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文学女青年都在去夜总会的路上
文学女青年都在去夜总会的路上 作者:户部尚书 文学现在已经不时髦了,大家都忙着挣钱,抢着迈入小康社会,文学早已经是深宫怨妇。不被宠幸好多年。 作家们在八零年以前都是不写作的,他们是走资派,臭老九,是人民群众专政的对象。经常脖子上挂一大牌子,名字上划一大叉,被人牵着,宠物一样满街展览。更多的时候,他们戴着眼镜,挽起裤管,在田间和农场谦虚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风声不紧的时候,他们也借着夜色的掩护,和村里的小芳在草垛后面搞肉体切磋。 十一届三中全会响起春雷,知识又吃香了。老三届开始拼命参加高考,要回城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给点阳光,给点雨水,文学从精神的荒芜地里探出了脑袋。说话不结巴的,都开始拿起笔写点什么。八十年代真的是百花齐放啊,各种文学期刊,比如《中国作家》,〈〈当代〉〉《芙蓉》《钟山》《北京文学》《昆仑》。。。纷纷杀入出版市场。一大拨作家,王蒙,张贤亮,莫言,张抗抗,池莉,芳芳,陈村,余华,刘震云,。。。纷纷赤膊上阵,运笔如刀,庖丁解牛。作品源源不断,精彩纷呈。好比某人憋了很久,一旦冲入厕所,立即丁冬丁冬。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文学可以从精神上娱乐自己。文革中受了伤,还可以拿这当鸦片。除了考大学,那时候年轻人的出路也很少,所以也有人想以文学为跳板,改变自己的人生。文学那时候多吃香哦。一听说你是作家,觉得你是从外星来的品种,看你都45度角仰视,你坐公共汽车都有孕妇为你让座。 遍地开花的文学社,层出不穷的带旅游性质的文学研讨会,很是热闹。问孩子长大后的理想,他们十个有六个答,我长大了想当作家。 文学吃香,文学女青年也就多了。女同志永远寸步不离地跟在时髦的后头。她们用手支着下巴,睁着迷惘的眼睛,听文学导师讲小说的结构和艺术人生。听着听着就把课堂移到了床上。为下一部文学作品制造素材。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学日渐衰退。很少有人有耐心坐下来去写东西,去读东西,人们普遍有点浮躁,喜欢享受快餐文化。电视,电影,KALAOK,酒吧文化。。留给文学的时间和空间已经很少了。只有在征婚广告上,还可以偶尔看到爱好文学的字样。倒不是说文学有多神圣,值得大家去追崇,用王朔那毒蜘蛛的话来说,不过是个码字儿的活。但大家都不怎么关注文学了,至少说明人文精神在退化,人都在被动地接受或者说享受,不愿主动地创造和思考。网络兴起,给文学提供了另一个表现的平台,文学稍微又有了点活气。这里门槛低,没有入场券,是个人就可以上来舞大刀。吃完饭放了个屁,手机丢了,婆婆和媳妇有了矛盾,中年老男人不得志,孩子的性早熟问题。。。都可以拿来唠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文学背后频繁地出现性学的身影,为了追求点击率,文学更愿意拉上性学做伴娘。如果非要把那些文字叫文学,我倒认为更贴切的表述是文学和性学的杂种。或者干脆就是性学,不过是往里面兑了点文学的水。文学成为一种工具,表达性幻想,传授性经验,在集体的YY中获得满足。女性在新时代的网络文学中表现得更为强劲,猛女前赴后继地涌现。和男性网络选手相比,她们拥有天然的脱的优势,吸引眼球的转动。木子李。竹影青瞳,流氓燕。。。这一等一的高手,身体是他们致命的武器,上来二话不说,七手八脚地把文学掀翻在地,一鼓作气就把文学给轮奸了。围观群众大声叫好,载歌载舞,点击率就是他们最热烈的掌声。按电影里最常出现的叙事规律,文学从此恐怕要走上一条漫长的卖笑生涯之路。 如果你将来翻开一本介绍性姿势性技巧方面的杂志,发现封皮上写着〈〈小说精选〉〉,拜托,不要奇怪。 没有CJ的文学女青年了,有的话,也正在去夜总会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