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37|回复: 17

[流水作业]舍近求远偷闲观雪景 朝秦暮楚沿河访古镇

[复制链接]

28

主题

25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706
发表于 2008-1-18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舍近求远偷闲观雪景 朝秦暮楚沿河访古镇

 

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秦楚蜀交汇之地,汉江清流百转,白云千载悠悠。古道与江河纵横,红尘与白帆相接。古老的繁华早已在秦巴的丛林中凋零,文化的碎片仍然在汉江的清波里激荡。

一直向往,却总是没有成行。前几天天气预报那里有暴雪。陡然有了雪中访古的冲动。坐上去十堰的火车,然后转了两趟长途汽车,第一站就到了历史上曾经的天子渡口——上津古镇。

据郧西县志记载:上津建县始于三国曹魏,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其间曾14次建县,六次设郡,两次置州。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入金钱河至上津,翻秦岭,达长安。上津市重要的中转站。踞秦楚要塞,自古以来更以雄关当道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太祖赵匡胤、吕洞宾、黄巢、李自成、张献中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这也为古城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读过王福生的《梦回上津镇》。浩浩荡荡的金钱河,河上商船点点,岸边古柳合抱。古城、古戏楼、铁匠铺,还有铁匠女儿吟唱着那首幽怨的民歌,把我带回到悠长的历史时空。

一条依山旁河的仿古街,上头连着一座被冲毁的混凝土大桥,下头连着上津古城。这就是上津镇。找了一家旅店住下,我就来到古城。

古城为明代城址,城呈足靴形,内有九条街,义谓“立足于长治久安”。周长1236,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宽5,高约7,为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

北门入,南门出,然后围着古城走了一圈,没有找到东门。四百多年的古城,保存的还算完好。只是护城河没有了,城墙也变成了古城居民的空中菜园。一个收购废品的老者告诉我,原来护城河很深很宽,船只可以直接停在成墙下的。雪花不紧不慢的飘着,我在古城里不慌不忙地转了一个下午,古城里民居和菜地一样多,九条街的格局已经荡然无存,庙宇、会馆、戏楼也在文革中毁弃。只打听到古戏楼的位置就在二中的操场中央。参观了天主教堂,和姓胡的神父聊了一会儿。这里的信众有四、五百人呢。

下了一夜的雪。早上起来,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屋顶、山坡和宽阔的河谷都被白雪覆盖。昨晚和管理人先生约好,今早参观上关县府旧址。门半开着,天井里积了雪。一个四合院,就是一个县政府。还有那盏革命的油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9471112,陈谢兵团十七师十二旅解放漫川关和上津镇,次日宣布成立上关县委、县政府,隶属豫、陕、鄂第四专员公署。19486月,该专署划归陕南行署。改称陕南第四专员公署。1949524,陕南区党委通知撤销上关县,从此并入郧西。

今天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经老人们指点,在古城外的东山上找到山西会馆。这是上津作为一个商业贸易中心的缩影,硕果仅存的缩影。

风雪绞肠关,司机在装防滑链

上关县府旧址

上关县府旧址,革命的油灯

上津古城里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外的东山上找到山西会馆。这是上津作为一个商业贸易中心的缩影

古城居民的空中菜园

金钱河岸边人家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6:00:3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9 19:35:55 编辑过]

登山的魔力在于:俯瞰红尘的高度让你视野和心胸都豁然开朗,看得更 远,想得更开;全新的角度让你对人生的领悟更加独到;更低的温度给 你的头脑部再发热,让思维更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7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津到漫川,是一条沿金钱河而上的省级公路。路难走得就像乡村公路。混凝土大桥的残骸留在河滩上,金钱河也不再是河,而是一座水库,前年年底开始发电的。电站大坝下面,河水断流,成了戈壁滩。只有每天夜里发电时,河里才有流水。

漫川关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蛮子国;战国时,楚至方城经此通过,秦楚分界碑今还尚在;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33)置漫川县,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并入丰阳,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5)设巡检司,清为里,民国起为镇。

南宋时,这里是宋金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明清两代,这里水运发达,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湖北会馆、武昌会馆、骡帮会馆,武圣宫等建筑物今被列为保护文物。直到陇海铁路通车前,漫川为水旱码头,成为陕鄂豫蜀物资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

漫川镇在山西山阳县境内,曾属湖北上关县。漫川位于天竺山下,金钱河与靳家河在此汇合。漫川镇的商业中心是金三角。金三角背靠一座兀立陡峭的山峰,小路蛇行而上,山顶危岩之上有庙宇高悬。一条小溪从山谷流出,穿城而过。

我走近一个蔬菜批发行,向老板打听骡帮会馆的位置。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问的是漫川镇的一代儒商——方家儒老先生。方老先生是这里的地主,拥有金三角一栋楼一百四十余间房,同时还是那座山顶寺庙的管理人。而且,先生还是《漫川古镇》VCD的出资人和策划人。商、儒、释集于一身,真是人如其名啊。得知我的来意,他放下行里的生意,帮我找旅店住下,并指点老街的方位。第二天我去告别,他主动为我去联系去十堰的货车,还约我来日再游漫川,并且邀请我住在山顶寺庙的禅房里。

下午,我走在风雪飘摇的老街。老街长三里,三百多户人家。石子路,狭窄的街道两边是砖木结构,木板为墙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雕花残缺了,梁柱腐朽了,山墙上的绘画黯然失色了,坡屋顶上长满瓦松。有的已经推倒重建,那种火柴盒一样的简陋楼房。问一位蹲在门槛上吃面条的住户,祖上就是做面条生意的。前店后厂啊,你看,那几个大铁钩是挂篷布的,那两个小钩子是挂灯笼的。

拐过一个九十度的弯,赫然开朗,一个广场呈现眼前。靠老街一侧,是鸳鸯戏楼,雕梁画栋,气势非凡。看着看着,耳边仿佛回荡起秦腔汉韵。靠山一侧,是几进几出的高大宽敞的骡帮会馆。想当年,翻越秦岭的骡马和商人们在这里下榻,骡马嘶鸣,迎来送往,该是何等热闹啊。

传说骡帮会馆原址仅为一家寺庙,有一百一十一间半房,四川有个和尚慕名前来,找遍整个镇子,也没找到那座庞大的寺院,后经人指点,来到骡帮会馆所在地,发现那里长着一棵数人合抱粗的大柏树,树下一块房屋大小的乌青色石头,树后一间破败的庙宇,边上搭了半间茅草棚,供寺内和尚起居。四川和尚才发现一百一十一间半房应为“一柏一石一间半房”,虽甚感失落,但觉得漫川是一块风水宝地,在此居住必能豪富无比,光祖荫嗣,于是蓄发还俗,发奋经商,果然数年间暴富,在寺庙原址上建起了名震遐迩的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隔壁,就是著名的武昌会馆,飞檐翘角,青砖黛瓦,壁画犹存。大门已被砖泥封死,侧门紧锁,窗破屋漏,庭院荒芜。武昌会馆,又名船帮会馆。千百年间,从武昌集家嘴出发的船队,逆流而上,经襄樊、十堰,在这里集散商品货物,休整水手和船只。

再往前行,政府大院内,还有北会馆,门前两棵合抱的古柏,还有那几条坍塌断裂的石条凳,似乎在言说着岁月的沧桑,告诉我往日曾经的喧闹。

俱往矣,还有政府大院对门的古宅。祖上是山西按察使,钦赐二品官。如今,住在屋子里的却是外来的打工者,走马灯似的搬进搬出。古宅的后人据说都在外地工作。

天气太冷,热水管冷水管都冻住了。等到晚上八点多还是没水洗澡,到发廊洗了头,蹩进一间小餐馆吃油炸红薯圆子和雪地菠菜,一盘金黄一盘碧绿。一个飘雪的冬夜,在秦岭脚下的陌生小镇,烤着火盆,享受如此美食,真的觉得自己像神仙一样。

 

骡帮会馆

鸳鸯戏楼

老街的山墙

老街商家

武昌会馆一角

山西会馆

山西按察使故居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5:18:5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6:01:2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9 19:44:45 编辑过]

登山的魔力在于:俯瞰红尘的高度让你视野和心胸都豁然开朗,看得更 远,想得更开;全新的角度让你对人生的领悟更加独到;更低的温度给 你的头脑部再发热,让思维更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7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漫川回武汉走了两天。从漫川到十堰市有一趟车的,因为大雪停开。先回到上津再说吧。

回上津坐的是陈师傅的车。我认识你的,你昨天从上津来的,是吧?就像老朋友一样。一路上停了好几次车让我拍照。

上津到郧西县城的车也停开,因为云岭和交战关的路结冰了。回上津和我同车的一位矮胖的老头儿建议取道店子镇然后南下蜀河镇,从蜀河到十堰是一条沿江而下的省道,当天就可以到十堰了。而且,店子镇也是一个古镇,而且是郧西县最好的古镇,比上津还好,老者说。

我暗自庆幸,这下子我可以有一个新发现了。从此,湖北就要多一个国家级的古镇了,发现者,梅沙渔夫是也。还有,我可以访问蜀河古镇。还有,我的旅行轨迹就成了一个标准的环形,没走回头路。哈哈哈,我有点得意忘形了。走在路上,我总是对当地人尤其是老人很礼貌很友好很开放很喜欢和他们聊天向他们请教。看来我的美德总是有回报的。

上津至店子镇33公里,面包车司机要价15元。我们顺金钱河而下,在兵营铺上山进入金钱河的一条支流。夹河水库的尾隅在山上看的很清楚。老人家说,水大的时候,上津镇都是库容,水库长度超过三十公里。沿河而上,海拔提升,雪越下越大,积雪也越来越深。在老者的指点下,面包车停了三次。一次是刘家老屋场,在公路和小河的对面,据他讲,那座三进三出的刘家老屋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一座土砖房子,历经一千五百年不倒?问号。第二次停车是铁山寺,在公路旁山脚下的田野上,他说年代久远的很,说不清了。第三次是老者下车,指着前方说,到了镇上,镇边的山顶上就是罗汉寨。镇上还有王震王老虎的故居,也是古民居。

到了店子镇才知道,我被那老者忽悠了。店子镇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新镇,只有一条既是国道又是街道的街道。街道的尽头是一座看不到山顶的大山,名叫土地岭。我们的车还没有停稳,就有人围上来问去不去关防乡。这里封山封路已经三天了。罗汉寨也在云里雾里,连影子也看不到。王震故居更是无人知道,估计是子虚乌有。

随车折返上津镇的途中,我在刘家老屋场下车问一位带孙子的老太太。我们家就是刘家。老屋场啊,一二百年了,七八上十代人了。

被人忽悠后运气特别好。老天可怜我,让我坐上了一辆私家黑的,50元到郧西,马上就走。我说封山了,他说他带了防滑链。后排座上挤了四个人,其中两个大老爷儿们块头都不小,苦了两边靠车门的MM。到郧西下车的时候,靠我这边的MM说她半截身子都麻了。

刚出上津,忽见前方有两辆轿车,前面一辆是警车,后面一辆是镇长的座驾。司机眼尖脚快,尾随而至高速公路入口。交警交涉数语,高速开闸放行。不是两辆车吗?是啊,是两辆啊,镇长的车和我们的车呀。小姑娘眼神迷茫,犹犹豫豫地发了卡。

我们上的是银武高速十漫段。不是山洞就是高架桥,一直在天河河谷里穿行。高架桥上接不到地气,厚厚的一层冰雪覆盖着路面,天还在下雪,车在冰封路上风雪之中慢慢爬行。路上还看到在高速公路上步行的人,两个方向都有。司机说,这两天,很多人在交战关下车后步行五六个小时到上津。

47公里,走了三个多小时。好在郧西到十堰没有封路,当天夜里十点多,在这个风雪夜里,我回到十堰。次日到人民公园拍了几张腊梅红梅,乘火车回到武汉。走进校园,发现武汉的雪下得比我此行所到之处都要大得多。哈哈,如果不算访古单是赏雪的话,就有那么点儿舍近求远了。

 

回家几天了,心还在金钱河谷。成语总是说物是人非,人心不古啊之类的。可是在秦巴山区,我的感觉完全相反。

金钱河已经干涸了,望不尽的柳树林已经砍光烧光了,古庙宇、古戏楼、老会馆、木雕砖雕砸光铲光了,群山剃光头,河谷出平湖。水库如明镜,光头入镜来。水丰浪高,舟楫往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自然环境已经面目全非,而那里的人依然纯朴善良,古道热肠,俨然太古之民。开着麻木收废品的老板、天主教堂胡神父、上关县府的管理人先生、漫川的方家儒先生、面的老板陈师傅等等,给我无私的帮助,让我心存感念。甚至那个老忽悠,也是很热情的人。也许他并不是存心忽悠我,只是希望他的旅途上多一个伴儿,或者是其它我不能领悟的良好动机。

 

刘家老屋场。老忽悠说,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

莫怪农家腊酒浑  风调雨顺方煮酒

刘家老屋场的斑驳山墙

田野上的铁山寺

冰封十漫高速,交警开路

十堰街头

红梅:十堰人民公园

腊梅:十堰人民公园

哈哈,长城!

傲雪怒放的山茶花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5:46:5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6:02:2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6:06:3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9 19:55:00 编辑过]

登山的魔力在于:俯瞰红尘的高度让你视野和心胸都豁然开朗,看得更 远,想得更开;全新的角度让你对人生的领悟更加独到;更低的温度给 你的头脑部再发热,让思维更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7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雪封山,只得安步当车的人们

屋檐下的冰凌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5:56:0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梅沙渔夫 在 2008-1-18 16:01:52 编辑过]

登山的魔力在于:俯瞰红尘的高度让你视野和心胸都豁然开朗,看得更 远,想得更开;全新的角度让你对人生的领悟更加独到;更低的温度给 你的头脑部再发热,让思维更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1万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3795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8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更多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910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649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1-18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沙的脚步不停、作业也总是做的那么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主题

1万

回帖

5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6246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8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羚羊:

梅沙的脚步不停、作业也总是做的那么认真。

快乐的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胖胖:
小羚羊:

梅沙的脚步不停、作业也总是做的那么认真。

有你,在路上的生活是那精彩,感谢你的文字,感谢你的图片,有时间我们会沿着你的光辉道路前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4714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8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怪农家腊酒浑  风调雨顺方煮酒

[此帖子已被 红衣村姑 在 2008-1-18 18:52:18 编辑过]

【东坡在世,我愿追随其后。恨没有早生8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7843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501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8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驴呀,记住你了,在路上有档次啊

学习

今晚开新车去店里贴车标,店主嘿得提前关门啦!因为是开了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4714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8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屋檐下的冰凌

            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秦楚蜀交汇之地,汉江清流百转,白云千载悠悠。古道与江河纵横,红尘与白帆相接。古老的繁华早已在秦巴的丛林中凋零,文化的碎片仍然在汉江的清波里激荡。

                       精华所在处处,大气有韵时时。好文,好片!

【东坡在世,我愿追随其后。恨没有早生88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1840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0985
发表于 2008-1-18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ING....好美的花花!!!

从荒凉到繁华,从深夜到清晨,从弱小到强大,所有这些我都一一走过,虽然走的很慢,但是我走得很认真很努力,从没有因为害怕而停止。 爱上一片海,从此不离开——致我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55

回帖

49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22
发表于 2008-1-18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仿佛随笔者也走了一遭古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8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81
发表于 2008-1-18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971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5475
发表于 2008-1-18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3380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9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原始的古镇呀,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5375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72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1-19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羚羊:

梅沙的脚步不停、作业也总是做的那么认真。

想念老同学,请一冶四中74届8班同学,75届 高中毕业的一冶四小1班同学,请加我微信 nnqivbfc0303,电话:153472341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7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村姑:

 

屋檐下的冰凌

            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秦楚蜀交汇之地,汉江清流百转,白云千载悠悠。古道与江河纵横,红尘与白帆相接。古老的繁华早已在秦巴的丛林中凋零,文化的碎片仍然在汉江的清波里激荡。

                       精华所在处处,大气有韵时时。好文,好片!

多谢鼓励啊!

登山的魔力在于:俯瞰红尘的高度让你视野和心胸都豁然开朗,看得更 远,想得更开;全新的角度让你对人生的领悟更加独到;更低的温度给 你的头脑部再发热,让思维更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6 05:09 , Processed in 0.1326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