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青龙山公园
第四天是我们离开郧西的日子。为了更充实我们的这次旅行,司令又安排我们去了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湖北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占地总面积35000平方米,恐龙博物馆外观酷似一个巨型恐龙蛋,分上下两层共2580平方米,内部设有六个展厅:地球厅、恐龙骨骼化石展厅、恐龙生活场景互动区、郧县人文历史展厅、哺乳动物化石展厅以及工艺品销售厅,是集科考、科普、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沧海桑田、乾坤挪移,7000万年过去了,这里承载着远古时代生命科学的重要信息,为研究地球演化、天体演变、灾变事件和恐龙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与物种灭绝等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基地,为科普和旅游开辟了一处崭新的园区。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是世界上恐龙蛋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质公园,也是全国唯一龙蛋共生地,观光区内分7个衍变区,距今6700万年至1.35亿年,分布面积达10平方公里。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地质遗迹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遗址位于郧县柳陂开发区境内的青龙山红寨子,座落在汉江河畔的山水之间。距县城不到10公里,离车城十堰约25公里,209国道从山下直穿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景区规划面积近45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的核心区面积有4平方公里。
目前,在国内发现恐龙蛋化石最多的要数河南的西峡和湖北的郧县了。为什么会在这一带发现这么多恐龙蛋化石呢?
据地质学家考证,在晚白垩世时,由于燕山晚期运动的影响,在秦岭山带东段南侧的鄂豫陕三省交界区发育了一系列西北一一东东向展布的断陷盆地,主要有河南的西峡盆地、夏雍的商丘盆地。淅川盆地和湖北的习家店盆地、郧县盆地等;青龙山就处在郧县盆地的西缘,这些盆地由于气候潮热,水草丰满,为恐龙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盆地中以冲积扇形式快速沉积,该盆地中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得以快速埋藏和保存至今。随着喜山运动地壳的抬升,含恐龙蛋化石地层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出露地表,因而就形成目前自河南西峡至湖北。郧县一带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奇观。
说起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的发现,据当地村民介绍,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呢。1994年秋,河南一位卖桔子的商贩开着一辆东风140卡车到柳陂来收桔子,在青龙山、红寨子一带村民家买桔子时,发现农户家的猪圈、厕所、石坎上砌得椭圆形石蛋很有意思,就随手捡了几个问当地老乡,这东西是啥呀,圆乎乎、沉甸甸的。老乡回答说:是石蛋,我们这多着呢,那石坡上满坡都是。其实,这个桔贩子是个内行,因为在此之前,河南西峡已经发现了恐龙蛋,而且,轰动很大,于是他就放弃了买桔子的打算,和当地老乡达成购买“石蛋”的协议,当地村民认为,这些石蛋堆放在这里好多年,吃不能吃,用不能用,要它干啥,于是就以收每枚0.3元—0.5元不等的价钱卖给了桔贩子,不到两天时间河南人整整装了半卡车走了。后来没过好长时间,这个桔贩子因盗卖恐龙蛋化石而被公安机关查获,顺着线索,找到了郧县柳陂青龙山,此事引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对该“石蛋”进行了勘查,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作出汇报:邀请了许多专家前来考察、鉴定。1995年初,“石蛋”之谜才被正式解开了。为了加强对这一景区的保护,95年8月,郧县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强青龙山、红寨子恐龙蛋化石保护的通知》,并同时批准在“柳陂镇青龙山、红寨子恐龙蛋化石产出地设立县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996年8月,十堰市人民政府又将该地设为市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997年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又批准将郧县恐龙蛋化石产地设为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6月,国务院又批准湖北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为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去年,又被中国科教文全委会和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预备名单。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极具典型性,其独特的特征被国内外称誉为“规模宏大,举世罕见”。其特点有以下几个:一是分布集中。恐龙蛋化石密集程度高,同一层位蛋窝间距一般为3—5米,最密处蛋窝间距不到1米。每窝蛋一般都有5—10枚,最多一窝多达61枚,在世界上堪称首见。二是数量大。据不完全统计,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已超过2000枚,按照目前掌握的蛋窝密度及产蛋层面积计算,自然保护区内的恐龙蛋化石总量最低在10000枚以上,可谓是“世界之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8 7:50: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