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营地处大山边,原为当地刘氏的一个大庄园。1938年被军统强行征用,用于关押各类犯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从各地逮捕来的共产党员,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等; 二是抗日将领和社会各阶级的爱国知名志士,如杨虎城、黄显声、徐林侠、杨醒民、邓演达、马寅初等和去延安路上被拦劫逮捕的热血青年;三是在军统内部犯有错误的特务和所谓的军统内部的动摇分子、有失蒋介石和军统面子的人(蒋介石的胞兄郑绍发等人)以及社会上被军统怀疑泄露集中营秘密的人;四是外籍人员,如俄国白俄中的流浪贵族、军人、神父、捷克进步人士、西班牙商人和世界各地回国参加抗日和探亲的华侨等。
息烽集中营对内称作新监,对外则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相对于望龙门看守所被称作“小学”、白公馆称作“中学”、息烽集中营就是“大学”,而留学就是处死的名词。这所由地主庄园改成的新监与以前所有见到的监狱不同,监牢散落在密密的山林中,全为木墙布瓦结构,有四合院式的,也有单家独户式的。厅房的门槛很高,足有300毫米。据说当年监狱已毁于国民党撤退之时,现在的基本上是复制品。都是一些政府机关捐助的,还包括我们武汉青山区的。
第一任看过主任何子桢十分残暴,三年时间极其公愤,军统头子戴笠认为太有损形象,遂用周养浩取代之。周不负戴所望,对这些政治犯以攻心为主,把监房改作斋房,分别取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九个斋。还建起了各类小型加工厂,造出了“四一”牌香烟等,办起了合作社,设立了课堂、图书阅览室等。戴笠和周养浩还不忘舞文弄墨,四处题字。
杨虎城一家1938年10月在集中营的和斋囚禁,次年春蒋介石认为距公路太近,便把杨移至14公里外的大山里一个叫玄天洞的山洞,搭建了几间小屋。杨在这里与外界隔绝了8年。杨的囚禁处目前还没有开发。
周养浩的心治为他留了后路,1949年出逃台湾时被捉,没有判处死刑,在北京的功德林关到1975年,享受了最后一次的大赦。欲去台被拒,后去美国,无疾而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4 22:51: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