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懒,游记一直没写下去。一日丁丁问我肯不肯给携程写点游记赚点稿费?虽然稿费低得可怜,却成了写作的动力,提起笔来,用最快的速度写下了早该写的北疆。呵呵,看来果真有钱途才有前途啊。 到新疆旅行的人通常是要去北疆转转的,因为大家都觉得那里的风景不去看看话,就有些对不起自己和自己的照相机。 北疆,比较大条点的一般就是指布尔津——禾木——喀纳斯一带。 冰猫、碰碰和我三个大条的驴子自然要在这条路线上观光一番,不然回去怎么对人吹嘘自己游过新疆?怎么吹嘘去这些地方是骑了两天的马历经苦难才到达的?这样才算得上是进入做驴子的基本境界。 布尔津是个干干净净的小城市,有人反感,有人喜欢。反感是因为它过于城市化,基本看不到北疆民族的味道。我却非常喜欢这个小城,喜欢人们平静的生活,喜欢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小广场上滑冰,喜欢小店里便宜而丰富的早餐,喜欢城外那条静静的河以及岸边夕阳下的白桦林。布尔津是我们整个新疆游的一个休息站,在这里我们修整了3天,每天无所事事地到处乱转,累了就搭辆1元钱的三轮电动车回到住入的家庭别墅旅店,心中异常平静。有时都觉得可能自己在这里过上一辈子都不会厌烦,这让我很惊讶,通常的小城市只会让人觉得憋气,可这里的平和让我着迷。 
行程的安排由不得我迷恋一个小城,该出发时自然也就背着大包拔腿就走。布尔津到喀纳斯有直达的汽车,但如果要想顺道去禾木话,最好就是骑马了,我们搭车从布尔津到贾登峪时已接近中午十二点,花了许多心思与技巧,冰猫才讲定了去禾木的马与价格,同行的除了3个导游兼马夫,还有一对从深圳过来,以兄妹相称的情侣,这样,我们一行8人9马就出发了。我虽然不是第一次骑马,但骑这么远这么长的路却是第一次。一路上都在忙着调整骑马的姿势,和倔强的马闹脾气,至于风景,没心思看,也没什么值得看。其实布尔津到禾木有条烂路可以行四驱的车,但原以为这段风景值得看,我们才选择了骑马。所以在这里要奉劝今后去的朋友,这段路不是很值得骑马,因为风景一般不说,而且为了赶路,一路上马儿都是小跑,结果跑了七八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大家基本都不会走路了。不但后面几天全身酸痛无比,而且最可怜的是PP真的给磨破了,害得人人得走路的姿势非常奇特。 禾木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小村庄,这里的房屋都是用木头钉成的,在木头的栅栏里,牛、羊、马成为最美的景色点缀在我们的相机画面上。特别是清晨在对面的山上看日出的禾木,感觉象是到了童话中的世界,袅绕的炊烟给整个村子罩上了一层蓝色轻纱的朦胧,蓝色的小河围绕着村庄缓缓流淌着,朝阳再给树林镀上一层金,这调调,谁不爱啊。禾木最喜欢的是它村口的一座木桥,清晨家家户户的牛羊不需要人赶,就知道在头牛或头羊的带领下走出家门,穿过木桥到河边去喝水,再到山上找到自己的地盘吃草去。等到太阳西下,它们再慢悠悠地随着领头踱回家。于是我早晚就守着木桥,看着一群群的牛羊马从自己身边悠然走过,心中无限的满足。是的,这里看上去很美。 
我们住在一家和真正的连锁青年旅行舍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青年旅行舍”背包客驿站,在村子里溜达,当地人和我们打招呼的方式是:你要骑马吗?这里的交通不便利,咨询不便利,生活也不便利,可没有影响到当地人对金钱的欲望,大概是游客的照顾,当地人和游客的交往都以经济至上。而我们下一站的目的地是黑水村,一个离喀纳斯风景区还有1小时行程的小村落,这一路,只能骑马或徒步去。我们寻找马匹,和当地人在价格上总是谈不拢,他们把我们当成大款了。 
好在我们的运气不错,居然在禾木村里遇到了送孩子来上学的黑水村人,他们不但有足够的马匹,还因为是上门的顺水生意,所以在价格上双方皆大欢喜。这两个黑水村的人一个是哈萨克大哥,他是外来人到黑水村的,精明的商业头脑让他在黑水村很得村民的重视;另一个是蒙古族的黑水村民,朴实而少言。 禾木到黑水村的路途艰险又有趣,还有完全不同的风景。最初的是一路的上山,而山顶居然是一片开阔的草原,边缘的树林里,偶尔夹杂一两颗红得似火或黄得耀眼的树,提醒我们秋的来临。进入树林里,居然有条溪水在山涧盘旋着,接下来很长的一段路就是随着小溪沿着山谷前进。两岸是郁郁的松林,空气中飘荡着好闻的松香气息,耳里听得是溪水的潺流声,眼里却只有马匹脚下的路。这段路陡峭异常,凌乱的石头突兀得立着组成了羊肠小道,没有一处甚至是一点平坦的路,连人步行都会觉得非常艰难。出发前我祈求能骑到一匹性格好又聪明的马,谁知结果骑到的是一匹贪吃又老奸巨猾的家伙,一路上就忙着和我斗智又斗力,它随时都会偷空停下来吃上两口草,我拼命拉辔头都无法阻止,因为贪吃会常常落在马队后面,被我催得不耐烦了,就会一路小跑冲回队里,根本不理我被它实实在在屁颠的感受。但此时,我已经把身家性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它,只要它有个闪失,我们就会坠入旁边悬崖下的乱石地上,虽然这里的风景很好,可也不想死得这样难看。奸马一定也这样想得,它非常小心地行走着,偶尔腿打了一个闪滑便激出我一身冷汗。可奸马就是奸马,一旦遇到点安全的路时,它一定不会走好的地方,而专挑那些树枝丛生的地方,这厮低头就过去了,让我在上面和树枝搏斗。 不会骑马的人长时间骑马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先不要讲究姿势是否优美,把自己在马背上弄得舒服就算不错了。都说不怕马急奔,就怕马小跑,它的小跑是一种颠簸,让你的臀部和硬梆梆的马鞍不停地碰撞,如果再加上小腿无力话,又没有马靴保护的腿就直接被马镫的带子摩擦着,腰部还要承受上下起伏的力,一天下来,没有几个人能保证自己的皮肉是完整的。碰碰个头大力气足,很快就把马训得服服帖帖的,常常策马奔驰四处,寻找美景拍照,动作潇洒之极,让人羡慕不已;冰猫是实用型的选手,他不讲究卖相好坏,保护好自己最重要,每次我看到他骑马就想笑,因为冰猫已经把自己化在马背上了,怎么看,都觉得他们都是连体的。 其实我们一直是在往高原处行走的。穿过松树林,顺着小溪,依旧上着坡。这里只是小山丘,但已经出现高原的地貌,偶尔几颗被雷电击过的枯木松枝依然立在荒原里,光秃秃的枝干摆着任何园艺师都无法做出的造型,是一种悲壮的凄美。 这样的行程两三小时后,一个大转弯,便见到了小黑湖,这里和大黑湖通常是徒步者于禾木与喀纳斯之间行程的休息地,大多人会在这里宿营一夜的。同样是高原湖泊,却与帕米尔高原上的喀湖大不同。喀湖是绿色、蓝色透亮的水晶,小黑湖是黄色、红色暖的莹润的玉。我们在湖边大遍红色的灌木丛中行走着,阳光把它们照得闪闪发亮,灌木高及马腿,美艳惊人。这样的灌木丛一直延续到几公里外的黑湖。而这途中,我们艳遇两处绝境:一是秋草中星罗的小小潭水,在天空的倒映下蓝汪汪一眼,被黄色的秋草密密地匝围起来,极象小姑娘的眼睛般明眸善睐、楚楚动人,四周的秋草则如长长的睫毛般更添几分妩媚。另一处是往山的深处走,在夕阳照在一片开阔的山谷草原上、两面陡峭的山峰上时,象极了《魔戒》里的一个景色,让人震撼,这则是一种壮观的美。 
在日落之间,我们看到远处的草原上,开始出现树林。导游们说快到家了,这时马儿也表现得兴奋起来。我在马背上最后看到的是穿过一条分隔草原和树林的小溪后,进入了树林。此时天已经全黑了,没有月亮没有星光,漆黑一片。因为快到家了,马儿们都很识路,我们则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能靠听。黑暗中,我知道我们穿过树林,穿过林中间的溪水,到了一个有树有水的草原。这时我只有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奸马,而它除了时不时在行走的途中低下头吃两口草外,也开始完全信任起我来。它因为吃草而走错方向时,我拉拉辔头,它就乖乖地听从我的指挥,不再和我闹脾气了。每匹马都有自己的脾气,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尊重或害怕它们的征服者,它们瞧不起只知道讨好它们的软弱人,它们忠于自己的使命,顺从它们的征服者,骑上马就与它合二为一了——它感受到了你,你也影响了它。 最终,我看到远处那盏温暖的灯光,总算到了。距离房屋还有几十米,奸马此刻打死也不肯走了,只知道埋头吃草,而我是在人们的掺扶中才下了马,几乎迈不动我那如石化了的腿。无意中我抬了下头,此时的天空繁星闪烁着,感觉离得很近,似乎一天的疲惫就为了这一刻的安宁。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不远处依旧吃草的奸马心里充满了感动,感谢它把我平安地带到了这里。 我们在了那个蒙古族人的家里住了两夜,他们把最好的床让给了我们,在这个用圆木达成的小屋里面,我们睡得十分香甜。 黑水村是在一片森林的边缘,它非常的小,在我们的视野里是看不到几户人家的。四周的草长得很深,人不常去的地方可以没及腰部。早上起来,勤劳的主妇已经在牛圈里挤牛奶了,于是我也乐巅巅的跑过去帮忙。只见蒙古大婶把原本分开的小牛赶入牛圈中,饥饿的小牛立马找到自己的母亲开始吸奶。等小牛吸得差不多时,大婶再次把小牛赶走,自己则蹲下来开始挤奶,很快就挤出了大半桶。常听人说,一般人第一次挤牛奶是挤不出来的,我一直不信这个邪,觉得肯定是手法问题,所以此时仔细观察大婶的手法,同时心里暗暗琢磨她的力度和手感。大婶换了两头牛后,我开始要求自己来试试。说也奇怪,几秒钟前大婶还挤得牛奶象水龙头般哗哗地流,谁知到我手里它就是不出来了。我的手法和大婶一模一样啊,难道是力度的问题?忍不住加大了力。在吃草的牛回头瞪了我一眼,奶还是不肯下来。我知道平时我手上的力道小,所以必定还是力气小了的缘故,此时我已经感觉到了奶牛乳房中那两根装满牛奶的水管,只要再用点力,一定能把它们从里面挤下来的。我刚加大了力气,立马有种不祥的预感出来,说是迟那时快,只见奶牛伸出后腿无声息得给我了一个无影脚,我一个侧身给躲开了,慌乱中看见它的那双充满怒火的双眼,心中大骇,唯恐它来顶我,便拔腿就跑……许久心里还嘭嘭乱跳。 还是不甘心,我不信大婶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就做不到?苦于和大婶的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挤奶心得,第二天早上我犹豫许久,还是站在了在挤牛奶的大婶边上,这次更细心地观察大婶的举动。突然心中一动,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鼓起勇气,向大婶要求第二次挤牛奶。在挤牛奶之前,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拿了块粘在牛奶桶边上的黄油润滑了下手指,而昨天,我以为这一小块黄油是不讲卫生的大婶无意让牛奶桶粘上的。果然,有了黄油的润滑,牛奶顺应地挤落出来,虽然牛奶象条线般的细,但得意与喜悦占满了我的心。等我们出了山手机有信号时,我给亲朋好友们发了条短信:我完成了童年时的两个梦想,一是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虽然马只是屁颠屁颠地小跑),二是挤出了牛奶(纵然差点被它踢了一脚),美梦成真的感觉就是好! 吃早饭的时候,那个哈萨克族大哥告诉我们他要去靠近哈萨克斯坦边境的白湖去打松子、捉旱獭和堆马冬天吃的草,那里的风光无限好,比我们路过的风景都要漂亮许多。我们听得十分神往,如果不是时间问题,恨不得就这样随他去了。  我们之所以选择住在黑水村,是因为早饭后走到喀纳斯风景区只需1小时的步行。喀纳斯的商业化早有耳闻,我们实在没有兴趣住在那些各种“山庄”里面,而且大多的卫生条件也非常的不好。到喀纳斯,只是因为我们要表示一下这个热门的地方我们曾到此一游而已。客观地讲,这里的风景还是不错的,9月初的树与草都刚显出秋意来,但大多数还是松柏的绿色浸透我们的眼睛,喀纳斯湖夹在山谷间,象块碧不通透的粉绿玉。导游们挥着小旗领着一批批的游客穿梭在岸边林中小道间,有好事者开发了快艇游湖和漂流湖泊的水上项目,观鱼亭里每个拿相机的人都梦想着能拍到湖中的湖怪而闻名天下……我想湖怪早已经被往来的人群吓得逃离这里了吧?不然为什么守候了许久我也无缘拍到它的踪影呢? 傍晚在回黑水村的途中,我询问冰猫:我们做驴子的这般自虐苦行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瞧不起那些舒舒服服随团旅行的人?难道只是为了个性为了炫耀?冰猫无语。 喀纳斯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是雨天,这时乌云已经盖满天空,在西面的落日的地方突然云层撕破了一道口子,金红色的霞光斜斜地刺摄在我们前进的山坡上,东面天空中深蓝的云层还在飘着雨,整个景色象舞台上的布景一样充满奇异的戏剧色彩,正在感叹时,又发现左边天空的乌云下,居然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次第怎一个震惊怎一个惊艳了得! 我笑着对冰猫说:我明白了驴子苦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一刻! 次日,我们背着行囊冒着雨再次从黑水村走到这片山坡时,奇迹再次发生:雨停了,前面喀纳斯湖上横上了一条彩虹,它就在我们眼睛平行的前方。所有徒步的人和牧民都停了下来,望着这彩虹,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此帖子已被 山魅儿 在 2006-10-18 13:03:2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