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灯光

活着,为了爱与美

[复制链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2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12 12:30: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2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12 12:32: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sb (14)~1.jpg
psb (18).jpg
psb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泉君:

 

说了来与您好好聊一聊上海的,要敲字了,却因想说的太多,有一言难尽感,就“望而生畏”了。随意说点什么吧,思绪杂乱,敲出的文字必然也是逻辑混乱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儿时听过一个调侃上海人的相声,大意是上海人说话象鸟语,上海男人很“小男人”,提着篮子买菜,并斤斤计较地砍价。所以即使我因文学和电影而对上海感兴趣,年轻时我却对上海人,特别是上海男人,没任何好感。我当然觉得还是北方男人更男人。我做梦也没想到我后来会遇见一个上海男人,并深深地为他倾倒,他甚至成了我的一所学校,让我成长、成熟,让我与自己的人生和解,与死亡和解,由一个患忧郁症的女人,变成一个正常女人,能够越来越从容地享受闲适人生,越来越“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因为他,我与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都结缘了。现在,我反而惧怕所谓的北方男人,那些患了直男癌的男人,隔多远我都可以闻出来,立刻要退避三舍、敬而远之的。

 

如您一样,我曾专门飞去上海听音乐会。上海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真的一言难尽。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上海时,坐在行驶在高架路上的车内,感觉车就对着那些高楼撞过去,心里很害怕。而现在武汉的高架路和高楼也特多了。不过YG曾说:往上海的高楼大厦后面走,人们依然不会失望,甚至会惊喜。然而往武汉的高楼后面一走,往往会被吓回来。我当时听了很不舒服,毕竟,我已经认同自己是武汉人了。我这个人经常是很矛盾的,看见北京人上海人低视外地人,或西方人低视中国人,就鄙视他们的地域观念;然而我自己又经常因捍卫武汉或中国而有浓郁的地域观念、家乡情结。有一次我拍了武汉九峰和黄陂清凉寨的红叶给YG看,他说“我在米国看见的红叶,比这好看多了”,他说的当然是事实,然而却触犯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我当即怒道:“滚回你的米国去!”,他立刻道歉。其实他并没什么错,是我自己太小气,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

 

我在上海转悠过的地方太多,一时也描述不过来。只说一个地方吧——静安寺。我独自晃悠到静安寺时,想到张爱玲故居就在附近,就一阵激动。一座城市,如果不是自己的家乡,却能让人渴望、向往、爱慕、流连忘返,一定更是因为那里的人,以及文化和历史,绝非仅仅是因为那些建筑或自然风光。就如杭州西湖,远不如武汉东湖大,却因那些古诗词和戏曲、传说而具备了“传奇”,在人们眼中,也就有了魔力。张爱玲在胡兰成逃难到温州乡下时去看他(那时这样的旅行不亚于拿生命冒险),一路上想着念着的,都是他:“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住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含有珠宝在放光”。我也一样,那几年,每次去上海,在浦东机场或虹桥机场的汹涌人潮里,一眼看见前来接机的YG,就立刻如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周围的人群顿时虚化,唯有他清晰地伫立着,全身都闪闪发光;而我,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就向着那万丈光芒扑过去……

 

简而言之,我刻骨铭心地爱上海。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去上海时,我会去静安区常德路195号寻访张爱玲故居的,我要看看她那个阳台……
读懂了她的《小团圆》,才会真正懂得她。她的小说集名为《传奇》,
其实,她自己才是一个传奇,超过她塑造的所有人物的一个传奇。
 
关于张爱玲的阳台,张爱玲在《我看苏青》的结尾段写道:
她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在黄昏的阳台上,骤然看到远处的一个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
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了。
我想道:“这是乱世。”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层峦叠嶂。
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罢,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广大的解释的。
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一九四五年四月)
 

《<太太万岁>题记》的结尾两段:


   出现在《太太万岁》的一些人物,他们所经历的都是些注定了要被遗忘的泪与笑,连自己都要忘怀的。这悠悠的生之负荷,大家分担着,只这一点,就应当使人与人之间感到亲切的罢?“死亡使一切人都平等”,但是为什么要等到死呢?生命本身不也使一切人都平等么?人之一生,所经过的事真正使他们惊心动魄的,不都是差不多的几件事么?为什么偏要那样地重视死亡呢?难道就因为死亡比较具有传奇性——而生活却显得琐碎,平凡?

 

       我这样想着,仿佛忽然有了什么重大的发现似的,于高兴之外又有种凄然的感觉,当时也就知道,一离开那黄昏的阳台我就再也说不明白的。阳台上撑出的半截绿竹帘子,一夏天晒下来,已经和秋草一样的黄了。我在阳台上篦头,也像落叶似的掉头发,一阵阵掉下来,在手臂上披披拂拂,如同夜雨。远远近近有许多汽车喇叭仓皇地叫着;逐渐暗下来的天,四面展开如同烟霞万顷的湖面。对过一幢房子最下层有一个窗洞里冒出一缕淡白的炊烟,非常犹疑地上升,仿佛不大知道天在何方。露水下来了,头发湿了就更涩,越篦越篦不通。赤着脚踝,风吹上来寒飕飕的,我后来就进去了。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日)

 

这些文字生动细腻,充满艺术魅力,具有她独有的那种悲凉入骨、无可奈何的沧桑感。
所谓天才,这就是!
 
 
上一张张爱玲母亲的照片,她母亲的一生也是传奇,其传奇性甚至超过了张爱玲的一生。
只是她是用生命书写传奇,张爱玲则用生命加文字书写。
生命书写的传奇,如果不是影响或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往往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幸好,人类拥有文字。
逸梵有一个女儿张爱玲,对她来说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
而我们读者,却是的确有幸能拥有一个天才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12 21:07:03编辑过]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团圆》结尾:

 

      但是燕山的事她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候幸亏有他。

 

      她从来不想起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威尔斯有篇科学小说《摩若医生的岛》,写一个外科医生能把牛马野兽改造成人,但是隔些时又会长回来,露出原形,要再浸在硫酸里,牲畜们称为‘痛苦之浴’,她总想起这四个字来。有时候也正是在洗澡,也许是泡在热水里的联想,浴缸里又没有书看,脑子里又不在想什么,所以乘虚而入。这时候也都不想起之雍的名字,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

 

      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道:“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

 

      她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是他从乡下来的长信中开始觉察的一种怪腔,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读到小康小姐嫁了人是“不好”,一面笑,不禁皱眉,也像有时候看见国人思想还潮,使她骇笑道:“唉!怎么还这样?”

 

      现在大陆上他们也没戏可演了。她在海外在电视上看见大陆上出来的杂技团,能在自行车上倒竖蜻蜓,两只脚并着顶球,花样百出,不像海狮只会用嘴顶球,不禁伤感,想道:“到底我们中国人聪明,比海狮强。”

 

      她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份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但是有一次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身入其中,还是她小时候看的,大概是名著改编,亨利方达与薛尔薇雪耐主演,内容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没什么好,就是一只主题歌《寂寞的松林径》出名,调子倒还记得,非常动人。当时的彩色片还很坏,俗艳得像着色的风景明信片,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

 

      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考试的梦倒是常做,总是噩梦。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我有考据癖:燕山——桑弧,邵之雍——胡兰成。

 

 

那种“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的“痛苦之浴”的感觉,我也有过同样的体验,甚至心痛得直抽搐,恨不得拿头撞墙。那时幸亏有YG。可以说,这几段文字的每一段,我都有过同样的体验或感受,比如大考的噩梦,比如梦中的牵手和快乐感……所以,我膜拜她。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2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写了这么多这么好,很多感受与您写的一样。真是想说的太多了,有些不好在这里说,免得让人觉得有言论歧视…。以往一人去都住在郊区没进城,这次陪老伴去(第一次去)就选择在静安寺附近老街住下了。发现二三十年没到市区去,老城街道还是有我心中喜欢的那份记忆(往上海的高楼大厦后面走,人们依然不会失望,甚至会惊喜。然而往武汉的高楼后面一走,往往会被吓回来。)。天太热浦东就没去,只去了静安寺、龙华寺、外滩、南京路(逛了一个路口)、豫园(到了路口下大雨又见人多就没往里去了)。待了几天就去南京了(感觉和武汉差不多)
    有不会的向您请教下; 127,128楼不要的贴子么样删除?每天上传图片有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2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我已经认同自己是武汉人了。我这个人经常是很矛盾的,看见北京人上海人低视外地人,或西方人低视中国人,就鄙视他们的地域观念;然而我自己又经常因捍卫武汉或中国而有浓郁的地域观念、家乡情结。》
    记得在 一二十岁出去玩时(七八十年代),最怕别人问我是那里人?怕他们知道是湖北人会投来异样的眼神(那时常有人说你们天上九头鸟地下…最狡猾),有的地方接待也不客气(旅游景点),我常回答是南方人,但心中有种难以言表的委屈和难受。不过现在己经改变了,我也就不再回避了。
    《我在上海转悠过的地方太多,一时也描述不过来。只说一个地方吧——静安寺。我独自晃悠到静安寺时,想到张爱玲故居就在附近,就一阵激动。一座城市,如果不是自己的家乡,却能让人渴望、向往、爱慕、流连忘返,一定更是因为那里的人,以及文化和历史,绝非仅仅是因为那些建筑或自然风光。就如杭州西湖,远不如武汉东湖大,却因那些古诗词和戏曲、传说而具备了“传奇”,在人们眼中,也就有了魔力。张爱玲在胡兰成逃难到温州乡下时去看他(那时这样的旅行不亚于拿生命冒险),一路上想着念着的,都是他:“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住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含有珠宝在放光”。我也一样,那几年,每次去上海,在浦东机场或虹桥机场的汹涌人潮里,一眼看见前来接机的YG,就立刻如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周围的人群顿时虚化,唯有他清晰地伫立着,全身都闪闪发光;而我,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就向着那万丈光芒扑过去……》
      江南(江浙沪一带)同样让人渴望、向往、流连忘返,在那里有情感上的寄托、牵挂……每当听到《沃尔塔瓦河》那熟悉的音乐时,就想到了老人口中传说的故乡,父辈出生的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松泉在2016-9-12 21:23:00的发言:
   谢谢您!写了这么多这么好,很多感受与您写的一样。真是想说的太多了,有些不好在这里说,免得让人觉得有言论歧视…。以往一人去都住在郊区没进城,这次陪老伴去(第一次去)就选择在静安寺附近老街住下了。发现二三十年没到市区去,老城街道还是有我心中喜欢的那份记忆(往上海的高楼大厦后面走,人们依然不会失望,甚至会惊喜。然而往武汉的高楼后面一走,往往会被吓回来。)。天太热浦东就没去,只去了静安寺、龙华寺、外滩、南京路(逛了一个路口)、豫园(到了路口下大雨又见人多就没往里去了)。待了几天就去南京了(感觉和武汉差不多)
    有不会的向您请教下; 127,128楼不要的贴子么样删除?每天上传图片有限制?

 

 

松泉君:

 

删除楼层,必须是版主才可以。心版版主老舒自从有了第三代,似乎就很少来这里了,不然倒是可以站短请求他删除。或者,您干脆就在这几个空白楼层继续发一点关于您旅行的文字和图片,那就无需删除了。

 

每天上传图片的确有限制,会根据“头衔”而变化。新人似乎是10张,然后会上升到15张,甚至50张。我因为别名(公开的马甲?)多,每个名字都可发15张PP,所以一般无需为发图限制而烦恼。我在路网这个主名“灯光”,现在可发图30张。如果我需要发的图超过30张时,我以前会换用别的名字接着发;现在我则用别的名字上传,然后复制后就退出,再用“灯光”这个名字把复制的链接发出来,这样就免得帖子里一大堆别名。

 

无需过虑。既然已经认同自己是武汉人和中国人了,就不怕去苛责武汉或中国,所以不存在什么言论歧视。爱之深责之切。有差距就是有差距,不怕正视和批评,才是改善、提高的前提。

 

您提及的几个地方,我都在上海晃悠过。与您分享几张上海人民广场的PP。

 

 

上海人民广场的鸽子001.jpg
 

上海人民广场的鸽子002.jpg
 

上海人民广场的鸽子003.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松泉在2016-9-12 22:18:00的发言:
    记得在 一二十岁出去玩时(七八十年代),最怕别人问我是那里人?怕他们知道是湖北人会投来异样的眼神(那时常有人说你们天上九头鸟地下…最狡猾),有的地方接待也不客气(旅游景点),我常回答是南方人,但心中有种难以言表的委屈和难受。不过现在己经改变了,我也就不再回避了。
          江南(江浙沪一带)同样让人渴望、向往、流连忘返,在那里有情感上的寄托、牵挂……  每当听到《沃尔塔瓦河》那熟悉的音乐时,就想到了老人口中传说的故乡父辈出生的家乡…

 

 

这个世界上存在各种偏见和歧视,地域偏见或地域歧视只是其中的一种。彻底根除很难,然而多修炼自我后,至少能少点盲目的优越感和自卑感,所谓不卑不亢也。

 

我曾经很爱在江浙沪的古老小镇转悠,不过因为潜移默化地受YG影响,也渐渐觉得那些小镇都大同小异,而且都是越来越商业化,已经难以令人产生幽幽思古情了。此外,小镇的卫生状况普遍太差,也令人倒胃口。很多东西,是一去不复返的。故乡,其实不存在于空间,而存在于时间里。而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当然,故乡也可以存在记忆里,这样的存在,可以定格为永恒。与您曾经分享过《伏尔塔瓦河》,那也是我的音乐至爱之一。

 

再与您分享几张PP。

 

 

中秋节尚未到,在外地的儿子网购的月饼已经送到了 

 

静好001.jpg

 

 

我那盆杜鹃花又搞错季节地开花了,有十几个花苞呢

 

静好002.jpg
 

静好003.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3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灯光老师  的图片和文字一样的漂亮。受您鼓励也传几张手机拍的相片,回忆下难忘的旅行。喜欢静安寺外餐厅的素食清淡微甜,在上海的几天就去吃了好几次,遗憾是只尝了一楼早餐和快餐,没去楼上吃点菜和自助餐(两次玩回来餐厅都休息了),只能下次去补上了。
psb (2).jpg
psb (7).jpg
psb (8).jpg
psb (3).jpg
psb (4).jpg
psb (6).jpg
psb (5).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13 9:34:0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3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又冒着去了龙华寺,喜欢龙华寺宁静的原始风貌。
psb (9).jpg
psb (10).jpg
psb (12).jpg
psb (11).jpg
psb (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泉君:

 

图片越发越好了,就是稍微小了一点。您可以把图片的宽度设为700或750,就看得清楚一些。只要PP大小不超过300KB,就可发出。

 

您提到《伏尔塔瓦河》,正好我刚才在自己的博客找关于上海的PP,看见了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帖子《清冷而热烈的灵魂》,里面的几首曲都是我喜爱的。把那篇博文转发于此,与您分享。

 

 

 

 

 

        4首老曲一起听,因为它们很“同类”。

        第一首:巴赫-西罗蒂B小调前奏曲

        第二首:《Auf dem Wasser zu singen》(水上吟)

        第三首:电影《钢琴课》中的主题曲《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第四首:拉威尔的《波莱罗》(安德烈·里欧版本)

        这4首曲子我特爱听,也都在博客和论坛推介过,旋律都有些“似乎在不断地简单重复”。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当中,清冷的表层下面翻滚着炽热的激情,柔弱具备了倔强和坚韧,一颗酷烈的灵魂,执着地热爱着美好、守望着精神家园。在音乐中,一代又一代同类,相互传递着只有他们自己才可以听懂的心灵密码。这些密码,激励着他们,让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击、受得了疼痛,在心中发现天堂,与上帝同在。

        感谢音乐!感谢艺术!感谢大自然!感谢美!感谢爱!感谢上帝!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3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停了好几年今年又恢复比赛了,(以后会固定两年一届,比赛和表演的地方将移至新建的上海舞蹈中心。)我的运气不错正好在休假,得到消息就决定去看开幕式了。可惜没全程看完,回来在网上看了。接着又是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也错过了。文化大都市上海的确很精彩!真正够得上一线城市名称(不是只会建高楼商城地铁,把老街旧邻拆了再建仿旧仿古,除了吃喝玩乐就是买东西了。而是城市规划新旧分别建设与保护,在现代时尚基础上又不忘积极培养城市文化艺术氛围。)
psb (16).jpg
psb (17).jpg
   感谢指导!下次学习改进宽度设为700或750,PP大小不超过300KB,就看得清楚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13 10:27: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3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鹃花色彩、花瓣都太漂亮了我曾经很爱在江浙沪的古老小镇转悠,不过因为潜移默化地受YG影响,也渐渐觉得那些小镇都大同小异,而且都是越来越商业化,已经难以令人产生幽幽思古情了。此外,小镇的卫生状况普遍太差,也令人倒胃口。很多东西,是一去不复返的。故乡,其实不存在于空间,而存在于时间里。而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当然,故乡也可以存在记忆里,这样的存在,可以定格为永恒。与您曾经分享过《伏尔塔瓦河》,那也是我的音乐至爱之一。》
      每当在新闻上看到西湖景区人山人海排队走路,就没了再去看看的兴趣了。包括丽江古城也不是介绍上,去之前所想象的景象了,更没有感觉到幽幽思古情了(06年去的),那年的泸沽湖还能感受到点原始的美。现在后悔江南的几个古镇没有早点去看看;如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甪直、木椟、朱家角等太多了(您说还要去看看吗?)。看朋友们游东北欧小镇风光感受就不一样,虽然也有商业化,但感觉没有这里那么浓重、势力。景点也是各有特色,人文与景观融合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松泉在2016-9-13 11:29:00的发言:
 
      每当在新闻上看到西湖景区人山人海排队走路,就没了再去看看的兴趣了。包括丽江古城也不是介绍上,去之前所想象的景象了,更没有感觉到幽幽思古情了(06年去的),那年的泸沽湖还能感受到点原始的美。现在后悔江南的几个古镇没有早点去看看;如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甪直、木椟、朱家角等太多了(您说还要去看看吗?)。看朋友们游东北欧小镇风光感受就不一样,虽然也有商业化,但感觉没有这里那么浓重、势力景点也是各有特色,人文与景观融合比较好

 

 

松泉君:

 

丽江和大理,很多客栈外表虽然保持中国特色,但内在的装修都非常现代化。如果是原汁原味的古房子,估计会很落后(采光、通风和卫生条件方面),就会住着很不舒适甚至很吓人。我这个“混进户外圈子的逛街族”,是个贪图舒适的人,所以我对自己在丽江和大理入住的客栈,订房时首先考虑其美感和舒适度。好在那里的客栈老板,有不少都颇具美学修养,也很会享受闲适生活,所以在给游客提供美感以及舒适享受方面,丝毫不成问题。何况我基本上早就没什么幽幽思古情了,我更喜欢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享受(包括感官享受)。吃住都惬意舒适后,再有狗、有花草、有蓝天白云、有玉龙雪山、有苍山洱海,有各种休闲椅让人惬意地躺着去品味孤独,足矣。

 

中国各个旅游热点,都是人山人海的,杭州西湖如此,丽江和大理也如此,江南那些古镇也不例外。我们如果想去看一看,对于人多人少,真的没法选择。所以我在丽江和大理,基本上是呆在客栈里发呆,很少去热闹的街上。然而,我还是对去年夏天那些“漂泊在云南的日子”,记忆深刻。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回忆。

 

我2011年夏天在欧洲旅游时,巴黎、琉森湖、阿尔卑斯雪山、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都游了,我最强烈的感觉是:这里真美、真好!然而这里再美、再好,也是别人的。

 

文化大都市上海的确很精彩!真正够得上一线城市名称(不是只会建高楼商城地铁,把老街旧邻拆了再建仿旧仿古,除了吃喝玩乐就是买东西了。而是城市规划新旧分别建设与保护,在现代时尚基础上又不忘积极培养城市文化艺术氛围。”写得很好。

 

 

上几张丽江和大理的PP,与您分享。 

 

 

洱海的玉带云

 

苍山洱海的玉带云.jpg

 

 

洱海除了玉带云很常见,耶稣光也很常见。上几张别人拍的洱海的耶稣光 

 

洱海的耶稣光1.jpg
 

洱海的耶稣光2.jpg

 

洱海的耶稣光3.jpg

 

洱海双廊边最适合舒适地发呆

 

双廊1.jpg
 

双廊2.jpg
 

双廊3.jpg

 

 

丽江客栈房间里的阳光

 

丽江客栈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10-8 15:33:01编辑过]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4 0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光老师:      
        洱海蓝的真象海一样漂亮,天也是那么的蓝。可惜上次去是跟团游,只在大理下车吃饭没有游大理,今年到上海又错过了去大理机会。等云南通高铁后在回去看看,(坐飞机几个小时太难受)也不跟旅行社走了,自己慢慢的逛,细细的看看七彩云南。
      【中国各个旅游热点,都是人山人海的,杭州西湖如此,丽江和大理也如此,江南那些古镇也不例外。我们如果想去看一看,对于人多人少,真的没法选择。所以我在丽江和大理,基本上是呆在客栈里发呆,很少去热闹的街上。然而,我还是对去年夏天那些“漂泊在云南的日子”,记忆深刻。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大家喜欢旅游,旅游热点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但我们又不能不去看看大好河山美丽景色。么办?向您学习改变自己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去观景看物看人。把那些只有在电影和书中才能感觉描述美好情景留在心中,适应现在“热闹”的景区,努力地享受美景现在带来的愉悦。相信我会在旅途中找到心中想象的那幅美景,也能从旅游中感受到那种蓝天白云、烟波浩渺、炊烟袅袅景色带来的快乐!
       明天就是中秋佳节,祝您中秋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6-9-14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西湖的美”可以从这十集纪录片中感受到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4OTYzODI4.html?old&from=y1.2-2.4.9#pactio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14 8:27:0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5 17:02 , Processed in 0.20255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