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滔滔不绝的长江水纵穿整个江城,顺着武汉市三镇的中间由西向东流向远方。武汉又素有“百湖之城”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这是得天独厚自然的资源,这在国内外大城市中不多见。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桥”就成了武汉江城中的命脉。 清晨,秋风瑟瑟。我走出了家门,我要去看“桥”,它是明天就要开通的“桥”,武汉第二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市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说:总投资110多亿元的天兴洲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创下了多项“世界第一”:这一公铁两用斜拉桥的主跨达504米,超过了当今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中跨度第一的丹麦海峡大桥490米的跨度;天兴洲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按4线铁路修建的大跨度客货公铁两用斜拉桥(两条客运线和两条货运线),可以同时承载2万吨的载荷,是目前世界上载荷量最大的公铁两用桥,也是世界上最宽的铁路桥。目前货运线正在试运营,日均开通列车40趟。天兴洲大桥公路桥北起汉口平安铺立交,跨越长江和天兴洲,南止于和平大道立交,全长约4.6公里,设双向6车道,车辆设计时速80公里。目前世界上同类大桥列车设计时速在120公里至160公里水平。 现代汉语词典说:“桥是架在水面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桥是一座建筑物,可在这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里,桥以使人无法驻足的速度千变万化,向前发展,自然它的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中国古代,桥一直是和平的象征。 武汉是“桥”的故乡;新中国成立之初,举全国之力在武汉建成的首座长江大桥,于1957年建成通车,变“长江天堑”为通途,贯通了中国南北铁路,成就了纵贯中国南北的(北)京广(州)铁路大动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诗句,描写的是屹立在武汉市龟蛇二山之间的、雄伟壮丽的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一道彩虹凌空飞跨大江——武汉长江大桥的竣工通车全面改变武汉人三镇分居的状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需求。武汉市沿长江,顺流而下,兴建了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 汉水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长丰桥、知音桥、月湖桥、江汉桥、晴川桥共五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里,是一桥复一桥。 继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2年之后,今天我有幸目睹了武汉第二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天兴洲大桥景观。作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一项控制性工程,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建成,将大大推进京广高速铁路的建设。也使九省通衢的武汉,如虎添翼。同时也在青山与汉口之间开辟了新的过江通道,对交通疏解起到重要作用。 以后我们的大武汉地发展就可以“以桥为媒”,让武汉的经济市场进入飞速时期吧! 大桥开通后,我们从青山驾车上大桥,不到5分钟就抵达汉口汉施公路。从青山红钢城过江到汉口东部的堤角一带,驾车也只需要10分钟左右。打的从青山到汉口可省钱一半。 天兴洲被称为“江中宝岛”,“桥”文化的发展;使今后天兴洲旅游业,得以腾飞起来。天兴洲大桥新增“滑梯”直通天兴洲,是方便岛上的居民驾车上下该桥。 一座桥就有一个故事,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我站在江畔上,远眺这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的大桥。桥上灯火通明,好似两条腾飞的巨龙,盘旋在大桥上。 水与桥,构成一幅有生命的画;水与桥的组合,就是厚重与空灵,宁静与鲜活,阴冷与清亮,阳刚与轻柔的组合。这样深远的意境,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之中,使我为之画面销魂。 秋风摇戈着天兴洲大桥的歌、天兴洲爱的梦乡、钢城人魂的诗篇。 [此帖子已被 珊娅子 在 2009-11-10 22:45:1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