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一片山水

仲春登南太行记怀

[复制链接]

8

主题

30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849
发表于 2012-5-30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太行的山,南太行的水,南太行群的驴,让我常常想起,阿娃老师,老道、一片山水,涛哥、兵驴,种子,海伦、双木王,文竹、无影、蔡涛、疯驴、非驴、无主人、耳朵驴、还有小橙子。。。。太多的驴友,一次同行太行五百年所修,我们同行多次要千年才有缘,期待下次同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30 10:57: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0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因缘”驴友精帖,把“山水老师”顶回。 

http://user.qzone.qq.com/916040701/blog/1337869666#!app=2&pos=1337869666

 

 

 

 

龙年五月融化在南太行山

 

   2012年5月18日武汉南太行群,在阿娃老师的带领下,经过18 日、19 日、20 日三天徒步穿越南太行山,于5月21日周一早4点,每个人都无法忘怀南太行的心情回到武昌。

 

 

 

                                      因缘写于武汉家中

 

                                        2012年5月23日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 编辑 | 回到顶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0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天18日
    九莲山-西莲天梯-九莲古道-梭草泉-诸神观-马武寨(住)

   传说,南太行山发生旱灾,三年无雨,民众被逼逃荒要饭,苦不堪言。元始天尊派莲花仙姑救助受灾难的百姓。莲花仙姑脚踏莲叶,仙降南太行之时,四周一片祥云,莲花仙姑把手中莲花掐下九个花瓣抛下来。花瓣落下成九座山峰形如莲花,故名九莲山,。仙姑于此地施法布道,救苦救难,保佑平安,百姓纷纷上山叩谢女神,祈求女神赐福免灾保平安。尊称莲花仙姑为九莲老母

九莲山称“小西天”,东莲寺、西莲寺和后静宫三座寺庙,寺院诸神、佛道共存具有相互共融的文化特色,香火特别旺盛。是周围百姓信仰圣山。

九莲山其山峰突兀而起,甚险,南太行群的驴友怀着敬仰的心情,沿着驴线大多是匍匐着、爬行在九莲山上。当我们的手抓在石头上或依附在岩壁上时,岩石用她清心的凉爽浇灭我们心中的欲火;当我们匍匐在地上时,泥草吐露出芳香让我们回归自然;当我们快走完九莲山,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公路时,九莲老母降下甘露,用仙风轻轻地浇洒在我们身上。她为我们这群朝圣者祝福!!!

这正是九莲圣真心朝拜神仙老母甘露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0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19日

  马磨路-大磨河提水站-红豆杉大峡谷-秦家磨-双底(住)

   红豆杉大峡谷山西境内,峡谷谷长约32公里,深幽奇险,在20公里的谷段内拐了25道弯。气候暖温湿润,峡谷两侧生长着数万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红豆杉树的枝、叶、根、茎、果均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每公斤紫杉醇价值500多万美元红豆杉树具有6500多万年的生长历史,为第三纪遗存世界珍惜植物,世称“活化石”。    同时,红豆杉大峡谷内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主要有:地质构造形迹,溶蚀冲蚀河谷阶地剖面,寒武系和奥陶系沉积形成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古生物化石等。

   这一天我们沿着峡谷的河流行走,左边没路淌水过河到右边;右边没路再淌水过河到左边。开始我们还小心翼翼的踩着石头连环跳过去,后来干脆在河里走起来。那水真舒服,清洗身心让人不想离开。

这正是:“昨日敬仰天仙仙赐祝福,今天拜会地神神降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0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20日

    白径古道-黑毛沟-双底

    白径古道,是著名的“太行八径”之一。白径古道位于山西陵川县境内双底村和十里河村之间,是晋东南与豫北之间的重要通道,早在春秋时期,齐晋争霸,齐师由此伐晋。当地老乡说,30年前,他们还走这条古道送粮食,直到峡谷底部修通了公路才改道而行。白径古道盘旋于山腰,宽处约2米,能并排两匹马通过。而最窄处,只能匹马通行。石灰岩鹅卵石铺砌的山道上,马蹄车辙清晰可见,鹅卵石被长期踩踏,早已泛白。有人推测,白径之名可能由此得来。 

    我们走在千年前的古道上,畅谈着今生的曲折经历,深感人生苦短,要学会放下;遥想今后的未来生活,倍感要惜时如金,一分一秒不可浪费!

    同残存古道并排的还有一段峡谷长约10华里,当地人称其为“黑毛沟”。黑毛沟让我们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南太行山,峡谷极窄而两侧山峰高耸,山峦叠嶂让我们感觉触手可摸,她落下的山泉可以滴在脖颈上;她陡峭的山石好像压向我身上;她巍峨的的身姿震撼得不由自主的要哭泣。

   

    三天的南太行之行,让我们和天、和地、和人、和南太行山融为一体,给我们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因缘写于武汉家中

 

                                                        2012年5月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84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979
发表于 2012-5-30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缘帖子写的好啊,南太行奇才,怪才真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84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979
发表于 2012-5-30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丽都,你也是有心人,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976
发表于 2012-5-31 0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3 03:56 , Processed in 0.14475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