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与几个朋友相约去爬安徽的天柱山,希望通过爬山的劳累缓解这08年以来国难与自身工作压力带来的压抑,以此而获得更好的状态投身到生活中去。选择天柱山也是因其距武汉近,单边行程不到300公里,驾车也就三四个小时的行程,不致于把我们有限的精力耗费在路途上。 此次出行成员都是朋友聚合而成,准备起来简单迅速,查路线、安排行程、联络食宿行也一百度就可以让人在眼花缭乱中利用自己的判断来选择了,总之一个字,快,再加一字,太快!太快就把整个行程一目了然的搞定了,信息社会就是好! 天柱山,曾经单位春游去过,跟着导游一路赛跑,整个玩下来没什么感觉。而这次,因为大家是以休息FB为主,玩法不同带来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FB从车到一索大门处停放好转资重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同行另一车居然搬了一箱啤酒,真准备上山对酒当歌,这完全在意料之外!虽然在行程里有过对此行目的的描述,但能这样如实的兑现,我还是没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啤酒主水,水比较重,这帮哥们姐们都不是体力强悍之人,而我们停放车辆到食宿之处还要越一索而步行不短的距离,背着这箱酒肯定是有违我们此行的精神。 这里得开始交待一下我们联系的住宿之处了,在网上百度,大量的信息经过加工分析,最后与位于一索与二索间青龙涧的文德山庄一吴姓老板联系上了,我们两天的行程也一直跟着这吴老板晃悠,他还不错,与网文介绍接近,身上除了铜味,也还有些书卷味,最好的是他对天柱山是比较熟,两天行程与我们相伴,与带上一个挂着导游证的导游还是要感觉好得多了,避免了正规导游千翩一律的解说,晚上在他的店里吃完饭还可以一块吹吹牛,我们同行者之间经常吹牛,已经吹得司空见惯了,缺少新意,需要一个象老吴那样的老同志来凑凑兴。先把老吴按下不表,表述一下我们的主题吧。 老吴很热情的在潜山县城接到我们,把我们带上山,停好车,拧着啤酒购门票索道票就直奔青龙涧吴老板的文德山庄而去了。吴老板山上的家业规模不大,因为是淡季,房间任我们自选,我们有种包店的感觉,各自挑了间房放下行李就准备出发了。 对景的描述是我的弱项,借景抒情更是不知道怎么操作,天柱山这种地方古今文人墨客到的不少,汉武帝曾到此一游,老白/老李/老苏已经留下了“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等句子来抒情了,我想我要写出来的一是不能超过他们,二来也真写不出来,真要强说说,可能成为笑柄,就不对景色心情作描述了,关于景色后期以片片的形式奉上就可以了!这里说说同行之人吧,但凡出去在游山玩水陶冶情操的同时,我比较关注的就是人,真正的快乐还是人创造的,由此可见,我的EQ值应该是比较高的。 人物一:老吴,文德山庄老板兼伙计兼导游 一瘦瘦黑黑的汉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有点滑稽,穿一身唐装顶着草帽,立在一品黄山的广告牌下,心很诚。出发前的周五与他联络后,就一直不断收到他的短信,本来与另外的旅行社也有过接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老吴。后来一同吹牛才发现,老吴还是颇有点文化底韵,我们住宿的文德山庄是他创办,并且还带着些许美好的愿望创办的,只是文德山庄办起来了,并未按照他的想法发展,仅仅还只是具备了食宿功能,离他想聚天下之文人于天柱山以文会友的距离相差太远,碰到我们几个算是与文化远远远远的边缘人来讲,也只能海阔天空的陪他从历史到人文的吹吹牛了,我这以卖书为生的人也被他们讥为只看封底之人了,我就担此恶名让这帮家伙乐一乐吧,娱人愚已也是一大乐事! 老吴体力很不错,据他介绍,他上山已经十三年了,十三年在山上的行走练就了他一身轻身功夫,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了,在山路上穿行身轻如燕了,绝对远胜我们这些在城市中行走的人。他对景点的介绍简洁明了,指着一块象形石,会告诉你这只象三月鸟,“劝君莫打三月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随口带出。 同行者中有一对夫妻也曾说过十年前到天柱山游的时候曾经住过一个山民开的饭店,由十年前的记忆就盛夸当地的民风纯朴,言语中透露着怀念,这次被带到老吴的饭店,居然当场就确定这就是十年前他们住过的山民家,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记忆力! 老吴导我们很有趣,虽然天柱山与05年去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了,修了很多新路,简化了过去的危境,但老吴还是坚持把我们推向险峰,可能他一直认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吧,而且还总是怕我们知道险而不敢向前,每每到这样的景点遇到有同行者问去了是不是会走回头路时,他都只是用手势向前指而不明言,等我们走到绝地再往回的时候才发现他的一片良苦用心,再往后就不言自明了。 老吴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他似乎已经融在了天柱山,一路走来,经常听到他与山的对话,可能在他的心中一个神,那就是天柱山的山神,对话透着他对山神的虔诚,到了观天柱山的主峰时他与山神的对话把我们一路的胡老师吓了一跳,这是后话,在介绍胡老师的时候再表。 一路下来,老吴的热情跟网上看到其他网友介绍的相差无几! 人物二:胡老师(老师一般在中国都是对有文化人的尊称) 胡老师很象老师,之所以要把他拧出来秀秀,是因为他有几个可爱的片断,能成为我们这次天柱之行经典的段子,所以决定把他写下来载入史册。一是老吴把我们带到天柱山主峰对面时,我们已经很累了,坐地休息,而胡老师是背向天柱主峰,老吴仿如主人一般扯开了嗓子喊了起来,“山神爷,远方的客人来看你啦,出来现现呀”反复几遍,天柱山主峰还真从云雾中露出了身影,而胡老师正好回头,吓得连呼头昏头昏,估计真是被山神给震住了,当然这个片断是从另一同行者嘴里拾得的,据描述这一盛况的报料者称,当时她被胡老师逗得前仰后翻的笑了。但当时的情景我想肯定不止是胡老师一个震撼了,原本对着一片白茫茫的雾海,瞬间一座山展露,也确实非同凡响。 胡老师另一个可爱之处就是主动承担了妇救会主席之职,解放了我们当中几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虎将。第一天我们沿西关一路走走停停,但凡碰到象顶天立地/龙脊背这样的险境,胡老师都会振臂一呼,“不去的妇女同志跟我走”,那喊声可谓是豪气干云,队伍中也真有几个被他的气势所征服,晕乎乎的跟着他或走或坐的,而几个勇者终于能走到云中去体会云中漫步了。而第二天的小东关的迎针峰真是更要感谢胡老师照顾妇女儿童们,让我们也可以小小地体验一下登顶之乐了! 人物三:小徐帅哥 给他起名小徐帅哥是有原因的,小徐帅哥跟我们一路同行过好几次了,这次才发现他除了能吃苦,也极喜欢照相,任到哪里,他都会摆好POSE候着,如果有人在某景处拍过,立马就能听到他的声音,“我也要拍一张”哈哈哈……很可爱的小伙子,他摆拍姿态的感觉完全可以用如火纯青/登峰造极/千姿百态来形容了,而这一特点表现得最最淋漓尽致的是我们从迎针峰顶上下来,走到最后一截,楼梯已是近90度的直角了,上去的人一个一个接着下,而这小伙子走在倒数第二个,临到下去了还不忘回头小声的跟我说:“来,拍一张!”,而谈起拍照时,他说他会一直拍到八十岁!哈哈哈…… 人物四:牛牛小小帅哥 此行最最可圈可点之人就是这位小同志了,活泼/坚强/智慧/勇敢……集于一身,而这一身也仅仅只是五岁不到的牛牛小同志了。两天我们走过的山路无法用距离来描述,但可以用时间来形容,山路相信很多人走过,走山路的滋味大多数人也会有体验,而在我们两天走了近6个小时山路中,牛牛小同志一直是自已独立行走,从来没有要求别人的帮助,即便下山遇到倾盆山雨,牛牛小同也没有在雨中退却,一直迎着山雨向前,直到走到我们的营地文德山庄。 两天的行程很短,但参加的每个人都很愉快! 



此行最小的牛牛小小帅哥 [此帖子已被 深深的浅 在 2008-5-29 8:54:4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深深的浅 在 2008-5-29 9:03: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