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沧海之水

2013湘鄂渝边界行

[复制链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1 09:25 编辑

下午近2点离开洗车河镇,继续走县道011北上,目标是龙山县茨岩塘镇。虽然还没走出酉水流域,这次”回顾之旅“的“回顾当年酉水行”部分却已经完成,后面的行程依然是“回顾之旅”,但回顾的内容变成了对当年红军奋斗历程的缅怀。
沿着洗车河北行了31公里后,在红岩溪上了国道209,西北行10公里,在一个叫“比沙沟”的地方转入县道,又北行10余公里后,于15:40分进入茨岩塘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2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1 09:24 编辑

茨岩塘
     茨岩塘镇是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前“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的最后驻地,旧址在茨岩塘镇龙家湾龙家大屋,可惜现在正全面翻修,没能看到旧址的陈列内容,只好在园内外拍了几张照片留念。
园外红军广场上有一座题名为“丰碑”的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领导人的群塑,从左到右依次为关向应、任弼时、贺龙、肖克、王震。
图161  茨岩塘红军广场上的“丰碑”群塑.JPG
图161  茨岩塘红军广场上的“丰碑”群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4

回帖

8180

积分

游客

积分
8180
发表于 2013-8-17 00: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湘西美,楼主的作品更美!有机会沿着楼主的路走!

点评

谢谢鼓励!也祝你早日实现愿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18 20: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旅行者 发表于 2013-8-17 00:04
湘西美,楼主的作品更美!有机会沿着楼主的路走!

谢谢鼓励!也祝你早日实现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1 13:58 编辑

其实按照历史史实,湘鄂川黔革委会的最高领导人是任弼时,说任弼时是湘鄂西红军的“大救星”也不过分。

1934年8月,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湘赣苏区红六军团近万人,按照中革军委密令西征(为中央红军撤离江西中央苏区探路),屡经苦战后于1934年10月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一带与夏曦、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会师。

而此时的红三军已被夏曦的“自相残杀”搞得元气大伤。

1932年5月至1934年秋的湘鄂西苏区“肃反”,是继中央苏区“肃反”和鄂豫皖苏区“肃反”之后的一场大“肃反”,持续时间之久、手段之残酷、杀人之多,尤其是高级军政领导人被杀之多,比前两地“肃反”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登峰造极时,夏曦解散了红军党组织,另外成立了七人组成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总责。时隔不久,七人中的叶光吉、盛联钧、宋盘铭也被杀害,就剩下了夏曦、关向应、贺龙、卢东生四名党员。
经过夏曦的四次大“肃反”和国民党的重兵围剿,红三军连湘鄂西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湘鄂边也守不住了,转战到湘鄂川黔边区时,红三军主力只剩下不足3000人,只能与地方军阀和民团打打游击,处境岌岌可危。

与红六军团会合,使红三军绝处逢生。任弼时到后纠正了夏曦的错误,并报请中央免去了夏曦的职务,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红三军人心大快。
红二、六军团合兵一处后,战力大增,杀回了湘鄂西,先后取得了“十万坪大捷”、“陈家河战斗”、“忠堡伏击战”、“利福田伏击战”等胜利,已能整旅整师歼灭敌正规军,创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最辉煌的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62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门楼.JPG
图162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门楼


图163.JPG
图163


图164.JPG
图1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65  大修中的纪念馆舍—朝阳坪大屋.JPG
图165  大修中的纪念馆舍—朝阳坪大屋


图166   园中的“万古流芳”雕塑.JPG
图166      园中的“万古流芳”雕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1 09:21 编辑

近16:30时离开茨岩塘,走省道305去桑植。
16:55分到达龙山县与桑植县的交界处—分水岭。
图167  龙山桑植交界处——分水岭.JPG
图167     龙山桑植交界处——分水岭

图168  分水岭路边的红军亭.JPG
图168           分水岭路边的红军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1 09:22 编辑

17:36分经过一风景绝佳的峡谷,路边的牌子显示这就是著名的“陈家河战斗”的战场之一——一线天。
图169   陈家河一线天.JPG
图169                 陈家河一线天

图170  陈家河战役遗址简介.JPG
图170           陈家河战役遗址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1 09:23 编辑

过陈家河后,省道305路况变得很差,水泥路面被重车碾得坑坑洼洼,只得慢慢行车,直到18:26分才进入桑植县城澧源镇。
图171  桑植街心的贺龙塑像.JPG
图171          桑植街心的贺龙塑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9-3 20:15 编辑

七. 桑植——洪家关—鹤峰走马镇

图172.7月6日行程路线图.jpg
图172.           7月6日行程路线图

昨天入夜后开始下雨,近天亮时雨势更大。根据此次出行前查询的沿途天气预报,今天桑植有雨,而北边鹤峰走马一带仅为阴天,考虑再三,决心上路,但放弃原定去瑞塔铺刘家坪看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的计划,直接经洪家关北上走马坪。
近10点半时,雨势稍小,开车出城,沿省道305去洪家关。
出城后见昨日还清亮如溪的澧水,已成浊浪滚滚的大河。
10:45到达洪家关白族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9-4 09:09 编辑

洪家关
桑植是个以土家族、白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几个白族乡在湖南省独一无二。
按常识白族聚居在云南大理地区,为什么武陵山中的桑植会有白族呢?
原来在七百多年前蒙(古)(南)宋相峙时期,蒙古铁骑先攻灭了云南大理国,之后从云南广西直捣南宋潭州、鄂州,出发时在云南征召了两万多人的“寸白军”,其中大部分是白族人。到达鄂州后,由于内部倾轧,忽必烈下令将“寸白军”遣散,其中一部分人返回了云南,一部分流落到了长江流域、后又从长江过洞庭再沿澧水到了桑植。这些白族人在桑植世代繁衍,他们的后裔都自称“民家人”,汉名姓氏多为谷、王、钟、熊,同时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还保留着许多云南大理白族人的种种特征。1984年,湖南省民委派专家经过反复调查后,正式确认了桑植县10余万人的白族身份,同时批准成立了芙蓉桥、麦地坪、马合口、刘家坪、瑞塔铺、洪家关、竹叶坪7个白族乡。
洪家关所出的最杰出人物当然是贺龙元帅,在桑植、在湘鄂西,处处都有当年贺龙闹革命的行迹。到元帅故里一游,是我们今天行程的主要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73  洪家关贺龙桥.JPG
图173                洪家关贺龙桥


图174  贺龙故居.JPG
图174                    贺龙故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75  贺龙纪念馆.JPG
图175                  贺龙纪念馆


图176  纪念馆园内.JPG
图176                  纪念馆园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8-26 12:54 编辑

图177  当年湘鄂西红军活动范围.JPG
图177      当年湘鄂西红军活动范围


图178 红三军“七千里小长征”路线示意图.JPG
图178     红三军“七千里小长征”路线示意图


在贺龙纪念馆展厅中看到了一幅“红军七千里转移示意图”。这段历史又被称为“红三军七千里小长征”,在以往的正史中不太被提起。我们在2012年的《鄂西北边界行——从鄂渝陕到鄂豫陕》中分段回顾了这段历史,还刻意走了部分路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79  贺龙“刀劈盐巡局”的芭茅溪.JPG
图179     贺龙“刀劈盐巡局”的芭茅溪


图180  元帅故里的山.JPG
图180                元帅故里的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9-4 09:11 编辑

凉水口

游览完元帅故里后继续前行,12:32分进凉水口镇,穿过被大雨搅散了的市“场”。出凉水口拐过一山湾后,遇到了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奇景:浊浪翻滚的澧水从陡峭峡谷中奔涌而出,峡谷底部河面之上笼罩着一层黄色的水雾,前方道路看不清是伸入雾中还是河中。幸亏此时对向有一辆摩托从雾中驶出,由此判断道路没有被急流淹没可以通行,于是打开雾灯慢速前行,平安通过了这段峡谷。
图181  进入凉水口镇.jpg
图181                        进入凉水口镇

图182  雨天赶场1.jpg
图182                             雨天赶场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83 雨天赶场2.jpg
图183                   雨天赶场2


图184 水雾中的澧水峡谷1.jpg
图184           水雾中的澧水峡谷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3 19:58 , Processed in 0.15041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