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1|回复: 6

舌尖上的芭蕾——凭澜观海之食味广东

[复制链接]

8

主题

9

回帖

296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67
发表于 2013-2-22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逢过旧历年,照旧是雷打不动的疏懒饕餮。年年之味相同,已少了期许。家乡的味道与大厨虽然精到,仍旧不会去特意惦记,已然是记忆的鸡肋,念与不念它都在这里了。

    听闻有机会去广东过年,神经马上活跃起来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广东的美味。说起来,去过广东好多次了,但是好多小地方,不知是外地人拾掇的不够地道,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行家。去年外甥大婚,举家赶往广州。表姐的地主之谊让我尝到了别致的潮州味道。细嫩的海鱼,入口即化;甜而不腻的潮州肉粽,唇齿留香;哪怕是很随意的鳝鱼焖锅饭都能让我这样一个择食要求甚低,咸菜都能就饭打发的平淡之人一秒钟变成老饕,食过很久后与人聊起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已全然不顾往日里谈食之淡然的形象。

    也并非偶然,记得最早接触的广东食品,便是广州带回的月饼。很小时候,喜欢过节,食玩皆尽兴。很多传统的80后大约还记得,我们湖北地区儿时只有两种月饼,冬瓜糖和豆沙,采用的是武汉的做法,那时候大概最风行的就是“汪玉霞”月饼。儿时不记事,认不得区分月饼的区别,只知道大致两种主馅。最怕吃到冬瓜糖的,每回都精挑细选,仅凭运气,挑到豆沙就喜出望外,挑到冬瓜糖的就垂头丧气,咬一口发现非咬所想,或胡乱强迫自己吃几口吞掉,或用手掰开,发现不对,就完好地放着。当时年代,能有豆沙做零食,很难得了。大约是92年之后,偶爸陆续从广州带回广式月饼。惊喜的发现,居然里面有蛋黄,不光蛋黄令人惊喜,就连里面的莲蓉也是细口润滑,从此抛弃了当时的豆沙那种厚重腻靡的糖精味道。一心只寻此等绵滑细软。时代变迁,又陆续吃到黄莲蓉、红莲蓉甚至白莲蓉。各色齐放,情有所钟。听“莲蓉”这个名字,就感觉很有品咂的味道了,连绵不绝,软玉月融。礼品盒上提的软文与图画,诸如“双黄莲蓉月”“花好月团圆”等,活色生香,美三观,润六路,还没吃,就已经沉浸在闻花醉月人相依的意境里了。至此,中秋节把花、人、月、月饼完美的组合在一起,让人能揣测古代审美的闲情致趣,也成为我记忆中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也成为审美的灵泉。

    去年去广州前,食的都不是正宗的广东味,顶多也就是饭馆的烧鹅饭与广式腊肠,咸中带点甜,也无甚回味。吃到正宗的潮味后,才知道被劣材损害的味蕾是如此可惜。途径湖南,正是初一,于是路边小饭馆拿出熏肉、腊肉。口味和家乡很像,有盐腌制碳烧出来的油香,端上桌,混着辣椒的清甜油香四溢,嚼在口里,口齿熏香,确有一种酒足饭饱的满足。

    到开平已近晚上,草草作食,便准备融入他乡。

 

茶点作客乡

    初二的早晨,是在一家难得开门规模颇大的饭馆里品尝的。广东人俗称“喝早茶”。味道虽算不上地道惊艳,但是飘香的榴莲酥、爽口的肠粉、精细的杂粮糕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新年开门红。毕竟是在广东本土尝到的。虽不精致,不过也暂时安慰了一下我们渴尝美味的胃肠。只是我们众多朋友围成一桌,早已不像当地人那样,喝両壶美茶,点两盘小点,闲话家常或是民生。而是风卷残云间箸起盏落,谈笑风生,速战速决,已不似那般悠闲的淡品了

 要离开上川岛的早晨,我们又围炉合品了。水晶糕是我每到广东必点的,明知食材普遍也不贵,我依然甘之如饴。光是透明如洗的明亮色泽就已经让人向往,加上里面撒落的点点桂花糖,依旧不腻而爽,凉口凉肺,嚼劲十足。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22 19:10:5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430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703
发表于 2013-2-22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把字的颜色改一改,看不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798
发表于 2013-2-26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放心在2013-2-22 21:09:00的发言:
建议你把字的颜色改一改,看不清。

真的好费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万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7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2-26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漪墨卿卿在2013-2-22 19:10:00的发言:
          

    每逢过旧历年,照旧是雷打不动的疏懒饕餮。年年之味相同,已少了期许。家乡的味道与大厨虽然精到,仍旧不会去特意惦记,已然是记忆的鸡肋,念与不念它都在这里了。

    听闻有机会去广东过年,神经马上活跃起来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广东的美味。说起来,去过广东好多次了,但是好多小地方,不知是外地人拾掇的不够地道,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行家。去年外甥大婚,举家赶往广州。表姐的地主之谊让我尝到了别致的潮州味道。细嫩的海鱼,入口即化;甜而不腻的潮州肉粽,唇齿留香;哪怕是很随意的鳝鱼焖锅饭都能让我这样一个择食要求甚低,咸菜都能就饭打发的平淡之人一秒钟变成老饕,食过很久后与人聊起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已全然不顾往日里谈食之淡然的形象。

    也并非偶然,记得最早接触的广东食品,便是广州带回的月饼。很小时候,喜欢过节,食玩皆尽兴。很多传统的80后大约还记得,我们湖北地区儿时只有两种月饼,冬瓜糖和豆沙,采用的是武汉的做法,那时候大概最风行的就是“汪玉霞”月饼。儿时不记事,认不得区分月饼的区别,只知道大致两种主馅。最怕吃到冬瓜糖的,每回都精挑细选,仅凭运气,挑到豆沙就喜出望外,挑到冬瓜糖的就垂头丧气,咬一口发现非咬所想,或胡乱强迫自己吃几口吞掉,或用手掰开,发现不对,就完好地放着。

    当时年代,能有豆沙做零食,很难得了。大约是92年之后,偶爸陆续从广州带回广式月饼。惊喜的发现,居然里面有蛋黄,不光蛋黄令人惊喜,就连里面的莲蓉也是细口润滑,从此抛弃了当时的豆沙那种厚重腻靡的糖精味道。一心只寻此等绵滑细软。时代变迁,又陆续吃到黄莲蓉、红莲蓉甚至白莲蓉。各色齐放,情有所钟。听“莲蓉”这个名字,就感觉很有品咂的味道了,连绵不绝,软玉月融。礼品盒上提的软文与图画,诸如“双黄莲蓉月”“花好月团圆”等,活色生香,美三观,润六路,还没吃,就已经沉浸在闻花醉月人相依的意境里了。至此,中秋节把花、人、月、月饼完美的组合在一起,让人能揣测古代审美的闲情致趣,也成为我记忆中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也成为审美的灵泉。

    去年去广州前,食的都不是正宗的广东味,顶多也就是饭馆的烧鹅饭与广式腊肠,咸中带点甜,也无甚回味。吃到正宗的潮味后,才知道被劣材损害的味蕾是如此可惜。途径湖南,正是初一,于是路边小饭馆拿出熏肉、腊肉。口味和家乡很像,有盐腌制碳烧出来的油香,端上桌,混着辣椒的清甜油香四溢,嚼在口里,口齿熏香,确有一种酒足饭饱的满足。

    到开平已近晚上,草草作食,便准备融入他乡。

 

    初二的早晨,是在一家难得开门规模颇大的饭馆里品尝的。广东人俗称“喝早茶”。味道虽算不上地道惊艳,但是飘香的榴莲酥、爽口的肠粉、精细的杂粮糕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新年开门红。毕竟是在广东本土尝到的。虽不精致,不过也暂时安慰了一下我们渴尝美味的胃肠。只是我们众多朋友围成一桌,早已不像当地人那样,喝両壶美茶,点两盘小点,闲话家常或是民生。而是风卷残云间箸起盏落,谈笑风生,速战速决,已不似那般悠闲的淡品了

   要离开上川岛的早晨,我们又围炉合品了。水晶糕是我每到广东必点的,明知食材普遍也不贵,我依然甘之如饴。光是透明如洗的明亮色泽就已经让人向往,加上里面撒落的点点桂花糖,依旧不腻而爽,凉口凉肺,嚼劲十足。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22 19:10:5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26 19:55:07编辑过]
只要心是晴朗的生活就没有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回帖

16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83
发表于 2013-2-27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得哈拉子流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2-27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段时间美食是潮流。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798
发表于 2013-2-28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继续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21:30 , Processed in 0.0546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