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图游] [原创]一样的太阳 不一样的景---腾龙洞、鱼木寨、恩施大峡谷、小三峡自助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ouyang大海在2012-6-27 18:11:00的发言:
从头看到此,写得非常精细。我们是去年十一去的 等你写完恩施大峡谷后我也跟几张片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7 18:15:36编辑过]

 

谢谢激励!

恩施大峡谷马上就要写到了,欢迎你发图片上来!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前往大水井的途中,汽车路过柏杨镇,已是中午,我们停车吃饭。每人点了一份盖浇饭。盖浇饭分八、九、十元三个档次,如果饭不够还可以免费添加,此外还有汤在大桶里盛着也不要钱,菜都是荤菜青菜搭配,算起来也还不算贵。盖浇饭中有个柏杨豆干伴肉丝的,我点了一份。利川的土特产中,柏杨豆干是久负盛名的。

 

    网上介绍:利川柏杨出产一种五香豆干。这种豆干薄如纸片,色如柠檬,香有余味,独具特色。其加工制作工艺不用食盐、卤水、石膏,将大豆磨成豆花,倒在方块模型中压缩后,用文火烘干,喷撒香料等,总共有十几道独特工序。利川其他地方也试用这个方法制做豆干,但没有柏杨豆干的特色,其原因是柏杨坝龙洞湾的泉水清凉甜爽,四季涌流,只有用这股泉水制成的豆干才有色、香、味、形独具的特色。人们把这股泉水称作“神水”。相传,清康熙年间,当地官吏进京以柏杨豆干为贡品,被朝廷赐赏为“深山奇食”,因此柏杨豆干被当做地方风味产品发展流传了下来。

豆干盖浇饭送上来后,我仔细品尝了一下豆干的味道,果觉质地细腻,味道纯正。

 

    大约中午一点钟,我们到达大水井。站在公路上,隔着水田望过去,对面一排房子据说就是大水井。

 

    大水井整个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武庄园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20000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

 

    据记载:清乾隆初年(1736年),李氏高祖李廷龙、李廷凤兄弟,从湖南逃荒西迁入川,分别落业于利川大水井和重庆马鞍山,其家族传说中有“龙归井,凤栖山”之说。李廷龙始为小商,继为当地大户黄氏的账房,藉管钱粮之机,很快暴发成为川鄂边境上的巨富。从李廷龙落业大水井至利川解放,李氏子孙繁衍,至利川解放,先后已历廷、祖、永、远、胜、先等六代,家族官绅迭出,田连阡陌,大兴土木,屋宇连栋,练兵造枪,称霸一方,形成李氏封建小王朝。

李氏庄院: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鳞次栉比,规模宏大。庄院两端有小姐楼及绣花楼各一座,飞檐高翘,一东一西,遥相呼应,造型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据说整个庄园没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的木骨架。

高仰台李盖五住宅:1942年至1948年,李廷龙另一玄孙李盖五又在龙桥东葡萄池修建住宅一座,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造型结构与大水井庄院相仿,取“高山仰止”之意,命名“高仰台”。

 

    李氏宗祠:修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坐落于李氏庄院和高仰台李盖五住宅之间,西南距李氏庄院150米,坐东南向西北,原为黄氏老宅及祖墓,清乾隆后为李氏所有,改建成李氏宗祠。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砖木结构,规模宏大。

祠堂正面东侧有水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枯,“大水井”由此得名。

 

    大水井祠堂、庄院建筑群在解放后收归国有。“文革”中曾遭到严重破坏,不过主体保存尚好。1992年,其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成为利川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大水井的门票为50元一张,参观内容只包括李氏庄园和祠堂,高仰台李盖五住宅目前尚的修复中,不对外开放。对于花50元钱看看眼前的一排老房子是否值得,我们有些疑虑。但既然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又不远千里来了,还是忍痛掏腰包吧。只有七七决定不进去,她说她对看一排老房子没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8 15:24:07编辑过]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施行之一 447.jpg

 

站在公路上看大水井的李氏庄园。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进李氏庄园的大门,门前的一对灰色狮子就使人对这个景点失望起来:那哪里是一对石头狮子,分明是用白色的泡沫塑料做成的模型!看到狮子身上到处露出的白色泡沫,轻轻一推就把狮子移了原位,真令人啼笑皆非,这哪里像在一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前?

 

    李氏庄园翘角凌空的朝门上仿石匾额乳白如玉,上书“青莲美荫”四个大字,不知主人是否想把自己家世渊源和李白联系起来。

 

    李氏庄园的这扇朝门竟然也是斜着开的,和整排房子走向不一致,它的朝向使我想起昨晚在鱼木寨看见的六吉堂大门斜着开的朝向;2009年我在云南和顺参观艾思奇故居时发现,该故居的门也是斜着开的。

 

    我问站在门口的一个年轻的女导游。她说:这座门的朝向为东北,与正屋中轴线形成45度夹角,这是讲究了堪舆,取“龙跃大海”之意,它正对当地河流汇入长江处之“龙口”,门开得好,李家因此发达了几百年。

 

    李氏庄园前院气度不凡,大约200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一条欧式柱廊横贯左右,与两边秀丽的吊脚楼中西合璧,相映成趣。整个庄园以天井隔开采光,两侧屋宇相连,天井密布,一室一景,阁楼呼应。只是庄园里已空无一物,徒剩一栋空房子。房子里灰尘满布,显得破败荒凉;除了我们几个人,整个李氏庄园内难见一个游客,愈显这栋老宅的孤独和没落。

 

    据导游介绍,该庄院内又可分为两个部分:西南一角基本为黄氏老宅旧貌,始建于明代晚期,木架木壁,古朴典雅,民族地方特色浓郁;东北部分为清乾隆后李氏不断改修扩建,砖木并用、中西合璧,潇洒气派。庄院两端有小姐楼及绣花楼各一座,飞檐高翘,一东一西,遥相呼应,造型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施行之一 451.jpg

 

 李氏庄园翘角凌空的朝门上仿石匾额乳白如玉,上书“青莲美荫”四个大字,不知主人是否想把自己家世渊源和李白联系起来。


 

恩施行之一 454.jpg

 

还没进李氏庄园的大门,门前的一对灰色狮子就使人对这个景点失望起来:那哪里是一对石头狮子,分明是用白色的泡沫塑料做成的模型!看到狮子身上到处露出的白色泡沫,轻轻一推就把狮子移了原位,真令人啼笑皆非,这哪里像在一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前?这还值50元的门票?

 

 

恩施行之一 460.jpg

 

李氏庄园前院气度不凡,大约200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一条欧式柱廊横贯左右,与两边秀丽的吊脚楼中西合璧,相映成趣。

 

 

恩施行之一 466.jpg

 

整个庄园以天井隔开采光,两侧屋宇相连,天井密布,一室一景,阁楼呼应。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4

回帖

41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70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6-28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太详尽了,收藏,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7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264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6-28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的行程,不一般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75

回帖

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459
发表于 2012-6-29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遗憾的是你没有去平坝营,原生态的天然氧吧!还有北纬30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花蜜蓝山在2012-6-28 21:52:00的发言:
真的太详尽了,收藏,备用!

谢谢!仅供参考而已。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平安好运在2012-6-28 23:01:00的发言:
不一样的行程,不一般的精彩

谢谢平安好运的鼓励!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妙在2012-6-29 0:30:00的发言:
最遗憾的是你没有去平坝营,原生态的天然氧吧!还有北纬30度。

所见极是!我也很遗憾,只能等下次机会了。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620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8490
发表于 2012-6-29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笔,写得精彩,道得明白,跟贴看景,特别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二月寒在2012-6-29 11:33:00的发言:

楼主好文笔,写得精彩,道得明白,跟贴看景,特别关注.

谢谢鼓励!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施行之一 468.jpg

 

历史庄园的建筑格局和水平虽不能和徽派建筑相比,但在鄂西深山里,这也算难能可贵了。

 

 

恩施行之一 491.jpg

 

和全国许多景点一样,李氏庄园现在也只剩下一群空房子,这里面摆的床也不是原物。

 

 

恩施行之一 495.jpg

 

李氏庄园一角。

 

 

恩施行之一 473.jpg

 

从李氏庄园的小姐楼上看上去还稍显气势。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李氏庄园东行,大约一二百米,就到了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据说原为黄氏老宅及祖墓,清乾隆后为李氏所有,改建成李氏宗祠。宗祠前方是一壁用巨大条石纵联砌成的保坎,高近十米。宗祠左、右、后三方是一圈总长数百米、高8米、厚3米的护墙,墙上梯石依山势逐级拔高,每梯石料皆为整块,一般重量约千斤,最重者据说达五千斤以上。

 

    李氏宗祠为宫殿式建筑,三殿两厢,硬山式瓦顶,周围为砖墙,两侧风火垛子高耸。风火垛垛沿及宗祠墙壁上彩瓷镶嵌十分丰富,花、鸟、虫、鱼造型生动,琳琅满目。据传,这些瓷嵌所用瓷片皆为从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等处运来。宗祠前壁开大门三洞,俗称左山门、中山门、右山门。左、右二山门通厢房,额题“居之安”、“平为福”;中山门通大殿,“李氏宗祠”匾额在“十八学士登瀛洲”、“洛阳桥”、“黄鹤楼”等琉璃画的烘托下金光闪烁,分外夺目。中轴线上的三个大殿排列有序,前殿、后殿梁柱大可合抱,柱上楹联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等;中殿左右两外侧壁下,各有大石板建成的水池一口,左名“廉泉井”,壁书一大“忍”字;右名“让水池”,壁书一大“耐”字。后殿檐下高挂“魁山堂”匾额,朱地黑字,肃穆大方。据说解放前这里的神龛上供李氏列祖列宗的牌位及李廷龙夫妇木雕形象,晨钟暮鼓、香烟袅袅、终日不绝。现在则空无一物。

 

    除三个大殿外,两厢共有房屋66间,左厢设讲理堂及族长、执事住房;右厢设银库、账房、仓库。讲理堂中有“过失桥”巨石一块,是当年李氏族长执行家法和审理案件的地方。民众犯规犯法,跪在过失桥上,任随族长训斥、责罚、处置。

 

    李氏宗祠依山傍崖,据说解放前祠内常驻乡勇30余人,荷枪实弹,易守难攻。护墙左右惟二石门供人进出,西为“承恩门”,门侧建牢房,又名“生门”;东为“望华门”,直通天然刑场,又名“死门”。李氏族长既是当地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武装首领,集族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穷人“犯法”,判生则从承恩门放归;判死,则从望华门绑赴龙桥刑场,掀下万丈悬崖,活活摔死。

 

    从庄园一直逛到宗祠,确实感觉这个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格局显得富丽堂皇,雅而不俗。不过和我曾经在婺源李坑、黟县的宏村看到的那些徽派古建筑相比,大水井在建筑工艺和水平上相差还比较远,徽派建筑的“三雕”工艺已达很高水平,而这里基本上很少看到砖雕和石雕,木雕工艺也显得简单而粗糙。不过,在鄂西北这个大山里,能够有这样的建筑群出现,并保存到如今,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李氏宗祠的东角有一扇门,出门是一个有石台阶的巷道,石台阶有72级,台阶尽头有古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涸。这就是闻名的大水井。

 

    大水井四周被围着高达25米的夹墙,相传李氏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反抗川军贺国祥打“秋风”,坚守宗祠,相持达三月之久,后来就建起了坚固的围墙,并将水井围了进来。

 

    一条白色的塑料管接入清澈的井水中。这说明,大水井并不仅仅是文物、是景点,它现在还实实在在地发挥着着用呢。

沿着李氏庄园到李氏宗祠的石板路逛行,发现距离一两百米外那条我们车子开来的公路和景区内的石板路一直平行延伸着,而景区内的石板路和公路之间虽隔着农田、树林、塘堰,但这个平行而立、长达近一公里的两条路之间有无数条小径相通,没有任何一个卡点,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守望。也就是说,进入大水井景区,本来就可以不用买票,只是我们被司机带着在唯一一个对着大门的通道进入,从而每人花了50元的门票。

 

    仅就一排空无一物的老房子而言,“大水井”根本不值50元的门票。从腾龙洞到大水井门票的虚高,利川市发展旅游的作法肯定备受游客质疑,虽然这是中国这个急功近利国家的通病,但利川的作法显得更使人难受一些。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施行之一 497.jpg

 

出李氏庄园东行,大约一二百米,就到了李氏宗祠。

 

 

恩施行之一 509.jpg

  

李氏宗祠据说原为黄氏老宅及祖墓,清乾隆后为李氏所有,改建成李氏宗祠。

 

 

恩施行之一 508.jpg

李氏宗祠后殿檐下高挂“魁山堂”匾额,朱地黑字,肃穆大方。

 

 

恩施行之一 506.jpg

据说解放前这里的神龛上供李氏列祖列宗的牌位及李廷龙夫妇木雕形象,晨钟暮鼓、香烟袅袅、终日不绝。现在则空无一物。

 

 

 

恩施行之一 511.jpg

 

李氏宗祠的东角有一扇门,从这扇门出去,可以通往著名的“大水井”。

 

 

恩施行之一 514.jpg

 

 出门是一个有石台阶的巷道,石台阶有72级,台阶尽头有古井一口,泉水甘冽,四季不涸,那是闻名的大水井。

 

 

恩施行 001.jpg

 

 大水井四周被围着高达25米的夹墙,相传李氏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反抗川军贺国祥打“秋风”,坚守宗祠,相持达三月之久,后来就建起了坚固的围墙,并将水井围了进来。
  一条白色的塑料管接入清澈的井水中。这说明,大水井并不仅仅是文物、是景点,它现在还实实在在地发挥着着用呢。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278

回帖

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3822
发表于 2012-7-1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紫色郁金香在2012-6-21 13:0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好美的景

象紫鹊界

我停不下脚步---只因我和天边的那朵花有个约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千年尘在2012-7-1 18:39:00的发言:

象紫鹊界

紫鹃界是著名的梯田风景区,可惜我还没来去过那里呢!

热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4 16:14 , Processed in 0.1226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