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懒人,还有睡懒觉,生活中司空见惯,个人理解是一种生活态度,稍安勿燥,不浮躁,如能上升到安之若素,那才是圣人咧。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也好理解。再提到吃豆腐,遐想就多了,尤其在饭桌上有人说谁吃谁的豆腐,坏笑,起哄到位了,传杯弄盏,饭桌上那气氛叫酒文化。在公汽上遇到人多拥挤,如说谁蹭了他(她)是吃豆腐,那叫矫情,装但绝对不是二。为了避免别人不吃豆腐,最好下公汽打的就是。
最近去了趟恩施州,第一天在走马镇夜饭,居然没吃到当地家喻户晓的豆腐渣烹调的一道菜,合渣。郁闷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换了家饭店用餐,终于吃到了正宗的合渣,喜出望外。
所谓合渣,研磨后的黄豆浆,纱布过滤处理前的浆液(含渣末),未经石膏或卤水点缀,用鸡蛋花、肉末、辣红油调制,撒点葱花或芹菜末,成就粗菜细做的一道阳春白雪的地方佳肴。连盛三小碗,慢慢琢磨与在汉吃的合渣的细微差别,走马镇的合渣不辣不咸不油不淡,色味香,恰到好处。
晚餐赶到容美镇一家饭馆用膳,火锅形式上了一道带菜叶的奶白色浆汤,微含豆渣。有点好奇,邻桌的当地人金司长告知这道菜笼统叫合渣,当地人通俗称懒豆腐,汤里的菜叶是南瓜嫩叶,第一次领教,铭记在心。
第三天早餐点闹笑话,太专注合渣懒豆腐神经质了,居然把早点坊拌合土豆条面窝的浓白色浆液(表面上撒了葱姜末辣子)当成了懒豆腐系列,指点要一碗。老板娘和蔼可亲盛了一碗真的懒豆腐,我还狡辩的点评不浓勾兑过,老板笑眯眯地解释早上的懒豆腐尽量不含豆渣,或称豆浆?那冬天没南瓜叶呢,用别的菜叶代替。不会是鱼腥草吧。
中午回到昨晚用餐的饭馆,大菜还没上桌,懒豆腐就提前上了桌。俺去的晚,锅里的汤汁已所剩无几,33喊老板娘友情添加一锅,再次品赏感觉浆羹咸味压住了南瓜叶的青涩。
懒豆腐比合渣菜更粗犷、直接简单。未经处理的豆浆液,南瓜叶辅助,好一道下里巴人的土菜汤,土的不能再土了,土的蒸滴掉渣。前后盛了2小碗,琢磨口感,细韵白汤里的粗菜叶起了啥作用。快速小结理解这道菜本该最后上的化油腻的汤羹,酒足饭饱时加不加盐还真无所谓。
从营养学角度说,懒豆腐,豆浆、豆渣含有蛋白质、纤维素、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南瓜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治创伤功效,廉价实用。对比前述的合渣,懒豆腐以汁为主,合渣以渣主打,或合渣的附加肉末鸡蛋等等,是为想奢侈点到为止,又能为打打牙祭人投其所好而备。
如强调合渣正宗发源地在宣恩的张官,有可能当地接近州府相对富裕,用材稍微讲究;懒豆腐的出处在巴东土家族区域,过去山里条件差,有豆腐渣喝就是幸福生活,忆苦思甜吧。
合渣在汉的恩施特色饭馆也能吃到,如说正宗接近本色,在洪山武昌可以选择三个地点,水果湖档案馆斜对面恩施饭馆、石牌岭中段的恩施电网汉办饭店、丁字桥涂家岭一带的宣恩县电网汉办。这些点都踩过,只见合渣没见懒豆腐,或指名道姓点菜对大厨来说,还真的算小菜一碟(汤)了。
图文链接 ------http://user.qzone.qq.com/369876757/blog/1440502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