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早就说好了11月17日拼车到安陆的钱冲看银杏,临到星期四(11月15日)才知道没有车了。于是一个简单的搜索,偶然的发现有11月18日到随州银杏谷的一日游,毅然的报了名。这一天的清早,带着我的小白一道乘坐大巴来到随州银杏谷,步行游览十里画廊,骑行游览农家田园。我用卡片机的镜头,菜鸟的视角拍了一些PP,以记此游。
这一天,天气特别给力,天空蓝的没有一丝云彩,象一块巨大的背景,衬托着金黄的银杏叶格外的耀眼,成了最美的颜色。
沿途的银杏树老的有二、三千多年,少的还是苗苗,清一色地着黄灿灿的衣装,叶片飞落到地上,形成一地黄金。可以说是“滿眼尽带黄金甲”。飘落在地的银杏叶,似蝴蝶花纹的黄地毯,任游人在上踩踏,花形不变。
进到银杏谷的十里画廊,随眼一看就是上千年的银杏树,一人是难以合抱的。据统计,树龄在千年以上的有308棵,而且它们相距都不远,似乎彼此相望,遥相呼应;有的三、两棵树冠相连,难分枝叉。每看到一棵千年树龄的银杏,都忍不住从上看到下:看它的树根,怎样扎在土里,看它的树身,有哪些创伤还顽强的生长着,看它那树冠:有的象擎天大柱直插天空,有的象巨伞伸展荫佑大地。
走着走着,看到一块石碑《母慈子孝》,碑文记述了这棵千年银杏树的存活经历:开花结果,养育儿女,岁月沧桑,历经劫数,日晒雨淋,猪啃牛刨,伤痕累累,血管断裂,营养不济,奄奄一息。杏乡人们采用搭桥技术,把小树嫁接在老树上,为老树输送营养,使老树得以成活,老树与小树抱成一团,共享天伦之乐。母慈子孝,是中国千年的孝道文化的传承,老树和小树能共同生长,也是母养子,子反哺,人世养育文明传承的昭示。
几千年来,这里的人们爱银杏树,种银杏树,护银杏树,现在已是遍地种银杏树。种树是荫佑后代。正是有这样的情结,才使老树得以存活下来。人们闲暇时在大树下乘凉,拉家常,打盹儿,秋天收获白果。虽然它们生长在大山里,被住在水泥砣子里的人们发现,于是,大批的人们拥向这里,也给他们增加了商机。假想:如果他们种小树,砍大树,哪有今天这样的美景?何谈商机?感谢纯朴的乡民,感谢千年银杏的荫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