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日记之一
也不记得自己几次因为徐霞客的游踪屐旅,而在四百年后置身在他笔下走过的山水间。因为春节的寒冷与交通的不便,让我把目光锁定在了南方,最后我选择了江西的武功山,一个有着高山草甸、日出云海的奇妙世界。谁知道今年除夕之前的几场大雪,让我登顶武功山的希望几乎破灭,但是当我无意中得知徐霞客正是在某年的正月初三登上金顶时,便下决心不再改变目的地、与四百年前的古人于武功山上再一次契合。
当我联系了武功山上的导游后,得知初四之前是无法上山的,失望之余导游给了我一个QQ号,他的主人叫战马,导游说他会在初五上山。当晚和战马联系上了,几句话之后便觉得大家都是喜欢旅行、热爱行走的人,有很多共同的语言,特别是他的一句“其实驴行并不难,当你定下决心,踏上征程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让我感到亲切和无间,记得几年前我说过一句“其实旅行并不难,当把辞职报告递交上去时,下面便都是按照计划行事了”。就这样,我和战马约定好,正月初五早上在萍乡火车站见面。
我不得已调整了旅行的计划,将本来直接到萍乡的火车只坐到了新余,从那里再转车向北行驶300多公里,到一个叫做修水的小县城晃悠了2天,然后在初四下午赶到萍乡,顺便走访了秋收起义的纪念碑,沿着萍水河到城南看了眼文庙,再沿着跃进路返回到火车站找了个旅社住下。这时战马的短信来了,我只需要等着他们一行第二天早上的出现。
初五的早上天气尚可,虽然不是晴天,但也肯定不会下雨。在火车站的出站口看到了一位驴友,看得出是一头强驴,便上去搭话,一问果然是来接武汉战马一行的,萍乡本地人,叫二壮。于是我就问了问武功山现在的情况,他说武功山上积雪很厚,根本不可能从新泉乡的沈子村沿着小路登顶九龙山,只能从景区正门沿着台阶上到金顶。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是为能登顶而庆幸。
7:00,火车晚点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出站口走下三个人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两人穿着红色的冲锋衣、另一人体型强壮、背着比他还高的行囊,鲜黄色的防雨罩如同一面夺目的旗帜。我和二壮迎上去,我第一句话是问“请问谁是战马”,那个身穿红色冲锋衣的年轻人应声答到“我是”,边上那个穿着红色冲锋衣的女孩叫“蛐蛐”,身材魁梧的强驴叫“好心情”。几句寒暄之后,二壮引着我们乘坐公交车沿着跃进路来到了城南客运站,那里有发往武功山下麻田镇的班车。二壮帮我们问了价,带空调的14.5元/人,不带空调的10.5元/人,然后我们去吃早饭,他去招呼他那群驴友了,大家约好了山顶见面便挥手道别。
早饭只有米粉,按照料的不同分为3元、4元、5元。我们要了3元的米粉,好心情大哥拿出了自己卤制的牛肉等与大家分享,说这样一来3元变5元。
7:50,大家吃完饭回去后才发现刚才问好价的那辆班车已经开走了,只有到边上那辆,问司机什么时候开,回答是8:10,庆幸时间没怎么耽误。萍乡到麻田的公交车很规范,到点即发,不看是否坐满了位置,也没有在汽车站附近为了搭客而迂回辗转。
8:10,车首东向,穿过上午的薄雾,朝芦溪县方向驶去。路上经过了一个叫做高坑的市镇颇为热闹。半个多小时之后班车到了芦溪,在一个路口处上下了一批乘客后便车头一转向南开去。渐渐的,蒙蒙雾影中渐渐看到了山的轮廓,汽车也随着盘山公路扎向大山深处。二十分钟后经过了新泉乡,我多情的看着南向的那条小公路,知道这条路通向沈子村,知道从九龙穿越到金顶,能看到徐霞客笔下绝倒的山峰岩壁。。。。。。我忍不住和战马交流了几句,大家都流露出一些惋惜。但是,当我们再远一程到了麻田镇,花了40元包了一辆奇瑞来到武功山的山门前时,大家便对眼前所见的冰雪剔透的琉璃世界而欢呼雀跃起来。(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