

“白陉古道就悬之于十里河大峡谷的上端,该峡谷长约10华里,是南太行最窄最险峻的深谷幽峡,峡谷蜿蜒,峭壁耸天,上下落差最高处达300余米。白陉古道盘在十里河大峡谷的峭壁中部,被称为“悬天古道”,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马古道。现在栈道上还留存着多处马蹄印,古道总长五公里,宽2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其中七十二拐,利用山峡地形,采用“72”拐的构筑形式,将客商逐步送上200--300米的山巅,设计和施工之巧妙,在我国堪称独一无二。”

 

 

l1060983.jpg
黑毛沟公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8 7:07:52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5336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869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5-2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60984.jpg
连通水管的山渠与沟底的公路遥相呼应

 

 

 

l1070002.jpg
山路与山渠并驾齐驱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60989.jpg
白陉古道

 

 

“白陉位处河南辉县与山西陵川之间,因傍古老的白鹿山通过而曰白陉。白陉起自辉县薄壁,经陵川长辿底、武家湾、乾河、磢底、横水河至上党与太行陉、滏口陉会合。“陉”,山之绝坎。凡陉必为隘,凡陉必设关。白陉之关曰孟门关,屹然立于晋豫边界,至今山名仍曰“关山”。面向河南的一侧现已开发旅游景区,由山名而引义,创意了一条极具魅力和气魄的广告词:“观山观水观天下” 。面向山西的一侧则为陵川黄围山景区,而白陉古道正是黄围山的一条著名风景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9:21:43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06.jpg
古道的路基石已被历史打磨光滑

 

 

l1070009.jpg
传说中的马蹄印,来来往往的马蹄每次都砸得这么准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9:45:29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21.jpg

 

 

l1070008.jpg

 

“悬天古道是白陉古道中的惊险片段。这是悬挂在万丈悬崖腰部的一条道,古人借山崖之叠台岩坎傍崖而筑,宽不足两米,随山而转。人行其间,上倚危岩,下临深渊。有处穿石隙而过,有处绕巨石而行,有处凿石而通,有处垒岸以成。山道亦以石块铺筑,己磨掉了所有的棱角,四面玲珑八面光。几处险要处,马蹄窝深深嵌在石块里,成为沧桑的记忆。真难想象,当年千军万马、车轮滚滚、鞍辔相拥是如何走过这悬天古道的,况且伴随他们的或是“北风声自悲” 、“雪落何霏霏” (曹操诗:《苦寒行》),或是“火云从中起” 、“赤日方煎烁” (唐刘长卿诗:《太行苦寒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9:59:32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16.jpg

 

“历经时代洪流冲刷,白陉古道已失去当年缠绕太行的完美形象。峡谷里沾着血雨腥风的铺路石已被历史的大河冲得不知去向。现在,除孟门关两侧还存在着支离破碎的残道外,保存最完好的是磢底村至横水河口这一段,长约5公里。而这一段,一直到1968年十里河大峡谷中修通简易公路前一直是地方村民来往的唯一通道。也就是说,这段古道自殷商前创修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60年代末,使用期长达3000多年。公路贯通了,它才舍弃了其交通功能而肩负起新时代旅游观光的使命。因此我们断言:白陉古道是太行八陉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距离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9:46:38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23.jpg
行巅第一桥,距此桥不远,一条穿山小道通往黄围景区

 

 “行巅第一桥是白陉古道中的经典片断。行巅第一桥古籍记载叫“仙人桥”。《陵川县志》记:仙人桥,县东南五十里十里河旁。说古道修到此时遇沟隔断,不能连续。但次日晨却见桥已架起,突现坦途。仙人相助,和愚公移山感动上帝派两个神仙把山背走一个道理。这座桥也叫“寡妇桥”。如果说“仙人桥”颇具神话色彩的话,而“寡妇桥”则更具现实意义。那时候,这一带森林茂密,常有虎豹出没。横水河村村民张弥沿古道下河南贩粮,因旧时所建之桥已圮塌,只得绕两山湾逾一深沟曲折而上古道。未曾想突被猛虎袭击丧命,扔下妻子玉莲。玉莲痛定思痛:有桥则为通途,无桥则沦僻壤,一桥竟定丈夫存亡。于是荒之土地不顾,每天凿石修桥。到丈夫亡命百祭之日桥架成,玉莲桥头一呼,天上竟见一座彩虹桥,玉莲则循桥飘飘然飞天而去。而后亦称“寡妇桥”。人们称仙人桥是一种企盼,企盼得到神的帮助,天的照应;而人们让一个寡妇成仙升天则无疑是对善良百姓的一种同情和祝福。为了根除虎患,人们在寡妇桥不远处修建了黑虎玄坛庙,以威治威。清康熙甲申碑记载“因虎伤人,故立玄坛庙镇之” 。不过这个小庙早已圮塌,猛虎也已逃之夭夭。只留下仙人建桥和建桥仙人的故事久久留传。听过这两则故事,倒觉得如果将两者合一便成了一则非常完美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经典故事。称“行巅第一桥” 应该是后人的事、文人的事。高高太行之巅,两山耸立,一桥相连,称行巅第一桥当之无愧。当然它主要指桥所处的地理位置高居太行之巅和在这悬天古道上建桥的重大意义而言,而桥的规模不过就当时社情而述,不能和现在的桥相提并论。我们现在看到的桥是民国时期整修过的,桥上的匾额“行巅第一桥” 是民国时期陵川著名书法家杨谦所书。行巅第一桥的故事尽管只是白陉古道鸿篇巨制中的一个摘句,但也因为有了它使这个鸿篇巨制更丰富、更生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10:10:38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31.jpg
黄围景区本是此行目标之一,爬水管消耗了大量水分,无水接济,时程上也已不够,就此驻足远观。

 

“黄围山是太行南部别具特色的著名旅游景区,它位于山西省陵川县东南,景区面积101平方公里,北部与长治地区相通,从太原、长治及晋城等地乘车到陵川县城,距景区仅有25公里。南部与中原地区相连,从河南新乡市、焦作市、辉县坐车到薄壁镇,到景区仅10多公里。”

“黄围山风景区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相重合的自然生态景观,凝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绝妙的生态环境,有地质遗迹景点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100多处。依照景区地理位置,分为灵湫洞、祖师顶和白陉古道、十里河大峡谷以及红豆杉大峡谷三大系列景区。”

 

 

l1070033.jpg
右边的山顶可见建筑,左边的天生桥能辨清吗

 

 

“祖师顶海拔1500多米,孤峰插天,巍峨秀丽,顶部龙头昂首,四周山脉盘旋,势如迥龙,在天地之间生成阴阳吻合的太极图。祖师顶下的一道山梁中部有两个溶岩穿洞,形成了双孔天生桥,被称为“巨龙双眼”。祖师顶上修建有真武殿、玉皇殿和皇姑庙,还有上党地区独有的珍贵文化遗迹五祖圣母冢,所以历朝历代香火兴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3 11:05:19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34.jpg
冲着黄围的红叶而来,但早几天的一场风霜,已让红叶化为泥

 

 

 

l1070035.jpg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40.jpg
山神庙前饱了肚子,可水还是不够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48.jpg
下到黑毛沟公路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50.jpg

“白陉古道——十里河大峡谷景区:该峡谷长约10华里,是南太行最窄最险峻的深谷幽峡,峡谷蜿蜒,峭壁耸天,上下落差最高处达300余米,最窄处不足10米”

 

 

l1070065.jpg

 

 

 

l107009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8 7:30:18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64.jpg


 

 

l1070053.jpg

 

 

 

l1070056.jpg

 

 

l1070084.jpg
沟底可见多处塌方

 

 

l1070067.jpg

断壁纵面,可见清晰的岩积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8 7:16:23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62.jpg

 

 

l1070054.jpg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71.jpg
如入瓮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8 7:28:43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万

回帖

2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8415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1070079.jpg
枯水的季节,黑毛沟已成旱沟,崖壁裸晒着曾经的瀑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8 7:22:02编辑过]
一丝不挂,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1 08:59 , Processed in 0.18225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