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是两种不同的性质。
去广西前,曾在727楼提到的陶副教授执意要一起同行。我劝她不要跟随。因为一个很静的人,在家里喝惯了咖啡,听音乐,朗诵一些莫名其妙的小诗,悠闲得像猫一样的慵懒。舟车劳顿的旅行辛苦非一般人吃得消,何况活在自己的悠闲的世界里。
在露天的帐篷里,看着长毛的月亮,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停下乞丐的脚步在家里享受一下悠闲。但我知道:悠闲是一种气质,不是说我想悠闲会儿就装一下的,悠闲是用优厚的物质和精神修养铺垫出来的优雅性情,但凡有那份优雅闲情的人,首先必有一份优裕的生活和精神修养所达到的内涵——很难想象我这样一个重口味的粗人能停下脚步在花前月下读书或听大神们的诗歌和朗诵。当然,不是说我排斥,真要让我去读懂那些洋文斐句,还真难为了我。
其实,我非常的钦佩那些读书和做学问的人,他们以厚重踏实的笔墨在混沌的世界中放着绚烂的光彩,让我在羞愧的求知中慢慢的去领略和学习,遗憾的是我没有那种闭关修炼的功夫,达不到“静”的状态。
为什么我只喜欢出外去追求和感受“那一刻的瞬间!”好奇的去看路人的喜悦或迷茫。这究竟是一种“痴”还是一种“病”???
但愿我能停下脚步,去读大神们的前诗和后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2 21:45: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