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古”西塞山 西塞山在黄石的东面。从地图上看,西塞山是伸向长江中的一个矶头,所在的这一段江水,自西向东流,方位较正。 在对《西塞山怀古》的想象中,我们登上了这座不大但有名的山。 这是西塞山上游的江面,江水滚滚而来  隔江而望西塞山的正对岸  西塞山下游的江水,荡流涤污,向东汹涌而去  长江是这样三面环山的地形特点,确实让它成为自古以来一个著名的要塞,从魏晋直到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一幕幕的历史剧在这里上演。 一千多年前,一个叫刘禹锡的古人,在这里缅怀比他更古的古事,说西塞山锁江的铁锁一沉,远在南京的东吴政权立即土崩瓦解。山形依旧,人在秋风中面对寒流发呆。 如今铁锁已无迹可寻,在靠岸的另一个山头,三门火炮正朝着江水涌来的方向。赫然又是锁江的器物,不过它的实用功能在今天已变得毫无意义了。  古人怀古,似乎都是颇具雅意的举动,而且一怀起来就多是“故垒萧萧芦荻秋”般的郁闷。今天,专门修亭子建大门收门票做宣传忽悠着人去怀古,除了一点谈资,没有人会怀出郁闷。 从铁锁到火炮,是历史演化的一大进步;而从有防到无需再防,无招胜有招,则是时代发展的质的飞升。 兵争纷起的地方,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崛起,现已成为一座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中型城市。这个吴头楚尾的形胜之地,成了人们身边“风流于古往今来”的一处风景。远离兵祸,人们正享受着宽和安逸的生活。  [此帖子已被 一直向北 在 2008-6-3 22:39:14 编辑过] |