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4天:22/10长坪沟尾—垭口—毕棚沟—理县 清晨3点准时起床,向导用高压锅将昨天晚上的剩饭压成稀饭,我们抓紧时间整理自己的行装,匆忙填了一下肚皮,于3点30分准时出发了,两个向导背着我们4个人的背包在前面带路.天黑乎乎的,借助手电筒和头灯的光线、手持登山杖的我们向旁边的山爬去。 山很陡峭,我们艰难地向上爬去。天很冷,我的手套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由于没有头灯,一支手打着手电筒,另一支手还要紧握登山杖,行动真是不方便。落在大家的后面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大概爬了40分钟后,女驴友叶子由于高原反应加上思想紧张,坚持不住了,要求撤下去,向导只好把她和她的背包送下去.回头看去,山下漆黑一片,只有他们的头灯犹如夜空中的星星在银河中闪烁。黑夜中我们顶着寒冷在夜风中继续前行。向导送她下去后很快就追赶了上来,在这 艰难的登山中,这让我感受到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坚忍。爬上山上平台后,看到的是地上一片的白雪,天上也不时的飘着雪花在空中飞舞,时而飘落在我们的面庞。我以为快到顶了,可是向导说还要继续爬好远。我们在雪中艰难地走着,7点钟天空中才出现一丝光亮,白雪皑皑的山峰遥遥相望, 9点钟的时候,三个来接我们的向导终于在垭口下和我们会合了,他们告诉我们昨天由于雪大,路确实难走,天黑了他们没有敢继续向前走,只有在山下点着篝火、饿着肚子休息了一夜,天亮了才继续爬上来。(我们是从南面爬上来的,他们上来的地方是北面,所以地上都是厚厚的雪。)送我们上来的两个向导在这里和我们告别,我们真的很感谢卢老六安排的这两个向导,四天里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新来的三个向导分别背了我们3个人的背包,在前面带路,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步蹒跚而进。10点我们终于爬上了垭口(海拔4668米)。我们充满着胜利的喜悦,感受到登上山顶我为峰的豪迈。我们在山上拍照留念,久久不想离开。垭口的风景很特别,也很美丽。远处看去我们就在云的上面,飘浮的云在我们下面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这里欣赏着、陶醉着。 在垭口上看到的是山下很陡峭的雪坡,根本没有路,远处的云雾在下面我们也不知道路的情形。看的这一切,我想下山更难走了。出发后,我还是走在大家的后面,踏着前面他们走过的雪中路痕,和上山一样,之字型向山下走去,由于下了几天的雪,有的地方雪很深,一不注意屁股就着地滑了下去,有时候整个大腿全部掩埋在雪中。第一次在雪山行走的我,就这样艰难的往下走着。在有些路段,向导还不时提示我们要快点下怕雪崩。 下到毕棚沟尾已经13点了,路逐渐好走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向导带着我们匆匆忙忙的赶路,连照相 都没有时间,15点多一点的时候我们终于穿越到了目的地— 毕棚沟内通车主路处。事先联系接我们的车,由于司机在停车时没有关灯,一天的时间电瓶放光了电,无法启动车辆,修车耽误了2个小时才出发,在去理县的路上,由于地震的余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又挡住了我们4个小时,一直晚上12点才到理县。因为堵车,很多车辆都停在理县,住宿的地方很紧张,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休息的地方。从长坪沟翻越垭口到毕棚沟,是我们最艰苦、最刺激、最难忘的一天。 我们的费用: 马匹费用:100元/匹x2匹x4天 计800元. 向导费用: 80元/人x2人x4天 计640元 饮 食: 3天4餐我们一共付了150元 共计:1590元 以上费用4人分摊:每人397.50元 其它费用:毕棚沟-理县包车费:200元 为了感谢前面的向导背包送我们:50/人x2计100元. 3个向导背包每人150元 共计:750元 以上费用3人分摊:每人250元 交 通:徒步、包车。 饮 食:早餐住宿已包 中餐自带干粮。晚餐自理 住 宿:80元/人 (穿越3天的行程是我们的安排,向导和马匹要返回加一天费用。理县来的向导帮我们背包和引路、以及送我们去理县的车辆,都是卢老六在日隆镇电话安排好了的。) [此帖子已被 城南 在 2009-12-13 12:56:5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