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04|回复: 17

崇山峻岭入梦来——沪蓉西的联想

[复制链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2-9 12: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北风 于 2009-12-10 20:23 编辑

崇山峻岭入梦来
                                  ——沪蓉西高速公路通车的联想

2009年,沪蓉西高速公路终于快要全线通车了。

一片大山,一条公路,一页历史。这条横贯鄂西之路,承载着多少记忆与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自古以来,东出巴蜀,都是走水路。

陆路艰险。万州-利川-恩施-建始-巴东-宜昌这一线,山大人稀、沟壑纵横、峭壁千仞。

湖北的利川,古时属巴国。在清实行改土归流以前,利川是归四川管辖的。据说,利川这地名,出自《易经》的“利涉大川”。因为它从来就是陆路进川和出川的要塞,人们希望利于进川和出川,所以叫做利川。

其实,在川鄂之间,一百年前,本来是有希望先有一条铁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北风 于 2009-12-9 22:34 编辑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商办铁路,可以行矣。彼时,四川人出川的愿望,比湖北人入川的愿望迫切得多,川人决定自费修一条铁路。第二年,川汉铁路总公司成立。其预定路线自成都经重庆、万县、宜昌,达汉口,全长2000多公里。修建川汉铁路所需大量资金,根据“商办”的章程,主要用“田亩加赋”的办法来筹集。这样一来,全四川数千万人无论贫富或贵贱,几乎人人都成了川汉铁路的“原始股东”。川汉铁路,据说一共集资了1600多万两白银。

五年以后,中国铁路史上的著名人物詹天佑担任了川汉铁路的总工程师。路线走向确定为依长江三峡北岸行进。1909年12月10日(整整一百年前),在宜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开工典礼。同时,组织了几万人的施工队伍上场。到了1910年6月,就修通了宜昌市至上风垭几十公里的试验段,运来了铁路机车和运料车,还建成了小溪塔、黄花、张家口等沿途的火车站。通车的时候,宜昌人万人空巷看火车。看来,天堑有望变通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北风 于 2009-12-9 21:57 编辑

铁路施工的指挥部和大本营,也设在宜昌。现如今,宜昌市里夷陵广场旁边,一个叫做铁路坝的地方就是了。这也解开了一些宜昌人也不知道的一个疑问:这个既没有火车也没有铁路的地方,怎么会叫铁路坝呢? 殊不知,100年前,这里就有过铁路和机车呢。

好景不常。铁路本是舶来品,列强岂能容忍中国人自己修。在洋大人的压力下,清政府出尔反尔,要收回筑路权,交给洋大人,借洋债花洋钱修洋路。在这件事情里,湖北人所熟悉的一个叫张之洞的,还有一个叫盛宣怀的,实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民意进化,也终于可以向皇权叫板了。一场声势浩大波及全国的“保路运动”由此爆发,其中川人扮演了先锋。清政府急急从武昌等地调兵,入川镇压。终于,酿成了武昌城内的空虚,数百年的大清王朝在辛亥年被革了命的后果。

铁路出入川,终成泡影。满清大王朝,终成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2、民国时期,出于流通需要,在这一线开始修筑简易的山区公路。特别是到了抗战时期,湖北省的国民政府躲到了大山里的恩施,方才有了机场和初级的公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条路还是一条贫瘠之路。那时公路的走向,与现在大家熟悉的318国道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就拿从恩施到利川来说吧,老路是走白果坝-清水洞-元宝嘴一线,新路则走屯堡-石板岭-长庆-团堡一线。现今另旅人们惊叹不已、纷纷驻足拍照的朝东岩下,那时只有一条石板小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公路是清一色的砂石路面、蜿蜒曲折,遇山则盘旋、遇水则绕行。每当夏季到来,山洪经常冲毁路基,引起塌方;而到了冬季,大雪封山造成公路运输的中断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公路的迎风处常常结起“桐油凌”,异常坚硬光滑。08年雪灾期间京珠高速粤北段封冻的景象,几乎在这里天天上演。每当这时,大车小车都得套上防滑链,叮叮当当地鱼贯而行。不仅如此,在一个个山道的转弯处,总是有一个小小的窝棚,里面储藏着煤渣。当道路结冰的时候,道班的工人们会把煤渣抛洒在路面,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并借煤渣的黑色来吸热融冰。

那时,恩施地区八个县,除开利川的运输线主要走万县以外,七个县的运输基本都走巴东和建始。蜿蜒的山路上,汽车是以二十到三十公里的时速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巴东到建始的路上,东流水、绿葱坡、龙潭坪、封竹、茅田等地方,都是车辆的歇脚处。龙潭坪这个小镇子,是多数车辆选择中午停车吃饭的地方。一笼火、一只吊锅、一圈小板凳,吊锅里一般煮着猪头肉、洋芋、粉条、豆腐、大白菜,饭桶里堆着黄白相间、热气腾腾的蓑衣饭(玉米碴子掺和少量大米)。按惯例,司机们是不点菜的,坐下就吃,吃完就走。那火,就那么24小时不灭;那吊锅,就那么24小时不停息地翻腾着,不洗、也不换,只是有人不停地向锅里添加各种原料而已。

公路上跑的车,大多老、旧、破、垮。那时,当然是没有私家车的。公家车,也不多。一个县一个车队,担负全部的运输任务。比如利川,就是湖北省运输第21车队,大家都叫它“21队”。清一色的二战期间美国援华物资——大道奇。引擎盖上,是一个高高的大鼻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3、七十年代中期,由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需要,开始建设新的道路。

起初,国家规划配合川气东输,建一条铺设和维护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公路。重新勘察路线,规划是三级标准公路。以当时的标准,路宽七、八米,已经很奢侈了。 同时,这条公路也是国家沟通东西部的战略要道,战备公路。一到战时,这条公路将成为物资向东西方向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

从1975年到1979年,这条路四年建设完成。正式的名称是“川汉天然气管道公路”。当地人把这条路,直截地简化为“气管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一组数据:川汉天然气管道公路恩施段修建历时4年,恩施地区8县市动用4万多民工上路施工,共计开挖土石方890万立方米,建成大桥7座、中小桥28座、涵洞990道,总投资5000万元,其规模之大,投入劳力之多,为恩施公路修建史上所仅有。

至于这5000万元,到后来修不了一公里高速公路,自然是后话了。

“气管路”曾经是鄂西最好的路。转弯半径大,坡度小,平均海拔也降低了不少。那时,从恩施到武汉,走“气管路”,一般会在长江边的红花套住一晚,第二天就到了。感觉既舒适又快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管路”通车之际,国家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川气东输天然气管道项目暂停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恩施人当时是“捡”了一条路。

1979年,湖北省则把这条路确定为省际干线。根据那个著名的愚蠢的命名法则,把它命名为“汉鱼公路”。这个“鱼”,就是指的利川的鱼泉口,也就是现在的沪蓉西的最西端。

1981年,国家经委、交通部再联合下文,将汉鱼公路巴东八字岭至利川汪营段纳入国家干线公路上海至西藏拉萨的一段,编号318国道。这条路也就成了中国最长的一条国道的组成部分,还是“中国的景观大道”中比较亮色的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4、沪蓉西高速公路,开工于五年前。

其实,“沪蓉西”这个名称,也是不够准确的。在国家的不断刷新的高速公路规划中,开始是“五纵七横”,后来是“十三纵十五横”。现在的规划中,从宜昌西行,分别有两条高速公路沟通巴楚。一条在长江北岸,叫沪蓉高速,一条在长江南岸,叫沪渝高速。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在鄂西,这条路的指挥部就叫“沪蓉西高速公路指挥部”。还没通车,似乎就该叫沪渝高速公路了。至于真正的沪蓉高速,目前重庆段已经部分开通部分开工,湖北段的动静则不大。当然,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叫什么无伤大雅。能够走好走快就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沪蓉西也有一套官方的设计数据: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东起湖北宜昌长江大桥南岸,途经宜都、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六个县市,西止于利川鱼泉口,与重庆石柱县相接。全长320公里,总投资概算204.52亿元,平均造价0.64亿元/公里。

全线路基土石方挖方2758万立方米,填方2217万立方米,排水防护工程226万立方米;主线桥梁342座;隧道44座。主线桥隧比为51.62%。 系四车道全封闭高速公路,行车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北风 于 2009-12-10 20:35 编辑

沪蓉西终于快通车了。宜万铁路,据说也会在明年通车。千年梦想,百年期盼,十年变迁,一朝梦圆。百姓通利,政府政绩,无不凝聚在这条陆路通道上。

沪蓉西高速公路,也向驴友们进一步打开了鄂西的大门。不是已经听说许多人蓄谋已久,正蠢蠢欲动吗?

这当然不仅仅是一条路,也不仅仅是川人和楚人的路……

(原创,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71

回帖

36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62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2-9 14: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介绍,是不是有所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7880

回帖

1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

积分
155242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12-9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非常详细

一直关注这条路,通车后进川进藏方便多了
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471

回帖

87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76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2: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介绍,是不是有所行动?
天兴洲左岸 发表于 2009-12-9 14:52


估计有不少驴友会行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002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12-9 2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划时代的高速!

从武汉过去只要六个小时,恩施一个神秘美丽的地方,太令人向往了。

随之而来的东西会让许许多多都改变,衷心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7 23:17 , Processed in 0.0552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