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蒙古医生

从南到北随手拍(36座城市-35个景色-72道美食)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举时代"中举"之人俗称"举人"。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至公元1905年,清末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共存在1299年,是古代国家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仕途必经之路。
         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到达顶峰--考取"状元"。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靠中者称为秀才;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贡士再经皇上亲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其他进士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状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边当官了。

 

[此帖子已被 蒙古医生 在 2008-1-9 10:43:14 编辑过]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美“禁约碑”见证淳朴民风(转)

扬美三面环江,自古便因水运之便得以兴镇,一时成为岭南的重要商埠。自建镇至解放前,扬美一直是方园百里内的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宁”之称,繁荣一时。古镇内除了保存完好的青砖黑瓦的古建筑,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街道,古商埠码头外,还有一些立在集市里的“禁约碑”,它们同这里的每一块砖石一样,见证了昔日扬美古镇风俗民情。

禁约碑起规范警醒作用



    为寻这些记录着历史的“禁约碑”,记者来到了扬美。在一位当地老人的指点下,我们穿过扬美古镇那铺着青石板的临江街来到振兴街的街口,在这里,一块刻有市场管理条例的石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老人介绍,这块刻着《扬美街通乡庶士设立禁约永远碑记》的石碑立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久经岁月的洗礼,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我们还能清楚地辨认出上面刻着有关集市经营管理的若干规定,主要内容包括:屠宰、地租、客商歇宿,铺面摆卖等行为规范:

    扬美街通乡庶士设立禁约永远碑记
    一议圩市所有一切屠宰,无论皮肉下水,不得灌水搭骨喂盐,如有灌水搭骨喂盐,实有害人,任从本乡外乡等获捉,众议罚银三两六钱正归庙。其秤务宜司马,如敢违抗,呈官究治;
    一议圩中所有往来生面奇疑人等歇宿,圩长务宜不时严查,不得徇情,一经察出为圩长是问,呈官究治;
    一议圩市中地所狭窄,自后各铺前后左右,不得再加起造房屋及篷厂查察占出圩行,如敢违抗,众议拆毁之外,罚银三两六钱归庙;
    一议圩市各铺前面不得堆积木股,致碍圩市,如违罚银三两六钱正归庙;
    一议行原系众地所有铺面空处,任从摆卖货物,不得收地租钱文,致于法纪察出呈官究治;
    一议自后历任乡保,务宜照碑竭力办理,不得徇情,如有徇情,不得支费渡银;
    以上所议条例,系通乡公议,勒石之后,不得私将字样毁坏糊乱,乡禁一经察出,罚银十两外,呈官究治。如有呈究所用盘费,具有乡银支用。各宜踊跃遵守,俾得乡境清平。

嘉庆十九年八月吉日立



    据村里的老人说,这块石碑立的位置就是当年热闹非凡的扬美圩场,立在这里目的便是供大家互相监督遵守。

    扬美村党支部书记杜献伦介绍说,扬美古镇商业发展最繁荣的是明清时期,临江街在清朝时繁盛一时,那时所有的贸易货物都要经过这条街进入古镇的集市,再通过船只发往四面八方。杜献伦还说,打小他就听村里的老人说过,集市里来往的商贩都要遵守这石碑上的规则,一旦有人违反便会被当地的管理人员按规则予以处罚,甚至被“游街示众”,以此警醒众人。

    而如今的村民们为了保护好这块石碑,还专门修建了一个四角亭为它遮风挡雨,同时还把碑文的字体“放大”写在碑后的一块水泥板上,以方便游人参观。据说,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由乡民公议,为规范市场行为而立的石碑,对研究清朝中后期广西地区经济和司法状况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

禁约碑营造淳朴和谐民风



    在杜屋码头附近的乡间小路上,记者又找到了一块“禁约碑”。这块1米多高的石碑,立于村边道路上,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块石碑立于道光十四年(1834)岁次甲午九月十五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石碑上清楚地刻着《街巷众议禁约碑》,碑文从社会公德到尊老爱幼,从父子兄妹到夫妻配偶,从合法经营到公平竞争,都对村民的行为做出了严格规范。据当地的村民说,这些村规民约一直作为传统文化保留至今。多年来,扬美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当地村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与这些村规民约有着很大关系。

    今年80多岁的扬美村民杨翰然老人告诉记者,从小他的爷爷就是按照石碑上的《街巷众议禁约》教育他们要尊老爱幼和遵守社会公德。以前村里还开展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村里的“先进户”帮助其他的村民学习“五禁五约”的内容。于是,石碑上的“禁约”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杨翰然老人还说,他们村里至今还保留着每年学习一次“五禁五约”的传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是扬美当地的“老人节”,在这天全村的老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其中一项活动便是集中讨论村中的“禁约”。当老人们讨论完“禁约”后,再各自回到家中召开“家庭会议”,把集中讨论的结果和“禁约”的内容再讲授给儿孙,使得祖先的优良传统得以代代相传。

    穿梭于这座古香古色的小镇,一路上看着面容详和的老人、忠厚朴实的农人、天真可爱的孩子,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里古风犹存的平静。两块“禁约碑”,让我们领略到这种淳朴民风下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着光洁如洗的青石板路,两旁300多米尽是青砖黑瓦、砖木结构的清代店铺,这就是建于1832年的“临江街”。

这里曾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飞檐屋脊、陈砖旧瓦、柱础石雕,早已归于宁静。

行走在这条清明古街上,融进这韵味悠远的环境里,绵长的思绪会追寻着逝去的年代;夜幕低垂,丝竹之声从古镇深处悠悠地传出,经柔柔的晚风吹送到江上,拂去人们心头的浮尘。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更有两处胜迹,特别值得一看。

其一为辛亥革命先贤梁植堂、梁烈亚在古镇金马街的故居,原来占半条街道的建筑,现仅存一厅三房一庭院。

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曾在这里召开过秘密会议,商讨有关事宜。梁氏父子追随孙中山先生,均为辛亥革命风云人物。梁植堂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武昌起义成功数年后辞世。梁烈亚参加镇南关起义、辛亥革命后,又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文史馆馆员,直到1982年仙逝。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处为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的魁星楼,主楼高15.3米。

整座楼呈方形,上小下大,雄伟壮观,外形像帝王玉玺,故人称“帝印”。

楼有三层,一楼供奉的关帝圣君木雕神像,栩栩如生;

二楼供奉的文帝木雕像,维妙维肖;

三楼立有魁星木雕神像,右手执笔,左手拿书,右脚提起似踢斗,左脚踏在鰲头上,一副“独占鰲头”的神情。

魁星楼不仅是一处珍贵的文物古迹,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纪念地。

1907年10月,辛亥革命前夕,广西会党首领黄兴、黄和顺、黄明堂先在梁植堂家开会,后又转移到魁星楼继续开会,部署桂南各地推翻清朝的革命武装斗争事宜,其后又在这里进行秘密活动。南宁市政府已于1996年将这里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美古镇其它风景。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匠心独具五叠堂 (Z)

在历史悠久的扬美古镇,有一座颇具特色的古屋称为五叠堂。它古朴典雅、独具匠心的五进式建筑风格让这个清代青砖瓦房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游人心目中到扬美之后的必游之处。

古镇奇屋

    位于古镇解放街37号的五叠堂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它的青砖黑瓦等外观构造以及“干净利落”的装饰来看,恍然是仿古现代建筑物,毫无落泊和陈旧之感。

    五叠堂坐北朝南稍偏东,从南至北共五座房子依序向上延伸,站在第一座房子的大门往里看,后一座房厅总是比前一座的高,但视野也慢慢缩小,到最后只能看到第五座房的一角。这“层层叠叠”的五间房便合称为五叠堂。据了解,当初之所以这样建,为的就是取“步步升高”之意。

    五叠堂除了第五叠是阁楼式建筑外,其他四叠构造相似,座座雅致明亮,高高的屋顶,宽敞的房厅。每座房子所用的木头均是坚固耐用的上佳木材——楠木,现在看起来仍然崭新如故,而作为房柱和房梁,在构造上也十分讲究,看起来既牢固又美观,令人叹为观止。窗户和阁楼栏杆是由楠木条组成精美各异的花形或几何图案,在微微翘起的屋檐下以及屋内的房梁周围,还有许多白底黑墨的图画,如祥云在天、青松白鹤、牡丹绽放等,无不是吉祥富贵之意。

   

五座屋子中第一叠与第四叠最相似,左右两边房间与屋厅连成一片,是没有隔墙的敞开式,其中第一叠为男主人住房,第四叠主要作为厨房和作坊。而第二、三叠是女主人的房间,结构则不一样,很像典型的壮家住房,不仅有两个门,还有多个“窗”。第五叠看上去很像古时候小姐的闺房,雅致美观,但其实在过去主要是用作储备粮食、农具之用。在叠与叠之间,还有一道宽宽的天井。据一位当地知情人介绍,以前在每个天井和房屋之间筑有一道道楠木门,外人从街上是看不到里面的建筑和装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摆设已不见踪影。

家族渊源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走访了五叠堂的后人,现年73岁的杜乃焕先生。据介绍,五叠堂是杜先生的祖父杜绍桐所建。杜绍桐当时曾是五品兰羚奉政大夫,以前在五叠堂第一叠的门梁上就挂有“大夫第”的牌匾。据说杜绍桐当年曾经受朝廷指派,骑着骏马到贵州调解当地的民族纷争。

    杜绍桐后来用自己为官经商所得的钱财在家乡不断置田建房,五叠堂就是其中一处。杜家上一代的男人们主要在外地致力于商业,而留下自己的女眷和幼儿在扬美镇的五叠堂生活。这些女主人们虽然不识字,但是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五叠堂增添了不少光彩。被称为扬美三宝之一的“扬美豆豉”因其味道纯正而深受大家喜爱,而这种美味在解放前主要就是出自五叠堂的女人们之手。据杜先生回忆,他的祖母辈每天都起早贪黑,自己挑豆、煮豆、发酵,尽管很少请帮工,但是一天下来拿出几百公斤的豆豉都不成问题。这些女人们做生意时讲究公平交易,从不短斤少两。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当时古镇上的饮食店比较少,这些善良的女人们每天还煮好粥、炒好小菜招待那些远道而来的客商,而逢年过节还常常把自己做的酱油和豆豉送给街上的邻里街坊,这在古镇一度成为美谈。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5

主题

7591

回帖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612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现任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3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 、哈医生收获春天。可武汉市开始了第一场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江鱼。

豆腐。

咸菜很有名。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离开扬美了,送几张绿色给大家。

 

[此帖子已被 蒙古医生 在 2008-1-14 22:03:11 编辑过]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南站(原梅陇火车站)建筑非常有特色。

有点象机场。

1月11日前往杭州。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有条街在西湖附近,我却一次没去过。

天下着小雨,与杭州很般配。

这是许仙。打着伞准备去见白娘子。

“江南铜屋”,满目金黄。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宝斋。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庆余堂。

走向西湖边。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柳浪闻莺”。

夜色下的西湖。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4498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686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边上的景致。

走出家门望山坡,新坟旧坟一样多;旧坟都是我开刀,新坟全吃我的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7 08:59 , Processed in 0.0584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