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除了干过几年建筑,便靠一块土地为生。他勤劳,早出晚归,也很过细,就是弄一块草坯,也要把它弄得平整妥贴,不会让一根牙苗冒出来。他待人热情、客气,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他是忙来忙去。然后陪客人聊天,但他并不会说话,只要一喝起酒来,就会讲起在工地里遇见的事情,喜欢用手来比划,很是激动,这是母亲最为厌恶的。因为听得太多,也因为太过激动,看起来像跟人吵架似的。母亲就会在旁边嘀咕着,脸上挂着不悦的表情,等客人走后,他们就会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
母亲,如许多农村妇女一样,善良纯朴。她有严重的高血压,身子虚胖。也喜欢唠叨,在比较忙的时候。声音很大,为人热情,你送一尺她会给你一丈,喜怒哀乐全在脸上。出生没多见,就被母亲抛弃,是父亲村里的人抱养,过个怎样的苦日子,可想而知。她内心里有一股恨,姥姥的后来的儿子到村里找母亲,被骂到门外。只听说姥姥改嫁后的家里很有钱,在县城。但母亲从不让我们任何人提起,有一年,我说,想去看看,我说毕竟没有姥姥就没有我。母亲怒吼,生不养,就不如不生。你去,就不要做我的女儿。从此,我不敢再提即此事。
在我看来,一切没有化解不了的怨恨。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谁都犯过错误,毕竟,血脓如水。但她不能够原谅。或许,我没有尝试过她的苦,所以不能够理解她的恨。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家境清寒。父亲外出打工。他性耿直,脾气有些躁,觉得自己有理的事情就会一直和你争论下去,因为急躁,最后演变成打架,吃过不少亏,曾还被派出所的人抓去打过,遇到过文化大革命时好人被打。他总说,一辈子都会恨共产党。母样是党员,吵来吵去,就拿这来说事。读书的时候,他们吵得厉害,打得更凶,锅碗瓢盆被摔乱是常有的事,遇到农忙不顺心,父亲追着母亲满村里跑,用扁担打、竹条抽、血痕累累,这是童年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我和老哥做错事,也会被罚跪搓衣板,用竹条打手掌,但这些并不让我记恨父亲,这是一个老实的父亲爱他孩子的表现,虽然有些过激。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压力减少。他们不再打架,但争吵仍然不断。即使是我每次回家,也毫无顾忌。无非是为了亲戚之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十一,他们在我面前吵架,我极力劝诅,但如火上浇油,我气急地喊了一句,你知不知道,我现在还没结婚,就是因为看见你们这个样子,让我害怕婚姻。。。父亲有些惊恐的看着我。虽然说得有些严重,但的确在我刚踏进社会时遇见自己喜欢的人时轻言放弃,和内心对婚姻的恐惧因素有关,但正因为这些让我长大,真正认识到感情。
临走,我叮嘱父亲不要再争吵了,要每天都同房睡。要是晚上妈出了什么事可以有个照应,难道年轻的二叔突然离世对你没有警醒吗。这次,父亲没有同以往送我上车。依旧忙着手中的活,只叫我路上注意安全。也许他在回味我的话,也许他也有所醒悟。也许他真的在忙。但我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虽然几十年来争争吵吵,打打闹闹,但他们仍然不离不弃,他们给予了我完整的家和爱,还有幸福。
这也或许就是他们最真切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