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生活变化
20年前人民还不知道使用货币,习惯于原始的物物交换,但是他们信奉绝对公平。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李恒回忆道,在某些村子里,村民们家里只有一件衣服,家里谁要去乡政府就拿出来穿。目前,外地人到独龙江很难适应的一点就是洗澡问题,在独龙江乡镇府街道上很难找到一家可以洗澡的宾馆,除非你认识小学的老师可以蹭。
雄当村武装干事孔智觉经常背着干粮和被子去北边的深山里寻找虫篓等名贵草药,每次一去就是一个星期,要在山上吃睡。6月至10月份雨水较少的季节就是孔智觉的黄金时节。他和同伴们为了防止蚂蝗和其他虫子都要绑好绑腿。 “要是被虫子咬了,拔下来时经常虫子脑袋会留在肉里,感染后就要挖点那块。”
如果孔智觉和同伴失散了,就在树干上刻字,后来路过的人会写上“你的朋友没有来”或者“他已经回家了”。 随着大多数村子通了公路,摩托车慢慢流行起来。孔智觉也在安居房工地上打工,每个月能挣2000元。就这样,家里只有一个劳力的也需要存两年才能买得起一辆摩托车。
* 独龙江2004年开通手机信号,今年9月份开通了网络信号。这里,每次只能容纳15人同时通话。马库村村民迪艳芳说她需要走路4公里去找信号。“我们不是经常打电话,多数是发短信息。但是这还是进步的象征。”
小水电就为独龙人提供电力。你会发现,一个村子中肯定会有一家整天开着灯,这是测试水轮机正在发电。住在边境的马浩国询问记者“邓小平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吗?”当记者告诉他邓小平同志已经在15年前去世时,他显得很愕然。 很多人依旧使用弦弓打猎,捕一些飞鼠等小动物作为食物。退伍老兵木建生开始在家乡养殖以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著称的独龙牛。独龙牛多数时间是放养在山上的,只需要每个月在固定地点投放一些食盐即可。独龙江乡已投放692头独龙牛,每头牛能够给当地人带来8000至10000元的经济效益。
独龙人很少自己在冬天种菜。贡山兴达食品公司正是看中了市场空间,从去年开始在孔当种菜,。但是李发正发现当地人做工效率和方式还有待改善。“他们给菜苗浇水从上往下,浇着浇着就死了。前几天刷漆,他们都不用刷子,用手弄得整个一个漆人。”
艰难独龙江隧道工程
1999年9月独龙江公路实现土路通车。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公路通车后越野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0—15公里,只能在雪封山开期间维持通车,独龙族人民出行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先后要求“彻底解决独龙族人民行路难问题”,云南省加快了实施独龙江公路改造工程。据项目经理周永介绍,在封山长达5个月时间,工程队必须储备半年的生活物资。“比如我们冬天吃白菜,我们不是一颗一颗的吃,而是每天吃的时候我们去剥每一颗白菜,一层一层的吃,这样蔬菜吃的时间才能长久一些。”
独龙江隧道全长6848米,周永的队伍承建出口段2880米,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稳定性差,部分地段裂隙非常发育,易坍塌;隧道内涌水量大,初期支护后仍渗水严重,作业条件较差。 “但是,我们用智慧和技术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工程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