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2|回复: 4

[讨论] 孔强事件(超爆笑)

[复制链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发表于 2004-12-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流传得很火的孔强事件录音

孔强,山东人,曲阜工商局公务员。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众人评说的“网络明星”,这个局面可能谁都没有料到。

  一个多月前,孔强打了一个电话给方正科技的售后服务热线,希望对方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供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帮助他“维护法律的尊严”。对方答应请示领导后再给他答复。

  数天后,一段内容为孔强指责方正售后服务热线没有按时回复的对话录音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这段录音甚至位居一些网站下载排行榜的三甲之列。众多听了录音的网民发帖讥笑他想敲诈勒索,有损公务员的形象。
阐述一下缘由:这哥们买了一个联通的cdma,嫌信号不好,就准备告联通,打算写个10万字的投诉信,但没有笔记本电脑,于是他就找到了方正,让方正出于人道主义捐献给他一个笔记本电脑,人家不给.............................于是就出现了这一段电话录音,超爆笑!!
 下载

下载2

 

[此帖子已被 我好毒 在 2004-12-7 10:11:1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省曲阜市工商局郑重声明:
  
   最近,网上连篇累赎地刊登了孔强的文章,关于孔强同志的情况,我局郑重声
明如下:
   1、孔强早在2002年就因病在家休息,一直未上班。
   2、孔强同志已不具备执法资格,其公布的公平交易检查证已经作废。2002年全
系统经过统一考试,重新下发了行政执法证,只有取得行政执法证,在执法岗位上的
才是行政执法人员。
   3、对于孔强同志组织上一直以关心照顾为重,在其病休期间一直按时发放工资

   4、孔强同志现未在曲阜居住,至今局里多方联系不上。
   5、其所有行为均为个人行为。
  
  
   山东省曲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四年十一月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title>还原“孔强事件”真相</DIV>

<DIV class=bt_date>(2004-11-17 09:52:27)</DIV>
<DIV class=bt_content>

【周末报报道】孔强,山东人,曲阜工商局公务员。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众人评说的“网络明星”,这个局面可能谁都没有料到。

一个多月前,孔强打了一个电话给方正科技的售后服务热线,希望对方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供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帮助他“维护法律的尊严”。对方答应请示领导后再给他答复。

数天后,一段内容为孔强指责方正售后服务热线没有按时回复的对话录音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这段录音甚至位居一些网站下载排行榜的三甲之列。众多听了录音的网民发帖讥笑他想敲诈勒索,有损公务员的形象。

身为公务员的孔强真是在敲诈勒索吗?他和方正售后服务热线的通话录音为什么会在网上流传?周末报记者为此展开了颇为艰难的调查,试图还原出这起事件的真相。

孔强以公务员身份敲诈方正?

“现在我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会一惊,怕一接就遭到人家破口大骂。电子邮箱轻易也不敢打开,里面全是骂我卑鄙无耻的邮件。”11月15日,孔强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语调低沉,“都是那段电话录音给闹的。”

采访孔强非常难,可能正如他所形容的,害怕外界与他联系。

从11月10日起,记者开始拨打电话录音里透露出来的小灵通号码以及他在网上留的手机和固定电话号码,同时还给他发了电子邮件。但那些电话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一部固定电话甚至已经欠费停机。

所幸记者坚持不懈,4天过去后,孔强终于给记者回复了电子邮件,说自从电话录音在网上流传后,他就不敢和外界多联系了,他还给了记者一个新的小灵通号码。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详细讲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

他说,一个多月前,自己正在投诉中国联通,并准备到网上发文章谴责中国联通对消费者的态度。为了反衬中国联通的服务质量差,他决定请一些公司提供他们在优质服务方面比较好的案例,这样在写文章时就可以和中国联通的服务做个比较。“由于文章发得比较多,也就等于宣传了企业,我的请求是如果用了他们的材料,就让他们给我提供个笔记本电脑。”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联系了浪潮、海尔等多家公司,但其要求均未能得到对方同意。于是,孔强又打电话给方正科技,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对方答应向领导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他回复。“当时我跟接电话的小姐说我很急,小姐答应不管行不行,都在两天内给我回复,但我等了5天还没有回复,我就又打电话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气愤。”孔强说,那段电话录音记录的就是他指责方正言而无信的过程。

在电话录音中,方正科技43号接线小姐回答孔强的问题时先说“有关人员正在处理这件事情”,然后又说“正准备给您打电话”。

孔强却始终认定一点:你答应在规定时间内给我回复的,却没有照做。在交谈了几分钟后,43号小姐又问:“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多次联系但是电话无人接听,是怎么回事啊?”孔强回答:“我的电话24小时都开机,是我求你们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接电话呢?并且我还给你们留了‘伊妹儿’。”对方一时语塞。

在录音的第15分钟处,一位男工作人员接过了电话。他在确认孔强不是方正科技的用户后,便说我们这儿是一个售后服务电话,主要面对方正科技的用户服务。孔强立即反驳对方,在他第一次打电话时不说明这一点,现在却以这个理由来搪塞。但那位男工作人员还是继续问他:“对用户这个词是怎样来理解的呢?”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在这段时长近22分钟的录音中,孔强上来就要对方做好录音,并称自己也在录音。

他还自报家门,透露自己是曲阜工商局的工商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不过他也表示,这次交涉只是个人行为,与其供职单位无关。“我不是想拿工商干部的帽子压人家,只是表明我本身就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决不会容忍对方漠视消费者的傲慢态度。”孔强这样向周末报记者解释他透露自己身份的原因。

而因为孔强在网上发了大量投诉文章,11月10日,他所在的曲阜市工商局还公开发表了一份《郑重声明》。《郑重声明》大意说,孔强一直病休,其公平交易检查证已经作废,不再具备执法资格,只有取得行政执法证,在执法岗位上的才是行政执法人员,因此他的所有行为均为个人行为。

但一些网民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孔强是在以工商干部的身份敲诈方正科技。于是,孔强成为这些网民的众矢之的,并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种情况。“有人还自称就是方正公司的。”他很气愤地对记者表示。

“说心里话,骂我的都是好人,因为他们有良知、反感丑恶的行为。我要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孔强说,只不过骂他的人都忽视了一点,就是他并没有要求对方必须提供电脑,“如果没有用方正的材料,白送我一台电脑我都不会要。你不给,我无所谓。我气愤的是,你不能答应了给我回复,说话却不算数,并且还狡辩。”

也有网民赞同孔强的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在这起事件中方正科技的服务态度确实存在问题。一位网民说:“孔强有打电话的权利,方正也有拒绝的权利,可是方正没有涮人的权利。”另一位网民则直言,“孔强拉赞助的行为和方正的言而无信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录音是谁放到网上的?

在采访中,孔强称,最令他感到气愤的是,方正科技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将他和对方交涉的电话录音放到了网上,并且经过了剪辑。不过,方正科技公关部的易娟小姐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否认是方正科技或其工作人员把电话录音放到网上的。

易娟说,方正科技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绝不可能把电话录音或者其他客户信息擅自对外公布。“这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方正科技及其工作人员都很清楚地知道这么做的后果。”记者请她介绍方正科技在保护信息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她表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经验,方正科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密制度,通过一整套严格的保密措施来保护客户隐私。但由于具体条款涉及到公司管理制度,不适合对外公开。她还提出了与孔强完全相反的说法:在电话录音中,孔强称自己也录了音,“为什么不可能是他自己放到网上的呢?”

对于方正的这一说法,孔强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表示,尽管在电话中他一再声称自己也在录音,实际上他压根就没有录,因为他是用小灵通打的。而那台小灵通是UT斯达康产品比较老的那种,并没有录音功能。他还说,那个小灵通是机卡一体的,也就不能像手机那样可以换到有录音功能的上面去。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没有录音,他立即给那个小灵通号码的归属地——日照市电信局打电话询问可否调出通话记录。“如果可以调,就能查出我拨打方正电话时的准确日期和时长,当然方正也可以调出那个电话录音中的来电号码,看和我的是不是同一个号码。”

几分钟后,记者再次拨通了孔强的电话。他告诉记者,日照市电信局答复,只要凭律师函等证件就可以调。说这番话时,他的声音比先前显得更加理直气壮。“这下子方正没法辩解了。”孔强认定,在查出整个通话的时长后,也就能知道录音到底是不是被剪辑过了,“现在网上流传的那段电话录音比原来的通话时间少了足有七八分钟,被剪掉的主要都是我骂联通公司的内容,也许他们觉得那些话骂得太过分,不剪掉就放到网上不太适合吧。”他还认为,方正科技或其工作人员把电话录音放到网上,是被自己激怒了才这么做的,因为他曾在网上发帖说方正科技根本就不敢公开电话录音。

一位自称是律师的网民发帖说,如果不是孔强将这个录音放到网上,而是由方正科技或其工作人员放的,就反映出方正科技在管理上的问题很严重。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是公司的重大责任,从那个电话录音中可知孔强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等信息,这些内容的公开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作为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在网上流传的关于消费者和方正科技之间沟通的录音,并不止孔强这一段。在方正科技的网站上还有一篇名为《呼叫中心,服务的窗口——“方正客服真辛苦”的背后》的文章,文章说:“近段时间,在网上一直流传着‘方正客服真辛苦’的一段电话录音,表达了网友对方正科技‘全程服务’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人员的支持和理解。”

经过搜索,记者果真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段电话录音,内容为方正科技的工作人员耐心和一位操方言的男子交谈的过程,整个电话录音时长近3分钟。

孔强有病吗?

孔强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说话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张口闭口就是大道理。在那段电话录音以及他写的文章中,他也有同样的表现。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网民对他很反感,觉得他太虚伪,“有病”。孔强自己却说,这些大道理其实一点也不虚伪,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造福老百姓的,所以他以后还是会大讲特讲。

孔强到底是“有病”,还是一个在努力维护法律尊严且言行一致的人?

曲阜市工商局局长办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向记者透露,“孔强这个人神经不太好,上班时大家就发现他处理问题时不行,反应能力有问题,还老说自己头疼。”这位人士还强调:“他就是想讹诈人家,但他的行为全是个人行为,为此局里已经特意发了一个公告作了说明。”

该局纪检组长李怀明则向周末报记者介绍,孔强今年36岁,是部队转业干部。“听说他在外面借了很多钱。现在他白天睡觉,晚上上网。不过他的人品倒没有什么问题,从来没有挨过处分。”

2002年机构改革时,孔强就作为病休人员回家了,局里每个月按时发给他约1200元的工资。“因为他有精神忧郁症,在精神病院住过两次院。他这个人,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李怀明说,有一次他和孔强去检察院办事,孔强跟他讲,自己已经有一个星期没吃饭了,“我说你一个星期没吃饭还能这么精神啊。”

孔强向周末报记者坦言,自己确实有焦虑症,头疼是因为曾被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打了一顿,导致脑震荡。至于在外面借钱,是因为他投诉联通公司一年,已经花费了四五万元,“光电话费就有3万”。对于孔强投诉联通公司的事情,曲阜工商局的人大多数也清楚,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均称确有此事。

据孔强介绍,2003年11月1日(孔强说他还记得那天是星期六)晚上9点20分左右,他拨打中国联通山东地区的一个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准备咨询一个业务。但他不间断地拨打到夜里11点多钟,都是按2号键业务咨询没人接;按3号键受理投诉也没人接;按0号键转人工也没有人接。于是他向中国联通总公司和各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2003年12月23日,山东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受信息产业部的委托,带领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和济宁分公司的有关人士到曲阜市,在曲阜杏坛宾馆208房间,代表信息产业部和山东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肯定了孔强的投诉属于正常投诉。孔强说,山东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在接到信息产业部的委托后,曾专门作了技术分析,不定时地拨打(0531)—1001和(0537)—1001,接通率均达不到上级规定的要求,由此承认孔强的投诉是实事求是的投诉。为此,孔强还曾以个人的名义向山东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赠送了50cm×70cm的铜牌,表示感谢。

11月16日,山东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张主任向周末报记者证实,孔强所言均为实际情况,但令人遗憾的是,孔强与联通公司并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这件事情至今已经拖了有一年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无奈之下,孔强决定上网发文章对中国联通进行谴责。后来,便引出了和方正科技的纠纷。

因为中国联通的客服电话无人接听、方正科技没有按时答复等事情,孔强就如此较真。对他的行为,在互联网上也有激烈的辩论。有网民认为他是在小题大做,浪费时间,但也有网民表示现在社会上就缺少这种较真的精神。

孔强则对周末报记者说,这些年,我们国家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有许多公司显得很漠然,作为工商管理人员,他有义务承担起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如果我们大家都不为这些小事去较真,这些公司怎么能进步呢,我们消费者的利益又怎么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呢?以后,我还会继续较真下去。”

本报记者 赵磊

</DIV>

[此帖子已被 我好毒 在 2004-12-7 10:11:4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20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8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title>投诉录音缘何成爆笑下载?</DIV>

<DIV class=bt_date>(2004-11-15 13:24:30)</DIV>
<DIV class=bt_content>

一位自称孔强的消费者因对国内某通信运营商的免费服务电话不满意(长达两小时无人接听),投诉未果,并受到单位领导的非议,便自费到济南租房,准备写“十万篇”曝光文章,由于经济拮据,于是向方正公司提出,“人道主义”援助一台电脑。方正客服人员答应两天内给予答复,却并未及时与孔强联系,于是,孔强打电话到方正客服询问,双方都做了电话录音。近日,这段录音在网上广泛流传,由此引发的争议一时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在著名的凯迪社区,不少网友纷纷寻找这段录音的下载地址,而一些听过录音的网友则反应不一。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一段看似普通的投诉录音居然成了下载热点?从这件小事身上又折射出了什么?

一段未经当事人许可公布的录音

11月上旬的人气论坛凯迪社区,关于孔强的帖子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内容之一。在凯迪论坛利用搜索功能,可以找到近20个帖子在讨论孔强。孔强是谁?在2004年7月6日发表于鲁中新闻网论坛的帖子中,孔强这样介绍自己,“党员,部队转业干部,山东省曲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孔强”。孔强与联通的矛盾又发生在哪里?原来,因为购买的CDMA信号不好,孔强于去年11月1日连续两个小时拨打联通公司免费咨询电话无人接听,此后一段时间里,孔强向某通信运营商总公司和各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和申诉但未得到满意答复。但孔强和运营商之间的事情,怎么又和方正扯上了?

2004年10月29日,孔强在中青在线论坛发帖子解释了和方正的“恩怨”:“一个半月以前,我为了××公司的事情曾给包括方正电脑公司在内的几家电脑公司都打过电话,主要是让他们给我提供一些他们在优质服务方面比价(较)好的案例,我想用在文章里,和××公司的服务做个比较。由于文章发得较多,也就等于宣传了企业,我的请求是如果用了方正的材料,就让方正给我提供个笔记本电脑。其它电脑公司都答复得很好,但没有给我提供材料,更没有给我提供电脑。而方正电脑公司的客服人员说要向上面的领导反映这个情况,答应两天内行与不行都给我回个电话,并留下了我的联系电话。但过了5天以后方正也没人给我联系,我又给方正公司客服打电话咨询……”

这次咨询的过程,孔强与方正双方都进行了录音。事情过去一个半月后,这段录音流传到了凯迪社区的论坛上,对此,孔强认为,方正公司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的录音剪辑后发到了网上,是对他的不尊敬。很快,录音在网上不胫而走,与孔强相关的帖子也被大大小小的论坛转载着,有网友形容,孔强一夜之间成了网络名人。在凯迪社区,有数百网友回帖评论这段录音,帖子点击次数累计也在几万人之上。更有好事者迅速根据录音内容写出了“崔永元采访孔强”、“孔强之赵氏录音版”等搞笑文字。

反对者:孔强有点太较真

孔强要求方正赞助一台电脑,方正在答允的时间里没能给予答复,孔强认为方正属于“失信”,他要跟这种“失信”行为较个真。孔强这个真较得对不对?在回帖的网友中,认为孔强小题大做、故意刁难为难方正客服的人占到了大多数。网友“小人物啊”说,“我听了孔GG的录音,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于他以工商局干部的身份持重,开口闭口就谈自己是工商局的。如果他只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投诉某公司的话,说话不那么老把自己跟国家、跟十三亿人民扯在一起的话,相信大家反而会支持他去维权的。”

网友“乌啦啦”说,“要说告某运营商可以呀,干什么理直气壮地跟别人白要电脑呀?最讨厌的就是他搬出那一堆大道理,一听就知道是当官当久了,要么就是在国家机关坐久了的缘故!这种公务员真给国家丢脸!”

网友“新姑苏才子”则说,“我认为方正根本没有必要回复和给他任何答复,方正是公司,何况电话是打到了技术支持售后部门。还有,这个人不止一次威胁方正工作人员,现在在录音,如果不满足他,一切后果由方正承担,可笑得很。”

支持者:孔强维权行为有“过”没“错”

在数量众多的网友对孔强品头论足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对孔强的行为持赞同态度。网友“伊达总司”说,“孔强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本身,面对某通信运营商这样的强势群体,明智地想到了寻找一个相对于自身略为强势的群体——方正,试图挑战现有的通信行业众多霸王条款,可以理解。”网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认为,“孔先生首先不是找方正白要一部电脑,而是说得很明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赞助一部!他这个电话的目的也很明确:你方正既然答应了给我无论结果如何都给我个答复,为什么五天过去了都没有你们的消息?他主动打个电话过来询问情况,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你之前就明确地拒绝,而不是含糊地让人留下联系方式,别人会犯得着打这个电话吗?”

批评过火是网络舆论暴力?

在网上对话题各抒己见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涉及到人身攻击,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不应该的。当孔强话题在一些论坛越来越热的时候,关于孔强的和讨论主题无关的一些私人信息,也被网友不断地发到网上,有的网友甚至将他的职业照片也贴到了论坛里,这使孔强感到个人隐私权受到损害。同时,网上如潮的过火评论也令孔强的支持者们感到不公,他们认为,网络上对孔强的批评是一种舆论暴力,很容易误导不了解这件事情的网友,不利于理智地解决问题。

传媒研究学者将网络抹黑、人云亦云以及随众心理称之为网络舆论暴力。在网络发展初期,由于对网络特性的不熟悉,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一度存在。近两年,在几件重大事件的历练中,网民已经渐渐学会了明辨是非,日益理智成熟起来。然而,在对待相对来说较小的事件、尤其是颇具娱乐因素的事件中,一些网民的表现仍有失平和。在一些非政治、敏感言论中,有时网民的口不择言使讨论上升到无谓的人身攻击,对当事人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李增强 中国网友报)</DIV>

[此帖子已被 我好毒 在 2004-12-7 10:12:0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主题

1992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2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12-7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录音我听过,这哥们的确是有病!!!能把人给寒碜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9 07:09 , Processed in 0.0456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