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20|回复: 28

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徒步指南Annapurna Circuit

  [复制链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1-23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少年樱花 于 2011-11-23 12:27 编辑

前言

尼泊尔号称徒步的天堂,不过,尼泊尔徒步旅行的历史却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长。1958年之前,这个神秘的喜马拉雅王国一直对外界关闭,各国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攀登珠峰竞赛也是从西藏一侧发起的。第一座实现登顶的8000米级山峰就是安娜普尔纳,由法国人莫里斯•赫尔佐格在1950年完成。1953年,英国登山队的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诺尔盖登上珠峰。

1955年,托马斯•库克首次在向导的带领下游历加德满都,尼泊尔才真正开始受到世人关注。鲍里斯•利萨涅维奇接待了旅行队伍,这个白俄罗斯人经营着尼泊尔唯一一家西式旅馆。游客们在购买古董的时候讨价还价,引起了马亨德拉国王的注意。国王立即意识到这里面有跟外国人做生意的巨大商机,开放旅游则是达成目的的良好途径。一个产业就此诞生,到目前为止,旅游业是尼泊尔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利萨涅维奇通常被认为是尼泊尔旅游业之父,不过首先组织徒步运动的则是科洛内尔•吉米•罗伯茨。1964年,罗伯茨带领一个美国旅游团进行了短程徒步,有背夫参与,并携带了帐篷等等一切为登山队配备的工具。这基本就是团队徒步游的雏形,跟现在所能看到的相差无几。“徒步(trek)”一词源自“Voortrekkers”,意为“拓荒者、迁徙者”,原指最早横越南非定居的荷兰移民。

这些徒步路线也不是后来才开辟的,从有人定居时起,路就已经存在。例如,沿卡利甘达基河谷的路线就是古老的贸易路线,连接西藏。商人们驱赶驮着货物的马队驴队,在茶馆饱餐,在客店歇息。崇尚节俭的旅行者在上世纪60年代继承了这种方式,如今,这也是大多数游客所采用的徒步旅行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1: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少年樱花 于 2011-11-23 12:29 编辑

第一部分  行前准备

为什么去大环徒步

大环,即安娜普尔纳峰徒步环游,是一条从喜马拉雅山脉边缘延伸至其腹地的徒步环游路线。喜马拉雅是雪的王国,对旅行者来说是梦想世界,而对当地人则是真实的存在。无论是在此攀爬冰峰还是徒步河谷,个中体验,一旦经历,永难忘记。

喜马拉雅山脉包含了地球上最年轻和最伟岸的山体,目前仍在缓慢抬升之中,从巴基斯坦的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一直延伸到西藏东部的南迦巴瓦峰(Namche Barwa),这道巨型山墙上共有14座山峰超过8000米。尼泊尔拥有其中8座:珠峰(Qomolangma 或 Everest)、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洛子峰(Lhotse)、马卡鲁峰(Makalu)、卓奥友峰(Cho Oyu)、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马纳斯鲁峰(Manaslu)和安娜普尔纳峰(Annapurna)。安娜普尔纳峰是第一座有人登顶的8000米级雪山,拥有多条世界上最激动人心并且风景壮丽的徒步路线。

从位于尼泊尔中部的湖畔小城博卡拉(Pokhara)向北方远眺,安娜普尔纳峰群就在不到40公里的距离外,每日清晨接受第一抹阳光的晕染,在平静的费瓦湖(Phewa Tal)里留下梦幻般的倒影。费瓦湖的海拔大约是800米多一点。安娜普尔纳山区有12座山峰超过7000米,超6000米的就太多了,它们就像巨大的岛屿一样被围在中央,东边是马斯扬第河(Marsyangdi Khola);西边是深切的卡利甘达基(Kali Gandaki)谷地;在马南(Manang)之外,蜿蜒的马斯扬第河以及西藏地区的雪山组成了北方的屏障。马斯扬第河东边有挺拔而立的马纳斯鲁峰(8163米),卡利甘达基谷地西侧则是道拉吉里峰(8167米),它的涓涓融水是莫迪河(Modi Khola)的主要支流,莫迪河发源于安娜普尔纳峰大本营附近——这些冰雕玉琢的雪山聚合成一个几乎完美的环线。

除了满眼皆山外,安娜普尔纳地区还是亚洲文化和地理环境多样性的代表,有10个民族和种姓部落以此为家。
亚热带森林里栖息着猴子和鹿,春天来时,鸟儿啁啾;丘陵地带遍生杜鹃、兰花、三角梅和圣诞红;竹林再往上是高山牧场,龙胆草和松树星星点点,令人想起瑞士风光;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阴面,海拔渐高,谷地干旱而贫瘠,风沙呼啸的高原跟西藏又多了几分相似。

大环线会奖励你绝美的风光和多种多样的景观分布——从低地丘陵的梯田与茂盛植被,到高寒荒野的雪山冰川——在尼泊尔所遇到的惊喜不仅于此,当地人民坦率的心怀和真诚的笑脸,融在眼里、挂在唇边、写在客栈门前的“Namaste”,都是对你最好的欢迎。

每年会有好几万人徒步大环,这个数字可能让你去想,会不会有大批游客排着长队经过村庄、穿过吊桥?客栈人满为患,垃圾成堆?还好事实并非如此。安娜普尔纳地区覆盖的面积超过7600平方公里,最适宜徒步的季节大约有5个月。就算在旺季,也有足够空间来容纳下所有的人。

当然,数量众多的游客对环境带来的破坏也不容小视,年复一年,人口压力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包括毁林、污染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安娜普尔纳保护区项目(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Project,简称ACAP)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开始运作的,目的是修复以往造成的破坏,以及防止将来环境和原生态文化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
安娜普尔纳保护区项目   
                          
保护区被界定为西至卡利甘达基谷地,东至马斯扬第河与杜德河谷(Dudh Khola),南至博卡拉谷地,北部是尼泊尔与中国西藏交界延绵的群山,围绕整个安娜普尔纳山区。保护区正式成立于1986年,总部设在Ghandruk,隶属于马亨德拉国王自然保护区信托基金——这是一个NGO,受委托联合各个社会团体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在路上能明显感觉到,保护区的成功跟当地民众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就如同ACAP的宣言:“我们的保护方式不是把人们从自然中分离出去。争当自然的守护者是人们的权利。”

ACAP的管理团队采取教育和实物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项目计划,传授店主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的知识,帮助他们降低对木材的依赖,并保持本地文化的荣誉感。社会团体也纷纷加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环境友好型的收入来源——比如用液化气替代木材进行煮食,用太阳能烧水。地方旅游管理委员会制定旅馆价格标准,鼓励具有当地特色的饮食菜单,这样,本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得以保护和传承。多个村庄建立了信息中心,游客可以从中了解当地文化。

通过对徒步游客发放进山许可证以获得资金,ACAP用这些资金为当地人修桥、建学校和诊所、植树造林、推广清洁能源以及设立安全饮水站。该项目作为亚洲最成功的保护区项目受到广泛赞誉。要获得更多信息可以参观位于Ghandruk的保护区总部,徒步旺季时每天会播放三次录像片,介绍ACAP的相关信息。


--------------------------------------------------------------------------------------------------------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1: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少年樱花 于 2011-11-23 12:30 编辑

徒步方式的选择

英国探险家朗斯塔夫(T.G.Longstaff)曾说过:“学会活在每一个当下的人,是最容易遇到幸福的人;没有人能像旅行者一样有如此奢侈的机会欣赏这门艺术。”

如果把朗斯塔夫所说的“旅行者”解读为“徒步旅行者”的话,大概会蕴含更多的意味。徒步是一种参与,是主动融入旅程去不断发现。当现代人旅行已经习惯于依赖中介机构安排行程,只是机械性地跟随时,徒步旅行者选择以机动车辆出行的情形要么相当少,要么完全没有,从A地到达B地仅仅依靠步行。在这样的活动中,不间断地获取感受不仅成为可能,并且高度合乎期望。

在管理已经非常成熟的安娜普尔纳地区进行徒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野外历险,村庄几乎到处都有,良好的步道本来就是繁衍生息的当地人民与邻近村庄之间贸易往来的通路。即便没有野外的感觉,通过每天接触栖居于河谷、耕种于山田、放牧于林上草坡的尼泊尔人和藏族人,徒步者也能收获颇丰。

如今,徒步旅行也发展出各种方式。一种是参加商业旅游机构(旅游探险公司)组织的集体徒步游,通常全程露营。另一种是只在旅游公司雇佣向导或背夫,轻装上阵,沿途吃住都在茶馆和客栈解决——也称为“茶馆徒步游”。还有第三种方式,介于上述两种之间,即雇佣向导型的背夫,他们可以帮助徒步者背负一定的装备,也能充当游客和当地人之间的翻译,沿途讲解地理和人文风貌。

徒步方式的选择由很多因素决定,比如预算、个人感受、旅伴类型、时间跨度、路线等等。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31

回帖

13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4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1-23 11: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收了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199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1-11-23 11: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段多贴方式发,这样发看得头晕~!

这样的贴绝对是好贴,值得收藏!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团体徒步

适合那些预算高、时间少、不喜欢麻烦的组织规划、山区经验有限又想确保安全的游客。选择一家信誉良好的旅游公司几乎可以省掉出发前的诸多杂事与担心,所有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宣传资料和协议书,填表,付钱,保管好相应的收据。

背夫会负责装运所有的露营装备、食物、厨具、个人行李等等,徒步者只需自己携带一个轻便小包来盛放日常的随身物品即可。目前选择在客栈住宿的团队呈上升趋势,不过一般情况下,过夜都用帐篷解决。到了饭点有专职的厨师烹饪尼餐,有专人开挖厕所,专人搭拆帐篷,还有夏尔巴向导保证你不会在路上走丢。有工头负责整个团队平稳运作,通常还有一名领队,负责在游客与雇工间进行协调,领队通常对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较为在行,并携带诊疗器具和药箱。

组织良好的团队游是非常理想的交友方式。你会遇见从未谋面的人,许多人因为徒步结成好友。反过来说,之前毫无关联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有时候也难免产生矛盾,即便队伍足够大(通常10-14人),能让你避免跟不愿接触的人在一起。旅游公司会定期张贴出广告,有的还会在旅游淡季时组织推介会,播放各种徒步画面的幻灯片,有需求的游客也可借此机会询问领队相关问题。

行前说明会通常会先商定好路线,并保持相当严格的行程安排,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主路线旁看见一条迷人的峡谷欲一探究竟,那么抱歉,这是不被允许的。另外,根据背夫的负重情况,每天的里程也有限制,旅途显得很从容,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观景拍照。

团队旅行倾向于把游客与当地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隔离开来,不过,有两周或更长时间的徒步游,你完全具备绝好的机会在尼泊尔向导、厨子和背夫们中间建立起联系,开始所有感兴趣的话题。

团队徒步游的一天通常从早晨6点送进帐篷里的一杯茶开始,紧接着是一盆用于洗漱的热水。早餐很快开始,如果是在低山地带,大家围坐桌旁边吃边看山景,如果在高寒地带,专供用餐的帐篷将派上用场。

徒步开始得很早,大约在7:30,这时候光线柔和、空气清冷、鸟儿欢唱。大部队拔营出发,背夫们背起背囊和行李,沿路前行。有时候,厨师会先行一步到达指定的地点做好午饭,这样在11点至13点之间随时都能开吃,通常包含一份热饭以及大量的汤。

下午的徒步大约在16点结束,这样在扎营和准备晚餐时可以有机会写写日记、看看书、或者跟同伴聊天。晚餐一般18:30至19点吃好,有大量时间休息、阅读、谈天说地,或者在星空下听雇工们唱歌。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助徒步

如果喜欢或者至少不反对自己来安排一切,包括订机票、办理签证及进山许可、在加德满都找旅馆、买票坐车到比斯萨哈尔或博卡拉、边走边问路、自己找吃住的地方,那么,自助徒步就是最佳选择。这是一种很值得尝试的方式,不过有必要采取灵活的态度去适应随时发生的变化。当麻烦发生时,只能自己拿主意。这也是在尼泊尔旅行最经济的方式。

在安娜普尔纳山区,自助旅行是最流行的方式,沿途几乎每隔一小时路程就有客栈提供餐饮住宿。虽然“茶馆徒步游”作为一种习惯用语被保留了下来,但传统意义上的茶馆在众多线路上都很难再看见。在尼泊尔一些不太需要长途跋涉的地区,茶馆带给过路旅人的轻松惬意比起简陋的旅馆来说至少也要好一点。bhatti 这个尼泊尔词汇现在很少能在旅途中见到了,意指一种只具备基本条件的旅馆,由于外国游客的到来,安娜普尔纳山区的 bhatti 经过了改良,目前能提供“豪华”的标准(尼泊尔人的说法),当然,这些所谓的标准以我们的观点衡量都要打个折扣。我们通常看到的基本都写着 hotel 和 guesthouse,实质还是 bhatti 的改进版本,仍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在ACAP的帮助与支持下正经历着平稳的发展。他们提供的服务可能达不到星级,但也是真心诚意的,有时候还需要耐心和理解,当徒步旅程圆满时,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最美好的记忆都是在曾经呆过的客栈里留下的。

在大环上,绝大多数客栈都有厨房、餐厅和双人房间,其中一些也有多人间。最好的就是带卫生间的套间,甚至还有马桶。千万别想当然这就是标准,内部装修和清洁情况通常比你期望的要低,仅仅是尚可接受。概括一下,盥洗设备相当的基本,有时候只比在院子里立根管子好一点,只有冷水提供。很多旅馆写着24小时热水淋浴,这个“淋浴”通常是很简陋的一间小屋子甚至室外露天,温水。最好的情况下,浴室里可能会有一两根钉子用来挂毛巾或衣物。也千万别迷信“24小时热水”,由于使用太阳能,首先要确保天气晴好,其次你也不能到得太晚,并且客栈的客人不会很多。

近几年“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客栈的卫生间还是过于原始,令人感到恶心。绝大多数是蹲厕,旁边放个竹篮或锡罐用来装擦过的厕纸,店主稍后会将它们烧掉。

卧室很小,条件简陋,只比一间小储藏室大一点,有两张小硬板床,偶尔会被钉在墙上的显眼海报照亮。桌子很罕见,也别指望铺过地板,床上只是一层薄薄的泡沫床垫,上面盖着棉布床单,硬硬的枕头摸起来跟沙袋差不多。墙壁只有一层木板,不能隔音。

在环保的要求下,ACAP鼓励店主用液化气代替木柴烧饭。除了对环境有影响外,当木柴开始燃烧时,那些正好位于厨房上方的房间有时候也会从地板上冒出浓烟来。

尽管几乎已经村村通电,但停电是家常便饭。餐厅总是很昏暗,不过在一些餐厅里,快乐的气氛也很容被制造出来——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餐桌旁会架起火盆,当炭火燃烧时,屋里顿时暖意融融。

客栈能提供多种品类的食物。如果你想象客栈只能供应每日三顿的Daal Bhaat,当你看到丰富的菜单后一定会感到惊喜——尽管烹饪起来实在太过缓慢,那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强。肉很难吃到,披萨和苹果派也不常见,最多的是土豆类食品,瑞士土豆丝煎饼(Swiss Rosti)是其中一种,只要愿意,你可以在西餐和尼餐之间换着吃。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不管店主把自家饭菜吹得多么天花乱坠,他也只有一个灶头。这样情况就来了,如果老板正忙着,游客又点了一大堆东西,那么可能要等上个把小时才能吃到嘴里。你可能会赶到沮丧甚至愤怒(特别是走了很长的路后肚子正抗议),如果想快一点,最好先看看大家都点了什么,然后跟他们一样。

到达客栈的一般做法是:先问老板有没有空房,然后要求For Free(仅限淡季,并表示在他家会吃好几顿),分配好房间后要一把锁把门锁好。天黑前找到洗漱和厕所的位置,虽然所有客栈都有电,但是灯不是任何时候都会亮。如果想准时开饭,提前点餐,并告诉老板几点上桌。谨慎的人可以在点完餐后找个小本子自己记记账,离店时好跟老板核对。以我们国内的标准来看,住宿价格很低廉,但吃喝不便宜,客栈主要靠餐饮收益来维持日常运转。不要住在一家客栈又去另外一家吃饭,这样你的背夫会很尴尬,通常由于你的住店消费,他们能获得免费吃住。房价可以砍,但菜单上的价格不能(单买的瓶装饮料可以)。如果意识到所有的货物都是背夫和驴子运进来的,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越在山里的客栈,价格也就相应地越贵。
-------------------------------------------------------------------------------------------------
DAAL BHAAT

daal bhaat(发音像是“达尔巴”或“达勒巴”)是尼餐里最主要的品种,相当于份饭,当地人每天要吃上两顿。它包含一大份米饭(bhaat)和一碗用于调味的扁豆汤(daal),条件允许的地方再加一点咖喱蔬菜(tarkari)和一块薄脆。看起来似乎没有两份 daal bhaat 是完全相同的。在同一家客栈里点两次 daal bhaat 可能都会有明显不同,好在味道还不错。仔细看菜单,会发现 daal bhaat  相对别的食物并不算便宜,但好处是吃完后可以免费加一次饭、菜和汤,能吃的可厚着脸皮要求 more。
------------------------------------------------------------------------------------------------------
自助的好处当然体现在自由上,以及对于时间进度的掌控,想走想停随自己。想一想,看到某个鲜花簇拥的院子后突然不想走了,然后在太阳晒得昏昏的午后点壶咖啡并拿本闲书装B,无疑可以让种种久被压抑的调调得到无以复加的满足。

出于安全性考虑,不推荐单人徒步。如果发生意外,有一个伙伴在身边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或者找人救援。事实上,虽然山里的犯罪率极低,但尼泊尔不可避免地遭到某些“现代文明”的侵染,盗窃也不再是个新名词。曾经有独身一人的游客遭抢劫,也有人在稍微荒僻点的地方失踪。如果你不打算参加有组织的团体徒步游,也没有朋友一块上路,那最好考虑雇个背夫陪同。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时去

在大环上徒步全年任何时候皆可,尽管季节转换时条件会有较大变化。最适宜的时间是雨季过后的10-11月,这也是客栈最忙的季节,其次是3-4月(雨季来临前的春季)。

春季(雨季来临前):3-5月
3-4月,博卡拉一带山麓的日间平均温度略低于30℃,上午的云雾经常会遮挡住雪山。北部地区更干燥,能见度非常好,但时不时也有一阵阵的倾盆大雨落下来。3月中至4月底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特别是布恩山(Poon Hill)、Tadapani一带更是姹紫嫣红。高山垭口4月份时已经很少下雪了。春季也是观鸟的黄金时节。5月,西南季风来袭,让山麓变得很闷热,徒步时也会感觉不舒适。但高海拔地段的天气非常好。

夏季(雨季):6-9月
雨季通常在6月初来临,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低海拔区的湿热令人感到难受,暴雨肆虐,蚂蝗爬满丛林。山体经常塌方,野花正当其时,盘旋在头顶的云层也会突然裂开一个缝隙,露出雪白的山顶,给人惊喜。博卡拉西北的Lumle年降雨量达到5000毫米,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形成一个锋面。越过分水岭又是不同景象,山脉北侧干燥少雨,上木斯塘地区的Lo Manthang年降雨量还不到100毫米。

秋季(雨季后):10-11月
最适合徒步的季节。10月份,雨水把空气清洗得无比澄澈,能见度最好,气候温和。低海拔区在白天依然很暖和,超过3000米后夜晚会有霜冻。再往上,任何时候都可能下雪,需带上足够保暖的衣物和适温睡袋。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山里的昼夜都很冷,海拔2000米的地方就会下雪,试图越过陀龙要塞的举动是很危险的(主要来自严寒和积雪),很多客栈会歇业。游客少带来的好处是有可能享受到平常很难遇到的优质服务,比如用热水洗衣服。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前准备

旅行者的雄心壮志经常超过他们坚持下来的能力。很多徒步游客在进入大环之前,或许从来没有过曾经连续数天徒步的经历。除了保证身体健康,徒步还要求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花费2-3周时间去完成一条路线跟只呆在一个地方度假的方式有很大区别——无论如何,走路就是挑战。因此,上山之前要做好身心两方面的准备。

想象一下下列场景:拖着前一天消耗过大并且肠胃不适的身体疲惫地走在某个清晨;天上刮风下雨(雪),为赶时间不得不上路;到达下一个住处要走8个小时的上山路……

大环上高海拔地段比较冷,可能好几天没法正经地洗上一次澡,食物不合胃口,客栈卫生条件糟糕导致睡眠不佳。你可能因为自身习惯而难以接受当地人对待这一切的不同考量。成功徒步需要对随时变化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先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放在一边,欣然接纳尼泊尔山区提供的学习机会。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有时候也是对旧有思维的一种反省。

如果你打定主意到地球上最富于变化的风景里漫游,每天跟拥有不同价值观的外国人打交道,那么,徒步结束后的成就感就是对你这些天来所受痛苦的奖赏。几天时间对于一次漫长的旅程来说还不是能够决定徒步是否合乎一个人口味的时候。在尼泊尔徒步的低廉花费足以让人时刻感到愉悦。不要因为怀疑而错过,也不要不做准备就匆匆上路。

提前适应喜马拉雅山区徒步只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方式,就是找座小山上上下下。慢走可以帮助提升耐力,游泳和骑车当然也有好处,不过,轻微负重到山上步行是最接近的准备方式。如果你家附近没什么山,就找那些平时经常步行到达的地方多走走。一旦到了大环上,看到小路向前蜿蜒,你就会庆幸曾经在家有所准备。

决定去安娜普尔纳山区徒步,就要把原有的价值观念都放诸脑后,擦亮眼睛、用心感受尼泊尔带来的一切,尽力尝试去理解。以往大量徒步者的经验都表明,仅有一次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徒步经历是无法让人满足的。把徒步作为一生的爱好,多半就是从这第一次开始的。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少年樱花 于 2011-11-23 12:36 编辑

如何去尼泊尔

航空
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开通成都(经停拉萨)、广州和昆明至加德满都的航班。港龙的则从香港起飞。由于某种原因,航班时刻也会有临时变动甚至取消,请订票时再具体咨询各航空公司或代售处。南航经常会出现往返1000多元的超低票价,信息灵通的人比较有福。国航是白天的航班,航线飞越珠峰地区,由于购票即赠8000米雪山观景游,虽然票价较高,也得到很多人的捧场,去往加都右侧窗,回国则是左侧窗。要选位置就尽早一些到机场。运气好还能看到南迦巴瓦峰和桑耶寺。目前,加都机场已取消了离境税。

陆路
从拉萨方向,可以乘坐开往樟木口岸的班车,从科达里(Kodari)入境。如果从印度前往尼泊尔,可以从德里坐车经阿格拉(Agra)、瓦拉纳西(Varanasi)、巴特那(Patna),然后在拉克索(Raxaul)附近的比尔根吉(Birganj)过境。最方便到达博卡拉的口岸是布哈依拉瓦(Bhairawa)附近的苏罗里(Sunauli),布哈依拉瓦至博卡拉之间有班车,途径马格林(Mugling),全程大约9小时。从达吉岭(Darjeeling)方向可直接搭乘印度的火车(或汽车)到西里古里(Siliguri),如果乘出租车则会在卡卡布西塔(Kakar Bhitta)边检,这里有班车前往加德满都或东部的比拉特纳加尔(Biratnagar)。比拉特纳加尔与加都之间有班车和航班。

自驾进入尼泊尔必须持有国际驾照。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签证和徒步许可证
签证:在北京的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上海领事馆、拉萨领事馆、香港领事馆可用有效护照(有效期6个月以上)申办尼泊尔旅游签证,准备一张2寸彩色标准近照粘贴在签证表格上,同时填写一份英文签证表格,2个工作日后即可取回。香港、拉萨当天可取。任何人均可代签。

从大陆签出的旅行签证费用15天175元、30天280元、90天700元;从香港签出的费用是15天200港币、30天320港币、90天800港币。

尼泊尔接受中国公民落地签,但得从第三国进入,不然中国海关也不会放行。加都机场办理落地签的费用是30US$,还需一张护照尺寸的照片。

如果通过港澳通行证由香港出境,返回时必须从香港入境。如果从别处入境,中国海关查验时会有麻烦,因为你并没有国内出境记录。

ACAP进山证:所有超过4天的徒步游都必须办理ACAP的许可证,办理地点在加德满都展览路附近Tourism Service Centre的ACAP办公室(一幢砖红色的房子),或者博卡拉湖滨区渣打银行对面的ACAP柜台。目前的办理费用是2000Rs,此收益用于ACAP各个项目的宣传支出。需提供一张证件照片,填好申请表,即刻就能拿到许可证。除星期六和公共假日外每日办公,10-16时。

注意:如果没有许可,在沿途的ACAP检查站会被要求支付双倍费用4000Rs。

TIMS:通常所说的背夫证。办证地点同ACAP许可证,费用似乎不太有谱,有办过20US$的,也有办过10US$的,还有通过背夫去办几百Rs就搞定的。总之,从2010年4月份开始,TIMS不再免费,沿途有专门机构查验。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夫
Guide – 向导,Porter – 背夫,Porter-guide – 背夫式向导,这是一群帮助我们完成旅行的人。谈到背夫,我们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夏尔巴人,他们以雪山为家,吃苦耐劳,不畏严寒,帮助探险队征服无数巅峰,恶劣的生境下似乎进化出他们非同寻常的能力。因此难免有游客会有这样的印象:背夫都是超人,他们能背起沉重的货物,不受海拔影响,在零度以下的野外睡觉也不生病。这些都是胡说八道!事实是,被意外和疾病夺走生命的尼泊尔背夫是游客的四倍。早年的时候,盘剥和遗弃背夫的事件时有报道,让人震惊。

1997年10月,一队团体徒步游客打算越过陀龙要塞,在几乎到达垭口时,年仅24岁的背夫什亚姆•巴哈杜尔(Shyam Bahadur Nepali)忽感不适。由于不能再背负行李,队伍跟他结清工钱,在没有足够衣物的情况下将他打发下山,独自回到Manang。在支撑到Letdar时遇到一间正在修建的客栈,老板给了他吃的和一条毯子。第二天清晨,由于急性高山病发作,他再也坚持不住,却没有得到救治。直到下午5点,来了一个美国游客,看出状况不妙,才给予他专门的治疗药物。什亚姆的情况轻微好转,在场的徒步游客和当地人凑了3000Rs,请了两个背夫把他送往Manang。两个背夫抬着什亚姆迅速下撤,就像廓尔喀士兵遴选时的野外拉练。天渐渐黑下来,飘起了大雪。在一间小诊所里呆了一个小时后,什亚姆死了,连续三天,他的遗体就放在路旁……

另外一起事故中,背夫库尔•巴哈杜尔•拉伊(Kul Bahadur Rai)在为徒步旅游团背负重物时突发高原病。领队仍然要求他继续走,直到坚持不住,随后被打发独自下撤。库尔不慎滑倒并昏迷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家医院里,由于冻伤,他被部分截肢。

这些虽然是极端案例,但着实反映了一些肆无忌惮的旅游公司和游客盘剥背夫问题的冰山一角。国际背夫保护组织(什亚姆•巴哈杜尔死后由吉姆•杜夫博士创建)和旅游关怀组织(Tourism Concern)正大声疾呼,也已经制定出了一些操作指导原则。这些NGO的存在使得此类问题的出现概率大大降低,但也提醒我们在雇佣背夫时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尼泊尔法律规定所有徒步的背夫必须投保,因此,要么给你的背夫买保险,要么确认他所属的公司已经为他投保。如此,选择一家信誉良好的背夫代理公司很重要,可以在加都或博卡拉多方对比,也可以从网上了解一些口碑信息。

背夫的费用每人每天在600-1400Rs,淡季可以砍到下限,旺季就比较贵。最好能跟代理公司谈清楚保险的问题,有机会提前面见背夫更好,确保他有高原经验,并且有足够的装备防雨雪、御寒、以及背负行李——如果这些事先没说清楚,背夫有可能在出发前会要求你为他买鞋、买衣服、买驮袋——说实话,去争论这些东西实在很影响旅行的心情。让背夫准备一件大的雨披也是必要的,如果碰上低海拔区的大雨,你自己的背包罩并不是可以完全信赖的对象。

在徒步过程中,大多数情况都是游客首先或者与背夫同时到达目的地,背夫由于负重,沿途休息的次数会多一些,整体速度显得稍慢,但也不是绝对。有经验的背夫会在跟你相处一两天后,估计出你的徒步速度。比背夫先到达的好处是,你可以自由选择吃饭和住宿的客栈,如果是背夫给找的,碍于面子去了,最后觉得不好,受罪的是自己。徒步旺季时,在一些住宿紧张的地方,比如Manang、Thorong Phedi等,可以要求背夫提早出发去订房。

旅行结束后,按惯例应该给小费。有人给总费用的10%,有人多给一天的费用,有人不给,有人也会把不想带回国的物件留给背夫。如何做,完全在于自己。

在旅途中能够同背夫结成朋友自然是最理想的,我们也应该努力去这么做,这将比仅仅是普通的雇佣关系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回忆。但是,遇到原则问题也请据理力争,不应退让,必要时可以给其所属的代理公司打电话,让老板来解决。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旅行健康

这部分内容LP会说的比较多,推荐仔细阅读。关于疫苗注射,实际上国内游客针对去尼泊尔旅行专门打个预防针的情况相当罕见,亦很少听闻因此出过问题。但有几点应该特别注意一下。

有高原经验最好,没有也不是不能去,但确保自己的心肺功能正常,非高血压患者。

重视狂犬病的预防。有调查显示,每6000名到尼泊尔旅行的游客中就有1名可能会染上狂犬病。尽可能不要跟猫狗进行亲密接触,以防万一。真被咬了再找疫苗就不会像国内那么容易,我们在途中碰到过国人被咬的实例。

雨季时注意蚂蝗叮咬,避免穿着凉鞋或短裤在雨中淌水。被叮上后用烟头烫或者使劲搓掉并及时处理伤口。

在遥远偏僻的地方徒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挑战。只要多一点小心和事前规划,就不会有太大问题。避免自以为是,保持平常心,注意个人卫生保健。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就能把徒步的危险减至最少。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徒步容易口渴。在高海拔地区也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来减轻高原反应的影响。尼泊尔卫生条件不佳,喝水之前务必确认已经煮沸过,或者饮用瓶装的纯净水。在加都和博卡拉采取同样措施也是必要的,存在于河流小溪中的微生物可以用各种疾病把不注意的游客轻松放倒。安娜普尔纳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安全饮水站,水质值得信赖。只要是开水冲泡的,客栈或茶馆里卖的茶、咖啡、热巧等热饮都相当安全。

有游客遇到过直接用生水刷牙导致腹泻,这可以当做个案引起警示,绝大多数人不曾出现这样的问题,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个人卫生
把维持高标准的个人卫生作为一种习惯。尽量把手弄干净,不仅仅是吃东西时。湿纸巾很有用。如果刚开始有轻微腹泻,不一定就是肠胃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水土不服,持续时间通常很短。徒步中比较头疼的问题是身体疲劳。应多吃热的食物,建议别吃沙拉和生的蔬菜。

感冒
徒步中经常大汗淋漓,太阳下山后或者背阴处又可能比较冷,一冷一热会有引起感冒的可能,尘土飞扬的道路和干冷的空气会加剧呼吸道症状。避免每天徒步太长时间,过于劳累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休息,换下湿透的衣服也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万一不幸感冒,尽量在低山区休息缓解,不要冒险上海拔。

高原反应
提前了解高原反应的知识并循序适应海拔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你不一定会有高原反应。只要时间足够长,大多数人上到高海拔时都能够自行调整过来,当然,每个人适应的程度会有不同。有的人到了2500米处就会头疼,有的人上到5000米也不会感觉不舒服,除了呼吸稍微急促之外。无法提前预知谁会出现高反,或者何时出现高反。身体好、年轻并不代表高反就轻。事实上,年纪轻的比年纪大的更容易出现高反。

长时间在一地去适应的办法几乎不利于避免高反,要边往高走边适应,采取渐进爬升的方式很重要,为了让身体在低氧环境下更好地适应,要安排休息调整的时间。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饮水补充。为避免脱水,每天应喝下4升水——高海拔下,仅仅呼吸就能损失掉大量的水分。尿液呈黄色表明需要增加水的摄入。

有几种办法可以判断是否高反,注意下列症状:极度疲劳,头痛及食欲不振。有的游客会出现没怎么运动就喘得厉害,心慌,失眠。当这些症状变得严重时就不要再上升,直到症状消失为止。如果一两天后症状还没消失,反而变得更严重,就必须下撤。不要过分使用强力的止痛药或安眠药,它们可能会掩盖住病症。

出现呕吐、严重头痛、站立不稳、失禁、口吐白沫,甚至在休息时仍感到疲劳加剧、呼吸急促,说明情况进一步恶化,有发展成严重后果的危险(肺水肿或脑水肿),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失去意识并在12小时内死亡。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马上下撤(必要时就算半夜),直到症状减轻,并最终完全消失。下降300米通常就能有所缓解。必须强调的是,不能让病人独身一人下撤。

对于所有健康方面的问题,重要的是事先找出潜在的危险,不要让它们发展成事实,也不要让过分担心代替了旅途中的快乐。对病征保持警觉,出现后立即行动,如果时间和体力都允许的话,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后仍然可以继续徒步旅行。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与撤离
Manang有一家喜马拉雅救助协会(Himalayan Rescue Association,HRA)的志愿者运营的医疗急救站。在徒步旺季,有两名医生在此工作,每天下午他们都会讲授高原反应的知识并提供有用的建议,值得一听。同时也接受药物方面的咨询,咨询时才需掏钱,听讲座不用,当然也欢迎捐赠。

在Besisahar、Jomosom、Baglung和博卡拉都有医院,除了刚才提到的Manang,在Ghandruk和Tatopani也有医疗站。如果需要紧急撤离,在Manang下面的Humde以及卡利甘达基谷地的Jomosom都有机场,但它们必须依赖良好的天气条件才能使用(Humde机场不是每天都有飞机),因此也不是很靠谱。从安娜普尔纳比较偏僻的地方撤离实施起来有困难,费用也不菲。救援需要时间,但通讯设施和直升机都很欠缺。只有当支付了足够的费用后,救援才会开始。自助游客一般享受不到用飞机从偏僻地区运送出来的待遇,除非出发前在其所在国的大使馆进行过登记,并能出示购买保险的证明。

医护用品及药物
感冒药(泰诺、康泰克、白加黑、百服宁等等及中药冲剂)、肠胃药(吗丁啉、保济丸、藿香正气胶囊等等)、散利痛或止痛片(缓解头疼)、牛黄解毒片(防上火)、创可贴及跌打损伤药物、防蚊剂、抗过敏药(开瑞坦等)、红霉素软膏、眼药水。以及其它一些个人可能用到的特殊物品。建议带点葡萄糖,能缓解高反的不适感,关键时刻能救命。

如果结伴出行,大家可事先商量好谁带什么和大致用量。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清单

绝大多数航班的免费托运行李重量都是20公斤,如果请背夫,他们的背负也要求限制在20公斤以内。过多的行李会增加耽搁时间、烦恼和旅途花费。应遵循恰到好处、不要贪多的原则。以下列出的装备清单能满足大多数人在大环上的徒步需要。

如果有行李不需要带上山,加都和博卡拉的大多数旅馆都可以寄存。要确保寄存的行李上了锁,并在显眼位置写上你的名字以及返回日期。

防水徒步鞋:最好是旧鞋,新鞋需要有适应期。穿着要舒适,不磨脚,高帮低帮均可。
凉鞋或洞洞鞋:可以在住下后换上放松脚部、四处溜达。替代拖鞋用于洗澡。
防风衣裤:冲锋衣裤、抓绒衫、羊毛衫、羽绒服一类。防风保暖即可。
内衣裤:若干。根据季节决定是否要带保暖的。
T恤:若干,如果带短袖需注意防晒。
袜子:若干。
手套、遮阳帽、毛线帽、墨镜。
背包:一大一小最好,大的60-70L,给背夫;小的20-35L,自己装些随身物品。如果不打算请背夫,就要考虑自己的背负能力,合理携带物品。
雨披:尽量带,雨季时必须。
睡袋:保暖、隔脏。也可以内胆+床单。温标依季节而定,够用的前提下,能轻便更好。
登山杖:单杖、双杖还是无杖,个人习惯。如果徒步经验不多,杖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水瓶:材质不限,1L为宜。能保温的都不太轻,自己权衡吧。
炉头:能喝上口热的总归舒服,还有就是省钱(客栈的开水基本都要钱)。打火机和气罐可以在加都或博卡拉买,高山罐300卢比左右一个,15天行程两个差不多。
套锅或金属饭盒:烧水、煮方便面用。
头灯或手电:非常必要,山区停电是常事。遇到意外走夜路都是必备。
个人洗漱用品:毛巾牙刷牙膏肥皂卫生巾等等。卷纸、湿纸巾、防晒霜。
转接插座:尼泊尔是圆孔两足插座。
各类电子器材:相机、电池、充电器。当然摄像机亦可。手机。
其它:各种证件(护照、进山证、TIMS)、钱、地图、闲书、锁、记事本和笔、塑料袋、晾衣绳。零食自己看了,巧克力、士力架、牛肉干、坚果、饼干、汤料之类。山上有的村子能买到水果罐头。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图

在加都泰米尔区和博卡拉可以买到绝大多数大比例尺的徒步路线的地图,包括大环、ABC、珠峰区、Muktinath路线、木斯塘等等,但不同地图之间也许对海拔、村庄名字标示不尽相同,但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沿途路线清晰、ACAP在主要村庄和路口都设置了指示牌,询问当地人也能得到热情的回答。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56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89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及换汇

尼泊尔货币是卢比(Rs),1尼泊尔卢比=100派萨(Paisa),面额有:Rs1,2,5,10,20,25,50,100,500和1000。币面上有尼泊尔的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请仔细看清。同一个面额的纸币有时候会有两种图案版本,也有摸起来跟塑料似的。不过不存在*币,可放心使用。

以15天计算的大环,每个人换350-400美元(25000Rs左右,山上费用)可以过得很舒适。汇率的划算程度是樟木口岸>加德满都>博卡拉>环线上。环线上发觉钱不够用再想着去换就只能挨宰。在加都去凤凰、长城等国人经营的旅馆去换较优惠。泰米尔区换汇店太多了,不要看门口牌价,要一家家对比问,告诉老板你要换多少,争取最优汇率。

外国人买尼泊尔国内短程机票必须以美元支付。如果打算从山上飞下来,要准备好这部分美元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5 18:47 , Processed in 0.0582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