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祭 女人们一般都不喜欢旅游鞋,爱好运动的除外。在2000年前我是一双旅游鞋都没买过的。再设计得纤巧美丽的旅游鞋,在我眼里都是又蠢又笨的,而我本身有N双平底休闲鞋,走路,登山足够。我的好几位女友更甚之,别说没有旅游鞋,连一双平底休闲鞋都没有,到哪里都是高跟鞋,登泰山18盘都是高跟鞋上的。 2000年5月,在中百超市,我买了一双牛筋底帆布球鞋,淡黄色,28元。因为要出远门,想去西藏走走。没想到这双鞋特别合脚,加上自身重量轻,价格又不贵,我是什么路都穿它走,反正丢了也不可惜。2002年走丝绸之路去新疆,无论在敦煌走沙山,还是在火焰山走戈壁,或走天山哈那斯,这双鞋非常好的完成任务。到了城市,换上皮鞋,把它用塑料袋包着放进行李一点也不占位置。 无论到哪里,我只要是外出旅游,我就穿上它。 2006年,接触到户外。发现大家穿的是一种比旅游鞋更蠢更笨的登山鞋,徒步鞋。为了尽快的打入这个群体,我也很不情愿的买了一双。除了到陆水湖,南山穿过一次,基本上都是躺在它的鞋盒里。当看过这种更蠢更笨的户外鞋后,旅游鞋在我眼里变得可爱多了,于是在2006年我就买了2双。 而那双帆布球鞋仍是我的最爱。因穿着多次,鞋面还完好,但后跟处的内衬破了。我还修补了一次。继续穿。到大溪就是穿着它和另一双沙滩凉鞋。上周去太阳山,也是穿着它和沙滩凉鞋。 没想到太阳山的路太过崎岖。很长的一段山路几乎是无路可走,且上下坡,都是70-80度的陡上陡下,我几乎是四肢着地,在很多地方手足并用的爬,这才知道爬山的由来。(那些强人们还是直立行走的)。这样的山路尽头就是瀑布,瀑降后就是溯溪,溯溪一小段后,接着手足并用的爬山。可能是脚趾头在长时间内并不是平放的状态,而是紧张的弓着,为防滑。最后一天,走出太阳山时,这双我穿了7年的鞋,居然让我双脚的无名指打破了皮。我一狠心,就把这双帆布球鞋丢在了西隅村口,没带回武汉。 现在想一想,还有点心痛,毕竟是我曾经的最爱。特写此文以祭之。 痛定回痛。要分析一下,以后走路用什么鞋了。 在太阳山,怒放和锅夫人穿的是军胶。他和她都说难受死了。片A穿的是普通的白球鞋,他没说感受。魏袖穿的是专业的溯溪鞋。阿虎和核弹头穿的是够那的专业溯溪鞋。就是那种很象旅游鞋,但鞋面多很多窟窿眼。估计水陆两栖性较好。现在又出来一种象以前长筒套鞋的溯溪鞋,鞋底有钉子。在我眼里当然是无比的又蠢又笨的。但引用魏袖语录:鞋又蠢又笨没关系,只要实用,人在旅途,因为没有双好鞋而连滚带爬,才真正是又蠢又笨。 曾经看过宜昌的野人,穿着人字拖鞋,全穿大溪。曾经多个地方看过原住民,穿着解放鞋翻山越岭。所以,人强,什么鞋都无所谓。但人不强,还是买双好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