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拼盘大餐好丰盛-------记闲人部落第六次抱团游
5月19日,闲人部落33名同学,跟着“牛哥”来到了龙泉山风景区。游览了灵泉寺、昭王寝、婆婆树、远眺亭等景点,好似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拼盘大餐,五味俱全,感觉相当够味。其中之妙,听我慢慢道来。
一.灵泉寺 灵泉寺座落在江夏区天马峰南麓,前连牛山湖、梁子湖。山环水绕,湖山钟秀,林泉幽穆。翻修一新的寺庙,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我最喜欢依山而建的长廊,做工精细,色彩绚丽,眼见已走到尽头,拾级而上,又是一条彩色的长廊。顺着走下去,可把整个寺庙走遍。今天恰逢寺里举办“金榜题名”法会,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坐在会场,听着大和尚念着自己的名字、地址、心愿,虔诚至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灵泉寺自然景观奇特,是风水大师们一致认定的“福地仙境”,人文内涵更是深邃。有许多名人轶事,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请大家自己上网查阅。
二.昭王寝 大街上拉着横幅“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陵。”可见当地政府对这一遗址的重视。昭王寝是九王陵中最大的一座。 昭王寝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及其王妃的陵墓。朱元璋共有26子,除大儿子立为太子,一个儿子早年夭折外,其他儿子都封为亲王。据明史记载,朱桢17岁就藩武昌为楚王,统治武昌诸地达43年之久。朱桢每年都到灵泉山避暑,他见此地山环水绕,风光幽美,常常感叹道:“惜为阳宅,若为阴宅极佳。”于是,经扑工师勘定为“玉龙捧圣的吉地仙壤”。不久,将八大家族居住的数千户人家的大集镇迁往山外,将环山一带划入王陵区。从此,灵泉山易名为“龙泉山”。朱桢死后为昭王,其他王族成员也相继在此建陵。这里成为昭、庄、宪、康、端、愍、恭、巴陵、卓简九王的陵寝与陵园。 昭王寝往西200米,有樊哙的雕像和墓碑。樊哙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员武将。刘邦以武昌为樊哙封地,樊死后,就葬于天马峰下。相传,朱桢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硬是将樊哙墓西移200米,形成了今天的格局。骁勇善战的舞阳侯樊哙若地下有知,真不知会打成什么样子。 三.婆婆树 故事在继续。朱桢为建王陵,强行驱赶几千户人家出山,又引出了婆婆树的故事。婆婆树又名朴树。高16米,树冠14米,直径1.1米,树龄670年。相传,楚昭王营造陵寝,以压龙脉为由,欲砍此树,被婆婆们保护下来,故称“婆婆树”。此树根长出地面一尺多高,盘根错节,恰似九龙赴会,实属奇珍异宝,江南一绝。
四.远眺亭 观古迹,听故事,同学们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已经下午2点多了,几个活力四射的年轻MM,仍要求爬山到“远眺亭”,欣赏龙泉山风景区全貌。“牛哥”欣然同意。在午后暖阳的照射下,我们踏着整齐的上山阶梯,一鼓作气,登上了“远眺亭”。极目远眺,远山近景,尽收眼底。灵泉寺流金溢彩,昭王寝掩映在绿树丛中。龙泉山这个名噪历代的风景区,目前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今灵泉十二景已逐步恢复,樊哙的陵园已树碑立像,九王陵园修茸一新,山光湖色,真是一个寻幽、探古、揽胜的极佳去处。
今天这套拼盘大餐实在丰盛,只是为了品尝大餐,同学们路途上可吃了不少苦。公汽909是8点半头班车,下午2点半末班车,中间是一小时一班。有同学7点半出门,11点半才到。幸好有几位自驾来的,帮忙把大家送到有正常公汽的地方,皆大欢喜,给今天活动划上一个完美句号。
参加同学名单如下: 东方牛、格律诗、雅子、美美、青青一竹、珍惜、怡然自乐、云霞朵朵、野狼、黑鱼、戛霏儿、马蹄莲、憨憨、蓝海福音、萍水相逢、小小草、秋雨、开心的猴、明亮、简单、微笑、覌珊、草莓葡萄、毛毛细雨、缘来而聚、桦影、可可、晶晶、静一、如烟、淡然、大雪、米加。共33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3 10:17: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