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唯一没有完成的心愿就是没能在玛吉阿米餐吧吃上一餐,去的时候,人满。  在那东方山顶, 生起洁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三百年多年前,六世达赖仓央嘉错写了这样诗歌,三百年后,传说中他和心爱的玛吉阿米(年轻姑娘) 幽会的地方,已是一片熙熙攘攘。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虽然在选转世灵童时把十五岁的他从人变成了神,虽然他在人世间逗留仅有短短25年,虽然有人说是情圣,是诗人,是神。不,在我心中他仅是人,真正的人,清规戒律不能抑制他对自然、对艺术、对人性的热爱。权利财富不能扼杀他对爱情,对自由的向住,他写下大量的情诗无处不表露出对生活,对情感的多意缠绵,他我行我素,让他蔑视权贵,他个性张扬: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说的不差 少年我轻盈脚步 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显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印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 我是浪子岩桑旺波 喇嘛仓央嘉措 别怪他风流浪荡 他所追寻的 和我们没有两样 是的。他所追求的,和我们没有两样,他的诗歌之所以一直被广为传颂。是诗中有太多和我们今天一样,有太多的忠诚太多的背叛,太多的欢欣,太多的遗喊,有太多的失之交臂的惋惜,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由于他被指定为神,所以他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爱恨别离之苦,得失取舍之难,他也希望“不负如来不负卿”,所展示给我们的诗歌便愈加凸显示出人间情爱的珍贵美好。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拥抱尘埃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是因为西藏上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也是仓央嘉措多情的内心世界和角色的冲突,年轻的仓央嘉措,据说,被害死在青海湖畔,时年25岁。
八廓街,玛吉阿米,那个多少人有过猜想和向住的小楼,就这样立在我眼前,然后消失在我的身后。 玛吉阿米,为什么离开了那么远,我还会想回头凝望?仓央嘉措为什么你不做神,可以让多少人顶礼膜拜?为什么你的诗歌会传遍藏北、藏南,传遍中国世界? 喇嘛仓央嘉措 别怪他风流浪荡 他所追寻的 和我们没有两样 不,我们没有他的追寻,更没有他的勇敢,我们不敢保存心中最真的感动,我们不敢挽留人生最初的热情,我们习惯的彼此之间征服,我们得到是冷漠和谎言,我们也写不出内心的天籁 。 三百年前,在中国内地,乾隆皇帝几下江南,寻花问柳,只有在聊斋的鬼故事中才能寻觅到一丝世间真情,而在清澈高远西藏,仓央嘉措优美的诗歌开始已在民间传唱。三百年后,在拉萨的八廓街,转经的藏民和游人来来往往,而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为什么我还会凝望,那个我没有进去的玛吉阿米餐馆。 
[此帖子已被 南诏羽毛 在 2007-10-24 15:06:5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南诏羽毛 在 2007-10-24 15:24:3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