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4
2190
新手上路
这是一段迟来了两年的旅行。
2007年3月24日,我在北京,仅仅只有两三天的时间,我匆匆看了一眼这个敦实稳重,气象万千的古都,心里默默许下心愿:这里,我会再来。再来时,绝不是匆匆忙忙,绝不走马观花,而是细细体会它带给我的最初的心动。
我工作了八年,这是八年来唯一一段可以称得上“休假”的日子。
一个月中十五天留给了北京,恐怕不仅仅是我喜欢它充满民族文化气息,还因为许多个人的原因,比如,我喜欢北京人那种什么都无所谓的散散的悠闲,喜欢走哪都能感觉得出这真是皇城根底下,那些甚至有些自负的自信,以及连吵架都听起来十分有趣的痞痞的京片子。
我妈妈也一直在六十大寿的今年,坚持选择要去北京。43年前,文革时她第一次去北京大串联,远远地看见全中国的偶像在城楼上对着欢呼的人群招手,虽然,只是一小点,看也看不清楚。但,这是她的记忆,那时她才17岁。
原来,一晃,都已经物是人非了啊。
两年前我去北京时,拿着我“家属”的单反当傻瓜相机用,当时,我压根不懂什么光圈,快门,白平衡,ISO值,现在,我拿着自己买的消费级相机认真地研究摄影技法,暂且不论功课的成绩如何,至少态度还算端正,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4月13日下午,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是原圆明园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大部分的已经被毁坏了。
尽管如此,但从目前能看到的那一部分的残垣断壁的遗址,也可以想见当初这是一座多么美丽多么壮观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结构比起颐和园,我个人觉得更加精巧,经得起细细品味,几乎是一步一景,而其中结合西方建筑的精华,又远不是颐和园可以比的。
越是如此大气又精妙的园林,越是让游走于其中的人感到心痛。她的美丽让我惊叹,细节之处的魅力更是无法言传.......
拍摄圆明园让我兴奋,随处取景便可成画,只要你的眼睛足够有能力发现美。
1
137
1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2 06:16 , Processed in 0.0523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