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情节与自慰 武汉是流动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尤以民工为甚。民工多为农村人,他们实为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族。但他们又是被城市的武汉人最瞧不上眼的一族人,武汉人嫌他们自私、小气、思维狭隘、土气、外形不得体、缺少学识。是的,他们有不少缺点,而且在这个空间位置局促的城市里,他们人数显得太多,以至有时在街上,使人感觉具有农村气质的人多于城里武汉人。但是他们在武汉工作生活,又是广义上的武汉人,他们使武汉更加乡村化。 武汉人整日有民工作为参照对象,自大心理急剧膨胀。他们比农村人更像一个城市人,从外形到言谈举止,从收入到文化程度。但农村人从内心深处看不惯武汉人,甚至也有些瞧不起,认为武汉人的骄横与他们的实际能力不相符,他们的优势在于他们天生就居于一座城市里,有着比乡村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 其实,武汉人与农村人心理本质是一脉相承的,都有浓厚的农民意识,乡村情结。性情窄而趣味低,眼目浅而乏远虑。 《新周刊》曾将全国各大城市的城市品性进行排列,武汉被列为最市民化的城市,可谓一针见血。武汉人也知道自己的特质,因而有些自卑与无奈,而且一旦出现任何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武汉人又会牢牢抓住,以便对外表白:我本不是那样。 美国一家二流刊物将武汉列为21世纪可能成为的世界十大城市,武汉人便忙不迭的大肆宣扬。武汉似乎要扬眉吐气了,而那家刊物在续期中论及如何缩小这十大城市的规模,武汉人则不闻不问了。武汉人似乎还在依恋大武汉旧日的荣光,还想找到一种“想当年”的感觉。 当然,武汉人也能寻得自己的骄傲,他们当年曾经自豪的推出了“汉货精品”,精品自然是好的,不过当这些精品里出现“百威啤酒”和“可口可乐”时,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汉货的正宗性。若要以生产地论,摩托罗拉系列可就是津货精品了,上海通用汽车就是沪货精品了。武汉人的拿来主义学得还不地道,他们不知道产品没有国界而品牌是有国界的。 [此帖子已被 小灌木林 在 2009-9-16 10:52:3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