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印度人女儿出嫁,是一件令父母头疼的事情,因为印度风俗是女方要准备一大笔钱作彩礼送给男方。送的礼越多,女方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成婚那天,男方可以邀请诸多亲朋好友来热闹,而参加婚礼的客人不必送礼,相反还可拿到一个红包,当然都由女方送。如果男方的亲朋好友队伍庞大,那么女方父母的负担就令人咋舌了。因此,印度人一旦家里生了一个女儿,就要为女儿筹集一大笔钱,而相反,新添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多了一个发财机会。这种重男轻女的习俗影响了印度人的生育观。有的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儿,心中不快,决定再生一个,如果生下的又是女儿,那就努力生第三胎、第四胎,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 这种婚姻风俗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生了儿子,又要买房子,又要摆酒席,费用不小。相反生了女儿,花钱倒可以少些,再说中国现在实行计划生育,而且“生男生女一个样”的新观念,在年轻人中相当流行,这要比印度的生育观念进步得多。 不过,印度人的离婚却对女方有优惠的条件,如果离婚,女方可以提条件,要拿多少钱,男方就得给多少,决定权在女方。所以男人虽然打老婆,却怕老婆闹离婚,因为损失太大了。印度的法律是偏向女方的,想想也有道理,谁付出多,当然谁拿得多。这也是印度人在婚姻上的奇异观念吧!” 印度女子遭受的苦难是从胎里就开始的,许多母亲怀孕后都到医院进行胎儿性别测定。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她还有活下来的希望,第二胎的机会就小了,第三胎生存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如果一个女子能够挣脱“层层设防”,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话,必定是有神灵的保佑。 在印度,一般而言,嫁妆是来自女方父母的礼物,也是婚后生活的必用品。虽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嫁妆习俗,但印度高额的嫁妆使婚姻如同买卖,年轻的男子根据自身条件要求不同档次的嫁妆,仿佛成了贴上标签的商品。 印度人送女儿出嫁,要准备一大笔钱作彩礼送给男方。送的礼越多,女方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成婚那天,男方可以邀请诸多亲朋好友来热闹,而参加婚礼的客人不必送礼,相反还可拿到一个红包,当然都由女方送。如果男方的亲朋好友队伍庞大,那么女方父母的负担就令人咋舌了。 因此,印度人一旦家里生了一个女儿,就要为女儿筹集一大笔钱,若添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多了一个发财机会。这种重男轻女的习俗影响了印度人的生育观。有的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儿,心中不快,决定再生一个,如果生下的又是女儿,那就努力生第三胎、第四胎,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 在印度,咒骂男人的话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因为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没有钱的人家是嫁不出去女儿的。所以女孩子生下来就被看做是一种负债。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地位。 关于嫁妆,一般来说大学讲师要价二十万卢比,银行职员七十万至一百万卢比,有MBA文凭的则可得到一百五十万至两百万卢比,医生可望收取两百万至三百万卢比,海外印度人和印度政府高级官员更为稀罕,要价高达五百万一千万卢比。看看现在最流行的时尚吧:手提电脑,手机,家庭影院,数码摄像机,微波炉,纯平数码电视,全套珠宝首饰,欧洲蜜月旅行,中型汽车和最重要的一套房子。嫁女成了印度家庭沉重的负担和父母心头永远的痛! 据统计,每年约有九千名印度妇女因为嫁妆达不到婆家的要求而丧命,更多人致残或身体留下永久的伤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嫁妆命案发案率仍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长,而婚姻不幸的家庭中,75%的婚姻问题与嫁妆直接相关。妇女地位低下,是嫁妆问题存在的根源。 就曾经有报道说,有时女方先嫁过去,因为家境变化付不出彩礼了,男方有时就会杀妻。杀妻虽然是犯罪,但一般都策划很好,由男方亲戚什么的动手,加上社会舆论并不谴责,所以一般惩罚都不是很重。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由于男方结婚时索要的嫁资和彩礼越来越高,许多穷困的印度父母根本掏不起这笔巨额嫁妆钱。眼看着辛苦养大的女儿长大后嫁不出去,一些印度新娘的父兄开始铤而走险,悄悄雇用当地黑社会分子将当地一些单身男子绑架后,用棍棒等物逼迫他们与自己的女儿举行传统印度婚礼。 把印度一看.估计nini要哭笑不得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还是我们现在的婚姻和风俗好啊! nini:努力吧!我们都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