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茬局的发言精神如下:一、填湖方便了交通,扩大了土地使用面积。二、湖不得不填,因为被污染了,而且大伙没有交治污费。
就第一条而言,茬局的眼光确实是独到的,也是愚蠢的。湖光山色的长远价值要比一堆代换他们的钢筋水泥建筑的价值大得多。杭州如果把西湖填了搞房地产,谁说不能刺激GDP?米沛的字画,咱如果没人拿枪逼着是不会当手纸用的,屁股先不擦,忍忍算是什么大事?从先进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便利性、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例子就不用俺来细说了吧。
山水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不可再生的财富,没有山水的城市无疑是一种缺憾,当然,这样的城市在规划设计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优势,省事些嘛。譬如一位独腿侠对茬局布道:老弟请看,我只有一条腿,可以少买一只鞋,少系一次鞋带.....茬局会不会马上回厨房动起了菜刀。
所有的生活便利和现代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服务的,人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不会仅仅满足于生存。酒店的菜为什么不把梅干扣肉和剁椒鱼头混成一碗端上来?多方便呀,终归吃到肚里的还不是那些营养?因为茬局会怀疑厨房用了地沟油甚至是从泔水桶里直接捞上桌来的嘛。生存权是重要的,生活权也需要,如果被逼到为生存权不择手段的地步,一定是处于危机状态。造成危机的根结和责任在谁那里,大家都是明白人。
第二条与第一条有一定的逻辑继承关系,在肯定了山水价值的前提下,填湖至少是一种痛。人的身体器官生病了,首先的反应是治疗而不是毁掉(癌症除外,将来癌症如果能治了,患者多不会同意截肢)。茬局爱掉头发,却不会因为这个问题难以根治就索性烫光了头皮甚或植一面便利的遮阳雨伞把那块无用的面积利用起来吧。
至于费用紧张的问题,俺不通经济,存疑的是:既然大伙交的那点可怜的税款连修一条从华农到长江的排污管都不够,国家每年花在修场馆公路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在供应了大量的贪污和反复建设的损耗之后,据说,国库还能落下不少。未必是涛哥变魔术变出来的?如果不是,那就还是从百姓身上搜刮的,只是搜刮的名目手法不同罢了。
那些污染的湖泊,茬局认为是所有生活在湖边的人的责任,立场很有问题,明明是当官的神经了,茬局却要给百姓喂安定。
钱你刮去了,取之于民,至少应该用之一部分于民,对这种当务之急的事,怎么反倒把不作为的屎盆子扣到了百姓头上?这两年汤逊湖的水质眼见着黑了,政府在湖边大量开发小区之前,为什么不先把排污工程做到位呢?试想把茬局关到一个没厕所的笼子里,却怪他随地大小便,这对他很不公平。
最后的质疑是,既然茬局认为治理排污没有钱,所以填掉那些被污的小湖是最经济的办法,那么,当那些臭水坑被填了后,就来钱修排污管了?原先的排污渠道流到哪里去了,东湖?就算这样,引到东湖也要花钱吧?东湖将来变成臭水坑也填掉,再引到哪里?长江?管道不短咧,现在都没有钱给华农办一下,危机总爆发的时候就突然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4 10:05: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