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随笔:
熬夜看了日本拍摄的影片《李香兰》、《川岛芳子》,加上前几日所看《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首先影片都还是不错,立意也比较端正,即祈愿和平——也并未掩饰当时关东军的阴谋与暴行,溥杰傀儡宫廷的痛苦,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空幻与惘然......
除了战争带给人的生灵涂炭,悲惨无尽,几个女人在大时代中的命运也不禁令人唏嘘。
她们是末代皇妃嵯峨浩、皇后婉容、成为明星的李香兰,还有原是清朝格格却成为日本间谍的川岛芳子。
我把浩夫人放在最前面,是因为她勇敢坚贞,令人尊敬喜爱吧。国人了解溥杰与浩的故事后,都对他们尊敬有加。而身为日本人却在中国长大热爱中国的李香兰(山口淑子),温柔甜美的外貌与歌声,在痛苦的年代的确有一定抚慰心灵的作用,虽然你可以说那是一种精神鸦片,可毕竟许多人不愿时时想着头架在刀下的悲恸啊。
婉容本是位大美女,她是被阴寒的婚姻与屈辱的傀儡皇后的命运彻底摧毁了身心。而即便是川岛芳子,也不能不令人带着悲剧性的同情——六岁被亲身父亲肃亲王舍弃送人,十七岁被养父强暴,这样的不幸,早已毁掉一位纯真少女的本来面貌,而后来政治舞台上的串场,不过是张牙舞爪徒劳无返的戏中戏而已。
———————————————————— (之前所记:)
还在看《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每次看都会“陷”进去。当然首先因为史上溥杰(1907-1994)与嵯峨浩(1914-1987)的感情是真的好,历经坎坷却生死相随的那种——竹野内丰与常盘贵子也演得真挚。
魔羯男竹野内丰很适合扮演那种深情沉谨的男子,令人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更生心痛,怜惜。
作为中国人毕竟有自己的立场,但这部片子没有抹去日军侵略者的暴行,也因此还是比较客观的。
看过一些老旧的黑白影像,不知是否因耳边回旋的一支曲子,忽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
溥杰与嵯峨浩,大女儿慧生周岁的时候
善良美丽的女孩爱新觉罗.慧生(1938-1957),19岁时因情而死。在17岁时她背着家人提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诉说自己与母亲思念父亲的心情,这才有了之后溥杰与妻女的团聚。
溥杰与浩的次女--爱新觉罗.嫮生(1940年生),幼时曾随母亲流浪,后定居日本,嫁与福永健治,育有五名子女。
《流转的王妃 最后的皇弟》
二人互赠的信物,彼此终生相随。
溥杰诗:“黄梁梦觉重回首,大衍同衾倍惹情。颠沛流离缘嫁我,和融迟暮颜卿偎。怕经携手欢游处,切记平生共穴盟。清夜抚衷余悼恸,孑身伏枕泪纵横 。”浩离世时,从不在人前掉泪的溥杰,头一回放声大哭。
在[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中扮演溥杰的竹野内丰。喜欢这张,干净而安静。
——相关书目有:溥杰所著《回忆录》,嵯峨浩所著《流浪的王妃》,还有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
[此贴子已经被老舒于2014-12-5 9:50: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