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古德寺的建筑有些特别,到过的人无不留下深刻印象。不知什么原因,至今还没发现系统注释这座寺院的文字。日前得缘古德寺尼众和宝通寺友僧的鼓励支持,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全面解读,旨在就教于方家。 }+ T4 I+ l' f" ]9 W- s* W) J1 o
6 r: m* ]# B$ `9 N. O, E, O' o
武汉的佛教四大丛林由来已久,它们是武昌的宝通寺、正觉寺、莲溪寺和汉阳的归元寺。20世纪50年代,由于武昌正觉寺被改成工厂,汉口古德寺便取代武昌正觉寺而成为了武汉的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古德寺拥有我国汉传佛教唯一的群塔型大殿,其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古德寺在1955年以前可不是这般景象,该寺在规模最大时曾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千平方米。当年的古德寺是按照汉传佛寺常见的三进院落式格局,坐东朝西而建。该寺正西面有一条10多米宽由南向北流动的小溪,这条小溪被巧妙用作了寺里的放生池。山门傍溪面南,为单孔三开间牌楼式样。因古德寺与孙中山、黎元洪等名人有着特殊渊源,所以山门上的寺名为佛寺中高规格的大字直书。寺名的东西两边,分别写着“风波”和“济公”四个大字。 # G9 K. T& r8 Q, r5 g y
/ c g% G# f) f$ X+ N$ q在古德寺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南侧,有硬山两层五开间的藏经楼一座,楼内存有《频伽版大藏经》两部共80函、手书大字《华严经》一部和丝绣《大悲咒》画像全套。紧连藏经楼建有单层的觉幻台和方丈室,方丈室与第二进院落的花园相连,花园的月洞门上有“退一步想”四个大字。穿过“退一步想”月洞门,即步入南长廊,长廊的长度正好与圆通宝殿的边长相等。长廊东头连接客堂,客堂背后是小厨房、库房和水井。从客堂往东有个小走廊与观音堂相连,观音堂坐南朝北硬山单层五开间,在它背后还有个面积比较大的紫竹园,音堂东边则是洗手间和菜地。 9 x0 ]9 ~! T; t% N) ?, F' Y& M) [% t. N2 v
天王殿北侧,沿佛字照壁往东是普同塔,名字虽叫普同塔,而实际上就是一排安放信众灵骨的大房子。在这排大房子背后不远处的树丛中,有化身窑一座和水井一口。从普同塔往东,是第二进院落的花园月洞门,门上有“天宽地阔”四个大字。穿过“天宽地阔”月洞门,即步入北长廊,北长廊与南长廊为同一模样。在北长廊东头是上客堂廊样客堂东连斋堂,斋堂背后有大寮和一口水井。从斋堂往东经过一条小走廊便是硬山单层五开间的禅堂,禅堂与观音堂南北相望,共同构成了古德寺的第三进圆通宝殿内的佛像院落。从禅堂旁边菜地中的一条小路朝西北方向走去,在大约一公里的地方,便到了一座专供尼众修持居住的古德庵。古德庵建于1921年,按庵依寺立的佛教古制,古德庵与古德寺为同一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