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71|回复: 3

南少林武僧再创“水上漂”纪录 距离达28米

[复制链接]

40

主题

514

回帖

25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9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6 13: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b9f5ba4e90bbc88c6af0d435e607c23.jpg
泉州南少林武僧释理亮继去年成功在水上漂出18米后,5日,他又向自己的轻功“水上漂”记录发起挑战,成功“漂”出28米
7月5日,泉州南少林武僧释理亮继去年成功在水上漂出18米后,他又向自己的轻功“水上漂”记录发起挑战,成功“漂”出28米。
上午7时许,南少林寺边上的草邦水库,在众多媒体和观众的注视下,释理亮和徒弟用包装绳把长0.8米、宽0.6米、厚约0.8厘米的轻薄三合板连成一条30米长的“水道”。
释理亮先在岸边预热了几趟百米冲刺,接着,他如离弦的箭儿,蜻蜓点水般地“呼呼”轻点水面上的三合板,以极快的速度在水面上“飞漂”出28.7米远的最新记录,岸上的观众喝彩和掌声一片。
尽管释理亮在“漂”第一个回合时,左脚就被划伤,但他却毫不在意,继续在水面上“飞漂”,在1个小时左右的“水上漂”展示中,释理亮“漂”了七八趟。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难度更大了。”释理亮告诉记者说,因为水库的水位大增,难度比去年要大得多,木板的滑度更大,但经过一年的训练,越跑越找到感觉了。
看到南少林武僧的轻功“水上漂”绝学后,一位媒体的女记者也亲自上前尝试了一下,“跑”了两次,均在第四个板上落水。
“冲刺第一步时,脚步一定要轻,动作则要快,其后则在掌握平衡。”看到女记者的“半途落水”,释理亮解释“水上漂”的玄机时说:“速度要快,脚步要小,借助三合板在水上漂时,不能用全脚掌着地,而是以脚尖着地。”他表示,“我的最终目标是50米”。
传说中创立佛教禅宗的达摩祖师正是少林轻功“水上漂”的先行者,当时达摩仅仅借助一根芦苇便从容渡江。释理亮从中得到启发,于是他便开始苦练轻功,每天用装满沙子的布袋和钢条绑在腿上进行训练,为了练胆量和培养平衡能力,释理亮还在悬崖峭壁上、围墙上、或在高楼不过10厘米宽的护栏上练习跑步。这样长时间坚持下来,抛掉重物后就可以“身轻如燕”了。
释理亮表示,他下一步除了继续练习争取达到50米的目标外,另一个任务就是训练徒弟,目前已经选了几个徒弟在练习,争取早日让徒弟们成长起来将“水上漂”传承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403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7-6 15: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仔细想一下,这种“水上漂”并不是人的体重消失,而是正确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结果。

一块适当大的板子漂在水面的时候,如果你想以很大的速度“瞬间”把它压入水中,则水的反作用力是巨大的,这里有两个条件是必须的:1、速度;2、作用点必须使板子垂直于水面。

其余的就是反复的练习了,这是因为在高速运动中你不但要每一步都要准确,而且还要身体完全平衡,力保作用力(体重)一定要垂直于水面。一个错就会落水。

这就是武僧必须反复练习的原因了,换了你、我,也只能“漂”二、三块板子就不错了。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47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5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7-6 21: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路会无缘无故崴脚或摔跤滴人进来崇拜一下~

顺便看武僧的头发~小平头哇,不知道正面帅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886

回帖

398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98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7-7 18: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ina 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9 23:03 , Processed in 0.05017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