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15|回复: 12

[讨论]  爱护动物,从我做起!

[复制链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发表于 2004-11-6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熊取胆]为什么这样对待生命!


亚洲黑熊的分布


[B]难以对付的两个问题[/B]
在和一些不关心环保甚至心存抵触的人交谈时,我经常碰到两个难题。一个是:“你说对动物要讲感情,那为什么还吃鸡吃鸭,宰猪宰羊?”

  我认为,感情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一种思想反映。一万年以前,就是人吃人也被认为是合理的。因为那时候就是这个条件,从政治上说,两个部落相争,必须是你死我活;从经济上说,我俘虏了你,你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我也养不活你,最好的办法是我吃了你。从文化上说,人吃人并不存在不道德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人吃人自然是不道德的了。人类的伦理、道德、感情也随着客观的条件而相应地发生变化。举例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这关我什么事?!”“这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这就是旧的道德传统遭到冲击,而市场经济又物化了人们思想所产生的一种冷漠感情。当然,这不代表全部, 一些先进的代表正义和未来趋势的伦理、道德、感情,始终在中国这块国土上宣扬。如“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等等。

对待动物也是如此,人与动物之间,原本就和动物与动物之间一样,只是食物链的关系, 伦理学从来没有超出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人爱猫爱狗或爱别的动物,但这种爱就好比把鸟关在笼子里,把金鱼养在水缸里一样,都是为我所用,和吃动物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人在伦理上从关心人类逐渐延伸到关心自然,关心自然中相互联系的各种生命,已经和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过程。如中世纪的欧洲妇女喜欢用鸟羽来装饰帽子, 有时候一顶帽子上要用十多种鸟类的羽毛;还喜欢穿裘皮大衣,以裘皮大衣的华贵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当时就有一些先进的妇女组织起来, 反对这种戕害动物的行为。她们的正义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和名流的支持。经过大家的努力,社会风气变了,再也看不到以鸟羽做帽饰和穿裘皮大衣的妇女了。因为道德观念变了,认为这样穿戴并不光彩,而是耻辱。相反的,现在还有些中国妇女仍以穿裘皮大衣为时髦。这就是文化、道德上的差距。这种差距也表现在活熊取胆上, 中国人无所谓,西方人感到不能容忍。当然, 这种差距是可以缩短的,道德、思想、风气也会变的。至于食用家畜,目前还是生活所需要,这和生态保护没有太多关系。也有一些素食主义者不是因为宗教的关系,也不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而是因为热爱动物。我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朋友, J·鲁宾逊就是其中的一个。至于素食或者一种新的饮食方式会不会成为未来的潮流,我不知道;但不能因为我们吃了家养动物,就推论可以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影响到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珍稀动物。即使我们吃家畜,也要讲点道德。如香港禁止倒提鸡鸭,美国有的州禁止买卖活的动物食品,在德国如要买活鱼回家,必需在塑料袋中装水,还要放一片提供氧气的药片。而我们许多中国人不是这样,以吃珍稀动物为荣,而且吃得越残忍越“过瘾”,甚至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加以宣扬。这不是文明,而是野蛮。

另一个问题是:当我们谈到要保护某种植物或者某种动物的时候, 而正是以破坏这些动、植物为生的人会出来质问我们:“你们是要保护人,还是保护动物?”

说心里话,一想起目前许多动物、植物以及大自然的处境, 我对人真不那么同情。第一,人太多了。数量超过了一定界限,就成了质量问题。世界上现有多少人口?中国已经超过了十二亿,真感到人多成灾。我到过加拿大,那里人少,真感到人少是福。想想我们,这么多人要吃饭,要穿衣,要盖房,要修路,要烧柴或用别的能源,许多人死了还要买一口棺材,占一块地,这对地球的压力太大了。

  第二,人做的坏事太多了。大地是我们的母亲,生我,养我,教育我,给我一切,还严厉教训我。 但我们恩将怨报,把原始自然林淹成水库; 把坡鹿栖息地建成牧场;把热带雨林垦成橡胶园; 把黄河的灾难移植到长江和其他流域; 把大片的耕地变成灰沙砖瓦和沥青水泥所组成的“沙漠”,然后又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草原和沼泽;现在又有人主张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地方,修一个超世纪、超世界的大水坝。人啊,人啊,什么时候你才能变得老实一点呢?

  第三,更可怕的是人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给这种贪婪、无知、短视、狂妄披上了救世主的外衣, 把自毁家园、造孽子孙说成是“现代文明”,其顽固根源就是总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类高于一切,人的能量大于一切,所以人可以肆无忌惮地砍伐森林,消灭动物,污染河流、破坏臭氧层,把地球搞得面目全非。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不可以反省一下,把人类的感情、伦理、道德往动物和其他生命方面倾斜一点吗? 难道我们保护自然就是不保护人吗?当然不是,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保护自然本身就包含着保护人及人的未来, 只是有些人眼光短浅看不到就是了。世间有千千万万个物种,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不能为了保护一个物种而排斥其他的物种;如果其他物种都灭绝了,那么人这个物种也只能同归于尽。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总之,人太多了,人太放肆了,人做的坏事太多了, 人的认识太有悖于自然历史和现实了。因此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我很欣赏老庄哲学。过去许多人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倒退哲学。清静无为,不思进取,小国寡民,几乎成了否定他们的定语。殊不知这是小退而大进,无为而无不为,是站在大自然的高度看社会,高瞻远瞩,博大精深,与万物共存,与日月同辉。难怪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年访华时在上海复旦大学演讲说,他最崇拜的哲人是中国的老子,因为老子的哲学是救人救世的哲学。

如果站在自然历史的立场来观察人类的特征,我认为给予以下形容词是不过分的:狂妄自大,自私自利,心胸狭隘,鼠目寸光,自作聪明,胡撞蛮干,饮鸩止渴,祸及未来。现代科技所创造的财富,可能正是给人类自己准备的“最后的晚餐”。愚昧者和觉醒者都可能反对这个说法,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以人类近千年、特别是近百年的实践来检验,社会和自然的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切。因此,我只希望在社会和自然之间 人类要谦逊一些,慎重一些,节制一些,以取得相对的和谐和发展。我反对的是破坏自然、自戕人类的文明;提倡的是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生态文明。而倡导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现实,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人类最有智慧,最有能量,但终究是自然界的一员。人在自然界中,有其应有的位置,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我看到有本杂志的一篇文章标了一个显赫的题目:《把人字写得更大!》我反其意作了另一篇文章:《把人字写小些,更小些!》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有分寸地写道:“人字原本多大,就写多大。现在是写得太大了,应该写小些,小些,再小些,把人字写在原来的位置上。”



[此帖子已被 那个人 在 2004-11-6 16:43:0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6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熊玩轮胎的那幅图片我看后很心酸。










我们可爱的朋友


[此帖子已被 那个人 在 2004-11-6 16:16:3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6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熊取胆令人毛骨悚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驻中国代表葛芮女士,前两年曾经参加帮助中国建立黑熊救助中心的工作,解救那些被熊场用作提取胆汁而常年囚禁的黑熊。一次解救行动中,当她们打开关熊的铁笼,看到一只被关了13年的黑熊从笼子里蹒跚爬出来,全然不知草地山林为何物,战战兢兢不敢迈脚的情形,一行人无不泪如雨下。自然之友成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莽萍女士告诉记者:所谓活熊取胆就是直接把一段钢管植入活熊的胆囊,定时抽取熊的胆汁,其疼痛之感相当于人在胆囊炎发作时的疼痛。植入的钢管本身也会引起发炎、疼痛。为了防止熊抓挠植入的导管,熊场就给熊各种限制,使其不能活动或者不能触到导管。抽取胆汁时,疼痛和恐惧往往令熊惨叫不止。很多熊场的熊,几年、十几年就是在这种死去活来的折磨中度过一生。


目睹活熊取胆
我为人类感到羞愧!——那一年的初春,我和原《江南游报》的总编辑祁子青被严寒困在长白山脚下的仙人桥。说是“困厄”,其实也就是我们的越野车水箱被突如其来的寒流“炸”坏了,一时半天回不了通化而已。万万比不得“夫子之厄于陈”的。而且正好有暇尽兴地游览仙人桥熊场。

抽取熊胆无疑是一场噩梦,……倒了霉的熊像果冻似地颤个不停,惨叫声惊天动地……没有人能够确切地告诉我,这个没有桥的地方为什么被叫做“仙人桥”。传说自然很多,而且几乎每个传说都和熊瞎子有点关系,可见此地自古多熊。   

熊场紧挨着鹿场。场主很热情。事实上,只要看到过鹿群在草地上悠闲地溜达,马上就令人感到熊场是熊牢。场主解释说:熊,是不能放养的。大概是有别于肉用熊,这里的熊被称为“胆熊”。那熊房不知是什么建筑改建的,光线很暗。每只熊都单独囚在大铁笼里,人立而嗥。那一年的仙人桥熊场至少有15头胆熊,有黑熊也有棕熊。熊场养熊的目的并非如外界讹传是什么“那时候剁下预约献给首长的熊掌,而且只要肥腴的右掌”。养熊的最大目的就是抽取熊胆,赚取令人毛骨悚然的利润。

这一天的上午8点,令人肝胆俱裂的一幕开始了。和饲养员在一起的时候是熊们心情最好的时候,但一看到四个彪形大汉进来,熊群立即如见鬼魅似地长号起来,把铁笼撼得摇摇欲坠。饲养员说,这傻东西可灵了,因为是每天上午8点准时抽胆汗,所以一到7点3刻,它们就没心思进食了,每头熊都有大祸临头之感,发出求救的呻吟。

彪形大汉身穿白衣,脸上毫无表情。你可以想象他们就像走向一根木桩一样走到3号笼前,闪电般伸出一支特制的铁钩,勾住熊脖子,后者大难临头,立即暴眼龇牙地哀嚎起来,熊尿当即潸潸而下……熊的力气当然很大,但是当它的四肢被铁钩“摆平”成一个黑色的“大”字以后,也只能像十字架上的殉难者一样无力地垂下头来哼唧。

这是一只体形小于棕熊的黑熊,也被叫做“狗熊”。由于现在胸腹全裸,酷刑的全过程也就可以一览无余。熊肚上熊毛剃净处有一道永远不能痊愈的刀口。在相当于人类肝区的部位(右胁下),人们用手术为熊造了一个瘘管,直通熊的胆囊,外连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平时用一种粘性很强的敷料把软管和创面紧紧包扎起来,抽取胆汁时打开包扎,将针筒插入塑料软管。

那么,这样的过程就是敲骨吸髓的过程了———在墨绿色的胆汁被迅速抽吸时,可怜的熊张大着嘴,两眼暴凸,肝区痛得像果冻一样颤个不停。

最要命的是,那针筒为了等候胆汁而时抽时停,熊的哀叫也就呈现一种间歇性的上滑颤音和下滑颤音,碜得我们的胃部也痉挛起来。

我们仍然无法想象当一种活体在无麻醉时被活活抽吸汁液的痛楚,这一刻我只想到人们活吸猴脑时的狰狞面目和猴的龇牙咧嘴。这场酷刑从8点一直持续到10点,惨叫声响彻山坳,15只大熊全被抽取了胆汁,动作是极利索的,再“力拔山兮”的大家伙,只消被黑无常似的铁钩一勾,就目瞪口呆,颓然若死。每只熊根据体格大小,每天分别抽取150毫升到200毫升左右,抽完胆汁的熊都很懂事地捂着肝区蜷缩在笼内哆嗦,晶亮的小眼睛,有的还挂着泪……事变猝然:5号熊为反抗虐待而拉出了自己的肝肠……众熊哀号,“狱暴”在即熊胆自古被列为中药十大名药之一。

《本草纲目》载,熊胆苦、寒、无毒。主治时气热盛、暑月久痢、疳慝心痛;治一切恶疮,小儿惊痫。又为退热清心、平肝明目之良药,对顽固性湿疹和肝硬化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熊属于国家濒危保护动物,我国的熊主要有三种:棕熊、黑熊、马来熊,现在数量已经很少,仅剩1万余头。   

很多年来,憨态可掬的熊在商人眼里只是一堆商品的原材料:熊胆、熊脂、熊掌、熊皮……它有很长的冬眠期,视线较差而嗅觉听觉敏锐。对人的危害性远远低于虎狼,一般你不惹它,它和你各行其道。它又是个著名的杂食者,野果嫩枝,蛙蛇鼠鱼,荤素咸宜,很少与人类争抢食物资源。但是,匹熊无咎,怀胆其罪。每毫升熊胆汁据说已卖到1元(500毫升起售),干熊胆粉就更贵了。   

与此同时,熊的数量也在剧减,只要想想一头熊每天早晨要像奶牛一样被榨去体内的大量汁液,就可知道它的寿命是决计不长的。熊场主说,最长的也就在他手里活到过3年。   他对我们关注熊的痛苦表示极大的惊讶和藐视。在他解释一个男子汉根本不必去理会一个畜牲的感受时,熊舍内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叫声。   

这是上午10点30分左右,我们跟着场主冲进熊舍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5号笼内的棕熊(也叫做马熊)扒开了创口,把一副肝肠拉了出来高举着狂嗥,血流遍地。马上有人撞钟示警。马上有应急人员冲进熊舍,挥舞着利斧和大铁钩。完了。场主说,这倔东西这几天已不安分,早该给它穿上“铁马夹”的。现在要紧的是赶紧“抢救”熊掌!他跺着脚,口气十分腥臊难闻。熊掌是必须活砍的。我们发觉熊笼是有机关的,启动“凡尔”后,一侧笼壁立刻压向熊体,制得它丝毫不能动弹,有人迅速递上砧板,然后只听“噗”地一声,利斧闪光过处,5号熊的右掌当即肉粽一样被血淋淋地砍下。濒死的熊虽然力大无穷,但此刻只能一声连一声发出硬勺刮动搪瓷面盆似的尖啸。然后砍下左掌和后掌,血,流满熊舍,我们从来不知道,一只熊竟有这么多的血而且这么粘稠。大熊喘着粗气,眼神渐渐散乱,完全成了一个血球。大概是屋内杀气太盛,笼内的10余头大熊忽然一起发出摄人心魄的哀鸣。那种来自山林的充满原始兽性的无比压抑无比愤懑的警告足够令人发指、令人脚软,粗陋的熊舍被震得咔咔直响……但场主不愧是屠夫出身,在大熊们作势暴动、众人争相逃命的危急关头,他喝住众人,冒着极大的危险,指挥壮汉给最凶暴、最有可能自残的几头大熊穿上“铁马夹”。我们现在看清楚了“铁马夹”。铠甲的式样,极笨极重,即令“极其长大的”吕布也无力承受得了,场主故伎重演,启动“凡尔”,制服大熊,注射麻醉,然后咣啷一声用“铁马甲”把大熊整个身体“铐”了起来,它使人不能不联想到中世纪欧洲的“贞节裤”,两者的区别仅仅是后者的“窗口”开在泄殖腔,前者的“窗口”刚好开在肝区。披挂以后的大熊仍然每天可以抽榨胆汁,可以作果冻状颤抖,却无以自残,运用之妙,足可以使古之酷吏们惭愧的。说来也真不可思议,一看到“铁马夹”,原拟起义的大熊突然都安静了。

“铁马夹”真厉害,可见一斑。场主得意地说,熊最喜挠痒痒,也最怕挠不着痒处,该刑具一上身,闷热之下,必定虱蚤横生,到时候即令是“熊王”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地向他乞性乞命。场主长相鹰视而狼顾,自称姓来。该不是著名酷吏来俊臣的后裔吧。临走时只听他呵斥手下说,快剥!熊皮要趁热剥,活剥更好。离开仙人桥时仍然没人说得清楚仙人桥的来历。说法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说法是很久很久以前长白山人熊相搏太过,轩辕皇帝(有熊氏)知道后认为是人熊语言不通所致,于是在此造了一座大石桥,称但凡人熊一过此桥便心意相通,可以互不侵犯。问题是人们普遍相信此桥乃宝物所造,于是拖家挈口、呼朋招友地去拆桥。于是人熊之间不再有沟通的可能,而责任仍然在人。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现在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祖先的图腾曾经就是一只大熊;不信的话,你至今还能挖出残桥的石碑来……


活熊取胆 禽兽不如
  “开膛破肚,皮开肉绽”是人人闻而色变的切肤之痛,可是当我们在使用熊胆粉、熊胆酒,甚至把熊胆汁大肆制成所谓支部美容品时,是否意识到,“活熊取胆”就有这么一种惨无人道、却被称为“合理开发利用的”过程。

  据“世界日报”一篇题为“取活熊胆汁,动观者心魄”的报道,在东北的一家名为仙人桥的养熊场,十余只被称为“胆熊”的黑熊、棕熊被囚禁在一个个铁笼之中,它们都已被
判无期徒刑,终身囹圄,而且还时常被谋财害命的养熊场老板抽取胆汁,日日遭受皮肉之苦。

  每天,当身穿白大褂,医生模样的人一露面,群熊顿时就象见了小鬼似的哀嚎起来,每头熊都知道又将大难临头了,冷酷的白大褂在一只黑熊笼前伸出铁钩,勾住熊颈,黑熊顿时龇牙咧嘴暴眼地哭嚎起来。熊的腹部有一条永不愈合的刀口,刀口上插一管,直通胆囊,取胆汁时,打开软管即可,当墨绿色的胆汁(这被经营者视为源源流出的财富)被一股股抽取出来时,无辜的熊大张着嘴,剧烈地喘息着,双眼凸暴着,四肢颤抖着……这样的酷刑,从上午八点到十点,每天不拉,从每只熊的身上榨取的胆汁150~200毫升,抽取时,熊场里便响起这令人撕心裂肺、却能令操控者充耳不闻的熊的哭诉和呻吟,抽完胆汁的熊捂着腹部蜷缩于笼中浑身颤栗,亮晶晶的小眼睛上还往往挂着一般是无奈地泪……

  有些熊因为无法忍受这活地狱般的凌辱,竟发生有自残的行为,上午十点三十分,有人喊:“五号舍出事了”,当记者跟场主冲到这间熊舍时,被眼前血淋淋的场面惊呆了,五号熊舍的一只棕熊自扒创口,把肝肠内脏拉扯出来,狂号着挥舞着,似乎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人类抗议,其惨烈之态令人目不忍睹。此刻,贪婪成性的熊场场主却喊着:“快,抢救熊掌!”立即有会意的下属拿来了利斧,可面对这血肉横飞的场面,谁也不敢上前,场主急的直跺脚,大喊:“熊掌必须活着砍!”又见利斧闪落之处,五号棕熊的熊掌被血淋淋地砍了下来……

  这时,周围所有的困兽,十余只黑熊、棕熊一起发出摄人心魄的狂躁地哀鸣令人耳不忍闻,胆战心惊!

  当然,那只熊掌在酒店的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中被服务员小姐优雅地端上来,被本来就脑满肠肥的食客们大快朵颐,谁还会想到这曾是一个活生生的血肉有情之物的一只十指连心的手呢?

  使用熊掌等野味已经被明令;禁止,但媒体上的熊胆粉广告,市场上熊胆酒、熊胆滋补品、化妆品等还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不能不令人焦虑万分,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动物及动物制品的贸易一天不禁止,天下这活熊取胆一类的惨剧就一天不会结束,这种暴虐的行径除了人类,世上任何禽兽也不会做得出来的。目前,全国仍有6500只熊被活活禁闭在养熊场中用于“活熊取胆”,它们一天不被解放,这世界就一天不会安宁,天怨地怒呀!



[此帖子已被 那个人 在 2004-11-6 16:26:2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6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活熊取胆,道德不道德?

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惠安一黑熊养殖场:有人引流胆汁黑熊都会主动配
  福建归真堂药业有限公司下属的惠安净峰特种动物养殖场,开发以熊胆为原料的系列复方药及保健食品,创建于 1993年,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黑熊驯繁基地,该养殖场的连小姐对记者说:“目前该养殖场共养殖黑熊 300多只,几年前就淘汰了给活熊体内插引流管的做法,而改成‘无管引流术’进行人工取熊胆汁。其做法是,选用 3至 5岁的黑熊,在胆道附近作个小手术,几周之后黑熊的伤口就可愈合,但会在体内留下一个小洞,每天引流胆汁时,只要把一小导管插入手术小洞中,胆道被刺激后,熊胆就会从导管中流出,取完胆汁即拔出小引流管,整个取胆汁的过程,黑熊没有什么痛苦;另外,由于给黑熊引流胆汁时都要给它们喂牛奶,所以黑熊一看到人来引流胆汁都会主动地跑过来,很配合的。”
  连小姐还介绍说:“黑熊每天能分泌胆汁约 2000毫升,但为了保证黑熊的消化和身体健康,他们对每只熊一般每天只引流出 10至 80毫升的熊胆汁。”
  
  活熊取胆遭到尖锐抨击
  看看这些标题:《放弃熊胆:一场期待三千年的救赎》、《“活取熊胆”是时代的耻辱》、《两黑熊被抽胆汁 10年,肚子上打洞每天抽两次》……近期,有媒体用尖锐和批判性的报道,抨击了人类伤害与长期凌虐动物的现象,文中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了黑熊对人充满了恐惧、愤怒和悲苦的神情。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硫酸泼熊的清华学子,如果说个人为“实验”而伤熊都会受到惩处,那么用熊胆生产药品的商家大规模“伤熊”应该怎么看待?虽然“亚洲动物基金”已经全面展开了拯救黑熊的运动,但目前没有相关部门制订法律法规对活熊取胆进行规范。
  不过, 5月 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已起草完毕的《北京市动物卫生条例(征求意见稿)》用一个章节的篇幅,对动物的生活、运输、医疗、屠宰四方面的福利都作出了规定。如任何人不得无故骚扰、虐待或伤害他人饲养的动物;在运输中,运输车辆必须保持清洁,并避免动物遭受惊吓、痛苦或伤害;因控制动物疫情或其他需要必须宰杀的,应使用使动物产生最少痛苦的人道方式进行。动物被宰杀时必须隔离,不得让其他动物看到等。
  当动物的尊严和感受遭遇人类的文明和道德,你会怎样看?
  
  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黎昕:不能笼统地说不道德
  对活熊取胆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说符不符合道德。因为每个人的道德评判标准不一样,钟情于动物的人肯定不会让小狗在街上流浪,更不用说会允许对动物血淋淋的屠宰和取胆引流了;所以,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活熊取胆是可取的还是不可取的。因为人和动物之间也要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如果确实是为了治病救人和医学上的需要,只要不是濒危的保护动物,并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人类对人工饲养的活熊进行有限制、科学地引流取胆是可行的。
  动物于人类生命而言是第二位的,当人类疾病需要动物身上的成分作药用或医学研究时,在现行法规没有限制不能对活熊进行取胆时,公益事业与经济效益产生矛盾时,就应找一个平衡点。如果是濒危保护动物,则应从动物的物种生存情况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并从制度上、法律上进行规范。
  再比如中华鲟虽然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一直被禁止捕杀上市流通;但由于大量养殖,现已重建了种群。因此,有关部门可根据现状适时修改有关规定,有条件地放宽对中华鲟等野生动物的限制,允许少量上市流通,让养殖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会更有利于保护。为此,广东籍全国政协委员就已提议,要求解除中华鲟的“禁食令”。
  
  省科协谢先生:
  相比杀熊取胆,活熊取胆是一种进步
  熊胆的独特药用效果是人所共知的。以前取熊胆,都是杀熊以后摘除整个胆囊。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动物学家、药物学家联合研究出“活熊取胆汁”技术,从此不用再杀熊取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对于动物保护更加重视,已基本上见不到杀熊取胆的现象了。人得病了很痛苦,熊活取胆汁也痛苦,但这两个痛苦,哪个更重些呢?况且早在 1988年 11月,国家卫生部就颁发了“引流熊胆”暂行管理办法;而且,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药物实验,刚开始都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
  药物学家目前还未能研究出能取代熊胆的药物,从活熊身上取胆汁应该说是较人性化的举动,总比过去的宰杀进步了许多。如果说能治病救人的活熊取胆是残忍的,那么,只为了取乐的西班牙的斗牛活动就更野蛮残忍了。
  将熊活体取胆说成是一种罪恶,那么人类首先不能吃肉,不能宰杀猪、牛、羊、鸡,其次你不应该使用取自任何动物身上皮毛。推而广之,凡是有生的东西都不能食用了。相比之下活熊取胆难道就不道德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6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一:一只熊凄然无助的眼神。

图二:活熊取胆需要给熊做一个终生手术,将一个金属管插入熊的腹部。图中可见插管的部位已匮烂发炎。

图三:不仅仅要插金属管,有些熊的金属管还要连着长长的胶皮管,悬挂在体外。

图四:熊场为防止熊伤到人,将熊的大部分牙拔掉,两个主要犬牙要锉平。由于失去了大部分牙齿熊失去了基本的咀嚼功能。熊的食物仅剩下糖和骨粉混合的流食。

图五:熊场的一角。前面的白色柜子就是熊的医疗用柜。柜后面的大量“黑点儿”是老鼠屎。熊的医疗条件及生活条件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966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894
发表于 2004-11-6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妈的 禽兽不如
用语是不礼貌 但这是对他们最礼貌的敬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0

主题

3699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18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11-6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唤动物福利立法



本报记者 毛磊

●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

●动物是生态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还是人类的亲密朋友

●动物福利恰恰正是人类同情心的延伸也是人性的拓展

●今天立法保护动物福利正是关怀明天人类自身的需要

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按专家的分类,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工作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等。

2002年岁末至2003年初的一段日子里,北京寒冬降雪,水面冰封,万木凋零,越冬野生动物食物匮乏,遭遇严酷考验。热心市民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相互合作,救助了大量挨冻受饿的珍稀动物,而过去一年中共有1244只野生动物获得救助。

但是,人们自发行为的作用是有限的,人们期待立法保护动物。从表面上看,立法保护动物福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处置动物的自由和权利。但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今天立法保护动物福利,正是关怀明天人类自身的需要。

一样知冷暖知疼痛有喜怒哀乐

近年来,接二连三出现的“给活猪注水”、“割掉宠物狗的声带”、“硫酸伤熊”等虐待动物的事件,频频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人们发现,在人类意志支配的世界上,与人类一样知冷暖知疼痛有喜怒哀乐的动物竟然有这么多的苦难。动物不仅是生态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还是人类的亲密朋友。

《深圳商报》去年6月5日刊发的这段报道的确令人深思、令人震悚:“一个9岁的孩子,看到菜市场里的鸡下的蛋特别小,就产生了好奇:这里的母鸡下的蛋为什么小得像鹌鹑蛋呢?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与其他孩子一起到菜市场和屠宰场调查,结果发现,菜市场的鸡因为经常看到同类被宰杀而紧张恐惧,因此便产出不正常的小鸡蛋。”

这篇报道还披露,“最让孩子们感到震撼的是,在屠宰场的宰杀池前,当一头猪被宰杀时,周围待宰的猪都背向这头猪,本能地躲避,不敢目睹,不少猪吓得全身哆嗦。动物被屠宰时的这些遭遇让孩子们感到非常不安。”

动物需要待遇保障

2002年3月12日,北京市育民小学五年级的同学给全国人大代表寄去“珍惜动物的公开信”,得到了北京团全体代表的回音。同学们向社会呼吁:“停止一切虐待动物的野蛮行为!”

2002年5月28日,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主持召开的动物福利立法国际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开幕。20余位动物保护专家和法律专家就中国动物福利立法、圈养动物保护立法、宠物管理立法等有关议题进行了研讨。

在会议上,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有关动物福利的严肃话题:人类从多大程度上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在生存需求上的相通?人类在从动物身上获取利益的同时,该给动物怎样的待遇和保障?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法学研究室主任宋伟博士认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法学界和全社会都应关注动物福利,制定相关法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不但对列入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要依法保护;对于一般动物,特别是那些人工饲养的禽畜,也要给予“动物福利”。

宋伟认为:近几年出现的疯牛病、禽流感等恐慌事件表明,不遵照动物福利标准,会影响进出口贸易和人类健康。动物福利同时也关系到经济问题。欧盟及美国等国都有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如果肉用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不按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检验指标就会出问题,而影响肉食品的出口。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不久前欧盟销毁的从我国进口的肉食品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立法照亮动物世界

2003年1月1日起,《北京市公园条例》已正式实施,在公园中惊吓、投打、伤害动物的要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88年我国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了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虽然这部法律规定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把野生动物和人的关系放在了一种从属关系,对此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是这部法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确实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工作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还没有法律地位。

据林业部法规处有关负责人透露,《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正在研究之中。该法的部分条款将会体现动物福利的理念,并将加大对猎捕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

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改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到征求专家意见阶段。这个修改稿增加了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两个章节。将动物福利内容正式写入我国动物相关法案还是首次。

人性的光辉将通过立法,透过人类自身照亮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动物世界。这正是人类同情心的延伸,是人性的拓展。法治保护的屏障不仅覆盖了珍贵的野生动物,而且家养动物、畜牧动物、实验动物、工作动物也能享受到这一立法的恩惠。这一立法突破,预示着中国法制进程的又一进步。

短评:“福利”对“虐待”还账

宫晶珠

或许不要再等多少年,在我国一些地方长期得不到保护甚至遭受无情虐待的动物,也终能得到立法阳光的普照,迎来属于天地万物本该共有的“福利”社会。

目前,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上演着司空见惯的一幕幕虐待动物的镜头。很少人愿意正视它并且承认它的存在。也许有人始终不认为那是不应该的事,也许有人认为关注动物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十分荒唐乃至“出位”的事情。

但是,文明的渴求使人类终将在信仰的时空中发出更高的呼唤,并且要支持人类在现实中不断向更具理想的社会前进。我相信,人们不会简单地被所谓“人类为万物灵长”的旗帜下冠冕堂皇的虐待所说服,哪怕今天没有认识到,未来也一定会明白,人之外的生命不仅在自然形态上赋有意义,在建立尊重生命的社会形态上也具有更深刻的价值。而且,在我们的前头已有先行者:从1822年英国世界上第一部反虐待动物法案诞生到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与地区都相继出台了法律来保证动物的基本福利,禁止虐待和无故伤害动物。最近,德国国会更有惊人之举———通过了一项决议,要用宪法来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这些法律成果都直接源于100多年来人类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进步,表达的是人对其他物种和生命的善意。人们或许不该忘记,在刘海洋伤熊事件之后,我国的法学家们意外发现,我国现行法律竟然没有一个可以适用的条款。

我们期待有那么一天法律会切实改变动物的命运,相信这已不很遥远。

《人民日报》(2003年01月15日第十四版)




[此帖子已被 东篱采菊 在 2004-11-7 23:35:2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4

主题

140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478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11-6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终于发了一篇让人深思且可以耐着性子看完的帖子!!!!!



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78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41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4-11-7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210

回帖

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644
发表于 2004-11-7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由 [B]那个人[/B] 发表:
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风在响,雨在下,人生聚散无常,
别放弃,别难过,好好珍爱自已,
风雨停,继努力,阳光伴你前行。
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6781

回帖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8
发表于 2004-11-7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8 14:42 , Processed in 0.0960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