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 飞行原理和起飞 1、 滑翔伞的运动规律 三轴三速运动:方向轴、俯仰轴、滚转轴;前进速度、下降速度、上升速度。 明确哪些是正常飞行范围,哪些是禁止出现的操作和飞行状态。 2、 升力的来源 伯努利方程:流速快的气体压力更低。(车窗/天窗抽烟效果) 仰角/迎角/攻角。(模型飞机有合适的仰角,平板也能飞) 流线图(风筝、方形、圆形、山形) 涡流区的气压最低、气流最乱,禁止飞入涡流区 3、 速度和升力 滑翔伞的三种标称速度:最大速度/全速/最小速度(50km/38km/22km对应14m/10m/6m)。 滑翔伞飞行风力范围3级以下,3级风为5.5m/s 速度和刹车量的关系:五种刹车量(两侧刹车同时运动调节速度) 刹车全送=全速前进、1/4耳朵、1/2肩膀、3/4吊钩=最小速度、全刹车=失速。 速度和迎角的关系:加速棒=最大速度。 4、 失速(禁区) 五种刹车量的流线图 失速速度/临界速度:全刹车4秒后坠落,初级飞行禁止空中全刹车 飞行要避免出现的状态:全失速、顺风下的单边失速、大迎角下的失速 1、 顺风飞行刹车量不要过大,防止因阵风造成单边失速 2、 动力伞飞行起飞不要推油门过大,滑翔伞后仰时不要拉刹车 5、 升力和重力 升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各自的分力组成,B组是升力中心 要点:升力中心和重心保持垂直,升力最大 动力来源:重力,滑翔伞的下沉率1.2m/s,伞头的滑梯作用 飞行安全要点:将伞保持在你的头顶 6、 起飞常见错误 顺利起飞要点:刹车量保持最小速度位置,加速达到最小速度,升力中心保持和重心垂直 通过斗伞掌握根据组带判断伞头状态 1、 伞头前扣、刹车量不足(拉刹车到3/4刹车位) 2、 起飞速度不够(匀加速过程(0m/s—6m/s)) 3、 跳跃(压身加速前进) 4、 起飞后松刹车(进坐袋等操作,也要保持刹车量,缓慢松刹车) 5、 大风起伞,刹车量以伞在头顶为原则 6、 山坡起飞与平地斗伞的不同 二、 航线飞行和降落 1、 方向的控制 伞头为什么设计成弧形? 拉单侧刹车,改变单侧飞行速度来控制方向。 三种转弯方法:平转弯、压身转弯、大坡度转弯(盘旋)、螺旋(禁区)。 转弯为什么掉高度?投影面积的减小,低空严禁压坡度转弯 2、 航线飞行和进场 五边航线,第三边与降落跑道平行飞行以便于观察。 观察重点:风向、风力、降落条件,观察地标判断自己航线是否正确。 风速和航速的叠加:顺风条件下:地速=伞速+风速; 逆风条件下:地速=伞速-风速; 侧风飞行条件下:伞口斜对风向飞行,来保证航线正确。 进场要预留高度:风大早转弯、风小晚转弯。 非标准五边航线的进场路线举例 3、 滑翔比(升阻比) 每下降一米前进的距离:前进距离/下降高度,伞头标称8:1,实际飞行通常按6:1处理。 各种刹车位的飞行性能: 加速棒=最大飞行速度、刹车全送=最大滑翔比、1/4耳朵=最佳飞行状态 1/2肩膀=最小下沉率、3/4吊钩=最小飞行速度 滑翔比的目视判断方法:低空靠眼,高空靠脚。 多飞行增加空感,飞行时要考虑风的影响。 4、 降落 降落必备:高帮登山鞋。 要求:30米高度进场、20米出坐袋、10米1/2刹车减速、10米以下禁止转弯。 降落窗口:在滑翔比范围内,对正风向正负30度。 离地两米:风大刹车慢拉,风小快速拉死。 注意:无论降落条件如何,2米坚决刹车拉死。 场外降落条件的选择:避免电线、沟壑、石头、乱石、翻过的地、墙,允许灌木、上树。 降落的原则:安全第一,不求进场,不求踩点,保持伞稳定、争取站立,学会翻滚保护。 5、 俯仰和摇摆 1、 俯仰产生的原因:双侧猛松刹车,单侧猛松诱发俯仰; 俯仰的危害:高度损失大,俯冲接地易受伤; 是否控制:必须控制; 控制方法:同斗伞,俯冲时两侧拉刹车,后仰时两侧松刹车,以刹车感觉有力为原则。 2、摇摆产生的原因:单侧猛拉/松刹车; 摇摆的危害:会产生高度损失,落地易造成翻滚; 是否控制:可以不控制(钟摆效应自行恢复),控制方法同斗伞。 3、重锤效应:滑翔伞90%的重量在下方,形成重锤 飞行时保持重心位置不动,飞行时提前通过重心干预伞头,保持伞头稳定不折翼 总结: 飞行中应避免的状况:失速、螺旋、飞入涡流区、低空急转、俯冲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