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5|回复: 0

《笑星马季》 连载{六}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1594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078
发表于 2006-12-25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倒口”功夫

    “倒口”,是指相声里模拟方言。像传统段子《绕口令》、《找堂会》、《拉洋片》
等,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倒口”。门里出身的演员从小练基本功,演来得心应手。马季不
同,半路出家,劲可费大了。前辈艺人说,传统相声“倒口”倒的是深武饶安的方言,但深
武饶安究竟在哪儿,那里的方言到底什么味儿?起初马季也弄不清楚,只好人云亦云。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家住在农村的业余相声作者,他为马季的赤诚和勤奋所
感动,专门领马季到他的家乡去看看,原来正巧是相声艺人所说的深武饶安——其实是深
州、武强、饶阳、安平。马季真正领略到深武饶安方言的“庐山真面”。这件事给他以宝贵
的启示:真正学会“倒口”,不能局限于从相声段子里学,而必须走到哪儿学到哪儿,日积
月累,才能见真功夫。早年在上海学徒,上海话学得相当地道,表演《戏剧与方言》及其他
一些段子都派上了用场。“四清”运动中,广播说唱团去了河南,虽然业务中断,但作为有
心人,马季抓紧机会学会了河南话,创作和表演《舞台风雷》就用上了。他几次去广东,都
注意学习广东话,尤其那些有可能组织“包袱”的语言成分,都记下来。广东话里报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长短音都有,组织“包袱”时,故意把声音
拉长,短的变长,长的更长,效果特别强烈。马季不仅学会山东话、河南话、上海话、广东
话,而且还学习了山东吕剧、河南梆子、上海越剧、广东粤剧,这样,攀登高峰就有了坚实
的基础。

    当然,马季学习方言,为的是学以致用,用于创作相声,组织“包袱”。比如《画
像》,如果按照人物原型,他说的是一口胶东方言。胶东方言俏皮幽默,马季又掌握,看来
再合适也不过了,但有人提出意见,胶东方言太软,不利于表现劳动模范的气质,不如改为
济南方言。马季又学会说济南方言,很快换了“倒口”,效果很好。

    侯宝林大师甚至认为:说相声的连和尚念经都得学。马季认为此话有理,身体力行,曾
到广济寺学习和尚念经,后来有机会访问青海塔尔寺,还把和尚念经录了下来。在创作相声
《一条街》时,果然就用上了。请看:

    甲:……一看撞死的人太多,想了一个治理交通的办法,那天在三座门那儿派了二十多
个……

    乙:警察?

    甲:和尚!

    乙:和尚干吗?

    甲:高搭法台,超度亡魂。

    乙:超度亡魂是怎么回事?

    甲:国民党想:天天有撞死的,这不是因为交通管理不好,也不是因为马路窄。

    乙:那是因为什么呀?

    甲:因为撞死鬼他冤哪,他就拉替身,和尚一念经,他升上了天啦,也就没车祸了。

    乙:这叫什么办法啊?

    甲:那天,二十多个和尚一块上了法台(学和尚念经)“一心召请车辗马踏屈死冤魂等
众……”叽哩咕噜!叽哩咕噜!

    《一条街》这段相声里,除了模拟和尚念经外,还要学唱京剧,模拟汽车喇叭声、人力
车夫和行人争吵声、各种叫卖声、洋腔洋调的汉语,这全靠“倒口”的功夫。
╱z╭ ﹌╮╭ ⺌╮。╲ ˋ☆ˊ `~
╲z(o-.-o)(o-.-o) ╱ ˊ│ˋ
╭~﹊︸ ̄~﹊︸ ̄~、 ρs;
┋﹏⺌﹏⺌﹏⺌﹏⺌┋ 乖! 不要抢我的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2 20:20 , Processed in 0.0310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