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袍女侠,此前的概念大概只知道伊朗和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对此有严格的要求,再就是因为电视中见过勇猛无比的车臣黑寡妇就是这样的装束,所以一直让人充满神奇和敬畏。 在南疆和田,曾经也亲眼见到过这样装束的妇人,算是知道,就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是有原产的黑袍女侠的。也是因为敬畏,所以不敢接近。
马国是穆斯林国度,但马国对此并没有严格要求,戴头巾的多,蒙面的少,而且她们基本上不穿黑袍。
路上遇到不多的蒙面黑袍女侠,身边基本上都有一个阿拉伯模样的帅哥,我一直以为是来自伊朗,因为,阿富汗人现在估计没闲心满世界晃悠。 可是,状着胆子拍了拍阿拉伯胖哥肩膀问了问来自何方,就不敢再多和他们答话,怕惹出什么民族纠纷。
问了几个,差不多都是来自沙地阿拉伯,这才让我想起,有报道说这个王国也要求女士出门蒙上脸颊。 事实上,就传统和习俗问题,真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在于各民族自身的习惯。有学者就打过比方,中国菜肴虽然美味,但是偏重油和重盐,加上大鱼大肉,都对身体并不好,但习惯了就不会觉得不好,也改不掉,正如阿拉伯妇人穿蒙面黑袍一样,人家也许很习惯。抱怨只在于,她们的国家不该强迫所有进入她们管辖区域的妇人都必须蒙面和穿黑袍。  就我亲眼所见的为数不多的阿拉伯黑袍女侠看,身段隐约在黑袍之中,但未见有印度妇人们那样的臃肿。最值得一书的,就是她们唯一露出来可见的明眸,那确实应该算是她们人身的精华所在,这一双双迷人的阿拉伯眼睛就够勾魂并让人想入非非了,哪里还能够露出更多呢!?
和我一起关注这些黑袍女侠的中国美眉看了那些眼睛之后,也是赞许有嘉,自叹弗如。所以,由此可见,采用黑袍裹身的制度,也是形势所迫,不然可能会导致很多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
离开马国回国之前,在吉隆坡的双峰塔下的商场闲逛,又遇到了一位跟着阿拉伯小伙子的黑袍女侠,忍不住想去上前和帅哥寒暄几句,咨询一下几个感兴趣的关于黑袍的问题,被同行的刚认识不久的同伴拦着,怕惹出了国际麻烦。不过我还是没有听同伴的,轻喊了一声:my friends!
他们双双回过头,看着我,疑惑地问,是不是和他们说话。 蒙着的面颊上露出的又是那样的一双深邃有神的迷人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露着疑惑以及天真。
原本我以为阿拉伯帅哥会回答我的疑问,结果,黑袍阿拉伯女侠用一口听起来就能感觉到受过良好教育的纯正英语主动回答了我吞吞吐吐的提问。
我问她,护照上的照片莫非也是这样蒙着面的?!
进出边境接受检查的时候,是否需要把面罩打开给移民局官员看看?
黑袍美女告诉我:护照上面是不带面纱的照片,过边检的时候,可以把面纱打开给女性官员核对照片和真面目。并且,一般边检处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室,里面有女性官员在那里,她们会被领到那个屋子去接受移民局女性官员的检查。
问题问完以后,她们也问了我一个问题,问我是哪个国家的。 我说:China! 她们很惊讶,并告诉我说她们即将就会去China! 于是我代表了一下China表示了口头的欢迎。
她们走到了天井的另一边,看到了另一边闲逛的我们,还笑着向我们挥了挥手。这一切都让我觉得,穆斯林的黑袍女侠,似乎不是那么的让人害怕和不可接近。
离开双峰塔后,直接去了机场。在机场进入边检区域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阿拉伯男子带着一个黑袍女侠正好排在我前面。那个阿拉伯男子把两本护照和登机牌给预检的工作人员查看的时候,正巧我偷偷地看到了黑袍女侠的护照里的照片,确实没有戴面纱。
等待过边检的时候,我们都选择了人最少的通道,很快过了去。然后我就装作等人的样子,想看看那个黑袍蒙面女侠如何过这一关,会不会是像刚遇到的黑袍女侠描绘的那样,被领去单独的屋子。
那对阿拉伯男女排在一个人很多的队,而且还是个男性官员。我等了好半天,才轮到他们。那个男的移民局官员示意要蒙面女侠打开面纱,她就照做了,然后立刻又蒙上了脸。我远远地看到这个举动,立刻就跑去安检处排队,黑袍女侠夫妇正好又排在我后面,并没有对我的偷看行为表示质疑,总算是没有惹出国际麻烦。
过了安检,看到同行的其他同伴全在焦急地期盼着我的到来,都说全体都在等我一个人,以为我被马国官员扣留了下来。
当我笑着跟他们讲述我多逗留了一会儿是为了偷看黑袍女侠打开面纱的故事时,他们都说我:真是很无聊!真是信你的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