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戈壁沙在2011-6-18 23:56:00的发言:
欢乐的放大
——记龚滩行看片会
这雨,像是我们从龚滩带回来的。自从我们不顾几天大雨的预报,顶着一出发就下起来的雨水去了龚滩,直到今天,我们参加看片会,老天就没认真晴过。
我们就这样走进了雨中的月湖水边,雨中的岸柳丛中,雨中的静静小屋——静花咖啡馆。
真美、真好、真静的一个去处。
可以看花,看屋前的荷花,如万千佛手在风中整齐地翻舞;
可以听雨,听湖面、榭廊和遮阳伞上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弹拨。
可以品酒,品“非你莫属”带来的放了20年的XO(他自己说的)。就着一桌中西合璧的食物,品着周末的闲暇、品着“在路上”的生活
可以“看”龚滩,看投影机下一张张从龚滩带回的笑脸和美景。、、、、、、然后不时地爆发一阵阵欢声笑语。
可以欣赏美术,第一次走进我们这个团体的“清妍”,讲她学生的画作。她说:她不是教孩子绘画,而是打开一扇孩子智慧的窗口。(不知我复制得对不对)。
可以看人物拍摄,看”淡茶一杯”把咖啡屋变成了摄影棚。
可以拷贝,把一个人眼里的龚滩复制成了39个(39名驴友)。相信每一位驴友都会有一段场景、一个细节,或者新奇或者温馨,而变成心中永久的美好的记忆。
还“可以”很多、、、、、、
于是,我们的龚滩之行被放大了;被延伸了;被丰富了;被雕塑了、、、、、、
总之,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我们都被欢乐覆盖着。那欢乐就像月湖中的荷花,碧水里荡漾、雨水中沐浴,没有了生活的尘垢。
不知道古人为什么那么难伺候。让我们在这个由古老的传说演变的地名——《琴台》边生活。知音难觅在那时候,一定是科技不发达,只有马和船(注意“船”的读音)是最快的。慢,所以难找;也一定是要求太完美、太高,找两片相同的叶子,当然也难找。而我们只要一点,只要“在路上”,连名字都不用,用ID。所以,我们很多“知音”。
我们简单,所以我们快乐。我们简单得像孩子,所以我们快乐得像孩子。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小孩儿;在生活里,我们是老孩儿。我们是一帮对倩山靓水贪得无厌的儿童,我们走进大自然,攫取无尽的美景,来喂养我们饥饿的灵魂。
如果满天的雨水,代表着人间无尽的不尽如人意,那么,倾尽所有的忧伤期盼的仍然是,一片明媚的天情(晴)。而我们这些山水情人,将收藏起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定格在我们今天的容颜里,等我们老了的时候,走不动了的时候,再拿出来慢慢地、、、、、、品。
2011年6月18日、琴台
再品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